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58|回复: 0

[大德开示] 卍续藏第24册No.0468金刚经注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续-《卍续藏第 24 册 No. 0468 金刚经注解》

摘自《卍续藏第 24 册 No. 0468 金刚经注解》
  王日休曰。梵语阿。此云无。梵语耨多罗。此云上。梵语三。此云正。梵语藐此云等。梵语菩提。此云觉。然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乃无上正等正觉也。谓真性也。真性即佛也。梵语佛。此云觉。故略言之则谓之觉。详言之则谓之无上正等正觉也。以真性无得而上之。故云无上。然上自诸佛。下至蠢动。此性正相平等。故云正等。其觉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得此性者。所以为佛。所以超脱三界。不复轮回。

  僧若讷曰。菩萨初修行。皆发此广大心也。

  云何应(於陵切)住。云何降(胡江切)伏其心。

  王日休曰。应。当也。云。言也。云何者。言如何也。须菩提于此问佛云。为善之男子。或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谓求真性成佛之心也。发求真性成佛之心。云何应住。谓当住于何处也。云何降伏其心。谓当如何降伏此妄想心也。

  僧若讷曰。须菩提正发此二问。一问众生发无土心。欲求般若。云何可以安住谛理。二问降伏惑心。云何可以折摄散乱。一经所说。不出此降住而已。

  李文会曰。云何降伏其心者。须菩提谓凡夫妄念。烦恼无边。当依何法。即得调伏。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李文会曰。如汝所说者。是佛赞叹须菩提能知我意。善教诸人。不起妄念。心常精进。勿令染着诸法相也。谛听者。谛者名了。汝当了达声尘。本来不生。勿逐语言。详审而听也。

  王日休曰。谛。审也。谓仔细听也。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以水切)然。世尊。愿乐(五教切)欲闻。

  李文会曰。应如是住者。如来欲令众生之心。不生不灭。湛然清净。即能见性也。

  庞居士曰。世人重珍宝。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逍遥翁曰。凡夫之心动而昏。圣人之心静而明。又云。凡人心境清净。是佛国净土。心境浊乱。是魔王秽土也。

  黄檗禅师曰。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有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又云。凡夫取境。智者取心。心境双亡。乃是真法。亡境犹易。亡心至难。人不敢亡心。恐落于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凡夫皆逐境生心。遂生欣厌。若欲无境。当亡其心。心亡则境空。境空则心灭。若不亡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秪益纷扰。故万法惟心。心亦不可得。既无所得。便是究竟。何必区区更求解脱也。如是降伏其心者。若见自性。即无妄念。既无妄念。即是降伏其心矣。唯者应诺之辞。然者协望之谓。愿乐欲闻者。欣乐欲闻其法也。

  陈雄曰。唯者。诺其言也。然者。是其言也。

  颜丙曰。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唐言谓无上正等正觉心也。应者当也。住者。乃常住不灭也。须菩提问有向善男女。发菩提心者。应当如何得常住不灭。如何能降伏其心。佛称善哉善哉。乃赞叹之辞。发菩提心者。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者。只这是也。唯然者。乃须菩提领诺之辞。与曾子曰唯无异。乐者爱也。愿爱欲闻说法也。

  智者禅师颂曰。希有希有佛。妙理极泥洹。(此云寂灭一览集入灭品云能事既毕人泥洹。舍利以留为佛事)云何降伏住。降伏住为难。二仪法中妙。(孚上座曰。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仪。所谓包括二仪者。与此二仪法中妙之意同)三乘教喻宽。(法华经三卷。佛言乘是三乘。便得快乐。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乐独善寂。是名辟支佛乘。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善哉今谛听。六贼免遮拦。

  ○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乘非小乘。正宗非邪宗(六祖坛经曰。乘是行义。王日休曰。乘乃车乘之乘)。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李文会曰。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

