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19|回复: 6

[原创] 【同愿同行 朝山简报】第二十二期 假作真时真亦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46 编辑

一、目录 1、 “简单”朝山 文:王碧波 2、禅修班学员走进朝山宿营地 文:惜缘 1、大孝所感 睹母生天 2、地藏菩萨接引节妇生西 二、正文 (一)【朝山小计】 朝礼日期:4月18日—5月11日 朝礼区间:安徽省宿州市汴河镇刘处村派出所至安徽省宿州市老桃园镇206国道799公里处。。 叩拜数目:5185个 (二)【同愿同行 一起朝山去】
大众参与统计
截止5月11日,博山正觉寺接收到的实修活动报名人数共460人次,统计如下: 14位信众发愿与法师同数叩拜。(来自:淄博、济南、菏泽、临沂) 97位信众发愿每日叩拜108拜。(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淄博、即墨、广州、济南、河南) 141位信众发愿诵100万遍地藏王菩萨圣号。(来自:淄博、济南、上海、延安、天津、深圳、栖霞、海口、青岛、菏泽、河津、威海、河南) 105位信众发愿十斋日或每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来自:淄博、烟台、北京、天津、临朐、延安、长沙、济南、河津、法国贝尔福、墨西哥) 11位 信众发愿阅读经藏。(来自:淄博、临朐、深圳、延安) 92位 信众发愿每日读诵《金刚经》《楞严咒》《十小咒》《心经》各1遍,《大悲咒》7遍。(来自:广州、深圳、上海、青岛、海口、济南、淄博、墨西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46 编辑

(三)【法师开示
假作真时真亦假
——《朝山日记》选录
文:释仁炟
壬辰年二月廿二日(2012.3.14) 星期三 宿州晴
昨天,普贤王菩萨圣诞。朝山义工和仁炟都来到安徽宿州曹村宿营地,做朝山准备。 今晨四点起床,照常诵《金刚经》后,喝了一碗粥,开始从去年朝山的节点G206国道735公里处起香叩拜。 徐州的妙雷、杨宁等八九位居士,在起香前,向师父献了鲜花,表达他们对佛法僧三宝和朝山出家人的恭敬和尊重。 经过两个月的休整,于2012年元月5日扔了拐杖。三步一叩朝山时,感觉尚可。为慎重起见,不敢迈大步伐。第一段叩72个头休息,第二段82个头,第三段92个头,第四段82个头,第五段111个头,第六段72个头,宿州的王居士送来早餐。第七段114个头,总共叩了625个头,拜行2300米。共有信众17人。 上午七点半钟左右,拜至第六段,在路边休息进餐时,吃王居士送来的小米粥、千层饼和水饺。仁炟用筷子夹饺子时,有一个饺子鬼使神差地掉在地上。仁炟顺水推舟:“这个饺子供养幽冥界众生好了!”话音刚落,一辆警车在我们旁边停下,下来四个警察,神情严肃,手拿警棍,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朝山组长吉生迎上去,告诉他们:“我们是山东省博山正觉寺的义工,随仁炟法师三步一叩朝拜九华山的。” 大圣军随即拿出博山区民宗局开的证明信。几个警察传看证明信以后,又把证明铺在地上拍照,神色依然严肃,像是审讯犯罪嫌疑人。 “你们几个人?”一个警察问吉生。 “四个人。” “这不是十几个人吗?” “我是曹村的,来给他们送饭。其他的有宿州的,也有徐州的,来跟仁炟法师拜几天。”王居士答。 “你们不许聚众闹事,不许喊口号!” “我们的口号是:拥护共产党。”仁炟插言。 “你有证件吗?”警察对着我问。 看来我是“惹火烧身”了。 “我的戒牒放在宿营地,没带在身上。” “这是山东省博山正觉寺的仁炟法师,去年从正觉寺三步一拜朝礼九华山,一路走来,已经经过了山东、江苏,拜到这里了。”吉生陪笑给我解围。 警察们打量每一个人。见每个人腿上围着护膝,头上戴着头套,沾满了土,不像是恐怖分子,依然满脸的严肃,上了警车,而去。 2012年第一天朝山,便来了个“下马威”。
壬辰年二月廿三日(2012.3.15) 星期四 宿州阴转中雨
