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斋菜只有二三十款,而新派素食已经超过一百多款。(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即使新派素食超越了地域国界,但还是坚守传统斋菜的“戒五辛”,不用蒜、葱、兴渠、韭和薤调味。 一些素食馆有时在菜价和品质两头玩跷跷板:菜价便宜的,品质一般;品质尚佳的,菜价吓得心血少。四处寻觅之下,刚刚找了一间“菜价中档,品质中上,装修雅静”的素菜馆子,它就是位于广州时代广场的“普天缘素食”,邂逅了把香港新派素食引入广州的首个功臣。 ? 意大利的“白汁口蘑海鲜”,椰奶味浓。(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斋菜、素食分两坛 传统斋菜的经营,一般是“三不求”:不求卖相、不求味道、不求场面,但从台湾传入香港,再由香港导进广州的新派素食,陆续达到了“味道多、卖相好、场面靓”的素食进餐氛围。在普天缘素食馆里,象征开启众生的菩提心的莲花,以吊灯、墙挂、壁画为载体,用女性化的装饰风格设计装修包房、卡座与大厅,体现出“潜移五味于怡乐,默化淡雅于中和。食素者之德福,莫不显乎于此”的营运思路。厅中,那一幅手绘的《众生》工笔画,显示出经营者的心态与食客品鉴的角度。 ?法国的“乳酪育兰花”,幼滑里强调乳香。(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即使在香港,传统的斋菜因为食材戒五荦戒五辛,口味偏于清淡而受到信众的喜爱,但口味和卖相不能与时俱进。1987年,香港十大名厨在香港佐敦道的传统斋菜食肆六榕仙馆,探讨适度改良斋菜,遵守戒五荦戒五辛的戒规,研创一批新派素食的菜式,五滋六味的仿味素食材料,而食材不再局限在菇菌蔬果面筋。传统斋菜只有二三十款,而新派素食已经超过一百多款”,普天缘总监的陈志明介绍传统斋菜和新派素食之间的区别,他当过点心师和荤厨,最后选择了素食烹饪,与其他名厨一起首创香港的新派素食。当年,坚守传统斋菜的斋菜馆日营业额只有3000港元,而新派素食馆的日营业额从初期的1.5万港元飙升到6个月后的每天进账6万多港元。 ? 品尝了普天缘那红油闪亮、花椒香逸的“川渝水煮鱼块”,唇舌一阵麻一阵辣。(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1997年,陈志明在广州参与创办了第一间的新派素食馆。而七年之后,拥有71年历史、广州最早的斋菜馆“菜根香”结业,有一位食客为此撰诗:“煮斋烹素酬居士,源出六榕斋食厅;近得减肥成卓见,新风怀念菜根香”。陈志明认为“菜根香”结业的原因是“管理不到位,经营没斗志,菜式欠创新”。 ? ? ?香港的“避风塘炒豆卜”,没有了五辛之一的蒜粒,豆豉吊出香气。(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甜酸香辣无国界 当我在普天缘捧起了菜牌,惊奇地发起130款的素食菜式里,有47款是“无国界”口味的,酸甜香辣,轮番上场:台湾的“红烧味蒡”,厚香惹味;意大利的“白汁口磨海鲜”,椰奶味浓;印度的“黑椒椰香山药”,双香扑鼻;马来西亚的“上上签”,沙嗲酱里花生味浓;香港的“避风塘炒豆卜”,没有了五辛之一的蒜粒,豆豉出香气;日本的“五行汤”,汤水鲜甜;德国的“黑松露炒彩丁”,菌香可口。 “越南春卷拼香荔酥卷”,一人吃两种口味的素食,第5位没得吃。(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最开胃的是无盐调味,但微酸微辣徽甜的荷兰“酸辣水饺”,用了番茄、茄汁、荷兰喼汁三种酸物调校酸味,再用子姜粒、豆瓣酱调混辣味,撒入芹菜粒出香味,放些白糖煮出甜味,两个人花25元可吃光了一大海碗,汁水不剩。 ? ?开胃的是无盐调味,但微酸微辣微甜的荷兰“酸辣水饺”。(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牛肝菌拌野生竹笙”、“黑松露烩白灵菇”、“羊肚菌”、“素味柳”、“香煎银鳕鱼”、“素味蒡”和“素卤玉”等七款西式的素食套餐,随意搭配日本烧汁、黑椒汁、咖喱汁、酸甜汁、仿鲍汁、麻辣汁和日本芥辣汁,49种变化,满足了忌讳荤肉又想素食多变的食客需求。
马来西亚的“上上签”,沙嗲酱里花生味浓。(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英国口味的素食,以这一款“芝士煨面”更出彩,香浓润滑,引诱我又吃了半海碗。细问厨师江泽富,方知“煨面十步曲”:轻炸薯丝,急爆料头,添五行汤,煮成薯茸,添芝士片,加南瓜汁,薄盐调味,烹煮面条,芜茜增香,撒芝士粉。写出这一段文字的速度,真的比不上吃这一碗面的速度,好吃就得快! 德国的“黑松露炒彩丁”,菌香可口。(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