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89|回复: 3

[大德开示] 净慧老和尚在《虚云和尚全集》首发式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纪念会
  暨《虚云和尚全集》首发式上的讲话
  
  
  净慧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
   今年是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今天,我们有幸能邀请到各位嘉宾,会集一堂,借《虚云和尚全集》首发之机,为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举行一个简单的纪念活动,我心里感到格外地高兴,同时又非常地感慨,因为《全集》的编辑出版牵系着我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的一个心愿。这个心愿就是,我要好好地为先师虚云老和尚编一套全集,以报答他人家对我的法乳之恩。在别人,这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心愿,但在我却因为因缘的不可思议,等了五十年。五十年,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五十年呢?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所以,我很欣慰。

   我是1951年春天开始亲近虚云和尚的。当时我18岁,在云门寺受戒,第一次见到虚云老和尚。那是一次不寻常的相见。现在想起来,对我此后的命运而言,那似乎是一个甚深的缘起。“云门事变”就在那个时候发生的。虚云和尚在那次事件中,无端地遭到身心的摧残,而我也受了不小的惊吓。事变之后,虚云和尚仍然抱病坚持传戒,我就是那个时候受戒的。那是一次非常希有难得的传戒,所有新戒都万分珍惜。我永远忘不了当时先师那种悲心愿重的表情。那次传戒活动中,虚云和尚看我实诚、肯吃苦,便让我留在他身边,充当侍者。

   1952年春天,虚云和尚应李济深副主席的邀请离开云门北上,我一路陪侍在他老人家的身边。途经武昌,虚云和尚身上的毒疮发作,不得不暂住在武昌三佛寺养病。武昌三佛寺当时是由我的剃度师大鑫和尚当住持。大鑫和尚对虚云和尚照顾得非常周到。病愈后,虚云和尚即前往北京,我亦随行。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之后,我又陪侍虚云和尚朝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之后,奉虚云和尚之命,我回到云门寺,任监院,协助佛源和尚管理云门寺。

   1955年,我因为生病的缘故,前往云居山看望虚云和尚。虚云和尚又把我留在身边,继续充当侍者。那一年冬天,虚云和尚在云居山传戒,我也参与了整个过程。这次公开出版的《虚云和尚全集》第九册《影谱》中,有两张历史照片,是今年新发现的,也是第一次公开,拍摄的就是这次传戒活动。其中有一张拍摄的是戒期虚云和尚的一次表堂,我就站在他身后的门口附近;另一张是戒期虚云和尚在大殿里为新戒作开示,我也在他身边。半个世纪过去了,重新看到这些老照片,往事历历在目,不由人不生感慨。

   1956年,中国佛学院刚刚创立,虚云和尚见我年轻,又勤奋好学,便有意栽培我,送我到中国佛学院读书。我是中国佛学院的第一届学生。当时,正果法师、明真法师、巨赞法师、赵朴老,还有周叔迦居士,都是我的老师。在佛学院读书期间,从本科到研究生,都是虚云和尚在供应我的一切费用。因为住在北京,所以亲近虚云和尚的机会就少了。但是,我和老和尚之间经常通信。每次通信,虚云和尚总要问问我的学业情况,并鼓励我将来要好好报三宝之恩。现在想来,我这一生最值得庆幸的,就是我在年轻的时候,能够亲近虚云和尚,受他的耳濡目染,并蒙他老人家厚爱,能在中国佛学院读书,亲近更多的善知识,为今后的修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959年农历九月十二日,虚云和尚在云居山圆寂了,当时我在中国佛学院读书。因为没有能够见他最后一面、为他老人家送行,我非常难过。过去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叫做“菽水未承悲永逝,慈云已渺哭千秋”。我当时就是这种心境。

   虚云和尚于我恩重如山,而我命运多舛,未能报先师之恩德于万一,这成了我此后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最大的心结。前不久,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编辑了一本《虚云和尚影谱》,请我题字,我写了这样一句话:“感恩于羹墙之际,轨范于动静之间”。这是虚云和尚圆寂后,我这一辈子真实心境的写照。

   1951年的云门事变,给虚云和尚及众弟子的冲击很大。因为这件事的激发,收集、整理、编纂老和尚年谱和法汇的工作终于提上了日程。初稿《年谱》、《法汇》,是由虚云和尚的香港弟子岑学吕居士(顺德人)于1953年完成的,第一次印行是在1953年春天。流通不久即告罄。于是,同年秋天,又按原版重印。这是第一版。因第一版编辑时间比较仓促,没有经过虚云和尚的审阅,其中错误不少。于是岑居士便将书册,托人展转捎到云居山,请虚云和尚审阅。虚云和尚审阅之后,遂令侍者签出正误,连同新得的资料,一并捎给岑居士,那已是四年之后的1956年八月间的事了。岑居士于是根据虚云和尚的签示及新提供的资料,对《年谱》和《法汇》进行了修订和增补,此工作至1957年七月才完成。这是《年谱》和《法汇》的第一次增订,属于第二版。1959年农历八月,虚云和尚圆寂前一个月,又将所搜集的佚稿及诸弟子所录之法语,命宽航法师带回香港,转交岑居士。岑居士于是对《年谱》和《法汇》又进行了增订,至1961年秋出版。这是第二次增订,当为第三版。

