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0|回复: 3

[佛教文化] zt:my带居士们打禅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8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带居士们打禅七
今年是我第四年打七。除了去云居山和少林寺打过几个七外,自己多数是在四祖寺和柏林寺打七,去年还在柏林寺的无门关开堂当过维那,所以对柏林寺打七的规矩是熟门熟路了。今年被分在柏林寺的文殊阁禅堂带领众居士打七,堂内事无巨细全部要照顾到,感受颇多。柏林寺禅堂共四个——无门关,普贤阁,文殊阁,净业堂。出家师傅在无门关禅堂,普贤阁全部是女居士,净业堂以念佛为主,文殊阁禅堂的特点是人多而杂:男女一堂,常住居士和比较难管的女居士以及所有的男居士全部安排在这里。文殊阁人最多的时候有一百五十人左右,最少的时候也有八十人左右,加上我自己一共七个出家人(其中三个没有打过七,其他三个没有监过香)来管理,真是一堂热闹。
如何在这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持标准禅堂的打七形式,费了我不少的脑筋。首先是解决硬件上的不足。这个禅堂是木地板,不能卓香板;再有就是里圈的两圈禅凳如何摆放是个问题。根据经验将三块大地砖放在香案前不阻碍行香的地方以便卓香板,虽然占用了两张禅凳的空间,但禅堂一下子显得有样子了。禅凳摆放的时候我将两边开两个通道,方便进出里圈。这样行起香来非常的流畅,尤其是在末后香前的“满天星”行香时穿插起来很方便也很好看。以前没有监值师的位置,加一个,不难。扛香板的人少了点,只好叫大家在香板头点地的时候用点力来营造气氛。监香师比较辛苦,一个人要监两支香以上,动作还要规范,只好给他们多做点工作。因为文殊阁离厕所较远上厕所不方便只好取消“小净赶快”,换成“各归本位”,然后在开静后马上说:“大小架房赶快”。出堂的时候监香师太少,所以不说“监香师先出堂”,改成“大家依次出堂”了,这样堂里除了这两点做不到外,其它的就圆满了。
真正的困难是禅堂内部的规矩适应。起七的下午才开始讲繁杂的规矩,短时间内是讲不完,只好草草了事,留在禅七中慢慢再讲。大概地讲了一天的安排,没有办法全部演示,只是讲了几个特别的香的规矩。堂里很多是没有打过七的人,讲太多也记不住,只好和他们说:“记不住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有香板。”
安排座位也比较困难。以前禅七中不对号入座,现在要求对号入座以便管理。因为我认为身安才能道荣,要求打七的人把自己的座置选好、布置好,以便坐的安稳,所以我的很多时间用来安排座位。然后是安排内护七和打扫卫生的人员。因为堂里人多(一百多人)所以内护七要四个提壶倒水、四个提篮子散杯子、四个拖地的人,这样一共要十几个人,教的时间短只好以后慢慢适应了,开始的几天乱是免不了的了。打扫卫生倒是不费劲,因为居士们都很发心,愿意做事情。
晚上起七。三下下地板、两声鱼子响后起香了,好个热闹!先招呼监香师去无门关禅堂授香板;刚来没有安排位置的人,安之;有一个男居士竟然围着一条大牡丹花的红毛毯当裙子穿进来被轰了出去;说话的、不跟圈子走的、边走边东张西望的、掩口而笑的……不守规矩的五花八门,见一个打一个。放完廉子、打完叫香不久就该喝茶了。打站板、卓香板招呼两边坐,打了一圈人才坐好。内护七里有几个是护过七的,但是散杯子、倒水的丁字步还是纠正了好几回;居士们喝水的姿势更是五花八门,又是纠正了一圈才统一下来。总算是在一片的叮叮铛铛声音中喝完了茶,收了杯子敦好地,简单讲了一些起七的客气话,就让大家坐着等无门关禅堂里的消息,在没有声音以前趁机又讲了一些规矩,过一会儿监香师傅回来了。从扩音器里听到了大和尚说完起七法语后,两声催板、五支香板三下落地声音(很不整齐),行起来了。因为时间早了很多,又得不到无门关那边的任何消息,只好按时间表来做,这就要多行半个小时的香,趁此纠正了居士们在行香中一些不正确的习惯。止静时间到了,打了一声木鱼大家站立,这回五支香板总算同时落地,带着监值师,监香师逆走圈子到自己位置前,卓香板喊“各归本位”,赶紧跑到佛前去阻止从佛前穿堂过的人,还是没有全部纠正到。大家盘腿上座后,检查一圈毛病很多:鞋子没放好,包腿布不包好搭下来以便到时候放脚下来别人看不见等等。纠正得差不多了和监香师交叉走圈子喊:“养息香打起精神来!”听到三声木鱼和关门声觉得非常满意,两个半天的练习终究见到成效了。