本来天气预报宿州有雨,天公作美,早晨朝山时还是漫阴天。只是风很大,有时五~六级,给人以春寒料峭之感。 今天每段叩98个头。第七段叩100个头,叩拜总数是688个头。每段间的休息时间也比昨天短,不超过十分钟。行进的步伐比昨天试探性地加大了些。昨天是叩拜625个头行进2300米。今天叩拜到588个头时,正好2300米。最后叩100个头,走了400米。两天合计,正好五公里。 乘车回到宿营地后,感觉两腿发软发颤。看来还是要接受去年心急伤腿的教训,不可操之过急,稳妥为妙。 从中午开始,天下起了雨。午休起来,已经变成中雨。春雨贵如油。雨,有利于禾苗的生长,却不利于行人。但愿明天上午朝山时别下雨,等到九点钟以后再下。 昨天晚上开了个全体朝山人员会议,分析昨天朝山路上遇到的情况,告诉义工们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怎样应对。 毋庸置疑,警察对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八九十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以来佛、儒、道等中国传统文化,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 尤其是经过那场文化浩劫的横扫,佛教几无存身之地。雪上加霜,一九九八年中国出了个打着佛教旗号的邪教,令佛教在有些人眼中,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和警察的眼中,便有了另外一重含义。 据枣庄佛协的一位负责人讲,2010年的时候,有个出家人三步一叩朝礼九华山。走到枣庄峄城附近,被人举报,说是**分子领众在路上示威游行,被当地一个警察带去关了两天。枣庄市佛协出面通过宗教局跟市公安局交涉,才把朝山的和尚放出来。他的朝礼九华山也就泡汤了。 昨天那位警察命令我们“不许喊口号”,看来事出有因。否则一行人默默地三步一叩在路边走,警察怎么会说出这种不着边际的话来? 今天叩拜途中路过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闵祠闵墓”。闵子骞是孔子的高徒,与子路齐名,是七十二贤人之一,也是二十四孝之一。闵子骞道德高尚,继母用芦花给他做棉衣,看似很厚,实则不能御寒。但闵子骞毫无瞋心,仍然对继母尽孝,甚至在被父亲发现芦花棉衣的秘密之后,要把继母赶走的情况下,闵子骞还为继母说情,留下继母。 到现在,闵子骞的后人们,还有不少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而不分家的,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但愿中华民族的美德多一些传承和发扬,少一些冷酷无情和中伤。
壬辰年二月廿四(2012.3.16) 星期五 宿州阴
昨天的雨,一直下到今天凌晨三点多钟。三点十分醒来时,雨声已经很小。三点五十分起床,雨已经停了。 像往常一样,洗漱之后,首先诵《金刚经》、《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喝一碗粥,四点五十分左右启程。 今天拜行得较昨天缓慢许多。以前叩111个头需时25分钟左右,今天则用三十多分钟;步伐稍有放大。每段111个头,叩拜七段,共和777个头,拜行2.9公里。 第一段,刚叩了几个头,腰部便开始疼痛。每段路都须咬紧牙关坚持。每叩一个头都要强忍着撕心裂肺般的酸痛。每段间休息时,趴在拜凳上,让大圣军他们按摩,或者坐在拜凳上用膝盖顶,或者采取“背”的方式,使疼痛稍有缓解。再叩拜几个头后,继续疼痛。真是“老病勉从军”了。
壬辰年二月廿五日(2012.3.17) 星期六 宿州大雾、阴
今晨四点五十出发,五点整开始叩拜。 刚拜了二三十个头,听见后面停车的声音。原来是徐州的田杨宁(吉宁)、王芳(吉芳)、刘玉凤和她的丈夫贾居士、五岁的儿子“小贾居士”,还有位女众从徐州赶来,跟随师父朝山来了。他们是凌晨三点钟起床,三点半钟从徐州市区出发至宿州的朝山路上来。因为雾大,吉宁的车开得慢,跑了一百多里,追上朝山队伍,跟师父一起叩拜,真的是难能可贵。 王芳(吉芳)是河南人,丈夫是徐州人,高铁工程师。王芳三十几岁,个子不高,性格开朗,说一口河南话,像唱歌。昨天徐州下雨,穿高跟鞋扭了腰,今天只能打问讯。 “吉芳,你是河南人,是来徐州做生意的吗?”我问。 “不是,俺婆婆是徐州的,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来照顾她。” “噢,你嫁到徐州来了。” “不是,是俺丈夫嫁到河南了。”王芳诡秘地一笑。 “小孩多大了?” “十三了。学习特别好,在河南俺娘带着哩。” “你丈夫在哪里工作呀?” “俺丈夫在高铁,是个金疙瘩,可能给俺挣钱了。” “你婆婆和老公学佛吗?” “俺婆婆是学佛的,丈夫也信佛……”王芳满脸荡漾着幸福。 扭了腰,不能叩拜,还乘杨宁的车打着问讯跟师父朝山,这种精神,真是可嘉呀!
