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71|回复: 4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参透人生便是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47 编辑

参透人生便是禅 人生路上,一路走来,我有许多难解的问题,关乎心灵,涉及思想,让我困惑不已。随着人生境遇的不断改变,禅意盈心,我有了心得。 什么是禅?禅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参禅悟道,需要人生的大智慧。禅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真善美的至高境界。   一直以来,我顽固地认为,修身养性固然不错,但我绝不可能达到不恨不怨的豁达境界。试想,人生路上,遭遇坎坷,怎么会不怨天尤人?生命里,被人伤害,为什么不去还以颜色,以牙还牙?向敌人示弱,为对手鼓掌,这样的人生岂不是一种懦弱行为?难道好人就是软弱可欺的吗? 一直很欣赏这四句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思是说,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遮蔽了光明的本性。直到有一天,读到以下四句偈语,一颗心才突然感悟,原来烦恼都是自己寻找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无一物,怎会染上尘埃?这之后,人生所有的难题便都迎刃而解。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恬淡安静。那禅精要义,就如奔流的溪水,温暖地流淌,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的心灵原野郁郁葱葱。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不惑之年的我,沉静地微笑。智洪与赵州禅师的境界,我永远无法企及,但我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可以不断地接近。   在偈语妙谛中参透禅机,在禅意玄机中觉悟人生。正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佛说原来怨是亲。纵使别人怨恨我们,我们也要拿他们当自己的亲人,都要感谢他。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他人制造的种种人生的磨难,我们的心就无从提高。心宁静,以致远。人行走于四方,奔波于名利之间。人活着应该是努力让心灵升华,把现实中的名利看淡一些,更值得关心的,应该是你自己的心。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那么,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天下无物不美,但要有一颗欣赏美的心。    红尘中,许多人丧失了甘于平淡的朴实的心,不再珍惜和感激真挚的收获与拥有,不再有一颗丰盈的心。岂知,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将功名利禄看淡,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    佛说,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水往低处流,云往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便是禅悟的心得。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发表于 2012-6-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47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47 编辑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47 编辑

参透人生,禅在何处? 心念不起,方见真如。 六祖云: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内不乱者,见诸境界心不生妄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47 编辑

观着内心便是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5:46 , Processed in 3.83420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