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29|回复: 12

[佛化生活] 组图:“衣加衣”走进云南山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组图:“衣加衣”走进云南山区(转)
       每天早上5点半,7岁的张国能就要起床,要是妈妈喊晚了点,他就会生气,会冲妈妈哭闹。因为他怕老师骂——尽管这个“骂”大多数时候只是老师佯怒,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他觉得这比父母的训斥更令人沮丧。为此,他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怎么在两个小时内走完山路,赶到学校。
他的上学之路,要走过一段湿滑的黄泥路,钻过一丛还不是那么浓密的灌木林,穿过一片已是满地落叶的树林,再越过山脚一条没有桥的“岔河”,然后就能看见还在半山腰的学校了。


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有手电筒,“只有等稍微看得见再走。”他母亲说。而对于学校三分之二要摸黑上学的小学生来说,手电筒是必备的工具。当地一位老师感慨,几十年过去了,孩子们上学所改变的只有照明工具从火把变成了手电筒。和家访的老师一起走过这段路后,我甚至无法想象这个还在上一年级的孩子每天是怎么从家走到学校的。

     学校本来是7点10分上早自习,不过像张国能这样家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则可以推迟到8点上正课。就算这样,他还是经常会迟到。而且,不止他一个人,只要距学校步行超过1小时的小学生,迟到都是常事,对于学校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件能理解却又无奈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就是曲靖市会泽县上村乡打营村委会打营小学,之所以使用这段长长的名字,除了想介绍得更清楚之外,也是因为路程的远近和名字的长短本身就很匹配。位于乌蒙山上的打营小学,海拔约有3000米,属于云南典型的高寒山区,从上村乡到村里,不到20公里的路程也要花将近2个小时。对当地的村民来说,这是运送农作物出去,有时候运费和人力成本比售卖的东西还高的一条路;而对于“衣加衣”送温暖活动的志愿者来说,这是一条难以辨别方向的“迷魂路”。

       12月13日19时,装载有600余件衣服的车辆,由昆明的爱心人士携带着辗转送到了打营村。3个小时前,他们刚在雨碌乡盐塘小学捐赠了500余件衣物、鞋子、文具,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打营小学。“基本是走上几百米就要问路。”尽管已经忙了一天,但领队丁竞的脸上仍毫无倦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开门 于 2011-12-21 19:30 编辑

孩子用旧衣裹脚当袜“最好就是我们把衣服送到,孩子们都在上课,不会发现我们的到来,然后我们卸下衣服就走。”丁竞曾对盐塘小学的校长说。她的想法和每一个志愿者一样,在献出温暖的同时,却不想让这份温暖显得刻意。

     山路间接帮助她实现了愿望:到达打营小学时,除了学校办公室传出来的微光,就只有满天繁星。学生早已放学,除了留守学校的三四位老师,再无他人。前两天下的雪基本化完,但气温仍然只有3摄氏度,寒气从四面八方的树林中扑面而来,身着羽绒服的志愿者们一下车,都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哆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他们在卸下捐赠的衣服不久后,就连夜赶回昆明。而对于打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要领到这些衣服,还得等第二天一早,顶着冬日的严寒,走完崎岖蜿蜒的山路来学校。学校没有寄宿,校长陈柱宽介绍,学校133名小学生,有三分之二都要走超过一小时的路上学;在之前的盐塘小学,情况同样如此。

      山区寒冷的冬天,走一段山路之后,鞋子和膝盖以下的部位都会被打湿,如果下雪更是会完全湿透。当地的老人大多患有风湿病,和这个原因是分不开的;上学路上的孩子,也在走着他们祖辈和父辈所走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营小学和盐塘小学都没有食堂,大部分时间,孩子们要自带干粮。中午休息时,学生们会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花1元钱买一袋方便面,或花5毛钱买一袋小零食,干嚼。而这已经是少部分家庭情况“较好”的孩子的待遇,其他大部分孩子都是带家里前一天的冷饭,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煮了两个洋芋带来,到中午放学,便从书包里掏出来啃。

      这一天,张国能带的是一坨拳头大小的米饭,说是米饭,里面还掺杂着很多“荞疙瘩饭”——这里的山区,农作物只有种植玉米、洋芋、荞麦,才会有收成。他用一个白色塑料袋包着自己的午餐,吃完后,就到水龙头下面洗好,回去晾干下次再用。他本来有一个挺大的塑料饭盒,是妈妈前不久到上村乡赶集时花了2元钱买的,但饭盒装的饭会有很大的一股塑料味儿,张国能用了没多久,就叫嚷着不用了,妈妈只能让他继续用塑料袋带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尔,一直吃白饭没有菜他也会觉得腻,就会缠着妈妈说想吃方便面,这个时候妈妈只能摸出1块钱给他,不过这种机会“一个月也就几次”。

      孩子们并不会互相比谁的饭菜好,他们比的,是谁的铅笔字写得好,是谁读书的声音大,甚至只比上算术课用的小木棍——看谁的更多更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破旧的校舍也影响不到他们的快乐心情,甚至连老师都是如此。“看着一些老师的离去,我也动摇过,但看到有这么多人在关心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我下决心扎根在这里干一辈子了。”在盐塘小学当了8年教师的代荣柱说,“在我看来,最艰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路虽然差点,但好歹车能进来了。”就在志愿者到达的这一天,盐塘小学又收到了一批匿名寄来的图书,“都不知道是谁寄的。”

       而在打营小学,尽管校舍仍然非常破旧,在去年他们也收到了向日葵爱心联盟捐赠的一批全新桌椅,有70套,足够把一到六年级的桌椅全部换掉,“就算是在乡上,这批桌椅的牢固度也是数一数二的。”老师们很自豪。学校唯一一个办公室里也堆着此次捐赠的衣服,对很多孩子来说,这就是他们过年的新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衣加衣”温暖行动“衣加衣”温暖行动,是腾讯网新闻中心在2011年年终首倡发起的大型微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面向城市人群,为偏远地区贫困群体募捐冬季衣物。活动得到深圳市关爱办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截至12月份,全国已设立了超过40个收衣点。



 “衣加衣”成为互联网上一股涌动的暖流。许多温暖的话语被追捧,“我们要给世界增加一点温暖”,“你独自一人怎能温暖”,“衣加衣等于温暖,一加一等于不再孤单”。


 毛衣、棉衣、棉裤、棉袜、布鞋、手套、围巾、帽子等,必须干净无异味,大人小孩的均可,小孩衣服要5 岁以上;文具、护手霜、面霜、润唇膏均需全新;中小学阅读的课外读本,至少8 成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11:33 , Processed in 6.00318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