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12|回复: 7

[大德开示] 宣化上人:净持大悲咒21天可求一切愿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若诸众生”,若有一切的众生。“现世求愿者”,现在生中,有所期望,有所要求,愿意圆满这种愿望。“于三七日”,在这三七二十一天之内。“净持斋戒”,净,清净;持,就是受持《大悲咒》;斋,就是吃斋,不吃一切的荤腥;戒,要严守戒律。“诵此陀罗尼”,念诵这个大悲陀罗尼。“必果所愿”,就必定满你所希望的愿力。

“从生死际”,从生死这个地方,“至生死际”,到生死那个地方。就是从生死的边际,到生死的边际。“一切恶业”,所有一切你在过去生中所造恶业。“并皆灭尽”,一起销尽了。“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所有一切的佛,一切的菩萨。“梵释四天王”,一切的大梵天王、帝释和四大天王。“神仙龙王”,和一切神、仙、龙王,“悉皆证知”,都给你作证,说你是消灭了你的罪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化上人开示大悲咒水


为什么众生欢喜,佛就欢喜呢?因为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本体。因为众生而生出大悲心。因为大悲心而生出觉道心。因为觉道心,才成正等正觉的佛。譬如,在旷野沙碛中,有一棵大树王,如果树根得到水,则枝叶花果也繁茂。现在众生处在生死旷野沙碛中。菩提树王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得道,也像在旷野沙碛的树王一样。一切众生好像树根,诸佛菩萨好像花果。佛以大悲智慧水,令众生得到好处,才能成就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智慧花。

什么缘故?诸佛菩萨以大悲水,来利益众生。大悲水是慈悲的心性,对一切众生都慈悲怜悯,故叫大悲水。观世音菩萨及一切菩萨,诵大悲咒,加持大悲水,饶益众生。观音菩萨的杨枝手和净瓶手是合用的,以杨枝蘸到净瓶中。观音菩萨常念大悲咒,加持净瓶里的大悲水,用此大悲水饶益众生。所以要用大悲水利益众生,来增加果位,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此云无上正等正觉。正等是菩萨所得的果位。二乘人得到觉悟,证得声闻或缘觉果位,这只是自觉,没有正等。正等是菩萨,正等于佛,虽然得到正等,但没有得到无上,故菩萨叫有上士。佛叫无上士,因为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才成就佛果。如果菩萨不利益众生,不饶益众生,不以大悲水教化众生,则始终不会成佛,所以要自利利他,则能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2-3-24 17:26 编辑

宣化上人:为什么自性是佛还没有证佛果

摘自
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你说眼前的什么不是妙?灯、桌子、椅子,这一切都是妙法的表现。你要明白这妙法,一切都是妙;不明白这个妙法,一切法都是粗。你要是觉得你很明白了,其实你还没明白。你去研究它的本体,都是从一个妙字生出来的。


今年(一九六八)的暑假期间,费了九十六天讲一部楞严经。楞严经上所说的五十阴魔,那些阴魔都超过现在的天魔外道。因为那五十种阴魔的神通实在厉害,有的头上可以放光,若把他的光放在你头上,你头上也会放光。但这种种神通在佛教里都是魔,何况现在的外道都不能放光呢!他们就像苍蝇似的,东、西、南、北的乱飞,飞来飞去,找不到出路,可怜这些盲从的人,就像跟着瞎子学道一样。假如你说你不明白,想要求法就应该跟着明白的宗教去学,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一般的人不明白便以盲引盲。因为世界上明白及有智慧的人少,不明白与愚痴的人多。有智慧的人喜欢听真理,没有智慧的人喜欢听迷人的道理。什么是迷人的道理呢?譬如说修行的人不断淫欲,可以随随便便,因为这样说就认为它是好的。佛教是主张断淫欲的,如果不断淫欲而修行,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无有是处了。因为人间的不究竟欲乐和出世间的究竟快乐,是不可以兼容并蓄的。


