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83|回复: 1

[大德开示] 【开示篇】南师:善行能发本明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自《宗镜录略讲》



  【真如之法,亦复如是。体虽明洁,具足功德,而被无边客尘所染。假使有人,勤加忆念,而不作方便,不修诸行,欲求清净,终无得理。】


  我们人性本来个个是佛,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佛呢?无始劫来这个染污尘垢去不掉,非要用方法来修治它不可,修行可使它恢复本来的光明。


  【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


  “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去的。本性的光明是主体,外界的染污叫作客尘,靠修行才能把主体显示出来。


  到这里的回答,同学们对它满意不满意?大家很客气,我代表你们回答:我不满意。为什么一定要加工修善的,加工修坏的不可以吗?都是加工嘛!既然加工,用刀细切是功,拿斧头来乱砍也是功,为什么非要修一切善呢?那变成教条了嘛!硬性的规定,其理由没有说出来,何以修一切善会有这个加持修行的功能?譬如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行善最乐四个字,大家都知道,平常看了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

    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假使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所以,善的行为在中国医学上,或依阴阳家来说,是属于阳的光辉的一面,是开发性的,而恶的行为属于阴性的,它是收缩的、紧张的,会使自己起恐惧感、痛苦感。那么,这个善恶的行为在心理上的差别影响,心理的状况又影响了自己的生理,有这样的严重性。


   因此,真正修一切善,救助众生,人性的光辉自然发生,智慧便逐渐发起来了。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甚至立刻就变。这就说明了一种唯心的功能,在善恶差别的作为上,它的作用是有这样大。这个力量只能拿物理的道理作比方,而没有办法用物理学的方法去作说明。因为心的道理的微妙,不是观察物性那类方法所能界定的。这可由你自己去测验看,做一件真正的善事,自己内心有讲不出来的舒服,那一天觉也睡得特别地好,特别痛快。因此如果这样累积善行下去,那个自性的光明,你不要打坐,不要盘腿,都出来了。


  盘腿打坐修禅定是消极的行为,不敢去为恶而已,还少积极的善行。所以,菩萨道是积极地行善,你不要打坐,禅定境界一样地到达喔!而且到达得很快。所以对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好学深思,不要认为古人的话,认为大菩萨的话,我们不敢起怀疑,那你就不明事理而迷信了,这样佛是不欢迎的。

    真正佛法,要我们智慧透彻地了解,理由在什么地方?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它下面引用一段《起信疏》的解释,我们其实已拿自己的意见先说完了。《起信疏》就是中国大师们对《大乘起信论》所做的梳理,过去叫作“疏”。疏,是什么呢?就是现在人讲的整理,把佛经思想体系整理出来,把它有条理地作科学、逻辑的整理。这个名称是儒家先开始有的,比如所谓十三经注,是注解十三经。注是注,疏是疏,有条理地扒疏出来叫疏,那是一种文章的题材,专门作归纳性的、有条理的分析。
发表于 2012-5-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15:39 , Processed in 0.29078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