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677|回复: 14

[大德开示] 印祖讲道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佛基础篇

家和秘诀


周伯遒居士苦恼于亲戚关系,大师向他开示:

人生在世,首先要利益于人。你的亲戚孤儿寡母,处境艰难,他们正是你种福田之处,你不可心怀烦怨,这样才是行菩萨道。倘若心中怨烦,则不但与菩萨道不合,还与自己的天性本分不合。妯娌之间不和,你应当以无私大度的心对他们,要怜悯他们不懂佛法,借机开导,让大家同沾法润,才是实行佛法;假如弄成怨家,可就遗憾了。即使遇到不得不制止的事,也不可心怀怨恨,否则,心量小,功德也小。他们靠你养活,切记不可摆出你对他有恩的样子,否则人家就算受你恩惠,也难以心存感激。

有则若无,实则若虚,既往不咎,这是家庭和睦的妙诀。我谦下相待,对方也会和气往来。很多家庭不和,都因为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倘若能放下人我心,自然可以不和而和。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居士书三》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度亲友

念佛人自己改恶修善,一心念佛,对亲戚朋友以及有缘之人,应当劝他对佛法生起信心;如果对方不接受,就不必勉强,不能按住牛头,逼着牛吃草,强劝别人念佛是行不通的,只能想办法结善缘。倘若硬劝,双方都会产生烦恼,虽有小小功德,其实是大大的过错,因为非但没能使对方得大利益,反而因此障碍了自己利益他人的心。有人说,我要一心念佛,世间什么事都没兴趣干,这种态度不但妨碍世间法,也不合佛法。学佛人要本分行事,才是应有的态度。劝人念佛修行,当然是第一大功德,但对家亲眷属,更应当耐心劝化。如果不能在家中行善巧方便,使家人同获念佛了脱生死的殊胜利益,那就是舍本逐末,利益陌生人的同时却忽略了身边的人。

《印光大师文钞增广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六、复陈慧超 居士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权与度众生

有权力的人,救人救世相对容易,害人害世却也同样容易。假如靠着干害人害世的事情夺取权力,即使目的是为了救人救世,也不如安心老实地怀着慈善心,随分随力地救世度人,这样才能有益无害。倘若贪恋权力,还说想以此救人救世,扪心自问,这种大权能平白得到吗?真能诚心修行的人,虽没有权力,同样救人济世,只不过不能象有权势的人做得那么大。

人一旦大权在握,即便能做些救人救世的事,但要他专心办道,不造恶业,当今之世恐怕找不到这样的人了。富贵迷人,可怕至极。平常人,手中拿着别人托为转交的钱,还不是自己的东西,心念就变,造作诸恶;何况真有大权,而不变心的,能有几个?希望同修们不要以为追逐权力就能为大众造福,但能安分守己,就是自己的大幸,佛法的幸事了。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复吴沧洲居士书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报应的早晚

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位居士满腹疑惑,请教大师:“佛家常讲因果报应,可是,我看世间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的比比皆是,如果说有报应,为什么报应来得那么迟?佛既然万德万能,为何不让果报来得快一点?也好让大家眼见为实,真正相信因果,相信佛法啊。”大师淡然一笑:“佛家因果报应的道理岂能和世间法的赏罚混为一谈?善恶因果,都是人自己起心动念的感召。由于世间人不懂道理,佛只是把事实真相讲出来而已,倒变成佛来制定法则、掌管报应了。你呀,实在是聪明过头了。”

居士有点不好意思,但仍然表示:“师父,我就是想不明白,因果报应为什么不能立竿见影?很多人作威作福,也不见受恶报,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弟子愚钝,恳请师父慈悲开示。”大师点点头,继续开示:“果报的来临,有立刻现世报的,有在来生后世,也有多生多劫才报的。你嫌报得太远太慢,想要速报,这就成了邪见。我们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乃至成佛,这样的果报,都要在多劫之后。虽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要实际证得佛的果位,还是需要经过多劫,不要以为一旦悟得佛性,就实证佛果。你看看世间有几个能了生死?成佛就更不必提了。你要懂得这个道理,决不至于怪佛太冷酷,一定会感念佛的慈悲。”