还有一些人,在研究、修习佛法中,尽做口头上的工作,而不实实在在的去做。不依照佛所教导的方法去行持,就等于是魔一样,也不能把他列入佛教徒之内。就好像有一些人见佛不拜,他说他是信佛的,这种人将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究竟会到畜生道或到地狱或者饿鬼道去,是没有人敢担保的。为什么呢?因为学佛法,就要依照佛所教导的方法去做,要是把“我”看得比佛还大,那就大错特错了。学佛法的人不但见佛要尊敬礼拜,就算见到菩萨也要拜菩萨,见罗汉也要拜罗汉,见到大善人、大修行人都应该恭敬钦佩他们,不应该贡高我慢,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自高自大。无论任何修学佛法的人都一定要谦、恭、和、敬。


在法华经第二十品有位常不轻菩萨,这位常不轻菩萨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修行菩萨道的一生。这一生他专门行常不轻菩萨道,怎么行法呢?他专门恭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这十大愿是:一、礼敬诸佛:就是恭敬顶礼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二、称赞如来:你会问:“佛也欢喜人赞叹吗?”不错,因为你赞叹佛也就是赞叹你自己,假如你自己不愿意赞叹自己,那就不要赞叹佛,佛和众生是一样。你说:“我是佛那我就不需要拜佛。”这也是个错误。

你自性是佛,但是你没有修,还不能和佛一样得证佛果。如果人人都是佛的话,释迦牟尼佛又何必到雪山打坐六年,在菩提树下坐了四十九天才开悟成佛呢?


释迦牟尼佛以过去生中修种种的苦行,修种种禅定,修种种般若,修种种布施,修种种戒律、忍辱、精进以及修种种的法门,今生还要去雪山修六年的苦行,并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要费这么多的手续!而你连六天都没有做到你就是佛,这太便宜了你,这个佛就如同捡到的一样。所以有些人说他自己是佛,真是无惭无愧,大言不惭。而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做过常不轻菩萨,就是永远恒常的不轻慢一切众生。他见佛拜佛,见菩萨拜菩萨,见罗汉拜罗汉,见着一般人他也恭敬,见着比丘、比丘尼也叩头,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意思是说我不敢轻看你们,你们将来都会成佛;如果我轻看你们就等于轻看佛一样。这种发心是实实在在的一点虚假都没有,实实在在恭敬一切众生。但是他招来的果报是最不好的,因为有一些傲慢的比丘说:“这个比丘,你真不懂佛法,乱给人家授记。”于是就打他,在他叩头的时候用脚踢他,甚至把他的牙齿都踢掉了。要是一般人对人叩头还被人打,以后就再不向人叩头了。但是这位比丘,人家打他,他还是向人叩头。以后,他远远的见着比丘、比丘尼时先叩头,不等这个人走到他身边就站起来跑了,免得这些人打他。他还是一样行不轻慢一切众生的菩萨道,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前生所修的六度万行,而不是一朝一夕就成佛的。


所以那些认为自己是佛的人,他就不认识佛了。自己妄自尊大,这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不是佛境界。认为自己是佛而不修行,尽造罪孽,这比你天天抱着原子弹、氢气弹睡觉还危险。这些人将来一定堕地狱的,真所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往里钻。”


我讲楞严经时曾讲过一首偈颂:“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当师父的下了地狱,向徒弟问:“为什么也到这个地方来?”徒弟说:“我跟着您学道的,当然也跟着来啦!”师父说:“错了错了!这是地狱啊!”徒弟问:“为什么您把我带到地狱里来?”师父答:“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的,现在想出去也不能了。”不但他自己不能出去,所有跟他学的徒弟也一网打尽了,什么时候翻身谁也不知道。这就是自称是佛,不认识佛,又不明白佛法,所得到的果报。