壬辰年二月廿九日(2012.3.21) 星期三 宿州晴转小雨
记得一九九几年的时候,看见台湾的柏杨写的一本书,书名是《丑陋的中国人》,很反感。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本人一直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淳朴,怎么成了丑陋的人了呢? 等到粗略地浏览书中的内容,才知道柏杨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中国人几千年做人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准则是仁、义、礼、智、信,叫做五常,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基本道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中不少人不讲信用了。君不见,在商品流通领域里,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从假烟假酒,发展到假黄豆、假大米、地沟油、毒奶粉,现今的中国,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不能造假。 假作真时真亦假。道德危机引发的信用危机,乃是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悲哀。 今天上午朝山途经宿州夹沟镇,不时有三三两两的人们观看和议论。 “、七十岁的老和尚,三步一叩,真不容易!”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赞叹道。 “你不知道,有人的时候他这么拜,没人的时候他就不拜了。”一个四十左右岁的男人不屑一顾地自作聪明。 “现在这个世道,啥都是假的!”一个四五十岁的妇女无限地感慨。 “我们师父是仁炟法师,他是去年从山东淄博的正觉寺三步一叩走过来的,已经快走过八百里路了。他是在修行,不是做样子给人们看的。”妙雷说话。 “你是哪里的人?”那个四十左右的男人问。 “我是徐州市里的。去年师父一进江苏我就护持师父。从徐州贾汪到这里一百多里了,我天天看着师父这么拜。你们如果有空闲,也可以跟着师父走几天,看看是真拜假拜。”妙雷平时沉默寡言,今天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围观议论者们皆黯然,惊讶地看着老衲三步一叩朝前拜,仿佛见到了外星人。 他们的议论,老衲听得一清二楚,也仿佛是什么也没听见,三步一拜,继续着自己的路。 “假作真时真亦假。”曹雪芹的话,说得没错。 愿一切闻我名者、见我形者、听我音声者,悉发菩提心,皆共成佛道。
壬辰年三月初一(2012.3.22) 星期四 宿州中雨
前天接到青岛妙丽发来的手机短信息,星期五青岛将有二十多人乘车到朝山路上来,周六、周日跟随师父朝山两天。 昨天朝山途中,正好从北到南,从夹沟镇经过。仁炟一边三步一叩朝山行进,一边注意观察有无旅馆。夹沟镇说来并不算小,足足四里路,商店也不少,可是就是没有旅馆。二〇六国道从夹沟镇穿过,人们把满塑料袋的垃圾扔在国道上。有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光天化日之下,竟在国道边上大便。人们在那孩子面前经过,他泰然自若,视而不见。看来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夹沟镇公路两侧,绝大多数是两层的楼房,也有三层楼房。村庄里,两层楼房也不少。可见此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不算差。只是卫生观念和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然而对于朝山者,路脏也拜,路净也拜。有道是心净则土净。 昨天朝山结束后,顺便乘车前行十几公里,到以烧鸡闻名天下的符离集,给青岛的信众们找旅馆。符离集有大大小小五六家旅馆。其中有一家叫假日酒店的,规模最大,可容纳五六十人住宿。标准间,有卫生间。虽无热水,却有免费的公共浴室,卫生条件也不错。青岛的信众来跟拜,住宿问题不至发愁了。 昨天傍晚,天下起了大雨。几个跟香弟子担心今天朝不了山。大圣军讲,咱们师父朝山,龙天护法挺给面子的。好几次朝山的时候不下雨,师父刚一结束叩拜,马上就下起来。估计明天凌晨也不下雨,不影响师父朝山。 老衲讲:“好办,雨大咱们就休息,雨不下咱就拜。估计龙天护法会给点面子。” 今天三点五十起床,雨果然停了。按原计划朝山、搬家。 拜前三段没下雨,天却阴得很沉。拜第四段时,开始下毛毛雨,越下越大。磕了一百一十二个头,全身已经湿透。不得不在一家风炮补胎的门面屋檐下避雨。屋主人很善良,知道我们是三步一叩朝拜九华山的,把大门打开,让我们到屋子里避雨。 今天搬家到夹沟镇禇庄村宿营。一户独门独院,姓马。儿子媳妇几年前出外打工,房子空着,没人住。正好给我们当宿营地。 上午搬完家后,房东给朝山组长吉生打电话,说村主任打电话问,来住的几个人是不是**。听吉生讲我们有宗教管理部门的证明信,朝山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房东也就打消了疑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46 编辑

(四)【朝山图集】 5月4日,2012年春季佛商禅修班的学员和义工们,来到了仁炟法师在安徽宿州的朝拜现场。凌晨五点,身着黄马甲的他们在义工菩萨的协调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始一天的朝拜。整齐有序的朝山队伍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八:天津车牌的车主深受感动,随即供养朝山队伍大量的纯净水 图十一:席地而坐,仁炟法师为禅修班学员解惑答疑。 图十二:阳光的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46 编辑

(五)【大众分享 “简单”朝山 王碧波 我叫王碧波,属牛,27岁。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的近5年时间里,一直从事的也是服装设计行业,现在“休战”在家,准备“整装待发”。
我的老妈信佛多年,经常去一些寺庙烧香拜佛,大哥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他们的熏陶下,我对佛法只是有些认识,但不及老妈和大哥那样深。我只懂简单的道理,如果让我念经,恐怕不是很喜欢,可是我的心是虔诚的。我很欣赏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我让人多做好事,做个好人,从简单处做起。
上个月,听老妈说从山东淄博博山来的仁炟法师朝礼九华山,住在我们家附近。听到这样的消息,我请了三天的假,从南京赶回来,参加朝山。第一次看到朝山,看到跪拜在路上,感觉很震撼,当自己跪拜下去,便觉朝山真是不可思议!由于某种原因,我辞去了在南京的工作,回来后,在老妈和大哥的鼓励下,在仁炟法师的感召下,我决定跟随仁炟法师朝山一周左右。仁炟法师为我开示道:跟着朝拜最少7天,培培福报。就这样简单的理由,朝山行,我来啦!
