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46|回复: 6

[其它] ZT一句话:学佛不依靠师父的后果是很可怕的!(我险些在网上迷失的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度祖师莲花戒论师说:如来有三种咐嘱

一、善知识咐嘱,佛告诫众生:凡是想今生来世解脱之人,都必须一心一意依止善知识;

二、正法咐嘱,如果真正想要离苦得乐,就要依正法修持;

三、教言咐嘱,凡欲获解脱者必须依止殊胜教言,饶益无边有情,修持菩提心。

莲花戒论师认为,佛就是以这三种咐嘱方式来利益众生的。

=========================================


善劝网络佛友:生活里依师的重要性(我的经历)/麦朵旺姆


网络给学佛提供了方便,但也有很多的弊端,很多地方虽然被称为“佛学论坛”,实际上来论坛的人水平参差不齐,知见高低各别。

很多同修,生活里实际上缺少良师益友,甚至没有皈依或没有认识皈依师的重要性,是很危险的!

还有的同修甚至完全依赖网络学佛,生活里找不到可沟通对象,佛法生活仅能在网上实现,一叶障目,慢慢就陷入了网络的泥沼。

      末学讲一个06年自己亲遇的事件来体现一下盲目依赖网络的无知与危险。


06年的时候我还没有皈依,只是信佛,不知道佛法还可以实修,有一天突然有个易友带我进了一个qq群,说那里有位很厉害"佛法高人”,当时记得他说是去了西藏结了“坛城”,在西藏的师父“很牛”云云。

我自小就信灵异信佛,一见这等高人激动万分,就满怀崇拜的心理与那人开始聊天,后来这位高人叫我发照片,看了后说我的心很清净云云,就教我学禅,还说一观想法门。

我记得大概是七支坐然后观想面前有一朵白莲花,然后莲花停留心中什么什么的。

我以前学过气功,我从小就有求道之心,当年因为气功被打击我没能学下去感到无比遗憾,突然有个“高人”教我一“法门”我激动得不得了,心想终于又遇到了好法,而且还是佛法,从今以后再也不会迷茫了,万般庆幸,就按他的方法每天打坐“观想”。

我们几个网友对此高人都无比崇敬,叫他“老大”,该“老大”经常跟我们聊一些佛法,当然不可否认有一些正的东西,当时我因尚无因缘福分得遇真正佛友和师父,就特别爱跟他聊,觉得一聊自己就超凡脱俗了,该“老大”还经常有意无意显示一些“神通”,我当时都以为他是万能的了。

现在想起来,当时简直愚蠢至极,那个所谓“老大”,甚至连上师的资格都没有,凭什么能教别人“法门”?

还有那个观想,实在太可怕!既无传承又无根据。

这个“老大”充其量只能算一位师兄而已,但当时的条件和所有让我们以他的思想为准,对他的膜拜已经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

不过鄙人福报还够,接触该“老大”差不多一个月的时候,该老大因为嫌我天天在qq群算命心不静主动把我从qq删了。

当时我可难受了,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千辛万苦遇到了一个法门,又没了,还被打击了一阵,也放弃看佛学类有关书目,放弃打坐。

还好今年我佛缘终至,有了师兄,有了真的师父,回过头看去年那段经历,仍心有余悸,不知照当时那样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得感谢那位老大,因为他我知道了佛法是可以修的,还有因为他我看了一些禅宗的知识。

在此普劝生活里还没有师父的师兄们,一定要择一位善知识做依止师,不要只在网络夸夸其谈,不要去膜拜网络上的任何师兄。这里没有任何一位师兄是有资格给你真正的修法指导,带领你学佛的,能带领你指引你的惟有师父。这里的师兄修为不管看起来再高,实际上可能也最多比你高0.01%而已,千万不要迷信网络的师兄!

在这里也要提醒有的师兄不要自充高人去迷惑初学,当然度人无可厚非,但应该知道自己的分寸。

一句话:学佛不依靠师父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



念死无常注:

我们要依止的是真正的善知识,而不是自己尚在摸索中的普通佛友。
学佛就像是就医,佛法则是药物,这些药物要靠好的大夫和护士来配给才能真正治病救人。
一般网络佛友,自己还是严重病号呢,有什么资格来为你开方呢?

妄心看经的凡夫学佛人,其解经、译经靠不住!


一位大成就者曾说,一地菩萨翻译的文字,我信不过。


我们应该知道,佛经不同于普通文字,经中有内、外、密、极密很多层次的意思,有些看起来普通的经文里边,甚至包含了对未来人事的授记,这些根本不是一个凡夫能完全解读得了的!

