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07|回复: 5

[佛化生活] 世间人的爱出于妄心:今天喜欢你,明天又恨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净空法师

  佛法讲慈悲,慈悲就是爱心,而且这个爱心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它是理性的,它不是感情的。

  佛以及我们中国圣人并不是完全反对男女结婚,为什么?你不愿意出三界。不愿意出三界,那就行的世间法,虽是世间法也要不昏,这是圣贤对我们的教训、对我们的期望。

  所以,夫妻的结合,在古代不是爱情,古代是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生跟太太从来没见过面,他们之间没有恋爱,什么意思来结婚?为了要达到共同的生活目标。

  从前夫妻的结合是道义,有情有义,有恩有德,现在民主开放,如果还能保持古圣先贤这个理念,那你的家庭一定非常幸福美满。

  在古代,夫妻的结合确确实实是为了承传祖宗的家道,所以结婚要以这个生活目标为思考的标准,不能够迷在感情上,迷在感情上一定痛苦。

  因为感情变化太大了,一个人早晚情绪都不一样,哪能保得了明天是什么样的心态?所以说爱情变化太大,靠不住!

  真正永远不变的爱是谁?佛与大菩萨。佛菩萨的爱是真实的、平等的、清净的,永远不变的。佛法为什么不讲“爱”?爱是感情的,所以它换一个名称叫慈悲。

  慈悲是理性的爱,是永远不变的爱;世间人的爱是从妄心流出来的,妄心变化无常,今天喜欢你,明天又恨你。所以要知道,慈悲跟爱是一桩事情——从感情里面生的叫爱,从理智里面生出来的叫慈悲。
发表于 2011-12-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悲是理性的爱,是永远不变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里 以无畏的智慧去爱(转)

来源:《微语录》 作者:湛空法师

人生在世,切不要失去慈悲心,一定要常常观照这颗心,使它富有智慧与永恒!

没有美好愿望的欢喜,也许是残酷的;

而没有欢喜的美好愿望,则容易变得冷漠。

在似水的流年里,应以无畏的智慧帮助别人,

不求回报,但求奉献;

不求被理解,但求去理解;

不求被爱,但求去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用慈悲来升华感情 爱的升华就是慈悲 (转)

人类是因为有情爱才生到人间来的,父母如果不相爱,就不可能结为夫妇,子女又怎么生到人间来呢?所以说:“情不重不生娑婆。”

可是,人活在世上为了情爱,常常苦乐参半,为情所苦,为情烦恼,所以处理情爱一定要有方法。

用慈悲来升华感情:爱的升华就是慈悲。

一般世俗的情爱是自私的、狭隘的,如果能够升华为对众生的慈悲,所谓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切就更完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无染的爱——迈入人格升华的境界 (转)

作者:证严法师    文章来源:静思晨语·第五篇

  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

  不管是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不要封闭自己。你要先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

  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在人生道路中就会活得很快乐。

  倘能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祸伤身;所以做人应该吃点亏,做个大智若愚的人。

  把气愤的心境转换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转换为爱,如此,这个世间将愈益完美。

  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是一分虔诚的爱心。

  人生最悲哀的感受莫过于“人有眷属,唯我独无”。因此,菩萨道行者说:“你们看待世间一切众生,应该把年老者当作自己的父母去孝敬他;年龄与己相近者,就当作兄弟姊妹去敬爱他;年龄比较幼小的,则当作自己的子女一般去爱护他……”这是人性中最高洁、最真、最善、最美的爱。

  爱,绝不能夹杂着烦恼,因为有烦恼就会有污染。

  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会有烦恼。

  有所求的爱,是无法永久存在的。能够永久存在的,就是那份无形、无染而无求的爱。

  父母过份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清茶淡香,即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爱——这件东西在人心中常觉得奇缺,常觉得饥饿难饱足,像饿鬼一样。人在爱欲中,是永远没办法满足的。

  要谈情就必须谈长情——觉悟的情;要说爱,就必须说大爱——解脱的爱。

  佛鼓励我们要有大爱,要爱得透澈,爱得普遍,尽虚空遍法界,达到冲破自我、和合于大自然同体大我的爱。不要像泥泞一样,有色彩、湿粘粘的。

  一切有宗教思想的妇女,应把身心培养得像月光一样慈悲柔和。宽大自己的心胸,燃起智慧之光,使一家人,甚至整个社会,每个人与你相处,都像是沐浴在清凉的月光中,这样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这才达到爱的真谛,迈入人格升华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歇心离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22:03 , Processed in 0.29504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