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布施,都是在布施我们的自我。
当我们贪求金钱的时候,布施金钱,放下求财的自我;
当我们谋求利益的时候,布施利益,放下逐利的自我;
当我们慕求美相的时候,布施美相,放下着相的自我;
当我们追求美味的时候,布施美味,放下贪食的自我;
当我们渴求关爱的时候,布施关爱,放下求爱的自我;
当我们寻求真理的时候,布施真理,放下执识的自我;
当我们有了一切欲望,布施一切欲望,放下一切自我。
真正的布施,不一定要有布施的对象。
觉察到欲望产生,随即放下就是布施;
觉察到我见升起,不去执着就是布施;
觉察到角度出现,不自认可就是布施;
觉察到念头起落,不染不住就是布施。
佛家讲“受、爱、取、有”,因受生爱,因爱而取,因取及有,因为占有,反而被占有,这就是人们的自我。善知识当于生活中时时觉照,处处放下,息一切狂心,度一切妄念,常此布施,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