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76|回复: 4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净慧法师谈佛菩萨加持力,修行得感应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9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7 编辑

净慧法师谈佛菩萨加持力,修行得感应原理 摘录自《净慧法师法语问答录》 第十五问:佛平等慈悲,为什么同一道场中不同人感应的加持力不一样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十方诸佛,具足平等慈悲,护念众生的加持力也具足平等慈悲,对同一道场中不同人的加持力更是具足平等慈悲;不因不同人而加持力有强弱差别。不同人感应到的加持力不一样不是佛加持力不平等,而是不同人的根基不同,即功德不同所产生的差别。佛加持力遍周法界,遍至一切处,遍含一切法门中;于正法道场,感召诸佛降临,加持力也不会发生强弱变化。佛力加持或佛光照触人身心,不同人能接收到的多少差别取决于各人的根基深浅与功德大小。感应佛加持力的法理是,佛平等护念加持人的身心,并通过身心达至自性;再由自性反作用于身心,使心识明知、清净欣然,身体局部或全部发热或清凉,以及见花、见光等多种不同应; 如天空中的太阳,平等照耀大地,而大树和小草所接收的阳光不同,又因有位置的不同,背荫处还不能受到阳光照耀。人的自性也同样平等,但又有修与不修、证与未证的不同,所产生垢净不同,进而产生接收能力的差别;故不同人感应佛力加持自然有所差别。 平等慈悲人不同,同等是人业不同;信与不信有差别,修与不修更不同。 佛法平等人不等,不等功德道不同;证与不证天与地,得戒无漏是全功。 正等法界身心受,正觉具足为佛性;觉了一切众生同,此是佛同非众生。 众生觉悟须修证,等觉法界为正等;大树小草理平等,狂风暴雨立现形。 第一零三问:为什么说佛的加持力于法门中,护念力于净戒中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大日经》中说,“想念于一切,心诵持真言,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诸念求义利,息皆饶益之,彼一切如理,所念皆成就。”《梵网经菩萨戒本》偈赞法益中说,“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者,安获五种利,一者十方佛,悯念常守护。”当然,于这两部经中,还有多处如此法义。 法门,是诸佛依福慧具足的功德力所成就,于一切法界中遍满加持力;随顺众生种类,开示修行法门;依佛方便智慧,随顺众生根基,有八万四千法门;如南无佛,为皈入修行法门,一切咒语中也密含皈入法义。修行人必须依师传承法门;身心精进修行,才能次第成就道业。修行人所依法门,是证入佛法三乘宝山取得自性三宝的轨制路径;于路径中有都摄六根的静坐禅行功程,结合南无佛之法理,获得如来加持力,才能分别通达化喻三城。 加持力,是诸佛功德力与自然因缘一切法界力和合,于冥冥中授予修行人的种种神秘力量。这种神秘力量,无形无影、无声无色,从呼吸中、从毛孔中、从梦寐中,以渗入皈入法门的承载佛法的身心法体中。其功用可摄持六根、净化五蕴心、去除习气垢染、转化无明烦恼,成就自性慧命身。诸佛愿力以加持力发挥作用,救度一切众生,护佑一切清净道场。 诸佛加持力为遍周法界存在,法门以个体身心皈入修行成就功用;即加持力于法门中,法门中有加持力;离加持力无法门,离法门无加持力。以此缘故,一切欲得佛法利益者,都应首先皈入佛教法门,即皈依佛门。然后再诵念名号功德,深入经藏义理;即皈依法义。还有须按师传承都摄身心,静坐禅行;即皈依僧理。一切皈依佛门的修行人,都能接受诸佛加持力,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法益。末法时代,魔子魔民破佛法菩提,就是破坏一切修行人的法门;离经一字,即为魔说。 净戒,是身心严持戒仪清净,于一切时一切处都能依戒勤护身不习染、心不起恶念。戒有优婆夷戒、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 护念,是诸佛依大愿力,以自在神通力,时刻护佑清净戒行心念的戒体。戒体为身心皈入法门的法体受持戒律,戒体法体为一人体;可在实际修持中,存在法体不能严持净戒,也存在戒体不能依净法,因人修持有差别;但是,真正能实修证悟的人,都是戒法一体。 诸佛护念法体中的清净戒体,身心严持净戒中决定存在诸佛护念力。净戒净法如鸟双翼,若修行人依法不持戒或持戒不依法,则失一翼,难以飞行。一切能严持净戒的修行人,于不知不觉中,都能得到诸佛护念的戒益,加速道业成就。 佛灭度后,出家人修行依戒为师;在家人修行也须依戒为师。在依戒为师中,应注意处理好戒与修行的关系;即法门如船,戒如行船的操作规范。应注意处理好守戒与因果的关系;即身不作、口不说、念不起,远离因果。应注意处理好法则与戒律的关系;即法则生灭法,戒律身心受,生死关头不舍戒。应注意处理好以戒为师与师的关系;即戒律不可更改,一切依法不依人。否则,舍戒为放逸,破戒为欲漏,毁戒为因果,自毁菩提路。末法时代,魔王魔法破佛法菩提,就是破坏一切修行人的戒律;戒如渡海浮囊,魔搭一手都决不可以。唐朝法江传中记,有一道士李荣见长安大兴善寺火灾后遗址时讽曰:道善何曾善,言兴且不兴;如来烧赤尽,唯有一群僧。今复偈和之: 道善何曾善执著,言兴且不兴名相;如来烧赤尽涅盘,唯有一群僧正法。
发表于 2012-6-20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7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0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7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7 编辑

顶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7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2:12 , Processed in 0.33691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