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97|回复: 13

[大德开示] 净空法师: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在境界里历事炼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2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今天这个时代,生活紧张,压力沈重,工作繁忙,我们用什么方法、什么态度来学佛?《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待人接物要‘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一句佛号就念好了,念的就得力了。外着相,内动心,你的佛号念得再好,一天念上十万声,古人讲的‘风吹不入,雨打不透’,你也不能往生。为什么?你佛号念得多,没效果,不得力。念佛求什么?求一心不乱。你是二心、三心,见色闻声,心都乱了,这怎么行?念得再多也不行。 所以要记住,我修一心不乱的,我修清净心的,心净则土净。接触外面社会,外面人事纷纷来扰乱,对我们来讲是很大的恩惠,为什么?我们在这个境界里面,时时刻刻考验自己功夫得不得力。我看到了,听到了,心里生烦恼,我的功夫不得力。那是菩萨,那是我老师!他来告诉我:你不行,功夫不得力!你面对这些人与事,不着相、不动心,很清净,他就告诉你:你的功夫得力了。所谓‘历事炼心’,在人事里面锻炼自己的清净心,锻炼自己的平等心,才能圆成佛道。离开这些人与事,你到哪里去修?你没地方修!所以修行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你要是说把这些不如意的人事环境都离开,那你有多大的福报?连释迦牟尼佛都办不到。释迦牟尼佛僧团外面有提婆达多,里面有六群比丘,他的徒弟里面有不少是不听话的,调皮捣乱的。连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生弘法利生都得不到一天清净,你想得一天清净,你有多大福报?我们不能不觉悟!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净空法师:如何应付信心危机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能长一切诸善根’。这两句话,不但是学佛人在这一生中能否有成就的关键、枢纽,在世间法里,无论任何行业成功的人,也不离此原则,那就是坚定的信心。学业是否有成就,端看学生对老师有没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接受教诲;没有信心,有疑惑、有顾虑,信心就破坏了,一切事都不能成就。再细心观察古今中外成功的人,基本的条件都是信心坚定,决定没有怀疑;失败的人,信心动摇,很容易被其他知见混淆,信心破坏、丧失了,最后是一败涂地。所以,佛将信心列在第一位。 不仅仅是往生西方净土,要具备‘信愿行’三个条件,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要想成就,都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参禅,没有信愿行不能开悟、见性;研教,没有信愿行,决定不能大开圆解。在世间无论经营任何行业,对于自己的事业如果没有信愿行,事业决定失败。所以,信愿行是世出世间所有一切事业成败的枢纽。 信心要从哪里建立?从自己这一方面建立,这是佛法殊胜之处。佛法讲信心,第一是信自己,第二才是信他。我们曾经接触一些宗教,他们也非常强调信心,但是那个信心是信他,信上帝、信神,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他不能生到天国。除非他信上帝、信神,还要有自信心,才能成功。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讲六种信,第一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来是佛,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这一生可以作佛,才能成得了佛。如果没有这个自信心,一切诸佛如来想帮助都帮不上。第二是信他,‘他’就是指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一切诸佛。相信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决不是欺骗我们,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我们决定可以往生净土。相信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愿愿真实,没有一愿是假的,我们念佛往生之时,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这是弥陀的本愿。我们只要老实念佛,不要管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到时候阿弥陀佛自然会来接引我们,要有这个信心。然后要相信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异口同音赞叹,此话真实不虚。我们在《弥陀经》上见到六方佛的赞叹,在《无量寿经》上见到十方佛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信他是信本师释迦牟尼佛、信阿弥陀佛、信十方一切诸佛,要从此处建立信心。 这个信心不是感情、不是迷信,蕅益大师又告诉我们要信理、信事。《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所讲的道理,我们要透彻理解,深信不疑,这是相信理。有理必定有事,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我们就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的事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经上所讲的依正庄严,决定可以证得。 中国东晋时代,慧远大师邀集一些志同道合,一起共修,在江西庐山建立一个念佛堂。他们总共有一百二十三人,都是相信净土,都有这个信心,求愿往生,个个成就。