  王解详见第二分。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众。法华经读作平声)。

  六祖曰。一切者。总标也。次下别列九种。

  王日休曰。凡有生者。皆谓之众生。上自诸天。下至蠢动。不免乎有生。故云一切众生也。众生虽无数无穷。不过九种。下文所言是。

  李文会曰。众生者。谓于一切善恶凡圣等见。有取舍心。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轮回六道是也。

  僧若讷曰。言众生者。应去声呼。今皆平声呼之。自古相承。称呼之便。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若无想。

  六祖曰。卵生者。迷性也。胎生者。习性也。湿生者。随邪性也。化生者。见趣性也。迷。故造诸业。习。故常流转。随邪。心不定。见趣。堕阿鼻。(平声)起心修心。妄见是非。内不契无相之理。名为有色。内心守直。不行恭敬供养。但言直心是佛。不修福慧。名为无色。不了中道。眼见耳闻。心想思惟。爱着法相。口说佛行。心不依行。名为有想。迷人坐禅。一向除妄。不学慈悲喜舍智慧方便。犹如木石。无有作用。名为无想。不着二法想。故名若非有想。求理心在。故名若非无想。

  王日休曰。若卵生者。如大而金翅鸟。细而虮虱是也。若胎生者。如大而狮象。中而人。小而猫鼠是也。若湿生者。如鱼鳖鼋鼍。以至水中极细虫是也。若化生者。如上而天人。下而地狱。中而人间。米麦果实等所生之虫皆是也。上四种。谓欲界众生。若有色者。色谓色身。谓初禅天至四禅天诸天人。但有色身而无男女之形。已绝情欲也。此之谓色界。若无色界者。谓无色界诸天人也。此在四禅天之上。唯有灵识而无色身。故名无色界。若有想者。此谓有想天诸天人也。此天人唯有想念。故自此已上。皆谓之无色界。不复有色身故也。若无想者。此谓无想天诸天人也。在有想天之上。此天人一念寂然不动。故名无想天。若非有想非无想者。此谓非想非非想天诸天人也。此天又在无想天之上。其天人一念寂然不动。故云非有想。然不似木石而不能有想。故云非无想。此天于三界诸天为极高。其寿为极长。不止于八万劫而已。

  李文会曰。若卵生者。贪着无明。迷暗包覆也。若胎生者。因境来触。遂起邪心也。若湿生者。才起恶念。即堕三涂。谓贪嗔痴因此而得也。若化生者。一切烦恼。本自无根。起妄想心。忽然而有也。又教中经云。一切众生。本自具足。随业受报。故无明为卵生。烦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淫为湿生。欻起烦恼为化生也。又云。眼耳鼻舌不能回光内烛。有所贪漏。即堕四生。谓胎卵湿化是也。色声香味。回光内烛。无所贪漏。即证四果。谓须陀洹等是也。

  傅大士曰。空生初请问。善逝应机酬。先答云何住。次教如是修。胎生卵湿化。咸令悲智收。若起众生见。还同著相求。若有色者。谓凡夫执有之心。妄见是非。不契无相之理。若无色者。执着空相。不修福慧。若有想者。眼见耳闻。遂生妄想。口说佛行。心不依行。若无想者。坐禅除妄。犹如木石。不习慈悲智慧方便。若非有想者。教中经云。有无俱遣。语默双忘。有取舍憎爱之心。不了中道也。临济禅师曰。入凡入圣。入染入净。处处现诸国土。尽是诸法空相。是名真正见解。你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浮沉也。非无想者。谓有求理心也。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李文会曰。我者。佛自谓也。皆者。总也。令者。俾也。入者。悟入也。无余者。真常湛寂也。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涅槃者。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众生迷于涅槃无相之法。而为生死有相之身也。灭者。除灭。度者。化度也。

