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60|回复: 5

[事迹传记] 布施,不是只有金錢而已【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9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7 编辑

這小女孩很棒,現在我們跟年輕人很多都把成功還界定在賺多少才叫做成功。 其實布施,不是只有金錢而已。 這篇是前年的採訪吧 現在他已經在念研究所 成功,不是你赢过多少人,而是帮过多少人。」 「不快乐的人是因为没想过要带给别人快乐。」 「每个人最终目的只是想获得一份快乐吧?可是,好像大家都背道而驰…。」 和沈芯菱第一次碰面,是在清华大学苏格猫底咖啡馆, 才21岁的她,脸上浅浅的酒涡, 带着大学二年级女生该有的清纯稚气, 然而,谈话内容却和咖啡馆名一样的富有哲思。 她出名极早。12岁、小学六年级, 就在网络上架设免费的在线教学平台「安安」, 迄今在两岸三地累积了350万使用者上网学习; 14岁、国中二年级,因为看到橙子贱价, 向报社投书,最后与农委会打笔仗,在大众媒体前一夕暴红, 迫使政府改变立场,并推动了「全民吃橙子运动」; 15到18岁,她将关怀的范围扩及更多的 弱势团体、青少年、原住民和台湾媳妇; 19岁,她背起了相机,深入台湾大街小巷,去捕捉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影像, 最后累积了20万张她称为「草根台湾脸谱」的图像, 让她跨到对岸北京奥运办展。 《读者文摘》亚洲版称她为「少女慈善家」,她的故事还被载入国中教科书。 21岁,正是台湾许多年轻人还赖在家的年纪, 她却似乎过了一个高转速的公益人生。 人们看她,或者赞叹说:太优秀!然而,她却说自己平凡, 「我是一个摊贩、一个庄脚小孩。」 「(铁皮屋)之前真的很热,下雨又会滴水……。」 盛夏,我们来到沈芯菱在云林斗六的家, 她与父母住的仍然是她幼时省道旁的铁皮屋,只是装了冷气,也大了一些。 屋内,穿过花车、衣架与几台缝纫机,后方 10坪 大的隔间,一台旧型厚重计算机, 一张用到泛黄的围棋桌,那是沈芯菱幼时用来读书写字的角落; 用了10年,没有换过。 沈芯菱这些年考了超过40张计算机证照,靠数字技能为企业搭设网站, 加上参与公益演讲等外快,总共赚了近300万元, 然而其中有280万元都投入她自己推展的公益事业, 而不是换掉在铁皮屋内的家具。 「因为我的成长背景,让我更加能感同身受」沈芯菱表示。 1989年,沈芯菱出生,在她出生之前,本来家里的环境还算小康, 学裁缝出身的父母亲非常勤俭, 开了一间小型家庭式的裁缝加工厂,但80年代中期, 台湾抵挡不住汇率升值压力,汇率由1美元兑新台币40元, 急升到1美元兑新台币26元,造成出口导向的纺织业爆出走潮, 受到上游厂商拖累,小工厂倒了,还欠了债。 因此沈芯菱从襁褓,就跟着父母试过各种谋生方式, 曾经一家三口和狗笼挤在一辆小车,也曾经摆摊躲警察。 看到父母日夜奔波、金钱迫人,让她比同龄的人都早熟。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我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要立志做公益? 因为我自己小时候跟着摆摊,没有上幼儿园,上小学根本赶不上进度, 因为在之前,我都只能自己练习写旧报纸啊。 同学拿原子笔写作业,我只敢拿铅笔去练,为什么?便宜。 然后,练好后,可以赶快擦掉再写一次,所以常常会被同学耻笑。」 「老师都会说教育是改变贫穷最好的方法,可是我看见的却是, 如果教育只有菁英教育,像我们这种穷孩子要拿什么翻身?」 80年代到90年代,台湾国民所得成长了2倍, 然而贫富差距与城乡差距也开始扩大。 「人口外移啊、老年化、隔代教养,这些社会问题都在我生活周遭上演。」 站在社会底层,加上她年龄又小,本来应该是弱小而无助的, 但一个偶然的事件,却让她发现,自己拥有改变事情的力量。 那一年,沈芯菱10岁,当年台湾经常上网人口达到480万人, 她也成为其中一员。 家贫的她,小学第一台计算机,是母亲当掉少女时代攒下的玉镯去买的, 「因为再苦,也不能牺牲孩子学习的机会。」沈妈妈说。 刚接触计算机与网络的她,看到种植文旦的阿公,没有因为盛产而高兴, 反而为了收购价格过低而苦恼, 她想起,看过人家在网络上卖东西, 就「凭着一股傻劲试试」她上网查企业电子信箱, 用小学四年级生的天真口吻写道, 「我阿公种的文旦很好吃,有需要的可以来订。」 本来只是姑且一试的想法,没想到3天之后, 家里真的接到企业订单,当场全家人喜出望外, 尤其是阿公,「他一直问,是真的吗?」 