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荼毗后舍利子的情况
南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南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尤其舌根呈莲花状,舌头为半透明粉红色,过去曾有此异象的据说只有鸠摩罗什法师。这是说法如雨,舌灿莲花的果报,也证明老师讲的法都是真实的,没有一句虚言。(下图所示:南师荼毗后呈现的部分身体舍利子据说形状如图,但此舍利非南师舍利照片,全部真实照片延后对外公布)

据记载,鸠摩罗什法师心知世寿已尽,但还希望继续译经弘法,当他稍觉身体四大不调,便为自己持咒加持,又请弟子共同诵念,然而回天乏术。圆寂之前,鸠摩罗什向僧众告别说:“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当他示寂以后,弟子们依佛礼予以荼毗,整个肉身尽化,唯有舌头不烂,完好无损,可见他译出的佛典与佛义是完全相合的。
老师的舍利子共装了七罐,有淡绿色,蓝色,透明如水晶状的,非常非常多,非常漂亮。这是老师真修实证的实实在在的证明。据闻老师最后在医院身体非常不适时,仍每日做工夫,实地证明了他自己常说的“我随时随地都在用功”,念念在定慧中。
他最后反复强调生命的意义不在肉体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他又反复强调“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的道理。
他希望弟子们整合历史,四书五经,及佛法,要弟子们不断反省自己,谦虚,用功。老师常说人要平凡,他也选择了一个平凡的方式走了。
根据安排,怀师的舍利子不日将运往四川成都文殊院,在那里将举行法会以示纪念。南师舍利子的照片也应会在近期公布。
南师圆寂的缘起
有关南师圆寂的缘起,据说有三:
其一,南师身心疲惫,世缘已尽。
其二,在道法上,觉得大家未能遵循他的教导,走平实的入世修正心行之道,反而视他为仙佛之流高推圣境。
其三,南师的接班人据说已经等到并接过棒子,南师觉得后继有人、再无挂碍。
以上是我了解的些许情况。南师心思非一般人所能揣度,抑或南师喜欢这种不知所终的结果吧……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世时影响造福数以十亿计的人们,往生时牵动感动数十亿的人们。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无官无职,无权无势,甚至没有象样的文凭,只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南老师。”却让天下人都无比景仰的,无比敬重的,无比感恩的(左图所示:温总理发来的电唁)。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发愿“把天下人当子女,把子女当天下人的”, “两脚踏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为了至高无上的道德教化,舍弃一切,而光照千秋的。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人生如此精彩纷程,智慧通达无比,人情练达,慈悲可爱,幽默风趣,让不同的国籍,种族,党派,年龄,性别等等各种各样的人们,都喜欢和他亲近的。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他的色身将要离开尘世时,不需要封号,也不需要做作,更不需要宣讲,而让所有有缘的人,都会发自内心,最真诚地痛惜,痛心,痛哭,痛悔,痛别的。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经史子集,现代文明,实修实证,教化一生的。
这就是我们的南老师,南公怀瑾老师。
附录:舍利子
舍利梵语音译为“设利罗”,译成中文为灵骨、身骨,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而且,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本焕长老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古书中记述其他荼毗(即火葬)高僧而获舍利者亦为数不少。《宋高僧传》卷七《希圆传》载,希圆圆寂后,荼毗其遗体,得舍利七百余粒;同书卷七《玄约传》述及收得玄约之舍利数百粒。
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槃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
释迦牟尼佛金色血舍利据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弟子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这就是舍利,俗称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目前台湾等地的舍利子《磷酸盐珠状骨灰》人工制作已经有多种专利国际著名佛教公益组织君友会典藏描述:舍利子,为诸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圆寂后火化,凝结晶莹如珠、如花之物,称舍利子。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亦有杂色者,则系综合所成。舍利不仅是物质,更是一种超物质,若是佛舍利,其质坚利,本来具足,高温不能熔,高压不能损,且增减自如,诚不可思议。此是佛教修道者生前依戒定慧熏修而得,慈悲喜舍无量功德所成。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密功德所得所重。”“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般若经亦曰:“佛身及设利罗(即舍利)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罗密多功德所熏修故,乃为一切世间天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佛教信众咸认为发心供养佛菩萨舍利,所获种种福报,不可思量。舍利之分类:一、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二、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前者见立应音义:“舍利…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一)全身舍利:如多宝如来、迦叶尊者、地藏菩萨、慧能大师、慈航法师等诸佛菩萨,曾现金刚不坏之全身舍利;(二)碎身舍利:如释迦如来、阿难尊者、太虚、印光、章嘉、东祁大师等高僧大德,圆寂后火化,得碎身舍利多达百千之数。后者称:(一)生身舍利:为上述佛灭后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使人天永获供养之福德者;(二)法身舍利:指一切大小乘之经卷是也,如智度论曰:“经卷是法身舍利。”又从舍利之多寡,可衡量修持程度之深浅。按佛典记载,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是尔时金棺从座而起,高七多罗树,往返空中,化火光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子八斛四斗,为五色珠,光莹坚固。当时八大国王及佛弟子,共分舍利,建塔供养。——《君友会佛典精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