  六祖曰。如来指示三界九地。各有涅槃妙心。令自悟入。无余者。无余习气烦恼也。涅槃者。圆满清净义。令灭尽一切习气不生。方契此也。度者。渡生死大海也。佛心平等。普愿与一切众生。同入圆满清净无想涅槃。同渡生死大海。同诸佛所证也。烦恼万差。皆是垢心。身形无数。总名众生。如来大悲普化。皆令得入无余涅槃。证道歌曰达者同游涅槃路。注云。涅槃者。即不生不灭也。涅而不生。槃而不灭。即无生路也。冲应真人周史卿对吃不拓和尚指香烟云。要观学人有余涅槃。炉中灰即是。要观学人无余涅槃。炉中灰飞尽即是。

  王日休曰。梵语涅槃。此云无为。楞伽经云。涅槃乃清净不死不生之地。一切修行者之所依归。然则涅槃者。乃超脱轮回。出离生死之地。诚为大胜妙之所。非谓死也。世人不知此理。乃误认以为死。大非也。此无余涅槃。即大涅槃也。谓此涅槃之外。更无其余。故名无余涅槃。此谓上文尽诸世界所有九类众生。皆化之成佛。而得佛涅槃也。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王日休曰。一切众生。皆自业缘中现。故为人之业缘。则生而为人。修天上之业缘。则生于天上。作畜生之业缘。则生为畜生。造地狱之因缘。则生于地狱。如上文九类众生。无非自业缘而生者。是本无此众生也。故菩萨发心化之。皆成佛而得涅槃。实无一众生被涅槃者。以本无众生故也。

  僧若讷曰。第一义中无生可度。即是常心也。若见可度。即是生灭。良由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何生可度。所谓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陈雄曰。大乘智慧。性固有之。然众生不能自悟。佛实开悟。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令自心中愚痴邪见烦恼众生举皆灭度矣。灭度如是其多。且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盖归之众生。自性自度。我何功哉。六祖坛经云。自性自度。名为真度。净名经云。一切众生。本性常灭。不复更灭。文殊菩萨问世尊。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何。世尊曰。性本清净。无生无灭。故无众生得灭度。无涅槃可到。此皆归之众生自性耳。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造化因心偈云。赋象各由心。影响无欺诈。元无造化工。群生自造化。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高丽祖名稷。避讳改即为则)。

  六祖曰。修行人亦有四相。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名我相。自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涂苦。愿生诸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法执不忘。是寿者相。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

  僧若讷曰。言我相者。以自己六识心。相续不断。于中执我此见。乃计内也。人相者。六道外境。通称为人。于此诸境。一一计着。分别优劣。有彼有此。此见从外而立。故云人相。如众生相者。因前识心。最初投托父母。续有色受想行四阴。计其和合。名众生相。如寿者相者。计我一期。命根不断。故云寿者相。

  陈雄曰。贪嗔痴爱。为四恶业。贪则为己私计。是有我相。嗔则分别尔汝。是有人相。痴则顽傲不逊。是众生相。爱则希觊长年。是寿者相。如来不以度众生为功。而了无所得。以其四种相尽除也。圆觉经云。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菩萨发菩提无上道心。受如来无相教法。岂应有四种相哉。设若有一于此。则必起能度众生之心。是众生之见。非菩萨也。菩萨与众生。本无异性。悟则众生是菩萨。迷则菩萨是众生。有是四种相。在夫迷悟如何耳。何以故者。辩论之辞也。佛恐诸菩萨。不知真空无相之说。故为之辩论。而有及于四种相。十七分二十五分皆云。

  颜丙曰。一切众生者。涅槃经云。见佛性者。不名众生。不见佛性者。是名众生。摩诃者。大也。佛告须菩提及大觉性之人。若卵胎湿化。乃蠢动含灵也。有形色。无形色。有情想。无情想。乃至不属有无二境。众生体虽不同。性各无二。此十类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涅槃者。不生谓涅。不死谓槃。经云。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灭度者。灭尽一切烦恼。度脱生死苦海。令者。使也。我皆使入无余涅槃。无余者。罗汉虽证涅槃。尚有身智之余。经中谓之有余涅槃。唯无身智余剩者。方谓无余涅槃。又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众生既悟本性空寂。更灭度个甚么。若四相未能直下顿空。即非菩萨觉性也。