每天的开示是养息香后在无门关讲,然后通过扩音器传到其他禅堂。因为无门关那边提前了半个小时左右开静,所以我们还没有下地就在静中听到开示了,没有办法硬着头皮按原计划的时间开止静。 总算熬到养息香开静,要在座上吃梨糖水和点心,自己不得不下地去规范了一番。吃完收拾好后三下下地板下地,催促快点整理包腿布,监香师卓香板,两声木鱼众香板头点地后喊:“香板放下满天星,见缝就行!”,刚刚教人家行香要跟圈子走,现在又要叫人家不必跟圈子要见缝就行,为难他们了,慢慢来吧。
放廉子;打叫香;打站板;逆走圈子;卓香板;喊各归本位……点头就卓的末后香总算止静了。铺好棕垫,走草鞋圈一切正常。在事先就交代监香师不要随便就打香板和卓人下座的前提下还是有人被卓了下来,因为是居士,我们也不为他们出鞋,只好在那里等他下座。可是他不知道规矩不下座,只好下地和他讲了。开静时间到了,一声木鱼后喊:“养息”,很多人又不敢下地,又解释了一通规矩。招呼他们打扫完卫生后回到寥房已经十点多了,想想后面困难只能让自己咬紧牙关,赶紧休息。
文殊阁禅七的特点
柏林寺禅七的规矩依循的是虚云老和尚1951年在云门寺时制定的。这套规矩中的活动量只有老规矩的三分之二,对现代人是很合适的。因为想坐时间长的人可以在放养息后不下座接着坐,也可以在其它时间打坐(自己就是在身体情况好的时候,每天早上两三点就进堂坐,放养息后还能再接着坐,每天也能坐到十一个小时以上),而对于平时不怎么打坐的人尤其是没有参加过禅七的人来讲,这套作息制度的活动量一般两三天后就能适应,是入门的好台阶。
柏林寺的特点就是弘法活动多而且面广,打七也是一样,很多人是第一次参加禅七的,所以规矩是不会知道的。第一次参加禅七的人很想守好规矩,只是苦于不知道和记不住繁杂的规矩,这些人其实是很好管理的。难管的是精神不正常和外道以及身体不好的人。我采取的办法就是劝身体不好的人离开,偶尔一两次的大活动量就会让他们知难而退;精神不正常和外道就拿他们示范规矩,能起到杀鸡教猴的作用,他们受得了那就是管理成功,大家高兴了,受不了出堂也不可惜。
禅七准备工作做得也好。每个来参加禅七的居士填表格,以便我们掌握在堂人员情况以便好管理。对号入座减少了很多的混乱。让每一个人在进堂前看禅堂共修规则,减少了很多简单规矩的解释,一旦有人犯了规矩,如手机在堂内响起来了等常见规矩,就让他们去客堂再学一次规矩再进堂。严格控制进堂人员,使他们感受到要想进禅堂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样就会珍惜进堂的机会。对于屡教不改的人按照禅堂规矩处理,出堂就成了最严厉的处罚,使人不敢轻视禅堂的规矩,保证了禅堂的严肃。
新设了一个方便大众吃东西喝水的地方。打坐本来就容易上火,喝的水少了就更容易了,所以让大家喝够水,补充好体力很重要。所以在门口设置了一个饮水台,把各种饮料、水果、点心放在那里供大家吃。因为是个方便,所以管得就特别紧,绝对不允许在大众喝水的时候私自到门口喝水。这是在云居山和少林寺打七的时候学来的,尽管还很简陋,但因为以前没有,现在有了,居士们还是很感激。
文殊阁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每天进出堂的都在十个以上,多的时候能有四五十个。考虑到“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所以凡是填了表的,坐一两天的也让他们进堂。三天后秩序好起来的时候,当地人早晚来坐香的人我也让他们进堂了。对于在堂里的人只要提出来想换位置并有可能实现就尽可能满足他们,所以换写座位牌子和安排座位的工作量很大,整个禅七下来要超过五百个。例如,有的人打完第一个七后因为没有假,只能在每个周末来坐一天,这样来来去去要安排好几次;而有的人则会因为种种原因要换几次位置。
也可能是因为来来往往的人多的缘故,在堂的大学生很多,不算北大来坐三天的十几人,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就有十几个。因为自己比较留心他们,所以尽量留住他们。在他们腿子疼的时候教他们怎么办,轮流把他们安排在自己的对面坐,让他们克服腿子疼的困难。因为他们都是自愿来的,再加上自己的威胁利诱,收到不错的效果。
禅七真是天公作美,就起七和解七前一天下了点雪,其它全是好天气。要不然我们上厕所和打扫卫生就苦了。外边流感那么严重,我们堂里的人也是来来往往的,可是也没有几个人得病,这要得益于常住事先的安排,每个杯子都用消毒柜消毒。平时经常停电,在这三十五天的时间里才停了几个小时电,这是很少见了的。
文殊阁禅七的精彩