起初在跟着朝拜的时候,三天下来我的膝盖疼得受不了,下楼的时候两个腿打颤,颤颤巍巍像是个病危的老头走路。我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一些师兄,师兄给我说是因为跪拜的姿势不正确,我反思到也是因为刚开始自己的心也比较急。通过调整,慢慢总结,这六天下来感觉自己还是可以的。
每天在朝拜,合掌,跪下,起来……。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做,没有想太多。这几天下来,我把自己的思考,在这里总结出来,算做分享:
第一、人生要有目标。朝山的目的地是:九华山,我们人生的目标在哪里?
第二、有正确的指引,在朝山路上有师父的带领,有佛菩萨的加持,我们不会走岔路。而我们人生中的指引又在哪里?
第三、要有恒心。朝山如此,生活、工作亦如此。
第四、要有好的团队。我在新营地住了三天,朝山队伍就是一个有力量、有凝聚力的团队,每个人发挥不同的角色,大家各尽其责,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工作、生活中是否也身处这样有凝聚力的团队?
除此之外,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单一的思考,比如:当遇到事情时,不要单单依据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其次,当遇到事情时,心要先静下来,把心静下来才能更好地思考;再次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对待。遇到事情时,如果用急躁的心对待,结果就如同物理中的反作用力相似,它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你。
这次朝拜,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修为和历炼,是一种别样的洗礼。朝山行之后,我又将奔赴职场,想必又是一个不同的自己。
感恩仁炟法师,感恩朝山行,感恩朝山团队!与大家共勉。
后记:王碧波,一个秀气的大小伙,典型的80后,采访他时声音里还有几分害羞!但是说到动情处却有几分激动。祝愿他通过此次朝山行,在职场中取得好成绩。
禅修班学员走进朝山宿营地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仁炟法师三步一叩朝拜九华山纪实之铁鞋踏破篇(二) 接下来,法师不顾朝山的身体疲惫带领学员们走向麦田,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伴着夕阳余晖,开始了行禅,来体会禅堂和原野的别样。 初夏的微风一阵阵轻拂着学员的脸旁,一股股田园的乡土气味,淡淡的花香,都仿佛在欢迎着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们。脚步轻轻、轻轻地,生怕惊扰了田野中的小虫;佛号轻轻,轻轻地,是学员们对佛菩萨的敬重。一条蜿蜒的田间小路,留下了仁炟法师和禅修班学员们在这里行禅的足迹,虔诚的佛号声,散播在麦田和旷野中。我在想:这真是一方有福的众生,佛种在这里播撒,一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 行禅结束,重又走进宿营地,另一种香味扑鼻而来。炉火旺旺的,王波的母亲给大家蒸的大蒸包,就要出锅了。虽然临时搭建的厨房极其简陋,但这里同样能做出诱人的饭菜。煮饭人把自己对佛菩萨、对师父的一片深情与厚爱融进了饭菜里。这时,师父正坐在小饭桌前,“叫卖”他的水果和糕点。幽默的老法师,笑容可掬,口中念道:“卖水果来、卖西瓜来、快来买啊。”学员们纷至沓来,从师父手中接过这不花钱买来的西瓜。有调皮的学员问法师:“师父怎么没收钱?”师父高兴地说:“你们好好修,我比收钱还高兴,要知道,这些水果都是十方信众供养的,一粒米、一滴水,都大于须弥山,要珍惜、要对得起这所有的供养啊!” 法师的一句话,寓意深刻。作为禅修班学员,大部分也是正觉寺义工,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在今后跟随法师修行建寺的艰苦日子里,还要付出自己的光和热。我也知道他们绝不吝惜。 这次禅修班学员随师朝山,恐怕收获最大的,就是妙科师兄了。朝山前还是义工班的学员,来了就变成朝山义工了。看,他立马上岗,依教奉行,在朝山路上要做一个月的义工,我们吃的包子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我惊喜地随喜赞叹了他。 妙科师兄是一位老实、能干、不多言语的正觉寺老义工,家住山东邹平。师父的身体力行,和自身的学佛奇迹,让这位年近四十的出租车司机,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工作,把生病住院身体刚刚恢复的岳母交给妻子一个人照顾,毅然申请来做朝山义工,这种放下,也是值得赞叹的!他说的诵念大悲咒,使得CT机故障消除,岳母得救的故事,已深入我心,有时间我会讲给大家听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宿营地已经参观,水果也已下肚,接下来,大家就要品尝美味的大蒸包了。双手接过满载着王波母亲一片深情厚谊的大蒸包,学员们不舍得吃下,在王波母亲的再三催促下,才把蒸包放到了嘴边。吃着这香喷喷的蒸包,喝着浓香四溢的小米粥,看到师父被朝山义工和当地信众照顾得如此周到,学员们感恩的话太多太多。 王波母亲说:“大家不要感恩,要感恩就要感恩师父,是师父朝礼九华之行,才有了我们这个缘分,咱们都珍惜吧!咱们一定跟随师父好好修行,早日成佛!” 附3:妙科师兄表演刀工——切土豆丝 附5:朝山路上的盛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46 编辑

