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86|回复: 2

[大德开示] 明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6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觉,又称为正知。佛陀在《长部.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向前进或返回的时候,比丘以正知而行。向前看或向旁看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

屈伸肢体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穿着袈裟、执持衣钵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吃饭、喝水、咀嚼、尝味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

大小便利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走路、站立、坐着、入睡与醒来、说话或沉默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

一、向前进与返回时的正知:在这节经文中,佛陀分成七组来教导正知的修行方法。第一组是向前进与返回时的正知。

经文中说:“向前进或返回的时候,比丘以正知而行。”在这一句里,向前进是行进,返回是回转。在所有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有这两种情况。

首先,在行走的时候,使身体向前移动,称为前进;前进之后回转,称为返回。在站立的时候,将身体弯向前,称为前进;将身体弯向后,称为返回。

在坐着的时候,移向座位的前面部份,称为前进;移向座位的后面部份,称为返回。躺卧时的解释法,可以同理类推。

‘比丘以正知而行’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保持正知,没有片刻与正知分离。

有四种正知:一、有益正知(有益明觉);二、适宜正知(适宜明觉);三、行处正知(行处明觉);四、不痴正知(不痴明觉)。

在这四种正知当中,有益正知是以‘向前进是否有利益?’这样的想法,去思惟是否值得做之后,了解其用处的正知。

当向前进的念头一生起时,禅修者并不受到该念头的影响而立刻前进,而是先思惟向前进是否有利益,然后再作决定。

在这里,‘利益’是指依循善法而获得提升。可以借着参访佛塔、菩提树、僧团、长老及可观察死尸不净之处(坟场),来达到此目的。

借着参访佛塔、菩提树或僧团,禅修者可以提升修行的兴趣,以浓厚的兴趣而精进修行之后,可以证悟圣道、圣果。

借着参访长老,并且遵循他们的教导而修行,禅修者可以证悟圣果。

借着前往坟场观察死尸,以及修行不净而达到初禅,禅修者可以逐步地修行止与观,乃至证悟圣果。因此参访这些地方是有利益的。

适宜正知,是指思惟是否适合之后,了解适合做之事的正知。例如,虽然参访佛塔是有利益的,

但是当人们对佛塔举行大供养盛会时,许多人聚集在那里,男人、女人都妆扮得像色彩艳丽的偶像一样。

如果在那样的人群里,比丘会因为迷人的对象而生起贪欲,因为可厌的对象而生起嗔恨,因为嫉妒而生起愚痴,

或有可能违犯淫戒,或危害自己的清净梵行。那么,他不适宜去那个地方。没有这些危害的地方,才是适宜去的。

虽然拜访僧团是有利益的,但是当村子里有整夜说法的集会,有很多人参加时,如果比丘有可能像上述那样受到危害,那么他不适宜去那样的说法处。

当不会有危害发生时,比丘才可以前去那个地方,因为那样做是适宜的。拜访被众多信徒围绕的长老,适宜与不适宜的情况也应当同理类推。

前往丢弃死尸之处,修行不净是适当的。以下这个故事就是说明此含义:一位年轻比丘和一个沙弥,出外寻找清洁牙齿用的木料。

沙弥离开道路,走向前面的一处去寻找,因而看见一具尸体。由于之前,他已经修行不净与观禅很长久的一段时间,

所以当时,他就对那具尸体修行不净而达到初禅。然后,他以初禅的定力为基础,进而修行观禅。

他观照包括禅那法在内的行法,为无常、苦、无我,因而证悟了前三个圣果。他在检查自己的证悟之后,继续禅修,以便证悟四果阿罗汉。

年轻比丘由于见不到沙弥,所以就出声叫他。沙弥心里想:‘自从出家以来,我就努力使自己不用让比丘叫第二次,因此改天我再来修证最高的果位吧。’

他回答那比丘说:“什么事,尊者?”

