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36|回复: 5

[佛教文化] 摩邓女与阿难五百世夫妻故事,恩爱流转,不能解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摩邓女与阿难五百世夫妻故事,恩爱流转,不能解脱佛的弟子阿难沿河去化缘,见到一个姓摩邓的女子在河边担水。阿难向她讨水喝。摩邓女给了他,然后问了阿难的名字,一路追随阿难,一直追到阿难的住所。摩邓女回到家里后,就趴在地上痛哭流涕。母亲问她为什么如此悲伤地哭泣。
  摩邓女说“母亲您要把我嫁人,不要嫁给别人吧,我只要嫁给阿难。”
  母亲出门去打听阿难的情况,知道阿难是沙门弟子。母亲回来后,告诉女儿“阿难是沙门弟子,不会做你的夫婿的。”女儿绝食痛哭“母亲你能了解我的痛苦吗?”
  母亲只好请阿难来家吃饭,对阿难说“我女儿想嫁给您。”阿难说“我受戒了,不能娶妻。”母亲作难“我女儿要不嫁给你就会自杀。”阿难不为所动,“我一心事佛,绝不娶妻。”
  母亲看阿难态度坚决,进内房告诉女儿,“阿难不肯做你丈夫,他是不能娶妻的人。母亲无能为力了。”摩邓女哭闹着说“您做母亲的道义在哪呢?”母亲说“天下道,无有能过佛道和阿罗汉道。”摩邓女很执拗“把阿难锁在家里,不让他出去,晚上他自然会答应做我丈夫。”
  母亲只好随了女儿的主意,把阿难锁在家里。到了晚上,她为他们铺设好被褥。阿难却不肯去卧房。于是她在院子里点了一堆火,走到阿难跟前,拉着阿难的衣服,对他说“你要不给我女儿做丈夫,我就把你扔进火里。”阿难仍然态度坚决。于是佛解救阿难,使他回到了孤独园。阿难告诉佛,他今天遇到了一个女人,一个缠着要他做丈夫的女人。
  摩邓女看到阿难不见了,母亲告诉她“我本不想给你说,事佛的人是我不能拘禁的。”摩邓女心里悲伤,彻夜啼哭,想念阿难。第二天自己去找阿难,正巧又看到阿难在行乞化缘,于是恋恋不舍地跟随在阿难的后面。阿难很尴尬,躲进孤独园。摩邓女就一直守着园门,但阿难躲着再不出来,于是只好哭着离去。
  阿难告诉佛“昨天的那个女人今天又追了我一天。”佛于是差人把摩邓女叫回来,
  佛问她“你追随阿难,有什么需要吗?”
  摩邓女说“我知道阿难没有妻子,我也没有丈夫,我想做阿难的妻子。”
  佛说“阿难是沙门弟子,没有头发,你有头发,你如果能剃了头发,我就让阿难给你做丈夫。”
  摩邓女心执一念,坚决地说“我能剃发!”
  佛说“回到告诉你母亲,剃了头发来吧。”
  摩邓女回到家里,对母亲说“您不能说服阿难,但是佛告诉我‘如果剃了头发,他能让阿难娶我为妻’”
  母亲说“我生了你,养育你这么多年,你为什么一心要嫁个沙门弟子?举国上下有那么多的富贵人家,我一定会给你选一门称心如意的夫婿的。”
  摩邓女心意已决“我生是阿难的人,死是阿难的鬼。”
  母亲很难过“你为什么一定要折磨我这颗做母亲的心?”
  摩邓女回答说“母亲如果爱我,就答应我吧。阿难是女儿的幸福,母亲应该为女儿高兴才是。”
  母亲无可奈何,哭着剃下了女儿的头发。
  摩邓女回到孤独园,对佛说“我已经剃了头发,能嫁给阿难了吗?”
  佛问她“你爱阿难什么呢?”
  摩邓女说“我爱阿难的眼,爱阿难的鼻,爱阿难的口,爱阿难的耳,爱阿难的声,爱阿难走路的样子。”
  佛说“眼里有泪,鼻中有泌,口中有唾,耳中有垢,身体里有屎尿,没处干净的地方。成了夫妻,便有恶露,恶露既交合便生子,有了孩子便有了死亡,有死亡就有哭泣,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摩邓女细想佛的话,观身不洁,观受是苦,于是收住了男女欢爱之心,顿时开悟,证得阿罗汉道。
  佛知道摩邓女已经证得阿罗汉道,故意说“你站起来到阿难那里去吧。”
  摩邓女惭愧地低下了头,长跪佛前“以前我因为痴迷不悟爱恋阿难,如今我已经顿悟,就好象黑暗中有了灯火,象乘船出游,船坏了靠岸,象盲人得到人的指引,象老年人拥有了拐杖。今天佛打开了我的心结。”
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原文
阿含经 佛说摩邓女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持钵行乞食。食已阿难随水边而行。

