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75|回复: 2

[佛学百科] 佛法遗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4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三十七道品中纯粹的‘法’,包括了:心、一境性心所、欲心所、寻心所、精进心所、喜心所、信心所、


念心所、中舍性心所、轻安心所、三离心所(正语、正业、正命)、慧心所,一共十四种法数。


遇见佛法的众生,首先要安立戒清净,修习三十七道品,以证得预流圣人的境界。在此,我将简要描述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


修持七清净,就等于是修持三十七道品。尤其是心清净,主要与遵循禅定行者的修行人有所关连。


道非道智见清净道,主要与增上慢的修行人有所关连,这些修行人虽然还没有证得圣道、圣果,他们却认为自己已经证入了。


戒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则会牵涉到许多种类的修行人。


有关这五种清净,戒清净是在戒蕴之下处理的,这也包括了行持活命戒。一般而言,心清净包括了身念处的安立。


有些修行人以观呼吸来安立身念处,如果一位修行人不论在什么时间、不论身体处于何种姿势,都可以专心贯注在呼出、吸入上面,


这样的话,身念处就已经安立了。有些修行人安立身念处的方式,是按照《长部.大念处经》所说的四种身体姿势:“行走时就思惟行走。”


有些人则是以身体运动的‘正知正念’来安立。此外,有些人是以观照身体的三十二分来安立身念处。


在此,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称为‘皮的五法’。如果能在这些身体部位上稳定地观照,那么不论身体是处于何种姿势,都可以安立身念处。


专注力也可以指向身体的尸体、骨骸。专注力如果可以稳定地安立在头骨上,身念处就安立了。


如果从一开始就可以分析地区分出,身体的色蕴与名蕴,而且专注在这种功课的力量非常稳定,那么身念处的功课就完成了。


如果一位修行人,可以分析地觉察出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这六界的话,就算完成了见清净的功课。


如果可以清晰地觉察出这六界的生起原因,度疑清净的功课就算完成了。这位修行人必须清晰地觉察到,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的生起原因,是业生色、心生色、时生色、食生色,而识界生起的原因,就是知觉的六个对象。


行道智见清净,是指清晰觉察无常、苦、无我的三实相。如果可以在上述所提及的六界中,清晰地觉察到三实相的话,就算证入行道智见清净。


出世间的智见清净,是指四种道智与四种果智。在此简要地说明了五种清净,进一步的说明可参见《诸相手册》、《明道手册》及《食素手册》。


三十七道品里的诸品,都是佛陀的遗产,并且成为佛法中的无价宝石。现在,我将要检视佛法遗产中的构成因素。


佛法遗产是指接受佛法传承的行为。‘所施与之物’,就称为遗产。父母将财富视为遗产,而赠给孩子。


合适接受遗产者,就称为继承人。孩子或子嗣,就是合适接受遗产者。由继承人去接受遗产的行为,就称为承受遗产。


接受佛法遗产的行为,在此称为‘承受法的遗产’。这也称为佛陀的遗产,接受佛陀传承的行为。


首先,我将说明这份‘遗产’的性质。在佛法里面有两种遗产,分别是食财利益与法财利益。一位比丘的四种必需品,


是为食物、衣服、居住地及药物,这称为食财的遗产。戒定慧三学,戒清净、心清净等七清净,四念处、四正勤等三十七道品,这些都称为‘法’的遗产。


‘法’的遗产共有两种,分别是:一、世间法的遗产。二、出世间法的遗产。


戒、定、慧的世间三增上学,六种世间清净,以及与世间清净有关连的三十七道品,这些都称为世间法的遗产。


与神圣的道、果有关的增上学,出世间的智见清净及三十七种出世间的道品,这些都称为出世间法的遗产。


世间法遗产可区分为:一、轮回所依法的遗产。二、离轮回所依法的遗产。或者区分为:一、决定法的遗产。二、未决定的遗产。


修习戒、定、慧,如果是为了朝向获得世间的地位,例如名师、国师,或是为了追求尊严、权力、随从、财产,


或者是为了在轮回中,获得神圣、高位阶的人类与投生为天神,这就称为‘轮回所依法的遗产’。


轮回运转的三种型式,分别是烦恼轮回、业轮回、果报轮回。而所谓‘离轮回’,是指终止这些轮回运转所达到的涅槃境界。


修习戒、定、慧三增上学,只是为了迈向轮回这三种型式运转的终止,这就称为‘离轮回所依法的遗产’。


为了最终证入般涅槃而修习善业,就像在证得涅槃之前的阶段中的世间利益、欢喜重生等,都会关连到轮回与离轮回,因此也称为两依止。


不过在巴利经典中只提到轮回与离轮回。比较倾向证得轮回结果的修行人,可以说是实践了轮回所依法;


