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70|回复: 0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感恩】相逢药师经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4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相逢 药师经 法。
  作者:徐皓峰。
  1992年,我还是一个高中生时,曾在山西河曲县下乡实习,在河曲境内的黄河边有一座明代驻军箭楼改作的佛堂,当时有—位要去五台山朝圣的老僧借宿在那里。
  这位老僧有七十一岁,法名「如松」,与我相逢时他已在箭楼居住了几天,之所以逗留的原因,是要为村子里人治病,他会针灸。就是那位老僧让我相逢了 药师经 法。
  那时的我体质欠佳,每晚都作噩梦,第二天醒来,感到身体又差了一层,身体在白天总是一种低烧状态,很是苦恼。听说来了位会治病的和尚,便到箭楼去求诊。
  对于我的病,他说他当年也是这样,凡是年轻人都会这样,年轻人总有一段特别迷惘的时间,所有的身体不适,其实都是心病。
  我俩聊了许多闲话,他讲他师傅为他命名为「如松」,取意松树般挺直志向的意思,后来自己改成「如惊」,这个「惊」字,是保持警惕,不要在滚滚红尘中迷失了本性。
  他很风趣,说他从不劝人出家,因为每个人生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一份福气,不去享受反而不好,而他的福气正是出家。
  当我请求他扎针灸时,他说:「你一作噩梦,身体就弱,这是心病在睡眠时迸发。我有一法,不必扎针灸,也能治愈,扎了针灸,也不见得好。」他的方法就是叫我念诵「药师如来」。
  他叫我在一个小时内连续不断地念诵这句名号,然后训练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第一反应都是念这句佛号,比如一眼看见个人或见树叶一动,就马上念一句,由于念的次数多了,渐渐成了本能反应,在睡梦里也能生起此反应,就有妙用了。
  通过这句名号,我散乱的心神渐渐可以收拢,那种全神贯注的感觉真好,头脑和身体都觉得清爽了不少。晚上睡觉时又作了噩梦,也许念名号念出了惯性,在梦中的可怕影像前,我本能地也念了一句「药师如来」,立刻就醒了,发现自己心跳急促、正在流汗,看来如果继续纠缠在梦境里,一定会病的。
  后来一作噩梦,我都能大叫一声药师名号而转醒,有时也会遇到力量特别大的梦境,甚至都意识到自己在作梦,可就是醒不过来,于是几乎搏斗地奋力念,只要能一句句念诵下去,就终于能醒过来。
  我对如松师傅很感激,就到箭楼找他,与我同去的还有一个叫方禾的同学。
  这位同学爱好多,会吹笛子,前几天到箭楼玩时见到了如松师傅,他对佛教文化好奇,就聊了起来,还将笛子掏出来给如松师傅吹了一曲。他听我说要去箭楼,就带上照相机一块去了。
  我觉得如松师傅在外奔波,很是清苫,想给他一些钱,我还没有掏,不料如松师傅却掏出了一个手帕,取出钱来,要给我和我的同学一人五块,说:「作个见面礼吧。」我俩坚持没要,方禾同学带着相机,便和如松师傅合了张影,问相片照好后如何寄给他,因为我们马上就要结束实习离开河曲了。如松师傅说他也要去五台山了,所谓留影留在哪里都一样的,不一定要留在他身边。
  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位老僧了。关于持名治病的事,一个学中医的朋友告诉我,有的噩梦是病症在潜意识中的反应,睡眠中往往病症趁机发作,噩梦来时正是病症恶变之时,能够及时醒来,说不定能起到降服病症的作用。
  我在1995年曾到五台山游览,带着那张合影照片,想能碰见如松和尚,但是未遇。在大同火车站旅店中有过一晚住宿,我与同屋旅客聊起此事,那人是位佛教居士,听完后高兴得不得了,非要让我把照片给他,见他如此欢喜,也就给了他。
  我一直在寻找讲解药师法门的书,开始只找到弘一法师一篇讲药师法门的短文,知道弘一法师将念诵药师名号作为晚年修持的功课,后来买到—部弘一法师手书《 药师经 》(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影印本,非常欢喜。
  在1997年买到吴信如先生的《 药师经 法研究一二辑》一书,1998年又买到了《三四辑》,书写得深入浅出,有根脉有枝叶,至此方知药师法门并不单单只是一句名号。
  弘一法师手书的《 药师经 》是药师一佛,而吴先生所持的 药师经 法是《七佛经》(全称《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另有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仅是东方七佛之一。