(五)【大众分享 “简单”朝山 王碧波 我叫王碧波,属牛,27岁。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的近5年时间里,一直从事的也是服装设计行业,现在“休战”在家,准备“整装待发”。
我的老妈信佛多年,经常去一些寺庙烧香拜佛,大哥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他们的熏陶下,我对佛法只是有些认识,但不及老妈和大哥那样深。我只懂简单的道理,如果让我念经,恐怕不是很喜欢,可是我的心是虔诚的。我很欣赏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我让人多做好事,做个好人,从简单处做起。
上个月,听老妈说从山东淄博博山来的仁炟法师朝礼九华山,住在我们家附近。听到这样的消息,我请了三天的假,从南京赶回来,参加朝山。第一次看到朝山,看到跪拜在路上,感觉很震撼,当自己跪拜下去,便觉朝山真是不可思议!由于某种原因,我辞去了在南京的工作,回来后,在老妈和大哥的鼓励下,在仁炟法师的感召下,我决定跟随仁炟法师朝山一周左右。仁炟法师为我开示道:跟着朝拜最少7天,培培福报。就这样简单的理由,朝山行,我来啦!
起初在跟着朝拜的时候,三天下来我的膝盖疼得受不了,下楼的时候两个腿打颤,颤颤巍巍像是个病危的老头走路。我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一些师兄,师兄给我说是因为跪拜的姿势不正确,我反思到也是因为刚开始自己的心也比较急。通过调整,慢慢总结,这六天下来感觉自己还是可以的。
每天在朝拜,合掌,跪下,起来……。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做,没有想太多。这几天下来,我把自己的思考,在这里总结出来,算做分享:
第一、人生要有目标。朝山的目的地是:九华山,我们人生的目标在哪里?
第二、有正确的指引,在朝山路上有师父的带领,有佛菩萨的加持,我们不会走岔路。而我们人生中的指引又在哪里?
第三、要有恒心。朝山如此,生活、工作亦如此。
第四、要有好的团队。我在新营地住了三天,朝山队伍就是一个有力量、有凝聚力的团队,每个人发挥不同的角色,大家各尽其责,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工作、生活中是否也身处这样有凝聚力的团队?
除此之外,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单一的思考,比如:当遇到事情时,不要单单依据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其次,当遇到事情时,心要先静下来,把心静下来才能更好地思考;再次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对待。遇到事情时,如果用急躁的心对待,结果就如同物理中的反作用力相似,它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你。
这次朝拜,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修为和历炼,是一种别样的洗礼。朝山行之后,我又将奔赴职场,想必又是一个不同的自己。
感恩仁炟法师,感恩朝山行,感恩朝山团队!与大家共勉。
后记:王碧波,一个秀气的大小伙,典型的80后,采访他时声音里还有几分害羞!但是说到动情处却有几分激动。祝愿他通过此次朝山行,在职场中取得好成绩。
禅修班学员走进朝山宿营地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仁炟法师三步一叩朝拜九华山纪实之铁鞋踏破篇(二) 接下来,法师不顾朝山的身体疲惫带领学员们走向麦田,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伴着夕阳余晖,开始了行禅,来体会禅堂和原野的别样。 初夏的微风一阵阵轻拂着学员的脸旁,一股股田园的乡土气味,淡淡的花香,都仿佛在欢迎着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们。脚步轻轻、轻轻地,生怕惊扰了田野中的小虫;佛号轻轻,轻轻地,是学员们对佛菩萨的敬重。一条蜿蜒的田间小路,留下了仁炟法师和禅修班学员们在这里行禅的足迹,虔诚的佛号声,散播在麦田和旷野中。我在想:这真是一方有福的众生,佛种在这里播撒,一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 行禅结束,重又走进宿营地,另一种香味扑鼻而来。炉火旺旺的,王波的母亲给大家蒸的大蒸包,就要出锅了。