   1962年,虚云和尚圆寂三周年,我当时在中国佛学院读研究生,鉴于岑居士原编《法汇》,漏编了解放后关于虚云和尚的一些资料,便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平时搜集到的一些资料,编成《虚云和尚法汇续编》,并在粤汉少数同门的赞助下,油印了一百本,小范围内结缘。我希望等机缘成熟了,为老和尚编一个资料更全面的法汇。应该说,这是我想编辑老和尚全集的最初因缘。

   可是,好像天不遂人愿,编完《虚云和尚法汇续编》的当年,我就被打成了右派,第二年也就是1963年,我不得不离开中国佛学院,先后在北京、广东等地,接受劳动改造。1969年,我又被遣送回老家,一直到1978年才被摘掉右派帽子。这期间,由于政治运动接踵而至,虚云和尚全集的事再也没有人敢过问了。

   直到1982年,台湾大乘精舍的乐崇辉居士,从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香港各地,搜集了不少纪念虚公的文章,以及此前漏收的虚云和尚的部分诗文,于是发起倡印《年谱》、《法汇》增订本,由朱荣培居士等具体负责落实,同年六月完成。这是第三次增订,属于第四版。这一版,增补的文章以追思录为主。

   1988年,我受中国佛协的委托,到河北帮助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负责赵州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1990年底,为纪念虚云和尚诞辰一百五十周年,我又将二十八年前仓促辑成的《虚云和尚法汇续编》(这是我在故纸堆中找到的幸存的一本),重新加以整理,还选编了一本《虚云和尚开示录》,一并在教内印行出版。

   1996年,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三坛大戒期间,佛源老和尚委托台北修元禅院住持释衍慧禅人(德慧法师),将我1990年印行的《虚云和尚法汇续编》,带回台湾,补入大乘精舍出版的《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订本中,印行一万册结缘。这是全集的第四次增订,属第五版。这个版本收集的资料最多,目前,在大陆、港台以及海外地区,最通行的就是这个本子。

   修元禅院这个本子虽然很好,但是,还有很多重要的资料,比如,虚云和尚在云南时期整理的《三坛外集》、《坐香规约》、《引礼寮仪式》等重要资料,以及香港志莲图书馆馆藏的虚云和尚诗稿手抄本,都没有收进去,加上,原书在编辑体例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不便于检索使用。所以,我觉得重新编纂《虚云和尚全集》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又继续收集资料。这样一来,又一个十年过去了。

   2005年春天,我感觉到关于虚云和尚的资料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于是请河北禅学研究所的明尧、明洁二位居士,着手《全集》的编辑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2008年底,终于有了《虚云和尚全集》内部征求意见版的出现。内部征求意见版第一次以《虚云和尚全集》为书名,以区别于此前的各版本。按古人法汇的编辑先例,我将整个全集分为《法语》、《开示》、《书信》、《文记》、《诗偈》、《规约》、《年谱》、《传记资料》、《追思录》、《杂录》等十个部分。

   由于这个内部征求意见版成书时比较仓促,校对、编辑方面的错误还不少,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公开版。眼前这个公开版本,除了校正了内部版中所存在的校对和编辑错误之外,又增补了文字资料六十多则,图片资料一百余幅。同时,一改内部版将图片制成彩图分置于各册之首的做法,将它们按照虚云和尚生平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顺序,汇编在一起,并配上相关的文字介绍,成为另一种性质的年谱,名曰《影谱》,它看起来会更直观些,可与纯文字版的《年谱》相映成趣。

   以上是《虚云和尚全集》近半个世纪的诞生过程。佛经中讲“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没有想到我当年的一个小小的愿望,竟不知不觉之间走过了五十年,才有这样一个结果,因缘真是不可思议啊!好在终究是天遂人愿,盼了五十年的《虚云和尚全集》,今天终于有了结果,这同样是因缘的不可思议!

   回想起来,在《虚云和尚全集》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人曾经给予过我们无私的帮助,这个在全集的《编纂说明》和《后记》中,都提到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在这里,我谨向所有曾经帮助过、参与过、关注过《虚云和尚全集》编辑出版工作的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衷心的祝福。

   先师虚云老和尚是中国现代佛教史上一代高僧。他一生以修复祖庭、起弊救衰、续佛慧命为己任,苦行自持,弘法不倦,两袖清风,其德行之高迈,为近千年来所罕见。他的人格精神,他的道场建设思想,他的修行理念,以及他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贡献,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我希望这套《全集》的公开出版,能够方便更多的关心佛教的人士,认识虚云和尚,研究虚云和尚,把虚云和尚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承传下去,使之发扬光大,为振兴中国佛教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表于 2013-7-3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7 02:25 , Processed in 0.29951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