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88|回复: 0

[佛教文化] 第三届佛教论坛系列报道之十八 符顺时空因缘,契理契机保护诠释佛教典籍(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4 编辑

●第三届佛教论坛系列报道之十八 净因法师点评道:“黄教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演说。佛教的民间外交功能一直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很重要的方式,现代社会佛教的传播广泛依赖互联网的同时,传统的外交功能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谢谢黄教授的演讲!” 接下来香港慈济学会导师、慈济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王联章先生做了题为《汉文佛典整理与翻译外文之回顾与展望》的演讲。净因法师点评时说:“王先生从三个方面作了阐述:1、汉文佛教典籍的整理。他回顾了千百年来中国古今历代佛教经典的整理和出版概况,以及佛教经典的广泛流传对中国宗教文化、哲学、社会伦理道德长生的极为深刻的影响;2、汉文佛典的翻译外文。在现代化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佛教已经迈出了全球弘法的步伐,许多学者、大德将汉传佛教经典翻译成英文;3、介绍慈济文教基金支持中山大学、陕西西北大学及复旦大学翻译系列日文佛学经典的工作。 王志远教授接下来请来自博华文盛文化艺术公司的何唯良先生介绍《清敕修大藏经》的保护项目。何先生从七个方面介绍了这项自2009年由北京文物局启动的浩大工程:1、改善经版保存环境;2、清理、登记混乱的经版;3、寻找底本;4、补配经版;5、经版的科学保护;6、刷印与装帧;7、建立全面的数字化档案。最后何先生在后记中说:《清敕修大藏经》保护项目是文物界一件大事,新出版的《清敕修大藏经》是其自首刊以后第一次恢复到乾隆初印本原貌,手工抄纸、制墨、刷印、装订均采用了中国传统手工技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传承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王志远教授对何先生的介绍表示感谢,并对大藏经能够在当代得到这么好的保护感到高兴。 接下来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研究系文学硕士、香港理工大学佛学会会长甘耀权先生演讲。甘耀权先生主讲的题目是《现代化的止观禅修教学法》,主要介绍香港理工大学佛学会在止观禅修方面所进行的现代化教学实践。依据时序教学过程做以下安排:第一课,基本认识;第二课,调息法门;第三课,慈心禅;第四课,日轮观-无常的体证;第五课,协助学员组合一套自己的禅修方法;第六课,空间的转换——庄严净土;第七课,结合日轮观、净土管、慈心禅而成的保护网;第八课,从时间的转换中做“无我”的观修。最后甘先生总结说:这种止观禅修的实践,结合了各宗派禅法,应现代人的需要,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净因法师点评说:“禅修从印度形成至今已经三千多年了,基督教、道教都曾运用这种方法,现代社会如何结合实际来禅修,甘先生做了很详细的介绍,非常感谢!” 王志远教授点评道:“徐教授的演讲很风趣,使人想起了一句口号‘one world onedream’,能有梦想就能实现,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徐教授的梦想能够实现!” 论坛到此,到场的演讲者都完成了他们的发言,王志远教授和净因法师分别做最后总摄。王教授:“论坛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大家在论坛中所探讨的内容一定会对大家今后的工作有所促进。谢谢大家!” 净因法师说:“这次论坛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第一是参加者头衔都很大,比如Lancaster教授是学界知名教授,一直恭恭敬敬的听着;第二我们今天谈论的内容非常现实,非常具体,有的是文化的,有的是理论的,有的是实实在在运用的;第三个就是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按时完成了任务。非常高兴,谢谢大家!”

本文转自上学下诚大和尚博客;

有问题的同修,请到上学下诚大和尚博客提问。左侧点击‘我要提问’。

希望参加龙泉寺网络学佛可以加群54042598 欢迎您周末来龙泉寺做义工您可以加群87819397,了解相关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5:59 , Processed in 0.40450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