虽然临时搭建的厨房极其简陋,但这里同样能做出诱人的饭菜。煮饭人把自己对佛菩萨、对师父的一片深情与厚爱融进了饭菜里。这时,师父正坐在小饭桌前,“叫卖”他的水果和糕点。幽默的老法师,笑容可掬,口中念道:“卖水果来、卖西瓜来、快来买啊。”学员们纷至沓来,从师父手中接过这不花钱买来的西瓜。有调皮的学员问法师:“师父怎么没收钱?”师父高兴地说:“你们好好修,我比收钱还高兴,要知道,这些水果都是十方信众供养的,一粒米、一滴水,都大于须弥山,要珍惜、要对得起这所有的供养啊!” 法师的一句话,寓意深刻。作为禅修班学员,大部分也是正觉寺义工,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在今后跟随法师修行建寺的艰苦日子里,还要付出自己的光和热。我也知道他们绝不吝惜。 这次禅修班学员随师朝山,恐怕收获最大的,就是妙科师兄了。朝山前还是义工班的学员,来了就变成朝山义工了。看,他立马上岗,依教奉行,在朝山路上要做一个月的义工,我们吃的包子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我惊喜地随喜赞叹了他。 妙科师兄是一位老实、能干、不多言语的正觉寺老义工,家住山东邹平。师父的身体力行,和自身的学佛奇迹,让这位年近四十的出租车司机,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工作,把生病住院身体刚刚恢复的岳母交给妻子一个人照顾,毅然申请来做朝山义工,这种放下,也是值得赞叹的!他说的诵念大悲咒,使得CT机故障消除,岳母得救的故事,已深入我心,有时间我会讲给大家听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宿营地已经参观,水果也已下肚,接下来,大家就要品尝美味的大蒸包了。双手接过满载着王波母亲一片深情厚谊的大蒸包,学员们不舍得吃下,在王波母亲的再三催促下,才把蒸包放到了嘴边。吃着这香喷喷的蒸包,喝着浓香四溢的小米粥,看到师父被朝山义工和当地信众照顾得如此周到,学员们感恩的话太多太多。 王波母亲说:“大家不要感恩,要感恩就要感恩师父,是师父朝礼九华之行,才有了我们这个缘分,咱们都珍惜吧!咱们一定跟随师父好好修行,早日成佛!” 附3:妙科师兄表演刀工——切土豆丝 附5:朝山路上的盛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46 编辑

(六)【历史人文 徽商胡雪岩
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徽商,在南宋崛起之后,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和晋商并举的一支劲旅,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尤其是在盐茶业贸易方面,徽商独执牛耳。康熙、乾隆年间,“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徽商进入鼎盛时期,直到清末,徽商才开始走向没落。
绩溪徽商的兴起比徽州其它县要晚一些,当徽属各县之徽商日趋没落之际,绩溪徽商却方兴未艾。据史书记载,大约在明代中叶,绩溪徽商才兴起,到清末蔚成大观。绩溪徽商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红顶巨商胡雪岩。胡雪岩生性机敏,胆识过人,深谋远虑,不攻近利,最终不仅发迹致富,成为活财神,还以资助清廷、输款筹饷,功在边陲。胡雪岩原本是纯粹的商人,竟然得到清廷特赐戴红顶子、穿黄马褂,实为亦官亦商,这在我国商史中亦属罕见。
——徽墨名家胡开文。清代我国有四大制墨名家,绩溪汪近圣和胡开文就占了两家,尤以胡开文墨后来居上,成为文房四宝中徽墨的代表,胡开文墨业自1756年起至1956年,前后经历200年,成为国内京、津、沪等数十个城市、集从业人员上千人的大行业,并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茶商胡炳衡。徽商胡炳衡祖孙四代,在江苏三泰地区开辟茶商贸易,历百余年商海沧桑,几经劫难与复兴,先后开设茶庄、茶栈12爿,为绩溪茶业在三泰地区开创了一方天地。抗战以后,店业相继转营到上海等地,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
——徽商工业创始人胡练九。1941年在绩溪县龙川村创办缫丝厂的徽商胡练九毕生致力于丝绸行业,是我省最早的缫丝企业创建人,是徽商中由商业贸易向工业生产的较早跨越者之一,这是我县徽商群体中工业萌芽的具体表现。解放初期,胡练九提出在重点地区栽桑养蚕,逐步普及全县,并建议县人民政府利用龙川缫丝厂的设备筹建公私合营绩溪县缫丝厂,就是现在的安徽绩溪丝业公司前身,当时的苏联《真理报》曾予以采访报道。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就出自绩溪徽商世家,胡适能成为一代文豪、国际著名学者和新文化、新思想的领军人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集徽商文化、儒学精神和西方先进思想之大成,厚积薄发、推陈出新。胡适先生的家乡上庄村,是一个被人称作“小上海”的徽商故里,他与胡开文是本家,上海的茶叶店中有不少是上庄村人开办的,其中著名的“汪裕泰茶庄”就是当年胡适在上海经常的栖身之处,胡适的先祖19世纪初就在上海经营茶业,其父胡铁花“年十四,已如成人,每岁茶市,已能供奔走,助力作。”如果没有徽商大背景,就不能产生文化巨匠胡适。胡适的一生,与徽商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胡适大力提倡徽州人、绩溪人要努力做“徽骆驼”、“绩溪牛”。