远公大师往生的时候跟大家说,他曾经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从未告诉过人,他说:‘今天又见到了,我决定往生。’人家问他:‘极乐世界是什么状况?’他说:‘跟释迦牟尼佛在经上讲的一模一样。’世尊所讲的三转法 轮:‘示转、劝转、证转’,慧远大师为我们做证明。莲社里,刘遗民等在家居士,比慧远大师先往生;远公往生的时候,也见到他们与阿弥陀佛一同来接引,这件事是真的。 最后大师又劝我们,信因、信果。念佛是因,往生不退成佛是果。因此,具足蕅益大师所说的这六种信心:‘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你这一生在这个世间是最后身,以后再到这个世间来,就是佛菩萨乘愿再来,不是凡夫。这真正是《法华经》上所讲的‘大事因缘’,释迦牟尼佛就是为这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世间。善导大师说得更好:‘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如来’,包括法身大士,圆教初住菩萨就是如来。换言之,一切诸佛、一切法身菩萨们应化到世间,就是为了这件大事因缘。我们有幸能遇到,至于会有多大的成就,关键在自己的信心。 我早年学佛时,同学很多,但成就的不多,原因就在于对老师的信心。这正是印光大师在《文钞》里所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跟随这位老师,我就完全信任他,我就跟他一个人学,任何人跟我说什么,我都不会听,也不会接受,因为我知道每个人有自己思想的路线,个个不同。正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说的,五十三位菩萨所修的法门不相同,但是所达到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明心见性,见性作佛。可是你只能走一条路,如果你同时走两条路,就无法到达。 中国自古注重师承,师承就是一家之言。一个法门,一个老师,一个道场,你决定成就。你有两个老师、三个老师,不可能成就。同时走两条路、三条路,就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成就的关键在此地。自己信心坚定,即使老师差一些,还是会有成就,正是所谓‘诚则灵’。灵是开窍,智慧开了,真诚到极处就开智慧,所谓是茅塞顿开。 佛经里有个小公案,有一个求道的人,心地非常虔诚,遇到一位法师,对法师恭敬供养,真诚到了极处。而这位法师没有修行,但是接受他的供养,接受他的诚意,感到非常惭愧。他向法师求道,法师也无可奈何说:‘你这么诚心诚意求,我就传给你好了。’他叫求道的人坐在墙角边,说:‘我传给你须陀洹果,你有没有证得须陀洹?’他点点头,证得了。然后再换一个墙角证二果,再换一个墙角证三果,再换一个墙角证四果阿罗汉,问他:‘有没有证得?’他证得了。证得之后,他起来向老师顶礼感激,老师说:‘我是假的。’他说:‘我真的证得阿罗汉果。’这就是老师不行,而学生有真诚心,所以真的证得四果。 我们这才体会到古人所讲的,‘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老师’,学生中了状元,而老师是个秀才,所以才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是有真诚的信心。因此,信心主宰了一切,我们如果没有信心,就一事无成。早年我在方东美先生会下,方老师的学生很多;我在章嘉大师会下,章嘉大师的学生也很多,而李炳南老师会下的人就更多了。我能有这么一点成就,就是对老师有坚定的信心。我走的是一条路,我听的是一个人的指导、教诲,任何人在我旁边说话,我不会听,也不会接受,我走的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所以才有这一点成就。 我们同学当中有人产生障碍,原因就是听得太多、看得太多,别人的意见掺杂在自己修学之中,问题就产生了。所以,杂不得、掺不得,除非到明心见性之后才行。佛家的标准是得到根本智以后,才能广学多闻,才能听各方的意见,看各种的典籍。因为你已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时任何书都可以看,任何人都可以接触,这对你只有利,没有害,可以成就你的智慧与德行,这是定功。如果你听别人的话,心就动摇,你的前途就会一片渺茫。因此,在没有得到根本智之前,决定跟着老师,一步都不能离开;老师不在,遵守老师的指导原则,就是跟随老师。学一家之言,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希望你得到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大彻大悟。 我们在《华严经》上见到,善财童子的老师是文殊菩萨,他在文殊菩萨会下得根本智成就了,然后再出去参学。根本智没有得到,不能参学,一参就完了,就怀疑、堕落,信心就丧失了,信愿行都没有了。因此,成功与否就看你修学的心态。我这一生能得这么一点小利益,就是跟定一个老师,守一家之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条路子,从此地扎根。 世出世间法逐渐明白了,佛家的经典,无论哪一宗的经论,我都能看得懂,我也能讲。可是我决定不舍弃自己的行门,无论我讲任何宗派的经论,我一定是会归净土,最后还是归到我自己这条路,这对我有好处。所以,根本智没有得到,不可能有后得智,根本智是师承。 现在人有聪明,没有智慧,就是他没有师承,没有方向、目标,他是到处在摸索,前途是黑暗的,不是光明的。遵循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前途是光明的,这个道理要明了。所以,坚定自己的信愿,决定不为外境动摇,这很重要。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讲得很好,即使是阿罗汉、菩萨来教我们,甚至于释迦牟尼佛再来教我们,‘我还有比净土更好的方法’,我们听了都如如不动,这才是坚定的信心,这才决定能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净空法师:清净平等觉从哪里下手 执着是见思烦恼,有这个东西,我们的清净心就没有了。我们学净土,净土依靠的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就是《无量寿经》,古人称为净宗第一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会得好,那个题目不是他自己做的,他是把五种原译本里面,汉译跟宋译的这两种本子的题目合起来,那么自然!