「我第一次发现因特网的力量!」沈芯菱表示。 后来,父母在铁皮屋开的小杂货店,因为斜对角开了间超市, 生意一落千丈,沈芯菱提议父母回到缝纫本行, 她自学摸索建立一个企业网站,接受订单; 一年不到,家里的生意也平稳下来。 国中二年级的时候,她投书报社,说橙子贱价伤农, 却被农委会发文反驳国中小女生的话不可信, 「我请妈妈到附近的农户拍照,我架设网站,提出证据。」 这个反击,最后迫使政府改口收购,社会也掀起一股买橙子救农民的热潮。 「原来,小小个人的力量,可以拓展到无限大」 这些经验,是她日后利用网络做公益的起点。 每当沈芯菱有「创举」时,憨厚的父母,总是难免担心, 以橙子一役为例,经历过台湾威权时期的父母, 总担心与政府作对的后果,劝她算了, 可是,生于开放社会的她,凭着一股劲,总觉得自己凡事都可以试试。 每一种尝试,其实都是自我追寻的快乐之旅。 小学六年级,她因为自己没有钱补习, 又羡慕班上同学热烈讨论着当时流行的在线教学, 她竟然为那些没钱补习的同学,架设了「安安免费教学网」。 第一年,为了筹措架站的费用,她接了3家公司网站设置案, 租了服务器;接着,为了自制教材,她到处向人借课本和参考书, 到图书馆、书局找数据,每天都去浏览不同的网站, 看人家怎么搭配音效与动画,怎么发展题库,然后自己动手制作内容。 她也善用热心网友的力量,邀请许多教师免费提供他们自制的教案。 这个网站累积迄今已有2、 30万笔教材与多媒体影音材料, 第1年就有70万人上线使用, 「我接到单亲妈妈说,『谢谢妳,我的孩子功课进步了!』」 有谁会想到,一个12岁小女孩的教学网,竟然可以影响两岸? 安安免费教学网迄今在9年间,累积了超过350万两岸使用者, 《商业周刊》总编辑郭奕伶的2个孩子,也曾多次使用这个网站。 检视沈芯菱所做的,每一项几乎都是从弱势者出发, 都是藉由网络平台弥补弱势者在知识上的差距, 这个她称为「知识公益」的出发点,含有她检视自己, 并且撕下贫穷的社会标签的意涵。 沈芯菱有一次拜访一位蚵农阿嬷,老妇的手指被牡蛎割伤, 却笑咪咪戏称,流出的红色鲜血是「红包礼」, 有牠才能赚钱为孙子付学费。 底层草根工作者的勤苦韧性,让她反思︰ 「他们不是失败者,为什么要把曾经赤着双手奠基好社会基础的人, 移到金字塔的最低层,让贫穷继承贫穷?」 就像是孟加拉国社会企业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 在年近40岁回到故乡,发现贫穷的底层工作者, 因为缺乏生产资本,被高利贷剥削,因而设立了穷人银行。 才21岁的沈芯菱,深刻思索贫穷背后结构性不公义, 她不是用理论去批判,而是用行动力去改变。 这位台湾的小尤努斯,对成功有一套她自己的定义︰ 「成功,不是你赢过多少人,而是帮过多少人。」 她更思索快乐定义,「不快乐的人是因为没想过要带给别人快乐。」 在《商业周刊》委托EOLembrain东方快线执行的 两岸八○ 后量化调查之中, 其实已经开始听到越来越多年轻世代重新界定成功, 认为成功是追求自我兴趣加上帮助他人快乐。 富裕社会反思物质主义,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快乐, 这件事在台湾社会正是进行式, 沈芯菱可以说是年轻人中的先驱者。 从后方看着沈芯菱,可以看到她浓密的头发下藏了许多的白发, 这是她从小学起,经常晚上熬夜工作的痕迹, 「其实我还是会自我质疑,我所提供的,真的是别人需要的帮助吗?」 「这些事会不会是我一相情愿?」 但在她缺乏把握的时刻,有母亲站在她那边, 陪她深夜用功编教材,陪她上山下海拍照,让她继续大步走下去。 就读大学三年级的她,最近还计划着, 要把卖文旦的平台扩大,成为可以卖更多农产品的平台, 再把免费在线教学平台课程,从国中小扩张到高中, 然后,还要再去跑跑台湾更多的乡镇,拍摄草根人物, 因为她发现上一辈逐渐凋零,时间越来越急迫了。 她想做的事情太多, 「我的终极目的,应该就是把发言权、诠释权, 从上位者,还给那些在太阳底下默默低头流汗的人。 对,就是让他们的声音被听见!」
发表于 2012-6-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7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8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8 编辑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2:51 , Processed in 0.32595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