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724|回复: 13

[佛经佛典] 正月初一~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圣诞祝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2-1-23 00:13 编辑

南无兜率内院万德周圆位居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2009112203612974_2.jpg




.香赞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 热在金炉上
顷刻纷纭 即遍满十方
昔日耶轮 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称圣号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三称)

.如意宝轮王咒十四遍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
怛侄他。唵。斫羯啰伐底。震多末尼。
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
篅啰阿羯利。沙夜吽。癹莎诃。
唵。钵蹋摩。震多末尼。篅攞吽。
唵。跋喇陀。钵亶谜吽。

.心经(一遍)

.赞偈
位居补处
万德周圆
龙华树下说真诠
愿生兜率天长侍佛前
当来授记先
过去曾作智光仙
大慈三昧妙难宣
庄严南有海岸国
补处上生兜率天
心识圆明十方界
性修功德一时圆
几多内院往生辈
会启龙华授记先
南无兜率内院万德周圆。位居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拜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十二拜)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三拜)
南无普贤菩萨(三拜)
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三拜)

.三皈依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再拜三拜问讯而退)
----------------------------------------------------
诸位善知识,凡逢诸佛菩萨圣诞佳期若能持斋、礼拜、诵经、念佛、或者放生、布施、修桥、造路等等之善行者,胜过日常功课,有千百忆倍之功德!
是日放生,食素,点灯,礼拜,助印经书等,愿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大道如一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2-1-22 16:06 编辑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披只国。妙华山中恐惧树间鹿所聚处。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人一切贤圣神通已达悉尊比丘。其名曰贤者了本际。贤者马师。贤者和波。贤者大称。贤者贤善。贤者离垢。贤者具足。贤者牛齝。贤者鹿吉祥。贤者优为迦叶。贤者那翼迦叶。贤者迦翼迦叶。贤者大迦叶。贤者所说。贤者所著。贤者面王。贤者难提。贤者和难。贤者罗云。贤者阿难。如是之辈。五百比丘。复有菩萨如弥勒等五百人。其名曰增意菩萨。坚意菩萨。辩积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瑛吉祥菩萨。软吉祥菩萨。神通华菩萨。空无菩萨。喜信净菩萨。根土菩萨。称土菩萨。柔软音响菩萨。净土菩萨。山积菩萨。具足菩萨。根吉祥菩萨。如是等菩萨。五百人

尔时弥勒菩萨从座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愿欲有所问。唯天中天听者乃敢问。佛告弥勒菩萨。我当听所问。便问在所欲。如来当随其所欲。而发遣之令心欢喜。于是弥勒菩萨得听所问。踊跃欢喜白世尊言。菩萨有几法行。皆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佛告弥勒菩萨。善哉善哉弥勒。菩萨多所哀念。多所安隐。愍伤诸天及人。乃发意问如来如此之义。谛听常思念之。弥勒即言。唯然世尊。受教而听。

佛言弥勒。菩萨有一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谓为一。谓寂静平等道意。是为一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二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二。一者住于定无所起。二者方便别诸所见。是为二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三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三。一者得大哀法。二者于空无所习。三者所知无所念。是为三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四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四。一者立于诫。二者于一切法无所疑。三者乐处闲居。四者等观。是为四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五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五。一者常立德义。二者不求他人长短。三者自省身行。四者常乐于法。五者不自念身常救他人。是为五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六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六。一者不悭贪。二者除弊恶之心。三者无愚痴。四者无粗言。五者其意如虚空。六者以空为舍。是为六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七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七。一者有善权之意。二者能分别于诸法宝。三者常精进。四者常当欢悦。五者得于信忍。六者善解定意。七者总智慧明。是为七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八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八。一者得直见。二者直念。三者直语。四者直治。五者直业。六者直方便。七者直意。八者直定。是为八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九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九。一者菩萨以脱于欲远离诸恶。不善之法无有想念。以得寂定欢喜。行第一一心。
二者已除想念。内意为寂其心为一。无想无行便得定意。心为欢悦。行第二一心。
三者离欢喜观常为寂定。身得安隐如诸圣贤。所说所观心意无起。行第三一心。
四者苦乐已断。欢悦忧戚皆悉为止。所观无苦无乐其意清净。得第四一心。
五者过于色想。
六者无复说想。
七者不复念种种想。悉入无央数虚空慧。
八者皆过无央数虚空慧。入无量诸识识知之行。
九者皆过诸识知之慧。无复有无之想。皆过诸无识之慧。便入有想无想之行。不见想得寂定三昧。是为九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十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十。一者得金刚三昧。二者所住处有所进益三昧。三者得善权教授三昧。四者得有念无念御yù度三昧。五者得普遍世间三昧。六者得于苦乐平等三昧。七者得宝月三昧。八者得月明三昧。九者得照明三昧。十者得二寂三昧。于一切诸法具足。