比丘说:“到这里来。”

沙弥回到比丘的身边,然后对比丘说:“尊者,先这样子走,然后站在我刚才站的地方,面向北方观看。”

年轻比丘就照着沙弥的话去做,他也证悟了与沙弥同样的果位——阿那含三果。如此,一具尸体使两个人获得利益。

专注尸体为不净,以修行止禅时,对于男性禅修者而言,女性尸体是不恰当的,反之亦然。只有与自己相同性别的尸体才是恰当的。

然而,若是以尸体的不净来修行观禅,则不必拣择尸体的性别。这可以举佛陀教导弟子们,对师利摩的尸体修行不净之观禅为例证。

当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都在现场听法,一起对师利摩的尸体修行不净,他们所修的是观禅的不净。

为什么异性的尸体,不适合用来修行止禅的不净呢?因为专注尸体为不净而达到近行定时,内心所见尸体的影像,会转变成美丽的似相,而不再是难看的影像。

那似相看起来,就像一个人吃饱之后躺在那里熟睡一样。如果对异性的尸体修行不净,那时禅修者内心可能会生起贪欲。

因此对于男性禅修者而言,女性尸体是不恰当的;对于女性禅修者而言,男性尸体是不恰当的。如此了知适当或不适当,称为适宜正知。

第三种正知,是行处正知。具备有益正知与适宜正知的比丘,在托钵途中专注三十八种业处中的一种,如此就是在修习行处正知。

在南传上座部教法中,止禅有四十种业处(修行法门)。然而,为什么在这里,注释只说三十八种业处呢?

因为注释将四十种业处里的光明遍与白遍合为一种,限定虚空遍与空无边处定合为一种,所以成为三十八种。

巴利注释在解释行处正知时,只谈到止禅而已。然而,若你能修行观禅,那么你也可以在前去托钵与返回时,都修行观禅。

为什么注释只以止禅,来解释行处正知呢?因为第四种正知(不痴正知),就是指观禅而言,所以在行处正知里只论及止禅。

要明了行处正知,必须了解下列的四种人:第一种比丘,在前去托钵的路上保持专注于禅修的业处,但是在返回时没有专注于业处。

第二种比丘,前去托钵时没有专注于业处,返回时才专注于业处。第三种比丘,前去与返回时都没有专注于业处。

第四种比丘,前去与返回时都专注于业处。他就是履行‘往返任务’的人。这四种比丘当中的第一种,是如此生活的:

白天时,他借着坐禅及行禅,来使自己的心免离五盖。晚间时,在初夜与后夜也同样借着坐禅及行禅,来使自己的心免离五盖。他只在中夜的时间睡眠。

注释讲到,这位比丘能使自己的心免离五盖。如何才能使心免离五盖呢?

如果你有系统地修行安般念,定力提升到相当程度时,禅相就会出现在你鼻孔的出口处。

如果能持续专注于禅相一小时以上,它会变成像棉花一般的白色。如果每次静坐都能如此持续专注,连续保持好几天,它会变成像天上明星一般透明的似相。

若能持续地专注于似相,就能达到近行定。在近行定时五禅支还不够强。定力再提升时,五禅支的力量会变得很强,

能持续维持定力更长的时间,那时的定称为安止定或禅那。在近行定与安止定时,五盖都暂时不生起,那就是使心免离五盖。

这位比丘就是透过近行定或安止定,来使自己的心免离五盖。他能在整个白天、初夜与后夜,总共二十小时里都精进修行;

借着坐禅与行禅,来使自己的心免离五盖。他只在中夜睡眠四个小时。由于如此的勇猛精进,所以他能够证悟涅槃及道果。

清晨的时刻,他履行对佛塔与菩提树的任务——打扫等工作。然后给菩提树浇水,加满饮用的水与清洗的水,并且执行对戒师与教授师的任务。

之后,他照料自己身体的需要——洗脸、漱口等事,然后进入自己的住处,打坐禅修。

到了托钵的时间,他从座位上起身,乃至拿取衣和钵的时候,都一直将禅修业处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位。离开住处时,也是一心专注于禅修业处。