上面是说要跟着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去修,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这不是说今天供养,明天不供养;不是说供养一个佛,而不供养其他佛,要普同供养。除了广修供养,还要忏悔业障,这是第四愿。我们为什么要向佛顶礼?就是要表示自己无量劫以来,做的错事太多了,现在发露忏悔,改过自新。五、随喜功德。就是看见所有慈善的事情都应该做,能做一分钱就做一分钱。


行菩萨道是要利益人、帮助人的,不是只想利益自己。凡是帮助别人的事情,不自私自利,这都是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当你知道某一位法师会讲经,就联合大家请这位法师说法。须知道经典的意义要有几十年研习的功夫才能明了,那些所谓研究佛法,有头衔的学士,倘若他们没有把自己放下,那他根本没有明白佛法。就像蚂蚁啃西瓜,尽在皮上钻来钻去不能尝到味道。学佛法要跟着法师们学,不要自以为不可一世,说自己懂佛法。所以请真正明白佛法的法师说法,就是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请佛陀常住世间,现在佛不住世了,就要请佛法住世。八、常随佛学。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把自己的身体看空了,没有自己这一个身体。所以要跟着佛学。九、恒顺众生。常常随顺着众生,希望令他们明白佛法。十、普皆回向。把所有功德都回向一切众生,令他们速成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顶礼宣化上人!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大悲咒的十种心,也适用于一切佛菩萨咒语:

1、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罗尼。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就是《大悲咒》。听见了吗?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大悲咒》:“南无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一天从早晨念到晚;你若没有大慈悲心呐,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吗?所以念咒,你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2、“平等心是”:什么是《大悲咒》啊?最平等心、没有分别心。平等,就是无党无偏。这种心就是《大悲咒》。你念《大悲咒》,若尽存着一个私人结党的心:“这个人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他近一点;那个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和他亲一点;哦!那个人我不认识他,我就和他远一点。”这就不平等。平等,兄弟也是平等,不是兄弟也是平等;朋友,兄弟、一切一切人,都是平等待遇,都一样的。我对我兄弟好,我对一切人,都当我兄弟这么看,这就是平等心。我对我父母孝顺,我拿一切老人都当着我父母那么样看,那么样观想,都要对他们孝顺,这也就是平等心。这平等心呢?总而言之,就无党——没有个党派,无偏——不偏私的平等心。你有了平等心,这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平等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3、“无为心是”:无为,是无为什么?叫你无为那些邪事、那些邪念、那些邪知邪见。叫你不要做那些坏事,这叫无为心。你不要做坏事,就是念《大悲咒》。你要是一边念《大悲咒》,一边还做坏事,那就不是无为心,也是没有念《大悲咒》。

4、“无染着心是”:无染着心,就是心清清净净,没有一点杂念、妄想、邪念、欲念,尤其是淫欲的念头。你没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无染着心。你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有所染着。有所染着,就不是念《大悲咒》。现在你们会念《大悲咒》的人,对这一段经文,都要注意!

5、“空观心是”:你这个心啊,要做一种空观。你有空观,就不会执着一切,一切法你都空观。

6、“恭敬心是”:你要慈心下气,对一切都要恭敬。你看众生就是佛,所以要存恭敬心。

7、“卑下心是”:卑下心,就是自己总要对任何人都谦恭,不要有贡高我慢的心。

8、“无杂乱心是”:你心里不要有狂心野性,不要有杂乱的心。

9、“无见取心是”:见取,就是你见着,就有了惑;有见惑,就有所取。

10、“无上菩提心是”:你若发无上菩提道心,这就是《大悲咒》,你要是没有无上菩提道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以上所说这十个心,就是《大悲咒》的相貌。

“当知如是等心”:你应该知道,像上边所说这十种的心,“即是陀罗尼相貌”:就是《大悲陀罗尼》的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你们应该依照这十种心,来修行诵持《大悲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02:28 , Processed in 0.20896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