严格来说,登地菩萨以上的圣者才有真正的能力来解读、阐述佛经内、外、密意义!

现在有不少全未经过基本佛学训练的网友,打着尊经的口号,四处挑大德和法门的毛病,只是机械比照下经文,就敢大放厥词,大肆谤法,这是很可笑的!
  
请大家一定要明辨是非。



引经据典就代表其言行一定符合正法吗?

      有些人在网上发言时总要引证佛经,似乎自己就代表着正法。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网络辩论中,一些人为了战胜对方,经常在引证佛经时断章取义,在解释佛经时则偷换概念——这是典型的世智辩聪。

       引经据典是好事,但是如果只强调“离经一字,如同魔说”,却不管“依文解意,三世佛冤”,只强调“依法不依人”,却不管“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那么很可能给世智辩聪者可乘之机。
       关于“依义不依语”,前面已经说过,烦恼众生以分别心看佛经,不一定能正确理解佛意。这一点大家都好理解。这里重点谈谈“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佛的经典分为“了义”和“不了义”两种。《宝积经·卷五十二》说:“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是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是名了义。”《大集经·卷二十九》说:“了义经者,生死涅槃一相无二。”
可见,只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甚深见地的佛经才是了义的佛经,如《大般若经》、《金刚经》、《心经》等等。
      佛在《涅槃经》中明确嘱托:“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因为只有了义的经典才是真正抒佛本怀;不了义的经典只是佛陀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根性众生的方便开示。如果抓住不了义经典的只言片语,作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极则,则等同于谤佛。
看佛经时的发心也很重要。《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蕅益大师也说过,如果不是真为生死,看经、持戒、营福等等皆属魔业。如果看经是为了辩论,这已经属于魔业,至于引经据典来毁谤他宗,更是地狱活计。

      总之,引经据典是好事,但要警惕世智辩聪者。断章取义、偷换概念、以不了义混淆了义,是这些人的惯用伎俩。
      外道迷信并不可怕,因为他们的荒谬昭然若揭;而引经据典的世智辩聪者更可怕,因为他们说的和佛法太相似、太具迷惑性了!

===================================

解读佛经的钥匙:佛经中的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及了义不了义

节选自《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电子书
http://www.zhibeifw.com/ebook/dymxxxxdcs.chm



概括而言,本性实相称为了义,宣说实相的所有经部称为了义经部

了引导众生证悟本性而以多种方便宣说不清净迷乱之法称为不了义,详细论述不了义的分类等法门称为不了义法。

此法理实可堪为见诸法之明镜以及开启诸法之门的钥匙,所以首先宣说。我们应当明确此等之理。为令众生证悟密意之自性,在此有必要阐明意趣与秘密的道理。

所谓的意趣是指在演说佛法的过程中稍微含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也并非是为了引导众生的虚言妄说,而是具有特殊的某种必要而宣说的语言。

意趣共有四种,即平等意趣、别义意趣、别时意趣与补特伽罗意乐意趣。《经观庄严论》云:“平等与别义,及别时意趣,补特伽罗意,当知四意趣。”

平等意趣:诸如世尊考虑到法身平等而说我尔时成为佝留孙佛。

别义意趣:诸如世尊考虑到三无本性而说诸法无本性。三无本性即:(一)遍计法无本性,因为实际意上遍计法必定不成立,所以说遍计法无本性。(二)依他起生无本性,因为从四边生不成立。因为已生与正在生是相违事物,故自生不成立;若观察自相他相均不成立,故他生不成立;二种事物互为相违,故共生不成立;无因不可能生果,故无因生不成立。总之,凡所显现的生灭等法均如梦如幻,是缘起性无而显现的,因此说依他起生也是无本体的。《智光庄严经》中云:“文殊,梦境无而显现,如是诸法亦是现而无自性……如幻、如阳焰、如乾达婆城、如水月、如影像、如幻化。”(三)圆成实胜义无本性,因为圆成实本身就是胜义并且无有不清净等戏论法的本体。《解深密意经》中云:“我思维相无本性、生无本性,胜义无本性而宣说诸法无本性。”

别时意趣:例如佛尊曾说仅以持诵无垢月光如来之名号便可获得佛果。这其中的含义是说,仅仅持诵佛号虽然不能立即成佛,但依靠往昔所积累的诸多资粮,终有一日必定能成就佛果。

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诸如针对有些贪执戒禁取见者,佛陀谴责戒律、赞叹布施。

秘密是指为令有些众生趋入正道,受持真义,而依靠对方所感兴趣的少数名称或能接受的条件宣说,方式虽然与之相同,却有言外之意。秘密也分四种:即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转变秘密。《经观庄严论》云:“令入之秘密,以及相秘密,对治之秘密,与转变秘密,声闻与本性,如是灭罪业,及说甚深性,四种秘密也。”