止禅业处可分为两类:一、应用业处或称为根本业处:即禅修者经常修行的法门,他以此法门作为修行观禅的定力基础。

二、一切处业处:即所有的禅修者,都应当修行以便避免危难的法门。有些禅修者修行安般念作为根本业处,有些则修行四界分别观。

至于一切处业处,则包括了四种法门,即:(一)佛随念、(二)死随念、(三)不净修习、(四)慈心禅。

佛随念,就是忆念佛陀的德行或特质。修行佛随念可以提升信心、使心清净,以及避免危险。

死随念,可以去除修行时生起的懒惰、懈怠,激发悚惧感、警惕心。

不净修习,可分为外在尸体的不净与内在三十二身分的不净,这两种不净修习都能够去除贪欲。

修习慈心,散播慈爱,不断地习修慈心禅,可以帮助我们去除嗔恨,并且能避免遭受危难。

这四种禅修业处,能保护禅修者免遭内外的危难,是每位禅修者都应当修行的,所以称它们为一切处业处或四护卫禅。

如果这位比丘的根本业处是佛随念,那么当他走到佛塔时,不需将业处暂时放下。但是,如果他的根本业处是佛随念以外的业处;

那么当他走到佛塔下方,要走上台阶之前,应当将业处暂时放下,就像放下拿在手上的物品一样。然后忆念佛陀的功德,因而内心充满喜悦地走上台阶。

如果那是一个大的佛塔,在他以顺时钟方向绕行佛塔三周之后,应当在四个地方顶礼。如果那是一个小的佛塔,在右绕三周之后他应当在八个地方顶礼。

礼拜佛塔之后,比丘来到菩提树的地方。他以谦恭的态度礼敬菩提树,就像佛世尊正坐在菩提树下一样。

如此礼敬佛塔与菩提树之后,他走下台阶,回到刚才暂时放下根本业处的地方,提起业处,覆盖双肩地穿着袈裟然后入村托钵,同时一直将业处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位。

村民们看见比丘,说:“我们的尊者来了。”他们走上前来迎接比丘,接过他的钵,领着他到食堂。然后请他坐下,并且供养他稀粥。

接着,村民们为他洗脚,并且在他的脚上涂油。在饭煮熟之前,他们坐在这比丘的面前,请教问题或听他开示佛法。

即使村民们没有要求比丘开示佛法,但是为了他们的利益,比丘仍然应当为他们讲解佛法,因为这是比丘的责任。

比丘应当以这样的念头,来开示佛法:‘如果我不为他们讲解佛法,还有谁会为他们说法呢?’凡是佛法开示,都离不开修行。

因此,他将禅修的业处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位而开示佛法,然后开始用餐,并且一直将禅修业处,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位。

他在离去的时候,虽然他请村民们止步,但是村民们仍然送他到村口。村民们回去之后,比丘走上回程。

比这位比丘先离开村子,而在村外用餐的沙弥及年轻比丘们,看见了这位比丘。他们前来迎接他,并且替他拿衣和钵。

据说,古时候比丘们做这项迎接长老的任务时,并不去看长老的脸。他们只是依照回来的次第,而做这项迎接义务。

无论回来的是哪一位长老,他们只会想着:‘这位长老,就是我们的戒师或教授师。’以如此恭敬的态度,来迎接比丘长老。

那些沙弥与年轻比丘们,问长老说:“尊者,那些村民是您的什么人?是您父系或母系的亲戚吗?”

长老比丘问说:“你们是看到什么事,而提出这样的问题?”

沙弥与年轻比丘们回答说:“看到他们对您的热爱与恭敬。”

于是,长老说:“诸位贤友,就连父母亲都难以为他们子女做的事情,这些村民都为我们做了。我们的袈裟与钵,正是他们供养的。

正因为他们,所以我们才能在困境中没有恐惧,在饥荒时饮食不缺。再也没有人像他们这般,对我们比丘有利益了。”

他就这样一面走着,一面习惯性地称赞那些村民。这位比丘,就是前去托钵时持续专注于禅修业处,但是返回时没有专注于业处的例子。

第二种比丘,在清晨时也像上述的比丘那样,执行自己的各项任务。当他的业生消化之火变得很强烈时,由于饥饿的缘故,他感到极度不舒服。

那时,他全身出汗而且无法专注于禅修业处,因此他很早就拿了自己的外衣与钵,快速地礼敬佛塔之后;