除此之外,绩溪徽商中较为著名的还有创办安徽最早的电灯公司的吴兴周、南通土布商张静甫、石恒**店创始人石明谅,建德南北杂货商吴焕章,宣城“裕和隆”洪絍以及大批活跃在苏浙沪一带的绩溪徽厨等。直到解放前,绩溪旅外商人还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远远高于老徽州其它各县。绩溪徽商所经营的种类有茶、墨、菜、盐、钱、药、粮、油、酱、酒、肉、织、木、典当、土杂等十多种。据清末到建国初的不完全统计,绩溪商人在全国各地开办的各类商号在1200家以上,这充分说明,绩溪徽商在整个徽商走向没落时期,由于较能适应社会发展,故能在徽商没落时仍然能够落日溶金,争得徽商末日之辉煌。
(七)【感应事迹】
大孝所感 睹母生天 我的母亲在大陆去世,我在台湾,虽然远隔重洋,但我把出家功德回向给她,就亲眼看到我母亲升天,这是真真实实的事情,地点就在基隆大觉寺的七宝塔下面的地藏殿。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我的母亲死在监牢里面,然后,她由监牢里走出来,拉着我,很凄惨地说:“孩子!赶快来救救我呀!” 我说:“好!您等等,我一定来救您。”身子一动,就醒来了。噩梦乍醒,坐在床上,我作此恶梦的时候,正在基隆大觉寺戒坛里,第二天一早,我就为我母亲立了一个超度往生的牌位。我拿了五十块钱连同牌位,请一位小沙弥帮忙送到功德堂去,然后我就去办我的职事,也不知道他们将我母亲的牌位供在什么地方。那天晚上,我又作梦,梦见把母亲从监牢里拉出来,我捉住母亲的手,从空中飞到台湾来。只记得在金门上空一步跨过台湾海峡,到了基隆大觉寺的上空,就降落在念佛堂的门口,然后把母亲送上楼去,请她坐在右上方的屋角那里,说:“你坐在这儿等著哦!我会来超度您的。”说完我就醒来了。
隔天,我因为在戒坛里担任书记师的职事,白天没有空过去看。到了傍晚时分,大家都在用药食,我过午没吃,就去念佛堂看看母亲的牌位安置在何处?到了那里一看,咦!正好就放在梦中的母亲所坐的地方。面对灵位,一时悲从中来,不禁泪如雨下。于是就为母亲诵了一卷《弥陀经》及二十一遍往生咒,至诚恳求佛力超荐她。
念完了走出来,内心很是闷闷不乐。抬头看到七宝塔,若在平时,我只拜拜就走了,那天却不同,从进门的地平线那一间观音殿起,我一见到观世音菩萨就拜,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请菩萨慈悲,超度我母亲吧!接著上去是普贤殿、文殊殿、释尊殿,我就一级一级地拜上去,祈请佛力超荐母亲,然后又一间间地拜下来,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祈请佛菩萨超度我母亲。
回到地平线的观音殿,本是想走出来的,刚好那时天色已黑了,忽然发现那边墙角下有光,原来地下有个洞,还有螺旋形楼梯,于是我就沿著一级一级地走下去,原来是个骨灰间,当中供奉地藏菩萨。
我一见到地藏菩萨,就想起菩萨以前在因地时候超度母亲的种种情形,于是我祈求地藏菩萨超度我母亲说:“不为别的,只因为‘一子出家,七祖升天’,这是佛陀说的,佛不妄语。今晚我请求地藏菩萨加持,希望我能亲眼见到我母亲升天,若不能亲见,宁可跪在这里不起来。”说过这些话,我就跪在地藏菩萨面前念召请咒,把母亲召请来。然后又念地藏菩萨灭罪真言,给她消业障。之后我恳求地藏王菩萨超度母亲,并恳求能让我亲眼看到母亲得度。说完,我就跪在那里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眼泪直流,边哭边念,不知道念了多久,我发觉地藏菩萨座下的水泥地上,升起一道清烟,起初还只是像香烟一般大,“咦!有烟,莫非是有感应了?”我心里这么想著,于是更加速的念:“地藏菩萨,地藏菩萨……”,那道清烟慢慢地往上升,冲破了底层的水泥屋顶,开了一个洞,一层一层地直升上去。经过第二层、第三层还是一样没有变化,到了第四层,这道烟就化成了莲花形状,到了第五层,莲花上面坐著一个人,竟然是母亲在家时候老太太的样子,到了第六层,母亲已经变成天人的模样了,到了第七层,更庄严了,宛如民间在拜的妈祖娘娘了,有凤冠霞披,手上拿了一个玉圭。转眼之间,莲花座已经升到塔尖了,在那儿打转。于是我向地藏菩萨祈求:“地藏菩萨,快!快!快!快给我消息,印证莲花座上那个人是我母亲。”刚说完,咦!莲花座上那个人忽然回过头来,喊了一声:“元哪!”(我的俗名)“妈!”我立即回答。她笑笑,欣然化为一道清烟,上升云霄,终于消失天际。
我回过头来望著地藏菩萨的法相,感激涕零地说:“地藏菩萨,谢谢您,将我的母亲超度升天了。”我终于亲眼看到我的母亲升天了,凭什么?就凭我出家。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出家,母亲还是不能升天呢?这就要你试问自己有没有犯戒呀?假如出了家,受戒犯戒,下地狱都有余,你没有把你父母一起拉下地狱已经算是好的了,还想要叨你出家福荫生天,这有可能吗?
