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4|回复: 1

[佛教文化] 心静自然明,无处不修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静自然明,无处不修心 (转)

当我们静下来时,就能听到外界很多声音,有往来汽车声、高空飞机声、窗外虫鸣鸟叫声……,因为心静会比较敏锐,外面的境界即历历可辨。倘若在静中能多用心,智慧便从中而生,这也就是正念、正定。
  
有一则小故事——有个人遗失了昂贵的名表,十分心急,赶紧请大家帮忙查找。
  
于是,很多人都热心地帮他找,但是翻箱倒柜都未找到,最后大家也找得精疲力竭,只好稍作休息。手表主人又难过又着急,此时有位年轻人自告奋勇,要独自再去找。
  
他请其他人在房外等候,自己走进房间里,却坐着如如不动。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要找东西,怎么一直没有行动?所以大家也静静地看着这位年轻人,究竟要做什么。
  
坐了一会儿,年轻人突然站起来,钻进床下,出来时表就找到了。
  
大家兴奋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手表在床底下呢?”

他说:“心静下来时,自然可以听到手表的嘀答声,就知道表在那里。”
  
当我们静下来时,就能听到外界很多声音,有往来汽车声、高空飞机声、窗外虫鸣鸟叫声……,因为心静会比较敏锐,外面的境界即历历可辨。倘若在静中能多用心,智慧便从中而生,这也就是正念、正定。
  
正定是指内心无邪思、无邪念、无烦恼。
  
近年来有许多人喜欢修学禅坐,其实日常生活中,担柴挑水无不是禅。
  
譬如:很久以前有位小沙弥从小就在寺院中修行,他在寺院里每天勤奋地和大众轮替职务,不是种菜就是做厨房的任务。
  
有一天,他在厨房摆放碗筷,老和尚看一看,就问他:“小沙弥,你现在在做什么?”
  
小沙弥回答:“我在摆碗筷。”
  
老和尚又问:“你的心在想什么?”
  
小沙弥说:“什么都没有想。”
  
老和尚就说:“可惜啊!你现在如果想着‘和大家结好缘’,欢喜地摆碗筷,等会儿有很多人来吃饭,你就已经和大家结了好缘,这样就是正精进。”
  
智慧之光:

只要有心,时时都是修养心灵的好机会。

所以,待人处世要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若能如此,内心自然会平静、祥和,智慧即能不求而得。

智慧与烦恼就如天平的两端——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若轻一点,就能增加智慧。

倘若能敞开心胸,多去关怀社会人群,内心就没有空间装载烦恼。

修心就是要学习去除烦恼,让自己拥有平静的心。

心静,境界自然明朗;心若不静,外境也会随之紊乱。

发表于 2012-1-2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07:15 , Processed in 0.47786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