令入秘密:诸如为利益有些因畏惧空性而不入大乘的声闻种姓者,佛说色法存在。如此一来,闻法者理解色法等外境实际存在而放下顾虑趋入大乘,而讲法者想到的是凡显现的一切法均如梦境般存在。

相秘密:诸如为令众生了达无有本性之实相,佛说一切万法皆无有本性。关于遍计法无本性、依他起无本性以及圆成实无本性三者前文中已有阐述。

对治秘密:诸如佛陀考虑到有些人会有释迦佛身材矮小、寿命短暂等故不如其他佛陀的想法,于是说我尔时成为毗卢遮那佛。如此一来,听闻者会理解到释尊与毗卢遮那佛的色身其实是平等一致的,而讲说者则想到二佛圆满资粮平等、获证法身平等、利众事业平等。《俱舍论》云:“诸佛资粮与法身,行利众事平等性,彼等身寿与种姓,以及身量非相同。”

转变秘密:诸如为了遣除某些人因此法容易理解而认为比其他法下劣的罪过,宣说此法极难证悟。如《因缘品》云:“父母为所杀,国王二所净,境眷皆摧毁,彼人得清净。”这其中的含义:父母是指行于轮回中的爱取;国王是指各种习气的所依或基础——阿赖耶;二所净是指婆罗门的坏聚见与沙门戒禁取见;境眷是指内在的处、二取等八识聚;皆摧毁是指以上这些完全遣除,彼人则得清净,即可成佛。

意趣与秘密二者是一本体异反体的关系。

二者的差别诚如具慧译师所说:“听者从说者的语言中未领会到说者所想的意义,而是理解到其它的含义,即是意趣;听者对说者所想的意义心领神会,即称为秘密。”《摄大乘论释》中云:“意趣仅仅是心中之观点,而不观待对方承认;秘密观待对方之承认。”我认为此二者并不相违,观待某种目的而说彼之所具条件,而不观待对方承认不承认,也属于意趣。对于他人所询问的意义并未和盘托出、圆满明示,仍然保留有密意,因此称为意趣。为利益他众,依靠方便稍许迎合他人的心理而宣说的含义称为秘密,因为依赖讲者口中宣说,对方也领会他所说的意义进而趋入,到后来听闻者对讲者的言外之意方完全理解,所讲的意义也不完全是妄语。

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即是阅读经典的第二把钥匙。如是文字、意义、意趣、必要还有许多,所以依靠此理辨别而了知一切经续之义极为重要。




==========================================

现在佛学文章那么多,初学者怎么选择?/益西彭措堪布
    
现在传讲正法的法师很少,导致邪法尤其是附法外道的猖獗,因此我们应很小心地辨认,应该往上看历代的高僧大德如六祖大师、智者大师、宗喀巴大师、麦彭仁波切,现在法王如意宝他们所弘扬的佛法,他们所弘扬的是引导众生生起出离心、大悲心直至无上智慧的法。法王如意宝在讲经说法之外,每年还主持举行金刚萨埵法会、极乐法会等,劝导众生一心一意祈祷本尊金刚萨埵和阿弥陀佛,以消除众生的业障,并使众生脱离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不能往下看那些没有传承、没有深厚佛理基础的一些人的轻率狂妄的言论,往下看最后只能走向地狱去受无量苦楚。佛在经中明确说过,凡诽谤佛法的人,必是魔或魔的眷属,今生屡遭违缘,已皈依的人破皈依戒,来世堕落在地狱中。

=================================

研经与习论,初学者应着重何者?佛教书籍文章众多,看哪些才稳妥?/仁安法师

①对于上根利智者可从研经入手,一般根机最好从习论入手。《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虽然佛语皆是殊胜教授,然因末法时代所化根机,若不具定量之释论及善巧教授,唯欲以自力趣入佛陀之至言,则不得佛语的密意。以此原因,诸论师撰造各种解释佛经之论典与教授。”
  
②看具有清净传承的具德上师的著作最受益,最稳妥。

③最好认真系统地学习《广论》的教授,确立正知正见,具足辨别是非的智慧才能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发表于 2013-5-2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师兄好,如何找自己的依止师,末学也很想找一位正苦于无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好,怎么去找师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3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阿弥陀佛,师兄好,如何才能找到师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好想找位师父!!!求善知识
修行中有些问题。。。比如打坐,不知自己姿势正确否,现在的境界接下来怎么修,
阿弥陀佛!希望早日修到这样的福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6 17:23 , Processed in 0.17692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