弥勒。是为菩萨十法行。弃诸恶道不堕恶知识中。于是弥勒菩萨以偈赞佛言

 世尊本布施  妻子及饮食
 头目无所惜  佛德度无极

 护禁无所犯  如鹖hé爱其毛
 奉戒无与等  功德度无极

 已现于忍力  悉等诸苦乐
 忍辱为大势  佛德度无极

 已了精进力  无上德对害
 精进为大至  佛勤度无极

 已断一切恶  导师乐一心
 大慧寂为力  佛净度无极

 清净慧自在  自然无所起
 智慧常第一  佛明度无极

 慧降魔官属  树下得大智
 上义离诸秽  佛力降伏魔

 世尊转法轮  大身师子吼
 恐伏诸外道  佛慧度彼德

 色妙无与等  戒德及智慧
 精进度诸岸  佛道过众德

 难譬不可喻  无上大智慧
 常讲诸法宝  光明导御众 

尔时贤者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世尊。是弥勒菩萨所愿具足。说法无缺减。讲法字句平等。所说法句无所缚着。讲经竟无乱。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如其所云。弥勒菩萨辩才具足。所说经法无所缺减。佛言阿难。弥勒菩萨不独以偈赞我。乃往过世十无央数劫。尔时有佛号炎光具向作王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今现在成慧行安定世间父无上士导御法天上天下尊佛天中天。尔时有梵志长者子名曰贤行。从园观出遥见如来经行身色光明无央数变见已。心念甚善未曾有也。如来之身不可思议。巍巍如是光色妙好威神照曜。吉祥之德以为庄饰。愿令我后当来之世。得身具足如是光色威神照曜。吉祥之德而自庄饰。作是愿已。便身伏地心念言审。我当来之世得法身。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如来当过我身上。

于时世尊炎光具向作王如来。知贤行长者子梵志心之所念。便过其身上。适越其上已。便得不起法忍。于是佛还顾告侍者言。我所以过长者子梵志贤行身上。即时令得不起法忍。眼能洞视耳能彻听。知他人心中所念。自知所从来生。身能飞行神通具足。佛适过梵志贤行身上。便达众智五通具足无所亡失。即以偈赞佛言

 往来世到十方  人中尊无与等
 唯志道过诸行  愿稽首觉导师
 
以过诸世间明  及摩尼火炎光
 佛光明为最上  愿稽首觉导师

 如师子一鸣吼  诸小兽无不伏
 佛讲法亦如是  悉降伏诸异道
 眉间相清且彻  威无量如积雪
 其光明照三界  佛在世无与等
 圣足下生相轮  其轮妙有千辐
 此土地及山陵  不能动无上尊 

是时佛告贤者阿难。欲知尔时长者子梵志贤行者。今弥勒菩萨是。贤者阿难即白佛言。弥勒菩萨得不起忍久远乃尔何以不速逮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耶。佛语阿难。菩萨以四事不取正觉。何等为四。一者净国土。二者护国土。三者净一切。四者护一切。是为四事。弥勒菩萨。求佛时。以是四事故不取佛。
佛言阿难。我本求佛时。亦欲净国土亦欲净一切。亦欲护国土。亦欲护一切。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佛告贤者阿难。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何等为十。一者所有无所爱惜。二者妻妇。三者儿子。四者头目。五者手足。六者国土。七者珍宝财物。八者髓脑。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阿难。我以此十事疾得佛道

