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5|回复: 1

[佛化生活] 倡导“零厨余” 关注全球粮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倡导“零厨余” 关注全球粮荒
中国佛教新闻网台湾讯:2012年2月18日下午2点,慈济基金会于静思堂举办《厨余桶的秘密》影片欣赏暨座谈会,由大爱台节目主持人靳秀丽主持,邀约五位长期投入关怀粮食资源的学者进行座谈,现场计有二百位会众一起关心全球粮荒议题,并且朝向一同在生活中落实“零厨余”的目标。
  
  在台湾,很多人会把吃不完的剩饭、剩菜通通倒入厨余桶。依照统计,平均每五口食物,就有两口被丢进厨余桶,甚至也把过期未开封的食物直接丢掉,造成每年高达180万公吨厨余量,这180万公吨食物若能好好运用,足够让23万中低中入学童从幼稚园到大学都吃饱。
  
  透过《厨余桶的秘密》影片,看到非洲骨瘦如柴的饥饿小孩,海地居民上街呐喊暴动,印尼垃圾山捡拾食物的画面。现今很多人把菜丢到垃圾桶、馊水厨余桶,让民众自我检视浪费食物之处,10岁的林昱萱看到影片中,购买一周的食材,却吃不完而丢弃,发出惊叹的声音,认为实在是太浪费了;感触良多的谷龙生则认为现今的人需多多体验饥饿之苦,才懂得食物的珍贵。
  
  主持人靳秀丽介绍五位长期投入关怀粮食资源的与谈人:自称是“馊大使”并曾至印尼首府雅加达的垃圾终点站班达格芒采访的大爱全纪录企划郑淑丽,用镜头纪录在垃圾山生活的居民,一家三代皆逃离不了“以厨余为生”的宿命;第一线的纪录者用第一线的观察,透过影片让各界省思,与环境和平相处,将多余的食物化为爱心,留给需要的人,共同创造永续发展的地球村。
  
  深具赈灾经验的慈济基金会宗教处主任谢景贵,从国际赈灾中见证粮食分配不均的问题。以走过的地区国家谈到食物的得来不易,并且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食物,希望大家多珍惜食物勿浪费,并分享同时是消费者,也是农夫的角色,以自地自耕种植“贵爸米”的过程。
  
  丢弃食物,浪费的不只是食物还包括食物在生产、运送和保存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台湾素食料理界名厨洪银龙教导现场会众,在家里厨房的料理处理简单过程,才不会制造过量的厨余。在现场并传授如何利用萝卜的头皮身全部料理成为美味的菜肴,并让八位会众上台品尝现做的料理,也请大家一起来实践“零厨余”的目标。
  
  台湾食物银行创办人陈大德,分享“资源不浪费、爱心不打烊”的理想,将“食物银行”进而扩大为“爱心资源银行。”以身为第一线的爱心奉献者,说明如何分配食物。最后推动街友重建中心,将受助者端,转换成生产端。
  
  慈济大学通识中心教授邱奕儒表示,社区支持农业的推动与概念,让食物源头不浪费。对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观察,使其达到尊天、爱地、助人的永续生活。并分享日本食农教育、土地教我们做的事,培养生命、感受生命。
  
  2011年全球人口正式突破七十亿,却有近 10 亿人处于饥饿边缘。台湾一年丢掉的食物却达 180 万公顿,足以让 23 万个中低收入户的学童享用 20 余年的营养午餐,让 550 万个海地饥民吃上一整年。而《厨余桶的秘密》影片深入检视台湾民众浪费食物的程度。
  
  根据联合国农粮组织 (FAO)2010 年研究报告指出,当今全世界 70 亿人口中,却有近 10 亿人处于饥饿边缘,如非洲之角的索马利亚、肯亚、奈及利亚,甚至南苏丹、海地,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以食用。以台湾的一年家户厨余量推估,就可让 23 万个中低收入户的学童享用 20 余年的营养午餐,让 550 万个海地饥民吃上一整年。
  
  证严法师多年来呼吁“八分饱,二分助人好。”简单、营养均足的饮食,不仅不浪费,还能助人。“天下苦难人真多,难以维生,有爱心的人能付出一点点,就可以造就多少人的幸福快乐。”发挥“零厨余,年年有‘愉’。”
  
  最后主持人邀请大家共同关心全球议题,唤起大家对物质、能源的节约,将省下的金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可以减少食物的浪费,让自己身体更健康、体态轻盈、精神好,又可以救地球;呼吁学校、餐厅、企业、家庭一起响应,将多余食物化为爱心,留给需要的人,也不会造成厨余问题。
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发表于 2012-4-1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15:48 , Processed in 0.287471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