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8|回复: 1

[事迹传记] 比尔·盖茨:不求利益的催化式慈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02 编辑

  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慈善峰会(Forbes400SummitonPhilanthropy)日前举行。在纽约鲁宾博物馆(RubinMuseum)举行的晚宴上,比尔·盖茨作为峰会主题演讲嘉宾走向讲台,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演讲。161位亿万富豪以及准亿万富豪齐聚一堂,试图帮助解决全球最为棘手的问题。盖茨在其演讲中阐述了“催化式慈善”(CatalyticPhilanthropy)的愿景创造市场,利用资本主义手段,持久而系统地帮助那些有需求的人群。   资本所不能企及之处   对于资本主义改善人们生活的力量,我是一名真正的信徒。在自由市场能够运作的地方,资本主义是灵活且具有创造性的,它能满足世界各地的需求,并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   但当我和妻子梅琳达(Melinda)在1993年第一次前往非洲时,那真的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赤贫,这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回来没多久就了解到,非洲大陆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儿童死于麻疹、疟疾、乙型肝炎、黄热病等疾病,而这种情况在美国基本不存在。   我们原以为,如果数百万儿童正在死亡线上挣扎,那一定会有来自全球各方的努力在拯救他们,但我们错了。虽然私营部门在满足人们那些付得起账单的人的需求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世界上还有数十亿的人没有办法以引起市场关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他们只能忍受匮乏。另外,尽管私营经济市场在医学、科学和技术方面培育出很多了不起的创新,但私营部门对创新的投入仍然远远不够。有一些巨大的创新机会是被市场忽略的,因为冒那种风险只能获得微不足道的回报。   针对贫困人群的创新正是受到这两方面市场局限的阻碍。如果没有买家买单,市场是不会把巨大的赌注押在突破性的研究上的。这就解释了现在为什么还没有疟疾疫苗,尽管每年有100万人死于疟疾。   不求利益的催化式慈善   在这种缺口上,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提供市场所不提供的服务,从而支起一张安全网。在一定程度上,政府也能在市场缺席的地方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所进行的医学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政府在支持创新方面也存在自己的不足:政府一般不着眼长远,因为选举周期很短;政府趋向于规避风险,这是考虑到政治对手会利用失败大做文章。跟私营市场不同,政府所擅长的不是播下数量众多的创新种子,而只是为那些取得进展的创新提供支持。   所以,当你走到企业和政府都愿意投资的创新的尽头,你仍可以发现一片广阔、尚未开发且回报巨大的创新空间。这片空间是肥沃的土壤,可以滋养,我称之为“催化式慈善”的事业。   催化式慈善拥有私营市场那种高度警觉的风险意识,但又能超越主要的市场局限:投资者不需要获得利益和好处那都流向了穷人、病人或全体社会成员,他们都能从这样一种创新中获得巨大的回报。这种创新除非慈善事业一马当先,否则企业和政府很可能不会参与进来。而一旦你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催化式慈善就能利用政治和市场的力量将那些创新带给最需要它们的人。   这一直是我们向儿童疾病疫苗的研究、生产和分发提供支持时所采取的做法。随着梅琳达和我越来越深地参与其中,我们发现一些急需的疫苗就在货架上摆着,而另一些则根本没有机会生产出来。在我们生活中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一个市场力量鞭长莫及的世界里开展工作。   撬动市场以改变世界   慈善事业的作用只是起个头。我们利用基金会的资金建立了一套让市场力量为穷困人群服务的系统,这套系统保证了药费支付,这样制药公司尚且可以赚到一点点的钱,或者至少不用蚀本。随着这种方法的价值渐显,政府投入资金为市场激励机制添砖加瓦,一些制药公司也开始将解决贫困世界的疾病纳入自己的商业模式之中。在研究和分发领域,有针对性的慈善资金促使企业和政府采取行动。自2000年以来,这种催化式慈善的合作关系已经让2.5亿名儿童获得疫苗接种,拯救的生命超过500万,我们甚至有望在2015年看到疟疾疫苗的问世。   对于将我们拥有的资源以我们知道的最好方式回报给社会,梅琳达和我深感荣幸并自知责任在肩,但你并不需要成为一家大型基金会的主席才能去改变这个世界。   冒险者需要后援,好的想法需要布道者,被遗忘的社区需要为其利益发声的人。不管你拥有的主要资源是献身志愿服务的时间还是辛苦挣来的美元,通过催化式慈善,只要相对较小的投资,我们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我来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它跟我曾经做过的许多事情一样激动人心和令人谦卑。
发表于 2012-10-1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02 编辑

感恩一切善行。 他们是不说一佛法,而以佛法为行的人。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15:36 , Processed in 0.27608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