佛语阿难。复有十事疾得佛道。何等为十。一者以法立于诫德。二者常行忍辱。三者常行精进。四者常一其心。五者常行智慧度于无极。六者不舍一切。七者已得忍心等于一切。八者不习空。九者得空法忍。十者得无想之法。阿难。我以此十事。自致得佛道。

佛语贤者阿难。我本求佛道时勤苦无数。乃得无上正真之道。其事非一。佛言阿难。乃过世时。有王太子。号曰一切现义。端政姝好。从园观而出道。见一人得疾困笃。见已有哀伤之心。问于病人。以何等药得疗即痊。病人答曰。唯王身血得疗我病。尔时太子。即以利刀刺身出血。以与病者。至心施与意无悔恨。佛语阿难。尔时现义太子。即我身是。阿难。四大海水尚可升量。我身血施不可称限。所以尔者求正觉故

佛语贤者阿难。乃往过世有王太子。号曰莲花王。端正姝好威神巍巍。从园观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癞。见已即有哀念心。问于病人。以何等药疗于汝病。病者答曰。得王身髓以涂我体其病乃愈。是时太子即破身骨。以得其髓持与病者。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太子即我身是。佛语阿难。四大海水尚可升量。身髓布施不可称计

佛语贤者阿难。乃往去世有王号曰月明。端正姝好威神巍巍。从宫而出道。见盲者贫穷饥饿随道乞丐。往趣王所而白王言。王独尊贵安隐快乐。我独贫穷加复眼盲。尔时月明王。见此盲人哀之泪出。谓于盲者。有何等药得愈卿病。盲者答曰。唯得王眼能愈我病眼乃得视。尔时王月明。自取两眼施与盲者。其心静然无一悔意。月明王者。即我身是。佛言。须弥山尚可称知斤两。我眼布施不可称计

佛语贤者阿难。弥勒菩萨本求道时。不持耳鼻头目手足身命珍宝城邑妻子及以国土布施与人。以成佛道。但以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得致无上正真之道。阿难白佛。弥勒菩萨以何善权得致佛道。佛言阿难。弥勒菩萨。昼夜各三正衣束体。叉手下膝着地。向于十方说此偈言

 我悔一切过  劝助众道德
 归命礼诸佛  令得无上慧 

佛语贤者阿难。弥勒菩萨以是善权。得无上正真之道最正觉。阿难。弥勒菩萨求道本愿。使其作佛时。令我国中人民。无有诸垢瑕秽。于淫怒痴不大。殷勤奉行十善。我尔乃取无上正觉。

佛语阿难。后当来世人民。无有垢秽奉行十善。于淫怒痴不以经心。正于尔时。弥勒。当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所以者何。弥勒菩萨本愿所致。

佛语贤者阿难。我本求菩萨道时。欲护一切悉令得净。处于五浊淫怒痴中。乐在生死。所以者何。是诸人民多为非法。以非为是。奉行邪道转相贼害。不孝父母心常念恶。恶意向兄弟妻息眷属及他人。轻易师和上。常犯男子垢浊转相食啖。愿处是时世于中为佛。若郡国丘聚县邑。但说众恶转相贼害。瓦石相击杖相挝zhuā拨bō。便共聚会转相骂詈。自还其舍设置饭食。以毒着中欲害他人。起想垢浊转起诽谤。伏匿过恶还相发露无复善意。

佛言阿难。我以大哀普念一切。为此辈人讲说经法。贤者阿难闻佛说此。即白佛言。未曾有是天中天如来等正觉。能至勤苦普弘大意。调御弊恶令得成就。为除重担具足法宝。为此辈人说其经法。

佛言。如是阿难。如汝所言佛能忍此尔。乃应如来等正觉。教化刚强为除众冥。用佛法德具足之故。乃为此人说其经法。阿难白佛言。我闻如来坚重精进等心如是。衣毛为竖。此经名为何等。云何奉行。

