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39|回复: 3

[大德开示] 如何得到法的灵感[仁焕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57 编辑

    化州南山寺2009年9月念佛七法会
   (7日下午) 如何得到法的灵感   我们每念一部经,前面的开经偈都说到:“无上甚深微妙法”。既然经典公开了,又微妙在哪个地方呢?   微妙不是神秘的意思。微妙的含义,是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我们学佛人,反过来都很想去找复杂的法,认为越复杂就越是好法,越简单的法越不是好法。如果认为复杂是好法,那么我愿望每个同修都去把三藏十二部背熟,那就是好法了。   法门之多,相当于大学里面,分有文科、理科,每科又有很多专业,都是文化,也都是法。微妙在哪个方面呢?本身需要的法才有微妙!就用法来讲,比如药店里面药很多,但是你要买对症的药。买得对症的药就叫微妙。拉肚子就买治拉肚子的药,头痛就买治头痛的药,这是微妙了。如果头痛去买治拉肚子的药永远不是微妙。   那佛陀讲那么多的法,他分有了脱生死的法、人间福报的法,又有规矩的法,就看你自己要往哪方面走。如果你要学规矩,那你就专门找讲规矩的经典来学习,叫作得法。   对于灵感,有说法不一。以我个人的实践经过,我有我体会灵感的标准。刚才我说了,拉肚子,吃治拉肚子的药之后不拉了,就是灵感了。头痛,吃治头痛的药之后头不痛了,就叫灵感了。   但是我们有很多人追求非常无聊的灵感,就是神通灵感。正因为你们有这种追求,后来就变成神经灵感来了。因为神通和神经是师兄弟,神经哥哥比较慈悲,你们有求必应,给你们非常满意。   经常有人来参加念佛七了,还在问:“师父啊,我修什么法好?”我说肚子饿了就修肚子饱的法。按照道理来讲,在家人修法应该比较简单,出家人比较广泛。为什么呢?出家人是为人师表,于原理上要门门都学,都要精通,才成为法师。在家人有两个层次必须学:第一,要学规范自己的法门;第二,要学改良自己的法门。   规范自己行为的法,叫作规矩之法;改良自己形象的法叫作礼仪之法。人有礼仪和规矩,才成为一个通达的人,才有福德,才有福报。   什么是规矩?在儒家叫作伦常。如果没有规矩,这个人可以叫不伦不类的人。好像是男人又不是男人,好像是女人又不是女人,那就是魔鬼魔怪的人了。不管是哪一种民族、哪一个国家,都有规矩和礼仪。我们如果不懂规矩和礼仪,在家庭上矛盾就特别多,有矛盾的家庭自然不和谐。   这次我们登记的不和谐的家庭有多少?(两千多)我们来这里念佛的有一千多人,但是登记有问题的家庭有两千多,表示丰收啊。造成这么多的数量就是没有礼仪、没有规矩产生的。应该是:男人有男人的规矩,女人有女人的规矩;男人有男人的礼仪,女人有女人的礼仪。   所以在寺庙,出家人要做规矩礼仪的形象给在家人看。如果出家人象出家非出家,方方面面都认为无所谓,那又来出家干什么呢?这样会破了僧道。一定要懂得,不管哪一种宗教都有它的规矩和礼仪。   佛教的礼仪,为什么见人要合掌?表达什么呢?因为佛教的精神思想提倡和平,提倡和合。双手合十表示以“和”来尊重一切。没有了解时,就认为佛教合掌是迷信。里面的含义还表达:生命只有互相依靠,才能成为生命的希望。因为孤掌难鸣!所以,合掌就是尊重一切,表达和平、和合,佛教的概念就是“以和为贵”。   为什么佛教要礼拜,做到五体投地呢?就是把架子全部放下嘛!今天早上讲过,我们人要做一个没有架子的人。要尊重一切,唯有把架子放下,才意味着尊重。首先自己甘愿把架子放下。佛陀有智慧、有觉悟、有慈悲,我们拜下去为什么张开双手呢?那就是:“一拜,接受佛慈悲的教育;二拜,接受佛的智慧教育;三拜,接受佛的觉悟教育。重新做一个如佛一样慈悲之人,愿做一个有佛一样智慧的人,愿做一个有佛一样觉悟的人。”如果你们没有接受教育,如何得到这样的法?   今天我讲这个道理的原因是,我们汉地人,不管出家人、在家人,犯有一个非常大的毛病:轻慢法,没有尊重法。轻慢法,你自己把你的智慧门关了,把你的慈悲门也关了,把你的觉悟门也关了。而藏族人的特点是诚敬,特别恭敬法,以法为重。我们没有恭敬法,就不会得法。慈悲之法,必定以恭敬而得;智慧之法,必定有规矩才会得法;觉悟之法,必定有慈悲心才会得法。做到就有灵感了。要渡自己,重在提高智慧,要接受智慧的教育。如果自己要渡众生,那就要接受慈悲的教育和觉悟的教育。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小圆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7-2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58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58 编辑

佛法从恭敬中得…… 阿弥陀佛!感恩师兄分享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58 编辑

恭敬心是成佛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0:55 , Processed in 0.265712 second(s), 18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