在村里的牛群还未走出牛栏去吃草之前,他就入村去托钵了。在得到粥之后,他到食堂去,坐下来喝粥。

当他才喝了两、三口粥的时候,他体内的业生消化之火就放掉身体的色法,而改去抓取喝进身体的食物。

那位比丘缓和了饥饿的苦恼,就像一个用一百壶清水沐浴过的人一样轻松。他继续喝剩下的粥时,就一直将禅修业处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位。

他洗完钵与漱完口之后,就一直在食堂里专注于禅修业处,直到午餐之前。古时候,每个村子里都有许多个食堂,以供比丘们用餐。

在食堂的旁边,通常有一间小室供比丘禅坐修行。然后,他又到其余的地方去托钵。

在食用午餐时乃至返回的路上,他都一直将禅修业处,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位。这位比丘称为在前去托钵时没有专注于业处,而在返回时专注于业处的人。

在佛陀的教法中,像这位比丘一样喝粥之后专注于修行观禅,因而证悟阿罗汉果的比丘,有不计其数之多。

单就锡兰岛上(斯里兰卡)而言,在每个村子里,没有一个食堂里的座位,不是比丘坐下来喝粥之后证悟阿罗汉果的地方。

大家应当学习这种榜样,在行、住、坐、卧等一切姿势中都精进修行。吃饭时也要以恭敬的心,专注于禅修业处。

如果你已经能修行观禅,而且如此精进地修行,那么即使在吃饭时,你也可能证悟圣道与圣果。

第三种比丘,生活松散、懈怠,被五盖所束缚,而且放弃一切应当遵守的比丘义务。他在入村托钵时,丝毫不记得有所谓禅修业处这一回事。

他和不恰当的人为伴而行走与用餐,他内心空洞地走出村子。这样的比丘,称为前去与返回时,都没有专注于禅修业处的人。

第四种比丘,在前去托钵与返回时,从头到尾都一直专注于禅修业处。对于出身良善,希望获得内在提升而在佛陀的教法中出家的人,

当他们十人、二十人、五十人,甚至一百人群居在一起时,他们订立共同遵守的条规如下:“诸位贤友,你们离俗出家,

并不是因为被债主逼迫,不是因为害怕国王惩罚,也不是因为饥荒时谋生困难等原因,而是因为想要得到轮回的解脱。

因此,如果你们在行走时生起烦恼,就在行走的当下将烦恼降伏;如果在站立时生起烦恼,就在站立的当下将烦恼降伏;

如果在坐着时生起烦恼,就在坐着的当下将烦恼降伏;如果在躺卧时生起烦恼,就在躺卧的当下将烦恼降伏。”

订立此条规之后,当他们入村托钵时,如果其中一人生起烦恼,他就在行走的当下将烦恼降伏。

如何降伏呢?他一心专注于自己的禅修业处,藉此来降伏烦恼。万一办不到,他就会停下来,走在他后面的比丘,也会跟着停下来。

前面这个比丘会想:‘后面那位比丘,知道我心中生起了不善的念头,这样的念头,是我不应该有的。’

于是,他责备自己并且修行观禅,因此他达到圣人的境界。万一仍然无法降伏烦恼,他就会坐下来。

在他后面的比丘,也会跟着坐下来。这就是对治烦恼的方法。如果他无法达到圣人的境界,那么在止息烦恼之后,他会一心专注于业处而继续前进。

他不会以不专注于业处的心,举脚走路;万一那么做了,他就会退回前面开始忘失正念的地方,重新再走。

如果你正在修行入出息念(安般念),那么在行、住、坐、卧等每一种姿势当中,你都应当只专注于呼吸。

如果忘了专注于呼吸,那么你应当退回到开始忘失正念之处,重新再走。如此你的正念就会增强,定力也会随着增强。

当定力够强时,你就能证得禅那(安止定或禅定)。若能以禅那为基础而精进地修行观禅,你就可能证悟阿罗汉果,解脱生死轮回。

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很重要的。对于《大念处经》中所提到的每一种念处,佛陀都教导说,比丘要以热诚、正知、正念来修行。