  《 药师经 》的内容就是《七佛经》中「药师如来」的章节,稍有字词不同,变七佛为一佛,便于记忆与流通,而且《七佛经》说得明白,念任何—佛的名号都有功德,药师如来可统摄另六佛的功德、愿力,在七佛中,唯有药师如来的琉璃光世界是七宝俱全。
  《 药师经 》揭示「一切修行只是持名」,以一句名号修持便已足够——虽有此方便《七佛经》中却并不是一句名号而已,鼓励人能七佛名号俱念,并且对七佛世界都要观想,而且还合手印义语。
  吴信如先生说 药师经 法从印度传入,有一个过程,当中国晋代净土法门兴盛时, 药师经 法便以净土法门的形式出现,所以在经本上没有手印咒语,就是《 药师经 》经本的形态,唐代密宗兴盛时, 药师经 法便以密宗形式出现,所以有了咒语手印,七佛世界。
  转眼到了2000年,我又到山西下乡,山峦的舒展造型对我触动很大,回来后再读小说里的景物描写,忽然能津津有味。以前我看小说,总是将景物描写跳过去,直接看故事情节,可能活在都市浮躁的生活里,实在缺乏这份看风景的耐心。
  由于有了愉快的读书经验,就想,《七佛经》中的七佛世界不也是景物描写吗?以前我只是匆匆读过,根本就不走心。于是找来《七佛经》一读,果然感到文字美妙,读着读着,脑海中便有了七佛世界的幻影,沉浸在其中,很是心旷神怡。
  几乎七佛世界空中都布香气、天乐、温水浴池,文字精美,连续读到,很是享受,以前我对此种写法,只是觉得重复累赘,不料竟有此效果。
  《 药师经 》简便易持,功德很大,《七佛经》增长的篇幅也自有道理,佛经之所以称为经,多一个字便有一个字的道理,何况是增长了几倍的篇幅。
  将《七佛经》一鼓作气地连贯读下,很是气势磅薄,觉得整个人的心胸开阔了不少,而且一旦有了感应能维持很久。一个打太极拳的朋友告诉我,太极拳的老架套路(最初的架势,不是简化套路)中也有许多动作是一再重复的,初学太极拳的人都会觉得繁琐,可一旦学会了,还是爱打老架,因为长功夫。我想,这与《七佛经》的文法相似。
  一次去美术馆看展览,见到一系列组画,每幅都很巨大,一共四幅,并列在一起颇具震撼力。我想,《七佛经》的七佛并列,就是组画的道理,感染力是翻倍的。
  对于七佛世界的观想,如果不是一个接一个地观想,而是像观看组画时将一系列同时看到一样,一下子七佛世界都显现出来,该是什么效果?
  我在读诵《七佛经》时,心中时有一丝七佛世界的影像生起,但不能完全生起,浮光掠影地一闪,却不能成功。一是没有老师指导,二是我业力重浊,所以规模大一点的精神活动便不能成就。
  我上面所写的仅是门外的一点想法,在1992年相逢药师名号后的一点余心,我对经本的理解,还望能得到方家指点。
  将如松师傅的相片给了不相识的旅客后,一直没再管我的同学要,怕他万一没有了,我会感到很遗憾的。
2、  诵 药师经 护佑母亲健康。
  作者:风中劲草。
  药师佛真是很有感应!我母亲年前无缘无故会像发癫痫样的两牙紧咬,都打120急救了几次,每次都通过全身检查和CT扫瞄,都无法找到病因,后来干脆不送医院,第二天就好。有时也会做些怪异的行为(如拿纸巾做腰带等),或者暂时的失忆……我每天就诵 药师经 回向就没有出现以上的情形。
3、  霍州观音庙药师佛显圣录。
  2006 年5月被定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霍州观音庙是集儒、释、道为一体的典型的寺庙综合建筑。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佛家讲明心见性,即心即佛;道家讲返本归真,清净??无为。三者乃殊途同归,足见菩萨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此庙中土地殿规模虽小,但据历史记载始建于宋代,三圣殿、山门、观音殿、过街阁楼、文昌阁等均创建于元、明时期,后历代屡有修葺。又可证明早在中国的古代,这种信仰已然扎根于老百姓的心底……据村里老年人传说,很早以前,晋中某县一老者患病,久治不愈,忽一日一郎中模样的人上门求饮造访,并开方赐药。家人问其何处人士,郎中称霍州赵家庄村东南一大户人家。不几日,老者药到病除,到霍州寻找救命恩人,在村里多方查寻,很多人都说没有这一郎中。后来他到观音庙中一看,郎中同药师佛相貌几乎一模一样,老者顿悟,原来是药师佛显灵施治,随即敬香跪拜,感激神灵……一座观音庙,寄托了多少人殷切的企望,多少人真诚的忏悔,多少人无限的遐想。它是一种依靠,一种信仰,潜移默化之中教人豁达大度,弃恶向善,助人为乐。
  (节录自: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04:57 , Processed in 0.314450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