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08|回复: 4

[大德开示] 要想契入境界,没有别的,放下妄想、执着、分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想契入境界,没有别一百八十三、观法缘生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2、当知清净心中,本来离相。是谓真实性。(无有梦相。)因真性以随缘故,现起身心世界等相。是谓依他起性。(现梦中境相。)凡夫不明缘生虚幻,生本无生。遂致计较执着,认虚为实、认假为真,是谓遍计执性。(迷相昧性。)”

“当知清净心中,本来离相。是谓真实性。(无有梦相。)”梦幻泡影都没有,我们清净心里确确实实是如此,真心离念。真心在不在?在。真心起不起作用?起作用;天天都起作用,念念都起作用,从来没有一分一秒止住而不起作用。全是真心在作用!虽是真心起作用,自己不晓得是真心起作用,这就迷了,这就叫凡夫;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妄心当家作主,真心起作用还做不了主。我们跟诸佛菩萨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诸佛菩萨真心起作用,真心当家作主。我们是真心起作用,妄心当家作主,就好像你是主人,你家里用了很多佣人,结果佣人当家作主,主人没权了,变成这个样子。妄心是什么?分别、执着。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是妄心。真心是什么?见闻觉知,真心。我们睁开眼睛能见,能见是真心不是妄心。六根门头举一根,你把这一根通达了,那六根就都通达了。《楞严经》上,佛也是举眼根,说得很详细,经文很长,十番显见。说明能见是真心起作用,见性见,第一眼见是见性见;第二,妄念就起来了,起分别、执着。第一眼见的时候,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没有动念,看得很清楚,见性见。诸位要知道,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就是真心。诸佛菩萨的六根跟我们完全相同,人家见到的是真实的,不带一丝毫虚妄,就是不带丝毫妄想、分别、执着;只要掺杂这个东西进去,就把真心变成阿赖耶识。

如果你要问,我们真如本性是几时变成阿赖耶识?为什么会变成阿赖耶识?有这个问题的人很多,不但现在有,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就有人向他问过,这是老问题!这个问题在佛法里叫根本大问,大问题!这是根本问题。佛虽然在《楞严经》上讲得很详细、很明白,可是读《楞严经》、听《楞严经》的人,还是没听懂。为什么没听懂?说老实话,讲经的人本身不懂,你怎么会听懂?我怎么可以说讲经的人没懂?因为《楞严经》我过去讲过很多遍,我也不懂。我只看古人那个注解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实际上我没有透彻它的意思。难,非常之难!

为什么没有懂?因为我们有分别、执着,有妄想。我们讲经还要找很多参考资料,那就完了,全是妄想,一大堆妄想搬出来讲。几时你自己真的有了悟性,真的契入境界,这个要没有真正修行功夫做不到。所以你一生要学讲经,去研究《大藏经》,去找这些东西,《大藏经》从头到尾背过也不行,也没有用处。必须要在一切境缘当中离妄想、分别、执着,那就成功了。那你的见闻觉知,跟如来、诸大菩萨完全一样。展开经典,看看他们悟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拿来比对比对,那个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契入境界。要想契入境界,没有别的,放下妄想、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之后,还要放下。到哪一天没东西好放了,你就成佛了。到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放下,他还是要放下,要做这个功夫。“清净心中,本来离相”,离相就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知道妄想、分别、执着对我们没有好处,只有害处,这个东西造业。有业因就一定有果报,因为我们这个业不断在造,念念都在造,所以业果相续。

“因真性以随缘故,现起身心世界等相。是谓依他起性。”这就好比“现梦中的境相”。“凡夫不明缘生虚幻,生本无生。遂致计较执着,认虚为实、认假为真,是谓遍计执性。”这就是“迷相昧性”。迷在幻相上,迷在梦境上,以为梦境是真实的,这种虚妄的分别、执着,就是“遍计所执性”。《楞严经》曰:“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这六句我们详细讲过,真正难得!宇宙怎么来的?人生怎么来的?这六句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宇宙人生怎么来的,这里讲虚空怎么来的,“晦昧为空”是讲虚空,虚空怎么来的?虚空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在《百法》里面,虚空是属于无为法。为什么把它列在无为?因为我们看不出它的变动,像动物生老病死很显著,我们看得出来,它有生有灭,有生有灭的就叫做有为法。植物有开花结果,也很明显。矿物,像我们这个地球,大家都知道沧海桑田,地面上也是不断在起变化,起变化那就是无常,那就属于生灭法。何况星球,现在我们知道得更多,就是佛经上讲的成住坏空,这是有为法。虚空,一个生起,一个将来灭掉,但是从生起到灭掉当中,它没有什么变化,看不出它生灭的现象,没有办法列在有为法里面,只好把它列在无为法里面。但是这种无为,叫相似的无为,不是真实的无为。真正的无为,是“真如无为”,我们的清净心、真如本性,那是真如无为。这个一定要清楚、要明了。

的,放下妄想、执着、分别
发表于 2012-3-2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分享

南无僧伽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有心求境界 即被境界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02:37 , Processed in 0.23256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