佛言阿难。此经名为本愿当持慈氏本行弥勒所问。当善持之。

佛说经已。弥勒菩萨。贤者阿难。贤者大迦叶诸大弟子。及众菩萨。一切会者。诸天龙神干沓dá和世间人。闻经欢喜。前为佛作礼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彌勒菩薩真言與功德利益--- 海濤法师  輯


一、彌勒菩薩,梵名:Maitreya,或稱阿逸多慈氏菩薩、金剛因菩薩。密號為迅速金剛。據釋迦的預言,彌勒佛的壽命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但又出生在人類的世界,來救濟釋迦佛沒有教化過的眾生,因此,也稱為補處菩薩。

二、長咒

  禮敬三寶  禮敬彌勒勝者

  拿摩  惹納達雅呀  拿摩  巴嘎哇得

  釋迦牟拿耶  答他嘎答耶  阿哈得  三藐三布達雅

  答雅他  唵  阿日得  阿日得  阿巴惹日得  阿日巔扎呀

  哈惹  哈惹  美曲  阿哇羅給得  嘎惹  嘎惹

  瑪哈薩瑪雅  悉地  帕惹  帕惹  瑪哈泊提曼扎

  比扎  瑪惹  瑪惹  耶瑪剛  薩瑪雅

  泊提  泊提  瑪哈泊提  梭哈



三、真言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摩訶瑜伽 瑜擬寧 瑜詣詵縛履  欠若利計 莎訶

  namah samanta-buddhanam maha-yaga yogini yoge-svari

  khanjarke svaha

  中譯:歸命 普遍諸佛 大相應 相應者 相應自在 

      空生作 成就

四、心咒:

   唵 妹怛隸野 娑縛賀

   om maitreya svaha

   歸命 慈氏 成就

彌勒菩薩真言與功德利益—二      海濤  輯

五、種子字: a 或yu或vam



六、彌勒菩薩真言的利益:

◎經典上說:如果有人口誦彌勒心咒,或耳聞咒音有以下殊勝功德:

1.在釋迦佛滅度到下一尊佛出世的中間,如果下墮到地獄、畜生、餓鬼道,都可以出離。

2.可以當轉輪聖王。

3.能生於兜率內院,彌勒菩薩前。

4.生其他善處,沒有障礙困難,一切如願,壽長命遠、財寶豐饒。

5.彌勒菩薩發願,若有人持其心咒無論口誦,心念,耳聞者,得令不墮惡趣,且能一切如願。

6.凡是聽到彌勒佛真言者,絕不會墮入地獄、餓鬼或畜生等惡趣。光是聽聞的眾生就有這樣的利益,更何況是持誦者。

7.當彌勒佛下生時,無論你生在六道的那一道,彌勒佛都會來救拔你,彌勒佛會找到你,使你成為彌勒佛的弟子,直接從彌勒佛接受教法,得到彌勒佛授記,能夠迅速成佛。

8.持誦此真言,也能實現你所有的願望,利益非常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有情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度众生。

在我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如甘肃炳灵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表示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

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坐像世称“乐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雕像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儿倾倒于地,对围观的人们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后梁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宋崇宁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此后,江浙一带就逐步流行一种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就成了寺庙的定制。

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五代、宋元时所刻的各种佛教造像中,就有这样一尊弥勒像,所雕的弥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彼诸佛力,得蒙大加持。现眷咸安乐,先亡超升地。
各随因缘法,闻法净心识。善道与佛国,随愿往生之。
愿生忏悔心,罪业能清之。愿生感恩心,恩德当报之。
愿生吉祥心,遇人生善意。愿生菩提心,众生解脱地。
愿生回向心,我心无所执。诸佛加持力,大愿不思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彼诸佛力,得蒙大加持。现眷咸安乐,先亡超升地。
各随因缘法,闻法净心识。善道与佛国,随愿往生之。
愿生忏悔心,罪业能清之。愿生感恩心,恩德当报之。
愿生吉祥心,遇人生善意。愿生菩提心,众生解脱地。
愿生回向心,我心无所执。诸佛加持力,大愿不思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顶礼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03:56 , Processed in 0.295430 second(s), 25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