见一女人在水边担水而去。阿难从女丐水。女即与水。女便随阿难。视阿难所止处。

女归告其母。母名摩邓。女于家委地卧而啼。母问女何为悲啼。

女言。母欲嫁我者莫与他人。我于水边见一沙门从我丐水。我问何字名阿难。我得阿难乃嫁。母不得者我不嫁也。

母出行问阿难。阿难者承事佛。母已知还告女言。阿难事佛道。不肯为汝作夫。女啼不饮食言。母能知蛊道。母出请阿难归饭。女大喜。

母语阿难。我女欲为卿作妻。阿难言。我持戒不畜妻。复言。我女不得卿为夫者便自杀。阿难言。我师佛。不得与女人共交通。母入语女。阿难不肯为汝作夫。言其有经道者不得畜妇。女对母啼言。母道所在。母言。天下道。无有能过佛道及阿罗汉道。摩邓女复言。但为我闭门户无令得出。暮自当为我作夫。母闭门以蛊道缚阿难。

至晡时。母为女布席卧处。女大喜自庄饰。阿难不肯前就卧处。母令中庭地出火。前牵阿难衣语阿难言。汝不为我女作夫。我掷汝火中。

阿难自鄙为佛作沙门。今日反在是中不能得出。

佛即持神。心知阿难。阿难还至佛所白言。我昨日行丐食。于水边见一女人我从丐水。我还到佛所。明日有一女人名摩邓。请我欲得归饭我。出便牵我。欲持女与我作妻。我言。我持佛戒不得畜妻。女见阿难得脱去于家啼哭。母言。其有事佛者我道不能胜。我本不语汝耶。女啼不止续念阿难。

女明日自行求索阿难。复见阿难行丐食。随阿难背后。视阿难足视阿难面。阿难惭而避之。女复随不止。阿难还归佛所。女守门。阿难不出。女啼而去。

阿难前白佛。摩邓女今日复随我。佛使追呼摩邓女见之。佛问汝追逐阿难。何等索。女言。我闻阿难无妇。我又无夫。我欲为阿难作妇也。

佛告女言。阿难沙门无发。汝有发。汝宁能剃汝头发不。我使阿难为汝作夫。女言。我能剃头发。佛言。归报汝母。剃头发来。女归到母所言。母不能为我致阿难。佛言。剃汝头发来。我使阿难为汝作夫。母言。子我生汝。护汝头发。汝何为欲为沙门作妇。国中有大豪富家。我自能嫁汝与之。女言。我生死当为阿难作妇。母言。汝何为辱我种。女言。母爱我者。当随我心所喜。母啼泣下刀剃女头发。

女还到佛所言。我已剃头发。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

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洟。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有夫妻者。便有恶露。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于是身有何益。

女即自思念。身中恶露。便自正心即得阿罗汉道。

佛知已得阿罗汉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难所。女即惭而低头。长跪于佛前言。实愚痴故逐阿难耳。今我心已开。如冥中有灯火。如人乘船船坏依岸。如盲人得扶。如老人持杖行。今佛与我道令我心开。

如是诸比丘俱问佛。是女人母作蛊道。何因缘是女得阿罗汉道。

佛告。诸比丘。汝欲闻知是女不。诸比丘言。我曹当受教。

佛言。是摩邓女。先世时五百世为阿难作妇。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贪相爱。同于我经戒中得道。于今夫妻相见如兄弟。如是佛道何用不为。

佛说是经。诸比丘闻皆欢喜。
            *                             *                               *
故事有感:“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经文摘录:

《佛说四十二章经》∶“爱欲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

《楞严经》无处不提到色、淫的危害性,并指定为第一清净明诲。世尊对阿难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
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第一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回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世尊又谆谆告诫∶“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并举例说∶“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燃烧,堕无间狱。”欲火烧身,苦海无边。世尊说∶“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法句经 爱欲品》云:爱欲意为田,淫怒痴为种

《圆觉经》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摩登伽女的今生前世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说法。这天早上,阿难尊者持钵入城乞食,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个下贱种姓的女子在一池边取水。

阿难走近,对女子说:“大姐,我口渴得厉害,您可以布施些清水给我吗?”。

女子回答:“大德,我倒不吝啬这点水,但我是下贱种姓的女子,如果布施给你,恐怕不合适。”

阿难说:“大姐,我是出家人,心中并无豪贵贫贱之分。”

这样,女子便布施了些净水给阿难。阿难喝完以后就回精舍了。

阿难回去后,女子就在思念阿难的音容笑貌,种种威仪,心想,如果这个出家人能做我的丈夫,那该多好。又想,我母亲善于用咒语,也许能满我愿。回家后,女子就和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

母亲说:“有两种人,咒术对他们是不起作用的,一种是已断欲的人,另一种是死人。其他的人,我可以摆平。但是,佛陀威德高远,波斯匿王极其信仰恭敬,如果我把阿难弄来,我们这个种姓的人都会被杀光的,而且佛陀和他的眷属都已远离欲秽,我听说对已断生死的圣者,应该很恭敬才是,怎么能对他们反造恶业呢?”。女儿听了,哭着说:“如果不能把阿难弄来,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母亲没办法,只得答应女儿。于是,母亲在自己的房屋内,用牛粪涂在地上,铺上白草,燃上大火等等,布置好了以后,就开始诵咒:

阿磨利 毗磨利 鸠鸠弥 三磨祢 移 那婆头赐 频头弥车养。
提菩跋利沙提 毗地踰多提揭阇提 毗三磨耶 磨罗阇 三磨提 跋陀夷阇。

这时,阿难被咒语所惑,心就迷乱了,不由自主的向贱种女子的家里走去。阿难来到女子家中后,悲痛的流泪说:“我怎么这么不幸啊,遭遇这样的苦难,大悲世尊啊,请您威神加护我,令我不受恼害!”。这时,世尊以天眼观察到阿难正被惑乱,为保护阿难,就说咒曰:

悉挮帝 阿朱帝 阿尼帝。

阿难乘佛神力,得以不被邪咒所害,回到精舍。母亲对女儿说:“佛陀以神力护念阿难,我的咒术起不了作用。”。女子问:“佛陀的神力比母亲厉害吗?”。母亲说:“佛陀的神力是最厉害的,能令世间所有的咒术都不起作用。”

阿难回到精舍后,顶礼世尊,侧立一旁。佛对阿难说:“有六句神咒,能保护一切众生不被邪道所害,想要保护自己和利益众生者,都应当受持这个咒语。这个咒语是过去六佛共同宣说的,现在我也宣说。”。即说咒曰:

耶头多 安茶利 槃茶利 抧由利 他弥曷赐帝 萨罗结利毗槃头摩帝大罗毗沙 脂利 弥利 婆腻邻陀 耶陀三跋兜 罗布罗波底 迦谈必罗耶。

第二天早上,女子沐浴后,穿上新净的衣服,头戴花鬘,身涂香脂,再佩上金银首饰,缓步走到舍卫国的城门,站着等阿难。阿难早上入城乞食,女子看到他来,心里很高兴,就跟着阿难走,阿难到哪儿她也跟到哪儿。阿难心里惭愧不悦,回到精舍,礼佛后对佛说:“这个女子很烦人,不管我走到哪儿,她都跟着,请求世尊保护我。”

佛说:“你不必忧愁苦恼,我会让你脱离此难。”

这时,佛就问女子:“你想让阿难做你的丈夫吗?”

