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58|回复: 3

zt:《普门品》诵持指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1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门品》诵持指要
——南海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开示(节录)  

《普门》难思议
     《普门品》是号称为“诸经之王”的《法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它的单行本,就是在中国有着很大影响的《观音经》。这部经典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大智大力,只要人们一心称念她的名号,就一定可以助你脱离八难(火难、水难、风难、罗刹难、刀杖难、鬼难、枷锁难以及怨贼难)、三毒(贪、嗔、痴),以及满足二求(求男、求女)的愿望,而且,她还能根据人们的多种需求,化现三十三种不同的形象来说法度人。因此,千百年来,观音菩萨深受广大佛教信众的信仰与供奉,以致形成了“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壮观景象,而这部称颂观音菩萨的《普门品》,至今也仍是众多佛教信徒虔诚顶礼诵持的经典中的经典。观音菩萨的广大灵感、寻声救苦,当然是众所周知,不必多言,而《普门品》的难思难议、殊胜绝妙,却也是灵验非常,代有所传。  
相传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凉国主沮渠蒙逊生了一场大病,群医束手无策,正在危急之时,从印度来一位精通医术的出家人——昙无谶。法师一见到沮渠蒙逊,就说他生的是“业障病”,不是普通的药物所能治好的,如果想要病好,必须要诚心念诵《普门品》,这样才能身体痊愈。沮渠蒙逊正处在病苦折磨的绝望中,便依着法师的指示,虔诚地诵持《普门品》,结果,不到七天,他果然脱离了病苦,不药而愈了!这件事情在北凉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之间,《普门品》成了灵丹妙药,凡是百般医治之下无药可救的病人,都来诚心地诵持《普门品》,而且都非常灵验,从此,《普门品》就广泛地在人们中间流传了。
犹疑是火坑
称念佛菩萨的圣号,持诵佛说的法宝经典,是我们大众居士们常常采用的自修方法,然而却并非是每一个自修的居士都能领受到佛法的教益。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以《普门品》的持诵来说。一个居士来问我:“师父,《普门品》上说‘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清池’,真的会是这样吗?”我反问他:你想试试吗?这位居士回答说:想是想过,但就怕跳进去了,火坑变不了清池。我毫不客气地对他讲:你不用试了,因为你已经在火坑中不能自拔!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都知道啊,“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如果不能对诸佛菩萨、法宝经典生起至真至诚的信,我们怎么会修得胜乐的喜悦与殊胜的果报?拿起经典了,心里却犹豫:这部经典真的有那么神奇的效用吗?念起佛号了,一边念着,一边还要走神,他疑虑呀,我这么念了,佛菩萨真的能听到加持我护佑我吗?颠三倒四,翻来覆去,是欲进不能——有这种忧虑他怎么会精进得了!欲罢也不能——他又担心万一持诵有作用呢?所以说,心神不定,杂念纷飞,烦恼无尽,百般煎熬,这不是火坑又能是什么!犹疑就是我们修行上的大火坑!有这个情况的居士特别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努力念观音菩萨,念诸佛菩萨。我们的念心、念音,就好像是往外发射无线电波,念得越诚越真,这电波就越持久,功率就越巨大,就越能和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得到加被护佑。持诵《普门品》等经典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定要一心一意,诚心诚意才行。当然,说到持诵经典,有一个问题我们也需要认清。现在有不少解释经典的,喜欢把经典上的某些内容解释成单纯的比喻和象征,比方说这个《普门品》中的“火坑变清池”,不少人就理解成:火坑比喻烦恼,清池象征菩提,念观音菩萨圣号,就能让我们化烦恼为菩提。这样理解对不对?当然是有道理的,但这仅仅是从理上讲,还只是佛经的一部分含义,而《普门品》作为真正了义的大乘经典,其意义应当是“理事圆融”、“事事无碍”的。为什么不能理解成就是现实世界的火坑和清池呢?是担心现实世界不能发生这种事情而唯恐影响人们虔敬佛法的信心?还是生怕被人讥讽为“迷信”而自觉不自觉地调和教义向学术靠拢?不管是哪一种,有这个“担心”和“生怕”在,这就是妄想、妄念,就是执着、有相,就更是我们修行道路上的“火坑”、障道的因缘!我们居士们务必要弄清楚,为什么“学者洹沙无一悟”?原因就是“过在寻它舌头路”,总是在字里行间,寻章摘句,表面上看来是说法圆融,条条有理,实际上却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佛教不是单纯的学术。我们作为信仰佛法的人,更应明白自己是在学佛而不是搞佛学。在信仰的层次上,我们其实非常需要一种“迷”,这个“迷”,实际是一种人人都要重视的“笃行精神”、“实干精神”。《普门品》绝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学生课本,其中所说的除“八难”等等,我相信,只要我们诵持的功夫纯熟,实践的德业精进,就一定能够成为现实。
