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从何来?慧由何生---宣化上人 石头与佛像
石头与佛像
很久以前,在一座信奉佛教的城市里,因为许多教徒的要求,城市里的一个非常著名的雕刻师傅,准备塑造一尊佛像让教徒们膜拜。
因为教徒非常诚心,所以雕刻师傅必须选择一块好的石头,以便雕刻出的佛像栩栩如生。在一番精挑细选后,看中了其中一块不论从质感还是色泽以及其他条件都非常上乘的石头,就拿出了雕刻工具准备开始工作。
没有想到的是,当雕刻师刚拿起锉刀开始敲琢几下,这块石头就痛不欲生,不断地哀嚎:“痛死了,痛死了呀,你不要再刻了,饶了我吧。”雕刻师对它说:“只要你忍受住了这点儿疼痛,日后当你成为一尊佛像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来膜拜你的。”石头说:“我只想好好地做一块石头,对于是否能够成为佛像从来没有想过,你放了我吧,我真的特别的痛!”听罢,雕刻师就只好停工,又将其重新放在了地上。
接着,雕刻师又开始寻找其他的石头,一直都没有看见特别合适的,这时,一块质感差一点的石头看见了雕刻师,对他说:“听说您正在寻找可以做佛像的石头,您看我怎么样?”雕刻师想了想对它说:“这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做到的事情,你怕痛吗?”“不怕,您试试吧!”石头坚定地说。
雕刻师答应了,对这块石头重新琢磨,只见这块较差的石头,任凭刀琢棒敲一概咬紧牙关坚忍承受,默然不出一语,雕刻师更加卖力,精雕细琢下,果然将其雕成了极品,大家都惊讶为杰作,决定放在城市里面最大的庙宇中加以供奉,善男信女日夜顶礼膜拜。
从此,该庙宇香火鼎盛,远近驰名。不久,无法忍受雕刻之痛的前一块石头,被人们废物利用,铺在了通往庙宇的马路上,人车频繁经过,又要承受风吹雨打,实在痛苦不堪,内心亦觉不公平,心里总是想着原本自己才应该是受人膜拜的佛像,就愤愤不平地质问庙里这尊佛像,嫉妒地说道:“你资质比我差,条件没我好,却能享尽人间礼赞尊崇,我却每天遭受凌辱践踏,日晒雨淋,你凭什么?”佛像只是微笑说:“谁叫你当初受不了苦,没敲几下就哇哇叫呢!”
表面的条件固然重要,可以让人获得更多机会,但是最终影响到个人成败的因素往往是个人态度。
雕刻师最初选择的那块石头各方面的资质非常好,在雕刻师眼中将它雕刻成佛像再合适不过了,然而从一开始它就不能忍受疼痛,遂放弃。而另外的资质稍差的石头咬紧牙关坚忍承受疼痛,最终成为受人膜拜的佛像。
在企业里,领导者往往会给条件优越的人一些好机会,但是并不证明这种机会永远就属于你。条件的优越并不能代表你能够在工作中取得很大的成绩,盲目自信,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只会迷失自己。不要像资质好的那块石头一样,丧失了良好的机会,最终只能够是一块普通的填马路的石头。
启示:克服困难,把握机会
福从何来?慧由何生? ---宣化上人

多立功德,就有福报;听经说法,就有智慧。
一九八一年六月四日 开示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时,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才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无有等伦。我们修道人,必须修福慧。如何修法?多做功德事,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尽力而为之,这是修福。读诵经典,研究佛理,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修慧。浅言之,多立功德,就有福报;听经说法,就有智慧,这是自然的道理。 福慧是栽培而来的,若不栽培,始终没有福慧。修道人,不要以为福小而不为,更不能以为恶小而为之。若能天天惜福、修福、种福,将来定有大福报。否则,福从何来?慧由何生?想福想慧,如同痴人说梦,妄想中之妄想,永远不能成事实。所谓「缘木求鱼」,这是痴人的思想,无有是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