而那些倾向证得离轮回结果的修行人,可以说是实践了离轮回所依法。谈到‘决定’与‘未决定’的分类。一般凡夫的身见随眠的巨大领域,


就像烈火燃烧的巨大、深沉的火海。一般凡夫偶而修习的戒、定、慧,就像一粒小雨滴掉入火海中。


“我圆满戒律了!我具足戒律了!我开发禅定了!我正觉知智了!我能清晰觉察‘色’与‘名’,我默观‘色’与‘名’。”


这些都是宣示戒、定、慧的行为,环绕着‘我’的身见而打转;所以,就像小雨滴落入烈火燃烧的火海中。


就像烈火燃烧的海洋,烧干雨滴,蒸发殆尽;身见的巨大国度也会让这种戒、定、慧失去作用。


因此,这种在一般凡夫中生起的戒、定、慧,就是‘未决定’阶段。虽然一般凡夫可以拥有戒、定、慧,但也是暂时性的。


预流圣者的活命世间戒,稳定地安住在佛法僧神圣无上特质的世间禅定,以及觉知四圣谛的世间智慧,都是属于‘决定’的阶段。


就像雨滴落入‘不退转’的大湖泊,纵使经过几世(七世内)之后,这种世间的戒、定、慧都不会消失。这些是‘世间法遗产’的性质。


出世间法的戒、定、慧,智见清净及伴随八种出世间法的三十七道品,这些都是‘离轮回所依’,他们是‘决定’法。


对于已经证入出世间戒定慧的圣人而言,也会生起世间的戒定慧,达到‘决定’的阶段。这种修行人已不会重蹈破戒、不得定、劣慧及暗愚的覆辙了。


在此处,我们说明了佛法的遗产。佛法的继承人是: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


在此,式叉摩那(正学女)是指,正准备成为比丘尼的女子。上述七种继承人当中,前面五种称为‘佛法中的追随者或同事’。


人、天神与梵天,并不是‘佛法中的追随者或同事’,他们只是承受三皈依而已,这其中也包括了优婆塞、优婆夷。


在这七种继承人当中,只有前五种佛法追随者,才可以承受‘食财遗产’的四种需求。不过,这七种继承人都可以承受世间与出世间法的遗产。


在承受这些遗产中,对于世间戒律有特殊的考量。至于出世间戒律、世间暨出世间禅定、世间暨出世间智慧,也有特殊的考量。


对于世间戒律的特殊考量,是因为前五种佛法追随者同时受持‘毘奈耶戒律’与经律,而优婆塞、优婆夷只受持经律。


所谓的经律是指:一、对于佛法中的追随者或同事,是指《长部.梵网经》所列举的戒律。二、对于优婆塞、优婆夷,是指八关斋戒与十戒。


头陀行戒、根本戒与缘起所依戒,也就是所谓的经律。出世间道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称为出世间戒。


这些戒律,可以由五种佛法中的追随者或同事所承受,也可以由优婆塞、优婆夷所承受。


在此处,对于出世间戒并没有特别的考虑。在定、慧的两种遗产中,亦复如是。七清净与三十七道品,就包括在戒、定、慧当中。


在佛法的七种继承人当中,前五种佛法中的追随者或同事,是奉献给佛法的修行人,他们为了利益自己与他人,


宛如看管佛法遗产的继承者一样,让三藏以及佛法的其余资粮,延续五千年。其余的二种人,只是利益自己的修行人。


看管佛法的修行人,承担了延续佛法的责任,所以比在家继承者的位阶要崇高。因此,一位六十岁的在家居士圣人,


要向年仅七岁、刚刚剃度一天的年轻凡夫沙弥,顶礼致敬。也因此,一位证入阿罗汉的比丘,会向比他之前先剃度的凡夫比丘致敬。
   
摘自雷迪禅师《佛教手册》

发表于 2013-6-2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人,清净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2:02 , Processed in 0.15962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