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
走路的时候还是不自然,脚还是有点肿,正步行走脚板会痛。偏行的姿势,蹒跚的步伐。自已看着也觉得没意思。潜意识里还是在同事们面前表现得一点不自在,意思就是说,嗨,你们看,我的脚还痛呢!是不是?人呀,就这种心性。说白了,我这是没骨头!
今晚照常看上妙下祥法师的四十二章经讲述。今生是以妙祥法师为依止的了,遇不上宣化上人,没有那么大的福德,总算见到了妙祥师父。上次在大悲寺时我就向他老说了,我的意思是日后要拜您为依止师呢!他也说了,这个是可以的。其实现在想来,当日我之所以说以后,说明潜意识里我就知道现在我的心性根本是末能与师相应的,仍须磨砺,得好好的磨!
想想是犯了妄语了,当初在师父前说,我今后每年都会来寺院小住一段时间。结果第一年就腾不出时间,也腾不出钱。明年,明年的事谁知道?心,永远在这里。条件?不一定。
说到条件,一般来说,心里有个条件的概念时,我们的心就会有所求了,求这个条件能够满足。我一直有所求,求有个如意的家庭,不争不吵安安静静的让我方便修道,求有个顺利的工作,让我早日还清我所欠的债务,求人生如如意意的,就好像我自已安排的一样,让我舒舒服服往成佛的路上走!说白了,唉!这叫做愚痴人有愚痴求!
四十二章经,妙祥法师讲述,今晚看第十二章,举难劝修。师父讲到了会善知识难,才说出了他当初修道的一个重大的机缘。说是看到了宣化上人的一句,宁死不求人。这才直接把他从痛苦的深渊中拉了出来。他说他当时就震撼了,他想,这世界还有人能说这种话的?然而,正是这句极其不现实的话,让他终于找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感到迷惑和痛苦的真正答案,宁死不求人!是这句话让他在人生的痛苦中得到了解救,也因此确定了他今后的出路。所以,师父非常赞叹宁死不求人,而他,也是真真正正的一个宁死不求人的人。安贫守道,宁死不求人。这正是大悲寺的本色。更是道人应有的本色!
宁死不求人!多么让人感到不安!多么的不现实,不现实到让我直接就想溜过这一段,不看。
你说我不信吗,我信,我相信师父,所以我相信宁死不求人。你说我真的信吗?我又不敢信!不是不敢,更是不愿信!嘴上信,心里不愿意信!因为不求人,太难了!我能做得到么?不求人,我如何去不求人!我现在的家庭忧患,我之前的江湖债,这些都如同一座座的大山一直压在心里。我今后如何能做到不求人?
这些心里的苦闷,我一直把它们隐藏,不去想它,不去思维它。无非是告诉自已,你得放开一点,不然你会一直生活在痛苦和不安里!但是,我实实在在是心里一直在有所求,我在求天,在祈求着说;天呀,让我把事情了结吧!可是,这个天,空荡荡的,没有回音。天,它没有形相,只不过是虚空!
老实说,我可以放下我的富贵荣华,放下我对人生的种种欲乐,甚至最后或者能放下我难舍的血肉亲情!但我能放下我这个有求的人心么?我一直认为,求个方便法,如我之愿!这是我一直思考不通的问题!想不到,师父就这么直接的把这个不求明明白白的指出来了。你不要求人,你想学道,就得宁死不求人!你求人做什么?你有所求,就是外道,在外面求了。你能不求,就等于求自已的心,你的那个心就是死也不求人!你的自性就是死也不求人!
当头的一棍棒,打得我脑子开花般的清凉。求人不如求已,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呀!我就一直没有想到!什么叫外道?就是求人!什么是佛道?就是不求人!因为不求人了,反“求”自性。
阿弥陀佛!可怜我胡思乱想了这么多的日子,还管它什么杂七杂八的人生种种不如意事呢!还理会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过去种种恩爱情义呢!要偿还的,自然有因果在,要下地狱的,那就下吧!不是我不想还。而是,如果用金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话,我可能还得清今生的还不清前生的,何况,我纵是还得清前生的,又还不清无始生的!这个债,你说怎么还?
我终于不得不认认真真的停下来深深地思考这个问题了!怎么办?看来也只有这个不求人,宁死不求人了。我知道所谓依止的意思是指一切言行为依止,是为依教奉行!好!那么从今晚开始,我就得明确这个宁死不求人吧!我现在开始就要往这个宁死不求人上去做!因宣化上人宁死不求人,妙祥师父宁死不求人,所以我亲峰也要宁死不求人!
那些过去我所欠的,我所造的种种罪孽呀!以我现在的能力要怎样还?我终于知道了,只有不求人才有资本还!你求人,你永远还不清!因为它多得你根本没有能力去还,你只有能不求人,你才有资本有能力才能把无始生来的债一一偿还!因为,你只有这个宁死不求人做到了极点,这个自性的资粮,它有着穷尽三世无边无际的妙用功德,开发了它,你才能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