这三项是证悟涅槃及道果的必要因素,大家应当在一切姿势中,都保持不断的精进、清明的正知与敏锐的正念。

另一个值得学习的典范,是走廊住者摩诃弗沙长老。据说他履行‘往返任务’十九年。当农夫、播种者、打谷者及其它人,

看见长老以那种方式行走时,他们说:“这位长老走了又停,停了又走。为什么他如此做呢?是否他记不得路?或者他忘了什么东西?”

事实上,长老只是一心专注于修行,履行沙门的任务(即修习戒、定、慧),不在意人们如何谈论。他在二十年内证悟阿罗汉果。

在摩诃弗沙长老,证悟四果阿罗汉的那天晚上,住在他经行道一端的天神站在那里,并且由手指放出光明。

于是,四大天王、帝释天王及娑婆世界主梵天,都来侍候摩诃弗沙长老。

森林住者摩诃提舍长老,也见到那些光明。隔天,他来问摩诃弗沙长老说:“尊者,昨晚你这里有光明,那是什么?”

为了转移话题,摩诃弗沙长老说:“光明是灯火、珠宝之类的光。”

但是,摩诃提舍长老再三逼问他说:“你保守着某一项秘密。”

最后,摩诃弗沙长老只好承认,而将自己的证悟,告诉了摩诃提舍长老。

大家应当向这位长老看齐,不要向别人炫耀自己的修行成果。向别人炫耀是不好的,因为有些人会相信你,有些人不会,因此就会有许多问题发生。

所以,不应该将自己的修行成果告诉别人,你只能依照佛陀的教法,而为别人讲解修行的道理而已。

也像黑蔓篷的摩诃那伽长老的例子。据说他履行‘往返任务’,并且以‘我要礼敬世尊的六年艰辛奋斗的想法而立定决心,要在七年里只站立与行走。’

立定此决心,是显示适合坚持的姿势,限制自己在这些姿势的人,并不拒绝坐着吃饭的姿势,因为在吃饭时及其它类似的情况下,坐姿是适当的。

应当了解这里所说的‘只’字,乃是禁止其它情况的坐姿与卧姿,即对禅修而言,不是绝对必要的坐姿与卧姿。

当摩诃那伽长老,再度履行‘往返任务’十六年之后,他证悟了四果阿罗汉。

在这个故事中,摩诃那伽长老在七年的时间里只站立与行走,精进修行,不躺下来睡觉。

为什么他能如此精进修行呢?因为他要礼敬世尊六年的艰辛奋斗。大家也应当如此礼敬世尊,精进修行,不要因为几天睡不好觉就感到焦虑或气馁。

摩诃那伽长老如此勇猛精进地修行七年之后,又再以十六年的时间履行‘往返任务’,因此他一直都在精进修行。

据说他修行的情况是如此:在入村托钵时,他只在专注于禅修业处时,才举起脚走路。如果在不专注于业处时就行走,那么他就会退回来,重新再走。

当他走到离村子的距离,是村民从村子望出来还分不出他是沙门或牛那么远的时候,他开始穿着袈裟覆盖双肩。

用肩上所背水瓶的水洗钵之后,他在嘴里含一口水。为什么他口中要含水呢?
因为他心里想:‘愿我的心不受到任何干扰,即使是向前来顶礼或布施食物的人说:愿你长寿!这样的干扰也没有。’

但是,若有人问他当天是什么日期,或寺院里有多少位比丘,他就会吞下那口水,然后回答。

如果没有人问到日期等事,那么在离开村子时,摩诃那伽长老会将水吐在村门口,然后离去。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谈话对修行而言是不好的。谈话多了会产生许多妄想,如此定力就会衰退;

因而使你无法透视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更无法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所以大家应当效法这位长老的榜样,保持默然,精进修行。

