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09|回复: 2

[大德开示] 观禅简介(续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烦恼生苦中,贪是非常可怕和强烈的。贪会随时产生,只要它发现可意、可乐的外境,就像用火药加入炮火一样,威力强大。

当贪欲生起时,无论以任何方法去压制它,它将在刹那间大量增长。所以贪是真正的‘苦’,因此,所有的圣者对它甚是畏惧。

正如许多有毒的蛇住在一座小山丘,这座山丘为人所惧怕,而没有人敢接近它一样;人、天神、梵天的生存状态,亦为圣者们所畏惧。

没有一位已觉悟的圣者,会有这这样的观念:‘我自己’和‘我的身体’。对于圣者而言,人、天神、梵天等生存界,是贪嗔痴烦恼所产生的地方,因此圣者不愿与它们共住。

在业生苦中,由身、语、意所产生的不道德的行为,是薰习烦恼的结果,因此他们与烦恼一样强烈。

业生苦是真正为所有圣者所惧怕的苦,正如小偷和强盗占据村庄做为他们的住处,这些村庄为人所惧怕一样,而好人是不会冒险去接近他们;

同样的,人、天神、梵天的生命状态,亦为圣者所畏惧。没有一位圣者愿与他们(业生苦)共住,因为一切生存界是业生苦产生的地方。

由于烦恼生苦和业生苦的可怖,在生死轮回中,往生苦趣的果报生苦,同样是一件可怕的事。

芸芸众生那痛苦交迫的生命,加上果报生苦、烦恼生苦和业生苦三者所产生的诸烦恼,可谓是大苦聚。

即使是道德的行为和幸运的投生处(善趣),也往往为烦恼提供资粮,为烦恼的火焰提供燃料;

乃至会造作不道德的行为,而其果报因而产生,这些全部可在烦恼生苦中获得,同样的也可在业生苦中获得。

至于老苦和死苦,每当同样的机缘产生时,这些刹那灭和刹那死的苦,当人一受胎时即会跟随,且始终准备好使人衰老、死亡,或堕入恶趣。

老苦和死苦也与坏苦有关,因为从受胎时起,它们便如影随形般的跟着芸芸众生,所以无论生为人、天神、梵天,均无法免除老苦、死苦和坏苦。

悲苦、忧伤苦、身苦、心苦和绝望苦,总是跟着人等众生,每当机缘产生时,它们总是伺机而起。

地狱和饿鬼界,则是悲哀、忧伤、痛苦、悲痛和绝望的生存界,这五种苦是非常强烈的。

当我们不希望遇见他人、其他的众生、事物,或者甚至不希望看见该人、该物,这是怨憎恚苦。

当我们与可意的他人、其他众生、事物分离时,总是希望再遇见他们,或者与他们共住,且在一生中永远不希望与他们分离,

一旦与他们生离死别,这时所遭受的是爱别离苦。当努力工作为了获得应有的酬劳,却徒劳无功,这时所遭受的是求不得苦。

这些苦非常多且明显,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经常会遭受这些苦。因此,人等众生的身体是真正的大苦聚。

在这十一种苦中,生苦、老苦和死苦是最重要的。由此可知,苦相是多么的多。

三、无我相:精神和物质现象(名法和色法),可以被理解为没有实体或被称之为无我相。在思考anatta这个字的意思时,atta的意思应该先被理解。

在一般的用法,atta意指本质或实体。关于本质及实体,我们已经在有关真谛的章节中解释过,即探讨有关土制茶杯的篇章。

茶杯这个字只是一种名称,用来表明一种有形状的概念,它不是用来指泥土。一种有形状的概念,并没有实质或实体做为基本的事物。

此处的泥土,是譬如基本并拥有实质或实体的事物。如果有人问:“像茶杯这样的东西存在于世界上吗?”

那些无法区分两种真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人,会这样回答:“茶杯是存在着”。之后,这些人或将被要求指出这茶杯。

他们会指向靠近手边的一只土制茶杯,说道:“那不是一只茶杯吗?”但是他们声称泥土是茶杯,这是不正确的,这是错误的陈述。

为什么是错误的陈述?因为泥土是一种基本的事物,而且有实质或实体;而茶杯只是一种没有实质或实体的概念,因此像空间一样空无所有。

主张泥土是茶杯者,实际上想试着去说明:‘泥土是构成茶杯的本质或实体’,这是事实。

然而,看见茶杯只是心识的作用,茶杯本身并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此处,事实上没有实体的茶杯或成为现存的茶杯,

而泥土则是具有地界特性的实体,因此泥土和茶杯成为完全不同的事物,以致于混淆了两者的特性。因此,我们称之为错误的陈述。

在这个例子中,当我们将茶杯与人或其他众生对比时,泥土相当于人的五蕴,或其构成要素——即色法和名法。

正如泥土在陈述中成为茶杯的本质一样:泥土即是茶杯;因此五蕴或其构成要素成为atta:即人和动物的本质。

当人们说:五蕴即是人和众生。这是atta的意思。现在来探讨无我。在说明土制茶杯时,如果人们能辨别:

泥土是一件事物,而茶杯是另一件事物,以及泥土是最后的、基本的事物,而茶杯只是心所认知的一种概念。

另外,人们必须知道:泥土不是茶杯,茶杯不是泥土,以及称泥土为茶杯,称茶杯为泥土是错误的。

如此,泥土则不会是茶杯的本质,而是没有实体的。同时,茶杯被视为像空间一般是空的,因为它只是一个有形状的概念。   

如果一个人能如此观察五蕴、观察色法和名法,将获得相同的结果:这五蕴是最后的、基本的事物,人和众生只是一些概念;

这些概念是源于色法和名法的相续,因此现象不是人和众生;而人和众生也不是现象。如果现象被称为人和众生,这是一种错误的称呼;

而如果人和众生被称为现象,这也是错误的。因此,现象并非人和众生的本质,它们是没有实体的,即真实的本体的相反。

所以,人和众生很明显的是空无实体的,因为它们只是一些概念,这些概念源自于名色法或现象界的相续不断。

上述所阐述的是有关无我(anatta)的意义,上述的篇章中己阐述了无常相、苦相和无我相。

认为‘人和众生在今生和未来世是永恒不朽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已经在前文中解说过,因为现象界并非永恒不变,他们是刹那灭和刹那死的——这是无常相。

因为它们不断的生生灭灭,这种生灭现象即使在一天内,也已多到无法计算,此即所谓无常相,亦称为变异。

在佛教中有两种常恒,巴利文称为pabbatti(概念)和nibbana(涅槃)。涅槃是贪、嗔、痴的完全灭除。

这两种常恒的存在是与时间无关的,且从未被时间所限制。生灭法适用于所有其他的事物,却不适用于概念与涅槃。

它们的存在,与‘是否有任何特定的人思考它们’无关。换句话说,它们是恒常不变的,且与时间无关。

在任何情况下,在时间的不断相续变化中,它们是如如不动的。涅槃与概念不同,因为涅槃是寂止相,它有寂静的特性。

我们无法在概念中发现坏相和变异相,而只能在名法和色法中发现生生灭灭,观察到名色法的坏相和变异相。

因此结果是,名法和色法将不被认为是人和众生的本质或实体。因此无我相变成了无常相,由于没有实体,所以anatta(无我)这个字被使用。

苦相如何成为无常相?苦相是非常不好的、不利的,和令人极不满意的;所有的众生都希望能处于好的状况,能够顺利和满足。

如果精神和物质现象是人和众生的真实本质,那么这些现象和人一定完全相同。果真如此,他们的欲望也必定完全相同,

那就是:人的欲望也必定是现象的欲望,反之亦然。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每一件事物必定与另一件事物分开。

此处,我们提到‘人的欲望’,指贪欲、意欲;而‘现象的愿望’,指事情的发生是按照他们的原因。

人和众生的主要特性,是对身心快乐的渴求;现象界显著的特征是:现象界的因或有为法,有其一致性,那就是:现象界的生灭均有其起因,且从未完全符合人的愿望而违反其原因。

例如,如果有人想要温暖,那么产生温暖的因必须被找出;或者如果有人想要寒冷,那么产生寒冷的因也必须被找出。

如果有人想要长寿,必要的因——每天提供适当的食物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人能只希望长寿,便能长寿;

如果想要投生善道,那么它的因——必须先具足戒行、道德或者有善行,因为没有人能仅仅希望投生善趣,便能如愿投生。

有时,有些错误的见解或认为:人可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在某些机缘,人们可能心想事成,虽然事实上是:事情的发生正好符合前因。

另外,许多人常有的错误见解或认为:当人们在良好的健康状况时,或在身体的四种姿势中,采取任何一种,

而忽视了某件事实即其原因:前几天享用的食物,这些食物使他能暂时拥有健康的身体。

外在事物永远无法如人所愿,外在事物也无法如人所愿的按照先后次序一一发生。因此在观察与我们有关的行苦时,很明显的,外在的事物与人和众生的愿望并不一致。

此外,关于苦苦、坏苦、生苦、老苦、死苦等等,他们没有实体是非常明显的。从苦的观点来探讨,无我相已如前述。

与观智有关的三种智,充分说明三相的特色,故称之为度遍知。与观智有关的三种智是无常随观智、苦随观智、无我随观智。

在这三个观智中,最后一个提及的无我随观智必须首先证得,且须充分证得,以便去除有我的邪见。

为了充分获得无我随观智,无常随观智必须先被介绍,如果无常随观智观察得好,无我随观智便容易证得。

对佛教徒而言,最重要的事是完全从苦界中解脱出来。当佛陀的教导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时,人们将无法逃离向人类敞开的苦界之苦。