人人是菩萨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这是憨山大师在四百年前就发出的谆谆告诫。我们今天诵持《普门品》更要牢记这个教导。其实“诵持”本身就具有两方面的意思:诵为口诵,持为行持。对于诵持《普门品》来说,可供我们行持的地方当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我想,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把人人都看成是菩萨。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普门品》告诉我们,观音菩萨慈悲喜舍、神通广大,她能变化出那样多的形象,走入我们的生活来度化我们,也许就是我们匆匆旅途上的的一位路人,也许就是我们街边玩耍的小朋友,也许就是隔壁天天一见的邻居,也许就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家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欢喜或愤怒,总之,每一个和我们有缘相见的众生,都有可能就是来度化我们的观音菩萨,对于他们,我们怎么能不对之恭敬、平等、慈悲、友爱呢?《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恐怕,这也正是《普门品》的甚深意旨和无上妙处。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烦恼的青年走进寺院里,质问观音菩萨:“我也诵经,我也拜佛,我也念你的名号,我也供养不少的香火,可为什么我还是生意失败,兄弟反目,婚姻破裂,邻人嫌憎?你的慈悲为什么对我就是如此的吝啬与寡义?”观音菩萨告诉他:“我无时无刻地不在关注着你,生意刚刚起色时,我化作你的兄弟来帮助你,可你却以为兄弟不过是借机揩油,是你的累赘,于是你变着花样地赶他,最终懊恼而去;稍稍有一些闲钱的时候,你灯红酒绿,追求享乐,我化作你的妻子苦苦劝你,爱惜身体,你却以为妻子青春已逝,无能无力,根本配不上你,于是你千方百计气她,逼她,结果只有伤心而去;你成了一个很有钱的富人,自以为潇洒的贵族,挥霍着,放荡着,我化作你的邻人讥讽你,鄙视你……我化作你的友人正告你,劝谏你……我化作你的下属背叛你,警示你……可你自以为是,什么都统统回拒,不以为意!像你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成功的结局!”
诵持《普门品》,我们要铭记这个故事。对一个修行的人来说,家人是法侣,我们要关心爱护;路人是善知识,我们也应慈悲请益。每一个众生都不是我们修行的阻碍,每一个有缘人都可能在指引着我们光明的未来,正所谓:目中有人福报多!口中有德助缘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自己做观音
    太虚大师讲:“清净为心皆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我们诵持《普门品》,称念观音圣号,敬观音,拜观音,学观音,
最终目的就是自己要成为观音菩萨。而怎样才能成为观音菩萨
呢?关键一点,就是太虚大师讲的,能“慈悲济物”,做到这一
点,你就是观音菩萨!这不仅仅是我这样说,太虚大师这样
说,六祖大师在《坛经》中也这样说,佛祖在《普门品》中更
这样说!“佛告无尽意菩萨:‘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
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
皆得解脱。’”很明显,观音菩萨是如何修成观音菩萨的呢?就
是因为她能体察民间疾苦,倾听大众呼声,勇施援手,慈悲普
济!所以,如果我们能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尽已之能,施已
之力,对周围的苦恼众生予以平等的慈悲、无私的博爱,我们
当下就是观音菩萨!这是一种信心,也是一个事实!因为从因
地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未修成的佛菩萨,果地上讲,
我们每一个众生又都是佛菩萨的示现化现,对于自己而言,每
一个众生都是来显化救度我们的佛菩萨,对于他人可知,我们
自己也应当成为帮助护佑他人的佛菩萨。我们要有这个信心。
如果没有这个信心,我们就容易成为匍伏在他人脚下的奴婢,
而永远无法显扬自身所有的佛性,在佛性上,在信心上,在人
格上,人人都是平等的,这也是佛陀所讲的“生佛不二”、“心佛
众生三无差别”。如果有这个信心,我们就敢于当下承当,用一
个菩萨的目标激励自己,用一个菩萨的标准要求自己,笃行六
度和四摄法,和睦家庭,和谐社会,和平世界。
做一个快乐的人——有信仰的人最快乐!
做一个富有的人——能布施的人最富有!
做一个幸福的人——能慈悲的人最幸福!

发表于 2017-4-29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8 0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拿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拿摩妙法莲华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6 06:34 , Processed in 0.25336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