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巧心 . 谓观真理 . 不碍随事巧修万行故 ” [ 文出自《宗镜录》 ]
我今天也跟法师讨论到,大凡学佛的人容易患一个毛病,尽管嘴里讲大乘,走的却是小乘的路线,而且非常消极,逃避一切。真正大乘佛法绝不逃避一切,一定面对现实。真正的修持,在人世间最烦恼最痛苦当中去修持,这是大乘道。所以,修行当中要有什么呢?要具备有善巧心。什么是善巧心?就是一个善于利用、非常巧妙的心理。在世间修行你不断修前面所说观真如、观心的法门,“谓观真理”,说是求证空也好,说是要明心见性也好,在这件事中,“不碍”,不碍什么呢?不妨碍入世,“不碍随事巧修万行”。你就在世间一切处境、一切事务中无碍地观心、观真如、观真理。今天我在工厂里做工,一边把应该做的事做好,比人家都做得恰当,尽了责任,但是在这个中间,自己同时又在修行,直心观真如,在自然的观心中非常宁静,非常光明。今天处理公事,尽忠于公事,都办好,而且心里头不妨碍修行。
所谓“随事”,跟着事情在做人处世,而“巧修万行”。修持什么?假定入世的人,自己本身责任以内,尽心尽力做好,这只是小乘,要随时随处在修行上有善巧方便,如何利他?如何做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这才是“巧修万行”的大乘。你说:“那假使我在工厂里做事,或者管机器,或者管行政,哪有时间去布施啊!”不然呀!你处理一件事,假使这个东西做出来,不晓得到谁的手里去了,你要希望买到这个东西的人能够用得好,东西不会有问题;或者处理公务,希望这么办下去,受影响的人能得到利益,这就是随时巧修万种的善行,这样才叫做学佛的人、修道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你说因此我做生意也不错呀!金钱尽管赚,我心里在做好事呀!真的是这样吗?这里面一念之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你在做生意中修,很好,但是巧到做了好事没有痕迹,没人知道,那才真是善巧方便了,也就是善巧心,菩萨的善巧心。
[ 本文摘自《十方》杂志 2000 年三月刊 南师 70 年讲述 《 宗镜录略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