逃离苦界,表示扬弃所有不道德的行为和邪见。而扬弃所有的邪见,指完全去除‘有我’的邪见。

因此在今生今世,我们是如此的幸运能听闻佛法,我们应该努力修观或禅修,观看事物的无常性,以便能充分证得‘无我随观智’。

修习观禅,如修习止禅一般需要在僻静处练习。成熟的观智是最重要的,是必须证得的。在一眨眼之间发生无数次的刹那生灭,只在阿毘达摩中讨论到。

修习观禅时,首先应该从色法中观察地、水、火、风四大种,和从名法中观察六种识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能观察四大种在一天中无数次的生、灭、变异,那么,他也能观察到所造色的生生灭灭。

在名法方面亦然,如果能够观察心识的改变,也能同时观察到心所的变化。尤其名法中的受、想、行等等;

还有色法中的颜色、声音、香、味等等,这些可被做为修习观禅的所缘境(对象),因为它们能使禅修者轻易的获得无常随观智。

证得观智是为了去除这样的观念,例如:众生、人、我、生命、永久、乐,并去除颠倒妄想。

能否证得观禅的智慧,主要取决于能否正确的了解无经常、苦、无我三实相。有五种断(舍离)是必须探讨的:

1、彼分舍断,2、镇伏舍断,3、正断舍断,4、止断,5、出离断。为了清楚的解说他们的意义,这里必须提及三种烦恼:

随眠性烦恼、困扰性烦恼、违犯性烦恼。在这三者当中,随眠烦恼是指在生命的相续中处于潜伏状态。

困扰性烦恼是指在某段时间里,烦恼已经出现在意门中,从潜伏状态现起为不善心所,即任何强而有力的所缘境,在六根门中的任何一门,把烦恼激起。

违犯性烦恼是指在某段时间里,烦恼变成如此深重且无法控制,以致于在言、行上造作有罪的行为。

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当中,在生命的相续中贪欲一直与我们同在,且不断产生违犯性烦恼、困扰性烦恼、随眠性烦恼。

其余的如邪见、嗔恨、愚痴、我慢、怀疑等烦恼,也都有违犯性、困扰性、随眠性这三个烦恼层次。

在佛教的实修方面,有戒学、定学、慧学。在这三学当中,戒学能去除或舍离违犯性烦恼。

由于还有两种烦恼尚未去除,所以那些由戒学所去除的烦恼将再度生起,且会很快的增长,直到他们变成违犯性烦恼。

因此,由持戒所断除的烦恼,称为彼分舍断,意指暂时的舍断烦恼。第二种为定学,指初禅等四禅八定。

定学能暂时去除或舍离困扰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戒学无法去除的。因为仍然有随眠性烦恼尚未去除,如果禅定时碰到某些障碍的话,

这些藉由禅定暂时去除的烦恼,将很快的生起、增长。因此藉由禅定所舍断的烦恼称为镇伏舍断,意指与烦恼保持一段距离。

此时,禅定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使烦恼不再生起,因此烦恼不会很快的再度生起,因为禅定是入定的修行,在去除烦恼方面,它比戒学更强而有力。  

第三种是慧学,是属于观智及与出世间道有关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去除或舍离随眠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戒学和定学所无法去除的。

此时,烦恼完全被道智彻底地去除,不再留存,且绝不会再度生起。因此,由智慧去除的烦恼称为正断舍离,字面的意思指‘切断’。

与出世间圣果有关的智慧,可以去除烦恼;这些烦恼原先已被与出世间道智所去除,这种舍离烦恼称为止断。

另外,透过证入般涅槃,而舍离所有的痛苦、烦恼称为出离断,意指永远永远的,完全地从生死轮回的束缚中解脱与出离。

目前,我们已经得知有三种智:观智、道智(与出世间道有关的智)、果智(与出世间果有关的智)。

在这三种智中,透过观智可以去除随眠性烦恼,但是却无法将它完全根除。只有道智能将所有的烦恼根除,

这些烦恼分别属于不同的道(证得不同的道,断不同的烦恼)。例如与预流道有关的智,能完全根除戒禁取、邪见、疑。

证得初果的圣者,能够去除所有恶行,这些恶行将导致来世投生于四恶道。所以证得预流道智与初果,那些恶行将不再生起。

与一来道有关的智,即证得二果的圣者,能去除粗俗的贪欲和嗔恨。与不还道有关的智,即证得三果的圣者,能去除所有的嗔恨和细微的贪欲。

对证得三果的不还者而言,他与欲界世人的亲属关系已被切断,而梵天界是他唯一可以投生的地方。

与阿罗汉道有关的智,即证得四果的圣者,已经去除了所有的烦恼,这些烦恼是比他更低的道果所留下来的。

这位证了四果的圣者成为阿罗汉,并且已经出离三界轮回。在佛教里,正断舍离是最重要且需完成的事情。  

获得道智和果智,其快慢与否取决于过去波罗蜜资粮的积累。禅修者终其一生,必须乐于修习无常观,直到修习已臻圆满境界。

即使是阿罗汉,为了获得心的宁静也会不放弃修习。如果禅修者终其一生,不断修习,他们的观智将增长,直到他们超越凡夫地,达到圣地。

作者:缅甸雷迪禅师  译者:台湾果儒
发表于 2013-8-2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抑制自己的贪念,就等于住在可怕监狱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释迦牟尼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01:20 , Processed in 0.11998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