如果出家,严持净戒,念佛修行,父母一定凭你的出家功德升天无疑的。古往今来,这种事迹很多,我把我自己亲身的经验告诉大家,并不是在吹嘘,只是为了证明佛陀的话没有虚妄。我是个凡夫,都可以凭借出家修行的功德,把母亲超荐升天了。也希望你们都能这么想,这么发愿:为了出家不能侍奉父母,今后要严持净戒、努力修道,以此出家修道功德回向给父母。如果真能这样,那比什么都好。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这才是真正的大报恩德啊!
地藏菩萨接引节妇生西
陈佩玉
先嫂张氏,讳寿亲,法名胜寿,福建晋江县人。生长善门,幼而聪慧,稍长读儒书,在家克尽孝悌,及笄,归江夏,为祐堂公长孙妇。结褵才四十九日,所天病逝,即誓守柏舟志。
姑久病,医药罔济,割股肉佐药,孝感所致,姑竟延寿三年,内外亲戚至今称赞。居家自夫弟妯娌诸侄乃至婢仆邻右,无不翕和仁爱,称其德性。
有以饥病乞助者,虽在造次病困中,亦悉力周恤照料之,未尝或失。而自奉淡薄,衣服饮食至为简朴。民国三十五年五月,当代大德弘一法师卓锡温陵,宏扬正法,嫂既夙钦道范,邀余同诣法师,受三皈依,遂持二六九月斋。
余亦以宿业故,未至夫家,所天已夭。入门十余年,晨夕与嫂相依,蒙嫂惠爱,如亲姊妹。不图嫂旧病乳癌,日甚且剧,辗转数月,竟于今年农历六月初二日戌时舍弃生西。后死残躯,从此独学无侣,呜呼伤已!
方嫂病剧时,即发心持长斋,放下一切,念佛求生西方。病愈亟,举家大小十余人,并延斋姑数众,日夜轮流,分班助念佛号不辍。嫂之胞兄振廷居士,又频来策劝,以此嫂正念益明。
弥留之际,九岁嗣孙承经,于众人丛中电灯照耀之下,瞿然惊呼,面色灰白,众急安慰,询问所以。乃谓于祖母座后,瞥见一佛相,身大逾门楣,首戴有角帽,身披百补衫,手执扃形拐,引祖母去。时厅中悬有地藏菩萨圣像,众始悉嫂盛德感得地藏菩萨大圣人来接,生西决定无疑。
嫂氏身历此等殊胜境界。一切殡葬诸事,悉依佛制办理。越五日在鹦山荼毗,未及两小时,悉已化尽,灵骨洁白坚固,装入瓷瓶,恰合分际。现暂寄清源山弥陀岩,将卜吉建塔纪念。余感念大嫂生平行业,虽简陋无文,辄纪其大略如此。
青眼于张女士,忝属姻末,素闻其福德庄严。女士舍报之翌晨,予随女士胞兄振廷亲家到府随喜念佛回向。又闻其孙承经见地藏圣像事,亟呼承经询问。一如众人所言,此童子年虽九岁,身颇长育,已入学校肄业有年,聪明黠慧,为一现代化童子,素不信佛法者。今忽然自说目见圣像,神情顿异,可知其为女士盛德所感,地藏菩萨方便应化无疑。正法垂秋,群伦业重障深,闻一佛名,一菩萨名,尚不可得,何况得见菩萨?不应听其淹没,谨赘数语于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46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22:42 , Processed in 0.29704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