女子回答:“是的。”

佛说:“如果你想阿难做你的丈夫,应该出家学习他的仪容。”

女子回答:“好,我愿意。”

佛说善来,女子便鬓发自落,法衣在身。然后,佛就为她说法,先说贪欲的种种过患,比丘尼闻法后心意渐渐调伏,远离了贪欲的烦恼。佛再为她详细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比丘尼听闻后,即刻证得阿罗汉果。

比丘尼顶礼佛足,对佛说:“世尊,我过去因为愚痴,被贪欲的酒所麻醉,扰乱了贤圣,造下了恶业,请世尊听我忏悔。”

佛说:“我已接受你的忏悔,你要知道,人身难得,佛世难值,解脱生死得阿罗汉果,更是困难,你现在已得阿罗汉果,应该精进,切莫放逸。”

--译自《摩登伽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原经文如下
摩登伽经卷上
度性女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围绕说法。于晨朝时。尊者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分卫已讫。还祇洹林。于其路次。有一大池。聚落人众。游集其上。池侧有女栴陀罗种。执持瓶器。始来取水。长老阿难。往到其所语言。姊妹今我渴乏。甚欲须饮。见惠少水真。是时施女言。大德我无所吝。但吾身是栴陀罗女。若相施者。恐非所宜。阿难言。姊我名沙门。其心平等豪贵下劣。观无异相。但时见施。不宜久留。时彼女人。即以净水。授与阿难。阿难饮讫。还其所止。其去已后。此女便取阿难容貌音声语言威仪等相。深生染着。欲心猛盛。作是念言。若使我得向去比丘以为夫者。不亦善乎。复作是念。我母善咒。或能令彼来为吾夫。我当向母具宣斯事。时此女人。持水还家。诣其母所。而作是言。阿难比丘。是佛弟子。我甚爱乐。欲得为夫。如母力者。能办斯事。唯愿哀愍。必满我愿。母语女言。有二种人。虽加咒术。无如之何。何者为二。一者断欲。二是死人。自余之者。吾能调伏。沙门瞿昙。威德高远。波斯匿王。极生信敬。若脱知我将阿难来。栴陀罗辈。皆被残灭。且复瞿昙烦恼已尽。及其眷属。咸离欲秽。我昔曾闻。断生死者。宜加恭敬。如何于彼反起恶业。女闻是已。悲泣而言。若母不得阿难来者。我必定当弃舍身命。假令瞿昙而违我愿。亦复不能久留于世。设得之者。众愿满足。母闻斯言。惨然不悦。而告之曰。莫便舍命。我必能令阿难至此。尔时女母。于自舍内。牛粪涂地布以白茅。于此场中。燃大猛火。百有八枚妙遏迦花。诵咒一周。辄以一茎投之火中。其咒言曰。

  阿磨利 毗磨利 鸠鸠弥 三磨祢 移 那婆头赐 频头弥车养。
  提菩跋利沙提 毗地踰多提揭阇提 毗三磨耶 磨罗阇 三磨提 跋陀夷阇。

  若天。若魔。若乾闼婆。火神。地神。闻我是咒。及吾祠祀。宜应急令阿难至此。作是语已。尊者阿难。心即迷乱。不自觉知。便行往诣栴陀罗舍。尔时女母。遥见阿难安详而来。告其女曰。阿难比丘。已来近此。汝今应当敷置茵褥。烧香散花。极令严净。女闻母言。欢喜踊悦。庄饰堂阁。安置宝座。净治洒扫。散众名花。尔时阿难。既到其舍。悲咽哽塞。泣泪而言。我何薄祐。遇斯苦难。大悲世尊。宁不垂愍加威护念令无娆害。尔时如来以净天眼。观见阿难为彼女人之所惑乱。为拥护故。即说咒曰。