  李文会曰。有我相者。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攀高接贵。轻慢贫贱愚迷之流。人相者。有能所心。有知解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恃持戒。轻破戒者。众生相者。谓有苟求希望之心。言正行邪。口善心恶。寿者相者。觉时似悟。见境生情。执着诸相。希求福利。有此四相。即同众生。非菩萨也。

  临济禅师曰。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何不识取。但于一切时中。切莫间断。触目皆是。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所以轮回三界。受种种苦。敢问诸人触目皆是。是个甚么。一一山河无隔碍。重重楼阁应时开。

  川禅师曰。顶天立地。鼻直眼横。颂曰。堂堂大道。赫赫分明。人人具足。个个圆成。秪因差一念。现出万般形。

  ○妙行无住分第四

  奥妙之行。本无住着。

  复次须菩提。

  王日休曰。谓再编次佛与须菩提答问之言也。此乃叙经者自谓。

  颜丙曰。复次。乃再说也。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佛言布施。犹儒家所谓应用也)。

  疏钞云。言应无所住者。应者。当也。无所住者。心不执着。

  李文会曰。菩萨于法者。总标一切空有之法也。应无所住者。一切诸法。应当无所住着也。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谓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谓言心外即别有法。逆生执着。住于法相。此同众生之见解也。逍遥翁曰。凡夫不识自佛。一向外求。住相迷真。分别他境。不为助道。但求福门。似箭射空。如人入暗。俱胝和尚凡见僧来问话。唯竖起一指头。佛鉴禅师颂云。不用将心向外求。个中消息有来由。报言达磨西来意。秪在俱胝一指头。菩萨了悟人法二空。心无取舍。能知凡圣一等。空色一般。善恶一体。

  临济和尚颂曰。心境顿消融。方明色与空。欲识本来体。碧水白云中。是菩萨心无所住着也行于布施者。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谓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烦恼妄想取舍憎爱之心。世尊即以教法布施。内破一切执着。外即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布施。皆应无住。不见有我为能施人。不见有他为受施者。不见中间有物可施。三体皆空。住无所住。清净行施不爱已乏。不望报恩。不求果报也。凡夫布施。希求福利。此是住相布施也。

  永嘉大师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力尽还坠也。

  逍遥翁曰。诵金刚经者。若人了知住无所住心。得无所得法者。此名慧业。若人日积课诵之功。希求福利。此名福业。二者相去绝远。如霄壤也。法华经云。若于后世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着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

  张无尽云。夫学道者。不可以温饱为志。本求无上菩提出世间法。若以事不如意为怨。而图衣饭为心者。又何益于事。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王日休曰。色。谓形色。声。谓音乐。香。谓鼻之所闻。味。谓食物之味。触。谓男女之欲。法。谓心之所校量思惟者。乃教化众生。不使著于六尘也。

  陈雄曰。摩诃般若经云。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又忏法云。眼着色。耳着声。鼻着香。舌着味。身着触细滑。意着法尘。起种种业。此言住。亦识着之谓。凡夫六根不净。贪是六者以快其欲。是名六尘。一不如其所欲。则必布施以求满其欲。其所住而布施者然也。菩萨受如来无相教法无诸欲之求。无能施之心。但以法施利益一切众生。如水行地中。无有挂碍。无所住行布施者然也。华严经云。不求色声香与味。亦不希求诸妙触。但为救度诸群生。常求无上最胜智。正此之所谓行布施也。又华严二十四卷云。眼识所知种种诸色。耳识所知种种诸声。鼻识所知种种诸香。舌识所知种种诸味。身识所知种种诸触。意识所知种种诸法。又天地八阳经云。眼常见种种无尽色。耳常闻种种无尽声。鼻常嗅种种无尽香。舌常了种种无尽味。身常觉种种无尽触。意常思想分别种种无尽法。详此二经。既言种种诸声。种种无尽声。则王氏所言声谓音乐者。恐失之拘于音乐矣。既言种种诸触。种种无尽触。则王氏所言触谓男女之欲者。恐失之执于男女之欲矣。