居士哑口无言。大师说:“报应的快慢,全是各人自己的业识所感,怎么可以把责任推给佛?要知道成圣的道路遥远艰难,不是一开悟就能到达彻底的。别的不提,以圆教来说,初信位的菩萨断见惑、七信位断思惑,八九十信破尘沙、伏无明。十信位后,破一分无明,证得初住菩萨的地位,也就是法身大士。从初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经历四十一个位次,还没到无明净尽的地位。等觉菩萨,再破一分无明,真穷惑尽,这才圆满菩提,证得佛果。这就是善报来得远的,恶报远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照你所想,什么事都一下子了结,就落到拨无因果的断灭深坑。你不看看天道运行,四季交替,要按时间运行才成为一年,倘若一下子都运行完毕,就只能是断灭。至于罪福的赏罚,阴间确实有掌管之人,但程序没有阳间那么繁杂,各人的善恶案簿自动显现消除,并非有人登记或勾消,所以大家都说阴间没有冤假错案。”居士又想起件事:“可我听说外省有个人,因为名字和当地另一个寿命尽了的人同名,结果被小鬼抓错了,后来又放回来。这不就搞错了吗?”大师回答:“哪里是真搞不清?是借着这个不该死的人来向大家说明真有阴间地狱刑罚这样的事,好让世间人相信。你说阴间刑罚是佛所设立,实在是有负佛恩。”居士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大师教诲。

“为今之计,当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要是不自量力,研究性、相、禅、密各宗,不专心念佛,最多做一个半吊子的所谓通家,想了生脱死,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复某居士书》

欢迎加入一心念佛、莲花绽开QQ千人超级群:65989476,以印光大师为依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因果报应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弟子吃素念佛多年,总相信学佛之人,有十方三世诸佛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也时常相随拥护。至于过去生造就的种种恶业,也能渐渐消灭,纵然怨家对头,也无法加害于他。这是佛经上说的,决定真实不虚。然而今年三月,我接到上海亲戚寄来的一则讣闻,说一位虔诚信佛的张太太,吃素二十多年,常到居士林听经,逢人必劝念佛吃素,心地慈悲,乐善好施。不料一天给师兄送素菜,在马路上行走,竟然被汽车轧死。尸体被巡捕房收去,三天后,家人才接到通知认领尸体,带回安葬。我听到后,心中十分惊惶,至今疑惑不解。同修们听到,也都感觉不安,恳求师父开导,告诉我们为什么,她临终遭受如此苦难?她还能不能往生西方?请替大家说个明白,我们才能安心念佛。

大师听了,知道他对佛法还没有真正明了。就告诉他:

众生从无始以来,所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云:假使造作的恶业有形状体积的话,十方虚空也容纳不下。一个人修持若能真诚无伪,就能转业,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恶报转化为现世轻微的果报。

凡夫肉眼,只看得见眼前的吉凶祸福,对于过去乃至未来的因果却无法了解。这位老太太多年精进修行,一朝惨死,也许她这个苦报,可以消灭过去所造的堕三恶道的恶业,反而转生善道。如果她生前有真信愿,还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没有神通,不敢胡乱猜测说一定往生或是不往生,但可以肯定的是,行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作善却得恶报,是她前世的恶业招来的果报,决不是现在做了善事得的结果。你们见到老人这种果报,心中便产生好人没好报,还是不要行善的邪见,大家惊惶疑惑,这种知见,和那些不懂佛法的人比,有什么两样?果真深信佛的圣言,决不会因为此事疑惑不安。

因果重重叠叠没有穷尽,这个因还没来得及报,那个果已经成熟。就象种稻一样,早种的早收;又象欠债的,有权有势的可以先讨到钱。自古就有一生作善,临终恶死,以此消除往昔恶业,来生便得荣华富贵的。宋代阿育王寺有一位僧人发心修缮舍利殿,想到沂亲王有势力,就去化募,对方却只捐了一点点。悲愤之余,他来到舍利殿前,挥刀断手,血流不止死去。就在同时,沂亲王生了一个儿子,哭闹不休,乳母只得抱着他到处玩耍,走到挂有舍利塔的图像前他就不哭了,一离开又哭,最后把图取下,拿到他面前,居然再也不哭了。亲王听说后很好奇,派人到育王寺查问,才知道那位僧人正是在儿子出生当天,断手流血而死。王爷不胜感慨,毅然担当起修复舍利殿的遗愿。儿子二十岁时,宋宁宗驾崩,膝下无子,就将孩子过继,登基做了四十一年的皇帝,他就是宋理宗。这位僧人也是惨死,假使他不是哭闹不止,见到舍利图才不哭,谁又会知道亲王的儿子正是断手惨死的僧人夺胎呢?这件事记载于《阿育王山志》,我在拜舍利的日子里读到的。