  悉挮帝 阿朱帝 阿尼帝。

  于是世尊。说此咒已。而作是言。吾以斯咒。安隐一切怖畏众生。亦欲利安诸苦恼者。若有众生无归依处。我当为作真实归依。尔时世尊。复说偈曰。

  戒池清凉净无垢  能浴众生烦恼热
  若有智者入此池  无明闇障永灭尽
  是故三世诸贤圣  咸皆顶戴共称叹
  若我真实浴此流  当令侍者速还返

  尔时阿难。以佛神力。及善根力。栴陀罗咒。无所能为。即出其舍。还祇洹林。时彼女人。见阿难归。白其母言。比丘去矣。母告之曰。沙门瞿昙。必以威力。而护念之。是故能令吾咒断坏。女白母言。沙门瞿昙。其神德力。能胜母耶。母语女言。沙门瞿昙。其德渊广。非是吾力所可为比。假令一切世间众生。所有咒术。彼若发念。皆悉断灭。永无遗余。其有所作。无能障碍。以是因缘。当知彼力为无有上。尔时阿难。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佛告阿难。有六句咒。其力殊胜。悉能拥护一切众生。能灭邪道。断诸灾患。汝今宜可受持读诵用自利益。亦安乐人。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利安己饶益众生。皆当受持六句神咒。阿难。此咒皆为过去六佛所共宣说。今我释迦牟尼三藐三佛陀。亦说是咒。大梵天王。释提桓因。四天王等。皆悉恭敬受持读诵。是故汝今宜加修习赞叹供养。无令忘失。即说咒曰。

  耶头多 安茶利 槃茶利 抧由利 他弥曷赐帝 萨罗结利毗槃头摩帝大罗毗沙 脂利 弥利 婆腻邻陀 耶陀三跋兜 罗布罗波底 迦谈必罗耶。

  佛告阿难。若有众生。受持如是六句神咒。临应刑戮。以咒力故。轻被鞭挞。而得免脱。若当鞭挞。此咒因缘。呵责得免。若应呵责。由此神咒威德力故。永无呵毁。坦然安乐阿难我不见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人。及非人。受持此咒。而被娆害。唯除定业。无如之何。时栴陀罗女。于夜过已。沐浴其身着新净衣首戴花鬘。涂香严饰。金银环佩。璎珞其体。徐步安详。向舍卫国。到城门已。住待阿难。阿难晨朝。入城乞食。女见其来。深生欢喜。随之而行。终不舍离。进止出入。恒随逐之。尊者阿难。见如是事。极怀惭愧。忧惨不悦。还出城外。至祇洹林。顶礼佛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栴陀罗女极娆逼我。行住进止而不舍离。唯愿世尊。慈加拥护。

  佛告阿难。汝莫愁恼。吾当令尔得免斯难。佛时世尊。告女人曰。汝用阿难以为夫耶。女言。瞿昙实如圣教。佛言。善女婚姻之法。须白父母汝今为问所尊未耶答曰瞿昙。父母听我。故来至此。佛言。若汝父母已相听许。可使自来躬见付授。女闻斯言。礼佛而退向父母所。修敬已毕。却住一面。白父母言。我欲阿难以用为夫。唯愿垂愍。与我俱往。亲自付之。于是父母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女言瞿昙。吾亲已至。尔时世尊。即问之曰。汝实以女与阿难耶。答言。世尊诚如圣教佛言。汝今便可还归所止。时女父母。礼佛而退。于是如来告女人曰。若汝欲得阿难比丘以为夫者。宜应出家学其容饰。答曰。唯然敬承尊教佛言善来便成沙门。鬓发自落。法衣在身。即为说法。示教利喜。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出要最善。又此欲者。众苦积聚。其味至少。过患甚多。譬如飞蛾。为愚痴故。投身猛焰。而自烧害。凡夫颠倒。妄生染着。为渴爱所逼如逐焰之蛾。是故智者舍而远之。未曾暂起爱乐之想。时比丘尼。闻说是已。心喜悦豫。意转调伏。尔时世尊。知比丘尼心意柔软。离诸恼障。即为广说四真谛法。所谓是苦。是苦习。是苦灭。是苦灭道。时比丘尼。豁然意解悟四圣谛譬如新净白氎易受染色。即于座上。得罗汉道。更不退转。不随他教。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先愚痴。欲酒所醉。扰乱贤圣。造不善业。唯愿世尊。听我忏悔。佛言。我已受汝忏悔。汝今当知。佛世难遇。人身难得。解脱生死得阿罗汉。亦为甚难。如斯难事。汝已得之。于佛法中。获真实果。所谓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故汝今宜应精进。慎莫放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摩登伽女的前世(续前)(续前)舍卫国的婆罗门长者居士们,听说佛度贱种女子出家修道,都很生气。波斯匿王听说之后也很惊愕,就带着眷属们一起去祇洹林,向佛询问此事。佛陀知道大家心里的想法,为了除去众人的疑惑,就和比丘们说:“你们想知道本性比丘尼过去世的因缘吗?”,比丘们回答说:“是的,我们想知道。”。佛陀说:“你们好好听,我为你们说。”