  张无尽曰。不住色布施者。谓智慧性照见一切皆空也。梵语檀那。此云施。菩萨无色可舍。名为布施。如药对病似空含有。有病既除。空药俱遣。色空泯绝。中道皆亡。了无一法可得。二乘之人。舍色取空。为不住色而行布施。玄奘法师所译经云。不住于色。不住非色。香味触法。一例皆然。是故空有悉皆无住。无空可取。无有可舍。空有同如。一体平等。平等行施。即知法界不住有施。不住无施。不得有无二边障碍。施心广大。犹若虚空。所获功德。亦复如是。故经中举十方虚空较量施福。即斯意耳。傅大士檀波罗蜜布施颂曰。施门通六行。六行束三檀。资生无畏法。声色勿相干。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子荣曰。二边即有无。二边不立。有无俱遣。中道何安。[日/黾]文元公曰。凡夫著有。不见有中之空。二乘着空。不见空中妙有。不着见于二边。不取相于中道。惟佛知见)欲识无生处。背境向心观。

  ○不住声者。清净无挂碍也。梵语尸罗。此云戒。二乘之人。意谓从声色起。遂向声尘中分别。闻乐则喜。悲则哀。欲舍此声。而取无声。名之为戒。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色既本空。声从何起。若能如是悟者。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在在处处。心常清净。傅大士尸罗波罗蜜持戒颂曰。尸罗得清净。无量劫来因。妄想如怨贼。贪爱若参辰。(参辰即参商二星。[二]出一没。常相远离)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权依离垢地。当证法王身(圆觉经注云。佛为万法之[十六])。

  ○不住香者。谓见色清净也。梵语羼(音忏)提。此云忍辱。二乘之人。妄生忍辱。惟恐贪着。欲行远离。故名忍辱。正是舍色取空。不了中道也。殊不知香性本空。菩萨忍亦无忍。辱亦无辱。须是自性清净。不生起灭之心。方始悟明心地。故古德曰。明心之士。其心犹如明镜。能摄众像。尽入其中。无有挂碍。清净含容。无有边际。傅大士羼提波罗蜜忍辱颂曰。忍心如幻梦。辱境若龟毛(华严经云。无则同于龟毛兔角)常能修此观。逢难转坚牢。无非亦无是。无下亦无高。欲灭贪嗔贼。须行智慧刀。

  ○不住味者。谓众生性。与如来性。无所分别也。梵语毗离耶。此云精进。了知舌根本空。为不住味。故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或好或弱。不可生憎爱也。黄檗禅师曰。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唯图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也。二乘之人。虽不住饮食之味。尚犹贪着诸法之味。以贪着故名为精进。菩萨之心。于诸法相。悉如梦幻。遇缘即施。缘散即寂。傅大士毗离耶波罗蜜精进颂曰。进修名??地。良为慧光舒。二智心中遣。(真俗二智)三空境上袪。无明念念灭。(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高下执情除。观心如不间。何啻至无余。

