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观经》所讲的「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认为这是只有愿,没有行,请师父给开示一下。 答: 是。那是因为称念六字名号的当中,是信、愿、行,通通圆满具足、毫无缺少的。
刚才问的「唯愿无行」,那是唐朝之前学习《摄大乘论》的学者,以《摄大乘论》的观点来解释《观经》,善导大师为了纠正这个错误的观点,因此在《观经四帖疏》第一《玄义分》里面就有详细的说明,他主要的说明是对这六字名号的解说。他解说这六字名号就是具足信愿行的,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南无就是皈命,皈命就是信,皈顺于弥陀救度之敕命,信顺弥陀的救度,所以南无就是信顺,就是皈命。同时,也是发愿回向,所以信与愿都在里边。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皈命者的行,也就是皈命者的功德。意思就是:阿弥陀佛发愿修行,将这功德完全容纳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里面,使我们众生能够发出南无的心,一旦发出南无的心,阿弥陀佛本身就以他的功德回施给这一种众生,那么,这一种功德都在哪里呢?都在「阿弥陀佛」这四字里面。所以「南无」的众生,自然有「阿弥陀佛」在里面。这么讲,信、愿、行就通通具足了,有愿、有行,所以没有一个缺少,因此必定往生。所以,「十念念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是靠六字洪名,如果没有这六字的话,我们随便念一个东西的名号,能往生吗?不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