过去阿僧祇劫,在恒河旁有个花果繁茂、池流具足的园子,园中的大王名叫帝胜伽,是下贱种姓,他和很多下贱种姓的人一起住在这个园子里。帝胜伽有大智慧,高才勇猛,自识宿命,世间之事,无不通达。他有个儿子,名叫狮子耳,长相端正,戒行清洁,心意调柔,仁慈和顺,众德具足,见者欢喜。帝胜伽王把自己所知道的经书咒术等,都教给儿子,所以狮子耳知见深远,就和他父亲一样。

有一天晚上,帝胜伽王忽然想到,儿子已渐长大成人,应该为他娶妻了,妻子必须是端正贤良、才德超绝的女子,这样才和我的儿子般配。当时有个婆罗门,名叫莲花实,宗族高贵,七世以来,净而无杂,才艺超绝。莲花实有个女儿,名叫本性,品德和相貌都很殊胜。帝胜伽王心想,莲花实的女儿和我儿子般配,我应当为儿子去求婚。

第二天早上,帝胜伽王就带领大众来到莲花实的园林,等待莲花实。

莲花实看到帝胜伽王说:“你们这些下贱种,来我这里想要做什么?”。

帝胜伽王说明来意后,莲花实非常愤怒,骂道:“你们下贱种和我们婆罗门相比,就像萤火虫比月亮,尊贵卑劣,天壤之别,你真是不识好歹,痴心妄想,赶快滚吧!”。

帝胜伽王回答说:“所谓下贱种和婆罗门,都是从娘胎里出生,死的时候,婆罗门也和下贱种一样,人人都不愿多看一眼。如果说有贵贱的差别,为什么生死没有差别呢?”

莲花实说:“婆罗门从梵天的口中出生,刹帝利从梵天的肩膀出生,毗舍从梵天的肚脐出生,首陀罗从梵天的足下出生,所以婆罗门最尊贵,你们下贱种尚在上述四种种姓之外,还敢说没有差别?你不要再说了,赶快走吧!”

帝胜伽王说:“您如果说世间的四种种姓都是梵天所生,只有婆罗门从口出生,所以最尊贵,那么为什么婆罗门也有手有脚呢?比如小孩子玩游戏,把泥沙堆成房子,或者堆成金、银、米、麦等,而这些泥沙并不会因为小孩起名字的缘故,就真的变成金银等珍宝,还是一样的泥沙。你因为被愚痴蒙蔽,所以妄起贡高尊贵之想。如果四种种姓都是梵天所生,那就是兄弟,为何不能通婚呢?人的贵贱是不一定的,如果所谓尊贵的人作恶,则是下贱,如果卑贱的人为善,就是豪胜,所以尊贵与否,在于是否修习善业,而不在于种姓。”

然后,帝胜伽王以其高广的智慧、无碍的辩才,种种比喻说理,终于令莲花实非常敬佩,心生欢喜。

莲花实问:“仁者说的很对啊,请问您过去世是什么人,修什么法,作什么功德,能成就现在的智慧辩才?”

帝胜伽王回答:“我过去世做过梵王、帝释、净盖仙人、婆罗门、转轮圣王等,修习慈悲、禅定、智慧,广化众生,施作佛事。”

莲花实又问:“仁者会占星术吗?”

帝胜伽王回答:“这点小事,我当然知道。”

接着就为莲花实宣说二十八星纪,以及星纪所行善恶之相,和日月薄蚀吉凶之相。(此处经文较长,就不详说了)

莲花实听完后,非常赞赏,对帝胜伽王说:“我愿意将女儿嫁给你的儿子,不用任何聘礼。”

帝胜伽王见婚事确定下来,就欢欢喜喜的回去了。

佛陀说:“当时的帝胜伽王就是我的前世,莲花实就是舍利弗,师子耳是阿难,莲花实的女儿就是现在的本性比丘尼。阿难与摩登伽女过去世曾为夫妻,爱心未息,所以有今生的因缘。”

--译自《摩登伽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4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07:47 , Processed in 0.28096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