  ○不住触者。谓心无取舍也。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梵语禅那。此云静虑。二乘之人。认触为色身。色身若是有。即言离诸触。色身既本无。诸触何曾有。又云。了触即无生。不住虚分别。一切诸万法。本来无所动。六祖曰。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又大阳禅师曰。大阳一禅。竟日如然。滔滔不间。触目遇缘。若能如是。法法现前。傅大士禅波罗蜜禅定颂曰。禅河随浪静。定水遂波清。澄神生觉性。息虑灭迷情。遍计虚分别。由来假立名。若了依他起。无别有圆成(华严合论第四卷云。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梵语般若。此云智慧。诸法属意。意属识。此识是妄。金刚三昧经云。所见境界。非我本识。二乘之人。分别诸相。皆是妄识。本识又何可得也。菩萨了知本识究竟。故无分别。傅大士般若波罗蜜智慧颂曰。慧灯如朗日。蕴界若干城。(华严四。十二卷云。龙依宫住。而能兴云。有人仰视。所见宫殿。当知是乾闼婆城。子荣曰。干城者。即乾闼婆城。海上龙蜃化现余气。人见楼阁。忽尔还无。此破众生妄执五蕴色身为实有也)明来暗便谢。无暇暂时停。妄心犹未灭。乃见我人形。妙智圆光照。惟得一空名。又智者禅师六波罗蜜万行齐修总颂云。三大僧祇劫。(阿僧祇。数名。阿者。无也。僧祇者。数也。乃无数劫)万行具齐修。既悟无人我。长依圣道流。二空方渐证。(人法二空)三昧任遨游。(三昧。是梵语。中国言正定。亦云正见)创居欢喜地。长乐遂无忧临济禅师曰。佛有六通者。谓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身界。不被触惑。入意界。不被法惑。所以达此六种。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乃无依道人。虽是五蕴秽陋之身。便是地行菩萨。

  黄檗禅师曰。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清净。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六祖曰。应如无相心布施者。为无能施之心。不见有施之物。不分别受施之人。故云无相布施。

  僧若讷曰。应如是布施者。指出色香等六尘也。不住于相者。乃不住六尘之相。若住相布施者。但是人天果报而已。

  李文会曰。菩萨应如是布施者。谓舍除一切烦恼憎爱之心也。然烦恼本性。皆是妄见。有何可舍。经云。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

  逍遥翁曰。天烦恼性。是佛境界。观烦恼性空。是正修行学人。若止依此观练精至。不须求别法也。夫见性之人。十二时中。凡遇逆顺境界。心即安然。不随万境所转。一任毁谤于我。我既不受。恶言谤黩。返自归己。所谓自作自受者也。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拟欲烧天。徒自疲困。终不可得。故古德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疏钞云。何以故者。此证问意。施本求福。今令不住于相。其意云何。佛答。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若达三轮体空。方名不住相布施。不住者。心不住有为之福也。三轮者。施者。受者。并财等。是三轮也。施者返观体空。本无一物。故云理空。受者观身无相。观法无名。身尚不有。物从何受。故曰受空。施受既空。彼此无妄。其物自空。故曰三轮体空。

  陈雄曰。世尊答文殊曰。财施为凡。法施为圣。盖凡夫布施。必以满三千世界七宝。为求福之具。财施也。此住相布施也。且以人天大福报自期。数未尽免轮回。菩萨布施。但一心清净。利益一切众生。为大施主。法施也。此不住相布施也。虽不徼福。自然离生死苦。受大快乐。历千劫而不古。超三界以长今。是所谓无限福德。实不可思惟而量度也。佛悯末世众生。被六尘染。未可遽化。姑诱以福德无限之说。使之顿悟法施之会。维摩经云。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颜丙曰。住者。着也。菩萨于佛法中。应当无所著布施。布施者。舍施也。所谓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六者谓之六尘。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情尘相对谓触。贪著有为谓法。人性清净。本无六根可得。六尘又向什么处安顿。所以佛云应当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不著相舍施。其福德量等虚空。非思量可及。

  李文会曰。不住于相者。非但见色是相。一切种种分别。皆名为相。如是之相。皆从因缘而生。应知一切分别。皆如梦幻。遇缘即施。缘散即寂。是故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西明和尚云。法相若是有。可言住诸相。法相既本无。故言不住相。既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有何思量也。

  逍遥翁曰。须知诸法。如梦如幻。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又云了达一切法。不住一切相。心如虚空。自然无碍。心住于相。即属有法。故知一切法。不住一切相。即能见佛性也。

  川禅师曰。若要天下行。无过一艺精。颂曰。西川十样锦。添华色转鲜。欲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虚空不阂(碍同)丝毫念。所以彰名大觉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10 00:29 , Processed in 0.15363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