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03|回复: 3

[原创] 禅宗说的开悟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佛友跟我提起中国禅宗的开悟,询问到底开悟了什么?我回答说,自己对此没有深入研究,所以无法明白他们所说的开悟。


不过,我想依照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法理,来浅略地剖析一下。根据佛陀教导的《阿毗达摩藏》,当心不断地专注一个目标时,其心能达到暂时宁静、无烦无恼的状态。


这种心的宁静状态被称为‘止’,古译为‘奢摩他’,它的意义差不多与禅定相同。定的古译是三摩地,意为‘变得宁静’的心。


在专门用语上,‘止’被定义为四禅八定里的‘心一境性’。这些定力被称为止,是因为心一境性平息了心的犹豫或惊栗。


当心持续地专注一个目标,其心就能达到程度不同的定力,譬如近行定、刹那定、安止定、四禅八定等等。


中国禅宗有些做法,即是让心去专注一个目标,譬如参一个话头,不断的、不停地思维这一个问题,制心一处、心无旁骛。


如此,他的心就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定力。由于他在那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所以暂时没有贪、嗔、痴诸烦恼的生起。


按照上座部佛教的义理,这种心念极宁静的状态称为近行定。然而,《清净道论》第四章提及在近行定时,会有堕入有分心的可能性。


清净道论说道:“有两种定:即近行定与安止定,心以这两种方式得定,即于‘近行地’或于‘获得地’。


在此,心以舍断诸盖而于‘近行地’得定,此为近行定。以及心以诸禅支的显现,而于‘获得地’得定,此为安止定。


这两种定力的差别是:在近行定时,诸禅支还不够强固。由于它们不够强固,所以在近行定生起之时,心取禅相为目标后,再堕入有分心;


就如同幼孩被人扶起站立,而又屡屡跌倒在地。但在安止定生起时的诸禅支,则是强而有力且稳固的。


由于禅支在安止定时是强固的,所以心在中止有分心流之后,可以作为善速行心整日整夜地持续不断。就有如强健之人,定坐而起之后,可以整天站着。”


修习任何法门至到近行定,或相等于近行定力的行者,都有可能会堕入有分心。而那些堕入有分心的修行者,


可能会这样的自称:“我知见到空”,“我知见到无所有”,“我知见到虚无”,“我知见到涅槃”;


或者,他们会这样说“目标与观照之心都灭尽了”,“我已经能所双泯了”,他们误以为自己已经证悟了涅盘,但事实上他们只是堕入有分而已。


有分心的目标,不是今生今世的事物,它只能缘取过去世的事物,作为其心的目标。所以堕入有分心时,会感觉到一无所知或空白一片。


由于有分心太微细,所以修行者不容易觉察到它。又因为行者没有修习观禅,还不能辨别到名法、色法与诸因;


因此他们还没有能力,去辨识只取前世临死速行心为目标的有分心,所以他们才会说:“我知见到空”,“我已经能所双泯”,“我知见到涅槃”。


个人推测,中国禅宗某些参话头的法门,由于令心不断专注一个目标,制心一处而产生近行定,但在坠入有分时,


由于不了解有分心的实质,可能会误以为证悟了某个状态,譬如‘见到了空’,而认为自己开悟了。


当然,我的这些说法权作参考,希望可以帮到那位佛友,能让他解惑。
发表于 2013-9-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悟意思是,关于真理的领会是从内心得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渐渐熄灭贪、嗔、痴诸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11:58 , Processed in 0.12644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