‘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是宋译《无量寿经》的名称,‘清净平等觉经’是汉译的,这两个经题合起来,意思非常完整,上半段说果报,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智慧、德、相! 智慧德相怎么修来的?我们是迷失了,现在要恢复,不靠修行没法子。佛教我们修清净,修平等,修觉,觉就是大乘,就是智慧,就是相好,平等就是无量寿。我们修清净平等觉就对了,跟西方极乐世界完全相应。清净平等觉从哪里下手都可以,都能成就。我们现前这个状况,我们的根性只能从清净下手。从清净下手,你就得把染污放下,见思烦恼是染污,染污的头一条是自私自利。自性里没有自私自利,为什么?自性里没有我,没有我这个念头。我这个念头,《金刚经》上讲的我见就是我的念头,身见是最粗的,身见是以为身是我,执着这个身是我,六道凡夫都是这样,这是最糟糕的。几个人晓得身不是我? 不再执着身是我,这个观念转过来,就是开始转凡入圣,他是佛的真正弟子。在小乘,他修须陀洹,没有身见。五种错误的见解看法,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他放下了。第一是知道身不是我。边见就是不再对立,有我对面是人,就对立;我没有了,人相也放下了。《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没有了,还有四见。四见没放下,四相放下了,证须陀洹,小乘初果。 在大乘,在《华严经》里面,他也入了门,他也定位了,初信位的菩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五十一个位次,是菩萨的阶级,这五十一个位次,他是一年级,这才是佛的真正弟子。我们现在小乘初果没证得,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也没证到,怎么知道没证到?如果得到了,你自己晓得。大乘教里佛常说,大小乘都讲,你把烦恼放下了,能力自然就恢复,再放下一点点,他就恢复一点点。 什么能力?六根的能力恢复了一点点。六种神通中,小乘须陀洹他有天眼、天耳两种。天眼是我们看不见的,他看见,他没有障碍,我们在楼上,我们在这里学经教,看看下面几层像是透明的一样,全看见;上面也看见了,没有障碍,你真的证得了。听音声,你只要一注意倾听,不要用手机,你的亲戚朋友在很远的地方,现在在讲什么,你完全能听得到。他讲你能听到,你讲他听不到,他没有这功夫。如果往下再放,就是放思惑,贪嗔痴慢疑,把这个东西放下去,你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利益,放下二分就有二分的利益。你要证得二果,即小乘二果,二果相当于二信位的菩萨,就又恢复两个能力,即他心通、宿命通。宿命通是知道过去生,生生世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修行无处不在,考验无处不在,菩提无处不在,佛菩萨亦无处不在。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随喜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4 编辑

净空法师:观世音菩萨法门是地藏法门的升华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从这个根基再往上增长,发扬光大,这是观世音菩萨法门。“观音”代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今天世间人讲的大爱、博爱。“博爱”这两个字出自于《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两千年前翻译的。是把孝敬扩大就是慈悲,我们知道孝顺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老师,把孝敬扩大能够孝顺一切众生,尊敬一切众生,观音菩萨的法门。我们念观音菩萨,我们瞻礼观音菩萨,有没有实践观音菩萨的法门?没有,所以观音菩萨怎么拜也不灵。有人去拜观音菩萨得到感应,你能说那个灵吗?如果真的灵,应当每一个拜的人都灵才对!求观音菩萨保佑你升官发财,你买奖券中奖,每一个人拜观音菩萨,个个人都中奖了,观音菩萨灵;还有几个没中奖,观音菩萨不灵。我们世间人观念上都想错了,这叫迷信。误解了佛法的义理,曲解了佛法的义理,佛菩萨不是鬼神,不可能保佑人的。佛菩萨是教人,教导你,你要自己去做,你能够敬爱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会敬爱你;敬人者,人恒敬之。你以你的诚意尊敬别人,人家当然尊敬你,你肯帮助别人,人家也肯帮助你,这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真正的意思。   我们有灾难,希望别人来救我们,菩萨来救我们;他们有灾难,我在那里看到如如不动,看到如没看见一样,你怎么能得果报?你是这种行为、这种心态,到自己有难了临时抱佛脚,求观音菩萨保佑你;还在观音菩萨面前许愿,你保佑我,将来我怎么报答你,跟菩萨谈条件、谈贿赂,也把菩萨当作贪官污吏看待;不知道这种心态,已经造了很重的罪业。观音菩萨表自性的慈悲,是要你把这个慈悲,爱护一切苦难众生,原本的意思是这个,你完全把它颠倒搞错了。所以我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尊敬长辈,你就得地藏菩萨的保佑。你能够关怀社会、爱护大众,尽心尽力帮助别人,特别是有苦难的人,你就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你不供养观世音菩萨,不拜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也要加持你。为什么?你的心愿、行为跟菩萨一样。所以佛家,诸位要记住,不重形式而重实质,形式只是为了宣传,实质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这个不能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2:51 , Processed in 1.21408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