真正懂佛法的人,不管境况遭遇如何,决不会怀疑因果定律出偏差,或者说佛法不实。那些不懂道理的人,知见不正,死搬规矩又不知因果复杂,反而错误地生起怀疑。比如你说的,念佛之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这是确定的真理,决非虚妄不实,但你对于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的道理,并不了解,所以产生了这种不合理的疑惑。
过去西域的戒贤法师,是一代高僧,名震印度,却因宿世恶业,感召重病,痛苦得无法忍受,要自寻短见。绝望中文殊、普贤、观世音三位菩萨现身,告诉他:“你过去生中,常作国王,恼害众生,本来应当永堕恶道,因你弘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你长劫地狱之苦,你应当忍耐。大唐国有僧人名叫玄奘,三年之后,将来这里接受法化。”戒贤法师听后,安下心来,以坚强的意志忍耐病苦,真诚忏悔,过了一段时间病好了。三年后,玄奘法师来到,戒贤法师嘱咐弟子把自己当年所受的病痛告诉他,那位说苦的人,说得自己泣不成声,可以想见,戒贤法师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不明白前世因缘的人会说,戒贤法师不是得道高僧,或者说,象这么有修行人都会得如此严重的大病,佛法还能给人什么灵感和利益呢?

就是因为你们心中知道得太少,所以稍微见到些不正常的现象,就惊慌失措。没有善根的人,因此退惰道心,看见恶人现前得福报,对因果起了怀疑。却不知这是前世所造的因,后来得的果报。既然行善的人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恶报转为现世轻微的果报,当然也有造恶的人会把现世轻微的果报转为后世严重的果报。这些因缘果报都是复杂而难以言表的,祈望你能明察。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周颂尧居士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报通三世,转变在人心

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由于怕遭恶果,预先就断除恶因,这样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到圆满成佛;众生常造恶因,却想免除恶果,好比在太阳下逃避自己的影子,徒劳奔驰。无知愚痴的人,稍微作了点善事,就希望得大福报;一遇到逆境,就认为自己作了好事还倒霉,说明没有因果,由此退悔初心,反而毁谤佛法。他哪里知道果报通三世,命运的转变在于自己的心。报通三世就是: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遭殃,这叫现报;今生为善作恶,来生获福遭殃,这叫生报;今生为善作恶,第三生、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甚至无量无边劫以后,方受福遭殃的,叫做后报。后报则迟早不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凡所造作的一切善恶业,绝对没有不报的。所谓转变由心,就是譬如有人所作的恶业,本来应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此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今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以及遭遇不如意的事,这样,先前所作的本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的恶业就此消灭,还能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的就是转变在人心。

世间人稍微受点灾殃,不是怨天,就是尤人,没有人作还债想,生悔罪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杂草不能得谷米,种荆棘别指望收稻粱。作恶获福的,是宿世的栽培深,倘若现在不作恶,福报会更大;作善遇殃的,宿世罪业很深,倘若不行善,灾殃也会更大。善恶之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譬如冰冻三尺,非一朝之寒,切不可怨天尤人、犹豫退悔。

《印光法师嘉言录:六、劝注重因果-乙-明因果之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断恶决心

金益平居士自皈依佛门后,仍然感觉自己毛病习气一大堆,想改却怎么也改不了,为此很苦恼,来向大师讨教。

大师直接了当指出:“你既然知道惭愧,心生忏悔,为何还是老样子?事情其实不难,关键是你的心不够真诚。一个人要是真心悔改,哪里还会明知故犯!知道错了还继续错,就是没有改过迁善的真心。你自己不肯下功夫克除私欲,我说得再多,又有什么用?你真肯反省改过,又哪里需要我多说?你的法名宗诚二个字,已把答案替你讲得清清楚楚。”居士惭愧地低下了头。

大师再次劝告:“人要是心地坦诚无虚,总不至于没办法改过。真的知道那些烦恼习气是来害我的,就算他百般引诱,也决不肯上他的当。凡是肯上当的,都是些不知好歹的人,面对性命攸关的生死对头,居然甘心受骗,一边还四处打听,想找个不用费力就能保全性命的捷径,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不保佑吗?

德畅居士因为年仅二十岁的儿子不幸夭折,心中极度感伤,向大师大发怨言:“师父啊!弟子自入佛门以来,热心公益,虔诚皈依佛法。这个孩子,我耗费这么多年的心血,好不容易抚养成人,竟然得不到佛的保佑!令我痛失爱子!”