另外,就像在迦兰巴落处僧寺度过雨季安居的五十位比丘。在阳历七月的月圆日,即将开始雨季安居时;

他们订立这项约定:“如果还未证悟阿罗汉果,我们就不互相交谈。”这些比丘入村托钵的时候,口中都含着水。

当有人问到日期等事时,他们会将水吞下然后回答。否则的话,在离开村子时他们会将水吐在村门口,然后离去。

那个村子里的人,看地上有几口水的痕迹,就知道当天有几位比丘入村来托钵。他们心里想:‘是什么缘故这些比丘既不跟我们谈话,彼此也不交谈?一定是他们之间发生争吵所以彼此才不交谈。’

于是他们说:“来吧,我们去调解他们,使他们互相原谅!”他们一起来到僧寺。在僧寺里,他们看不到有任何两位比丘聚在一起。

在那群村民中有一位很有智慧的人,他说:“诸位善人,喜欢争吵的人,住的地方不是这个样子。

在这里,佛塔与菩提树的平台都打扫得很干净,扫帚排列得很整齐,饮用的水和清洗的水,都准备得很妥当。”

于是,村民们就回去了。那个僧寺的比丘们,都在那三个月内,证悟四果阿罗汉,然后举行了一次清净的自恣。

如此,就像摩诃那伽长老,以及在迦兰巴落处僧寺度过雨季的五十位比丘一样,第四种比丘,只在心专注于禅修业处时才举脚行走。

走到接近村子时,就在嘴里含一口水。他先观察街道,然后走进没有醉汉、赌徒等不良者闹事,也没有不驯伏的象、马等出没的街道托钵。

托钵时,他不会像匆忙的人那样快速地行走,因为并没有急速托钵这样的头陀支。相反地,他安详地走,就像行驶在不平路上的水车一样。

这是很好的比喻。装满水的水车,行驶在不平的路上时,必须要慢慢行驶;如果行驶稍微快一点的话,水就会溢出来。

比丘行走时也是一样,应当安详地慢慢走。依次第地走到每一家门前之后,他等一会儿,以便知道屋主是否想布施食物。

接受食物之后,他走到村内、村外或回到僧寺。在那里,他坐在一个宜人、合适的地方,专注于食物可厌的观想;

他思惟取用食物,就有如为轮轴上油、为疮口涂上药膏,以及就像在吃自己小孩的肉一样。

而且,他作八种如理的思惟:取用食物,不是为了玩乐、陶醉、美貌与长胖,只是为了支持身体、维持生命、停止饥饿之苦与帮助修习梵行。

用餐后比丘洗钵,然后休息一会儿,让身体从用餐所导致的疲累中恢复过来。
用餐后,比丘就像用餐前那样地,专注于禅修业处。在后夜时,他就像初夜时那样地,专注于禅修业处。

如此遵守往返任务的比丘,若具备断尽烦恼的必要条件,甚至可以在年轻时就证悟阿罗汉圣果。

若不能在早年时证果,则他将在中年时证果。若不能在中年时证果,则他将在临死时证果。若不能在临死时证果,则他将在来世投生为天神时证果。

若不能在作天神时证果,则在没有佛出现于世间时,他会投生为人,证悟真理,成为辟支佛。

若未能如此证悟真理,则在正等正觉佛陀再出现于世间时,他会成为像婆酰尊者那样的快速证悟者,

或者像舍利弗尊者那样的大智慧者,或者像摩诃目犍连尊者那样的大神通者,或者像摩诃迦叶尊者那样的头陀行者,

或者像阿那律尊者那样具足天眼通,或者像优波离尊者那样精通戒律,或者像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那样善于说法,

或者像离婆多尊者那样居住于森林,或者像阿难尊者那样博学多闻,或者像佛陀之子罗候罗尊者那样聪敏好学。

在前面说过的这四种比丘当中,前去与返回时,都专注于禅修业处的比丘,达到行处正知的顶峰。(待续)
摘自帕奥禅师的开示
发表于 2013-9-9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释迦牟尼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01:17 , Processed in 0.15854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