大师悲悯地看着他:“你身为佛弟子,就应该知道,我们从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所造的恶业无量无边,或者是我欠别人的债,或者是别人欠我的债,有的是我欠他人一条命,有的是他人欠我的命。由于彼此的亏欠,生下儿女的因缘也各不相同,有还债的,有讨债的,有报恩的,有报怨的。你今生虽然心好人也好,可你能保证自己多生多劫,从来都没有造过罪业吗?”居士张口结舌,若有所思。只听大师说:“所以人要是遇上不如意的事,只可忏悔自己的罪业,不能怨天尤人。你这个儿子大概是讨债来的,债讨够了就离开了。债主走了,你不晓得自己的宿业恶报得以解脱,反而怨天尤佛,岂不是颠倒了嘛。”

居士叹了口气,仍然止不住悲伤。大师看出他的心思:“你既已皈依佛法,就应该明白世事无常,不拼命念佛求生西方,就只有随业轮回于三途六道中,哪里还有止境!从孩子的去世,你更应当明了世间什么事都靠不住,只有西方阿弥陀佛,才是一切众生的大倚靠,由此发感激心、精进心,并以所作的功德,及念佛功德,全部回向往生西方。能这样做,这孩子的死就是你的警策,免得你被世间福报眷属所迷,而不思厌离娑婆,更不生欣求极乐之心。”

德畅居士傻傻地望着大师,似懂非懂。大师瞪大眼睛,大声说道:“我真该当头痛打你一棒!你不自我反省,反倒生出怨天怨佛的种种愚见,真是迷本逐末。世人作了一点功德总是夸耀不已,而对自己所作的罪过,却自我宽恕。哪个人没有造作罪业?不要说过去生,单说今世,人们杀了多少众生以求口腹之欲,它们难道是木头石块做的,不会疼痛、不贪生怕死,甘愿被人杀了吃吗?既然你杀他吃他,他将来必定也要杀你吃你。人一生不知吃了多少生灵,还能说大话,说我没有罪过,冤枉受天罚吗?所以说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圣人总不见自己有德。不见有过,所以其过堆积如山;不见有德,所以其德高过长空。你不要痴人说话,应当努力行善,认真念佛,所有功德,统统回向往生西方。你当下的心行就与圣贤之心相契合,等到临终,定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那时正是收功结果的时候。倘若不生西方,你所作的种种善事自然也会结果;可你别忘了,你所杀食众生的恶事,同样不能不报,可怕之至啊。”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德畅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念佛时,把自己当作已经死还没来得及往生,
念念之中,世间所有一切情念,都置之度外。
除一句佛号外,别无一念可得。
所有一切妄念,都用不着。
能这样念,必有大益。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福造业

一个人的修福造业,总不外乎六根、三业。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前五根属于身业,意根属于心,也就是意业。所谓三业,第一身业,有三个方面:杀生、偷盗、邪淫,这三种事的罪业极重。一、杀生,学佛人应当吃素,爱惜生命。凡是动物,都能感觉疼痛,都贪生怕死,不可杀害,如果杀了吃,就造杀业,来生后世,必定再遭它的杀害;二、偷盗,凡是别人的东西,不给你是不能拿的。偷一般物品,丧失自己的人格;偷贵重物品,会害人的身命。偷别人的,看上去好像占了便宜,其实折自己的福寿,失去自己命中本应得的,比偷来的要多出许多倍。无论是用不正当手段得到,威胁逼迫,还是给人家管理私自偷拿,都是偷盗。三、邪淫,只要不是自己的丈夫妻子,包括从事色情行业的人,都不可与对方行淫。行邪淫是坏乱人伦,以人身干畜生事,此生已成畜生,来生便做畜生了。邪淫的人,会生下不贞洁的儿女,谁希望自己的儿女不贞洁?然而自己都管不住自己,子女继承父母的习气,很难正而不邪。因此不但不能有外遇,夫妻之间的正淫也要有所节制。世人觉得行淫很快乐,却不知快乐只有片刻,苦要延绵终身,更殃及子孙。以上三种行为不做,就是身业善,否则就是身业恶。第二口业,有四个方面: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妄言就是说谎,心口不一。绮语就是喜欢说风流话或者胡说八道,让人心念淫荡,引无知的少年行邪淫或SY。这种人即使自己不行邪淫,同样要堕大地狱;从地狱出来,投胎畜生道的,就作母猪母狗;投生人间就作娼妓,起初年轻貌美,日子过得还不错,时间久了梅毒病发,苦不堪言。人有一张嘴,何苦为自己为他人惹祸,不积点德呢。恶口就是说话态度很凶,言语如刀剑,令人难受。两舌就是两头挑拨是非,小则误人,大则误国。这四种事不做,就是口业善,否则就是口业恶。第三意业,有三个方面:贪欲,瞋恚,愚痴。贪欲主要表现在:看到钱财,总想通通归我,越多越好。瞋恚就是不管自己对错,只要对方不顺自己的意,马上发火,还不听劝。愚痴不是什么也不懂才叫愚痴,就算读书很多,出口成章,却不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道理,以为人死如灯灭,没有后生来世,这也是愚痴。这三种事不做,就是意业善,否则就是意业恶。身、口、意三业都善的人诵经念佛,比三业恶的人,功德大百千倍。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7 02:25 , Processed in 0.18396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