禅堂里有很多感人的事情。七个出家人中有几个是佛学院的学僧,进步很快。他们不但自己坐得好(开始的时候是单盘坐,后来基本上全是双盘坐了),还能很快掌握带香的技巧,后来干脆就让他们当维那了,自己只管安排座位,处理一些比较难解决的事情。还有几个是老常住的出家人也很了不起,他们本来是在念佛堂不进禅堂的,我请他们来帮忙监香,他们参加完了后面的三个七,基本不缺香,把腿子疼忍下来了。
有一天当值师又咳嗽又流鼻涕,腿子也疼得坐不住,我一看知道他感冒了。我问他要不要休息一两支香,我有批准请一支香假的权利。结果他说:“我实在不愿意缺香,看情况吧!”最后也没有休息。还有一次监香师病了,走圈子就走不稳,后来实在累得站不住了,走完圈子坐在边上,我一看赶紧下地代他监香并劝他休息一支香。
堂里的居士收获很大,尽管全部坐完三十五天的人不多,但基本上人人都有受用。其中有个潘居士这次受益良多。她刚来的时候整天疑神疑鬼,怕外界来的气聚集到她的腿上。后来我告诉她不要管那些,只管专心用功后,一个多七后她整个人变了,不但不再疑神疑鬼,还发心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她打几次普佛没能解决的问题在这次禅七中彻底解决。
还有一个姓石的居士,以前可能练气功的,长的人高马壮。他平时一声不吭,也不参加公益活动。有一次在静中他哭起来了,搞的监香师不知道该怎么办,朝我这边看,我暗示监香师给他手纸提醒他。还有一次行香的时候居然大吼一声,我也没有理他。后来他问我气出不来怎么办?我说不要管它,专心用功,如果实在很疼就挺挺腰,抬抬头。几天后主动要求参加护七了,而且担任最繁重的洗杯子工作(一天要洗一千多个杯子)。
有个姓张的居士,从禅七开始到结束一直在为大众泡茶等饮料,没有时间行香,腿子疼就生抗着,看到他疼的样子我都揪心。还有一个姓马的老居士问我:“怎么不让别人对自己生烦恼?”后来我知道他因为自己年龄大(72岁)呼吸很重,影响边上的人,自己很愧疚。我说:“台子上有风,没有人愿意坐,你坐那里可以吗?”他说:“太好了!”再有就是常住的居士中午不能休息,又不愿意缺香,又怕挨香板。所以他们常常要圆瞪双眼来打坐,真是为难他们了,他们中很多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啊。直到后来我在堂里常常要讲的话是:“要是太辛苦就休息一两支香。”其它还有很多感动的事情无法一一罗列。
文殊阁禅七的不足
禅七中闲岔是多得不得了。最大的要算放三天香过腊八,那天来人很多,人山人海,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有的只有睡地铺,中午吃饭吃了四堂,众多的香客搞的打七的人饭有时也吃不上,是但那天有八百多人受了三皈依,自己都累病了。
再就是放两支香为大护法打普佛,因为他们要为开政协会议祈福消灾。虽有这些闲岔,但我们还是很感恩他们,没有他们我们连这个禅堂都没有,更不要说打七了。因我在讲规矩的时候就把“要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要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要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要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灌输给了居士们,居士们不但没有什么闲话,还能积极配合,自己的心真的很感动。其实这也是柏林寺的特点——普度众生。云居山则不同,他们由外寮的人打普佛和过腊八节,打七的人要不留心都不知道过节了。
还有电视台来采访、拍录像,杂志社来拍照片等很费精力。其它的小闲岔就没有断过,一直到解七那天的早板香还有人在穿堂过,所以规矩是从头讲到尾。再比如直到解七前一天还有人刚进堂;常常时间对不准,扩音器里开始讲开示了我们还在行香,或者我们等了快五分钟扩音器里还没有声音传过来;每次上厕所就像要去冲锋陷阵一样,需要咬紧牙关如此等等闲岔不断。
禅七中还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事前嘱咐过监香师不要随便打香板和卓人下地,但有时他们显得过于严格。本来规矩是起杀鸡教猴作用的,结果他们把猴也杀了。再就是打七的人不能止语,止语有很多好处,虽然要求所有的人止语也只有部分人能遵守。大多数人不但在堂外高声说话还在行香的时候说,后来自己也实在是纠正不完了,只好要求他们不要在堂内说话,在外边不要高声说话。
文殊阁禅七的花絮
禅堂里有几对母子或父子共同参加这次禅七共修令人感动,但是他们也是容易讲话分心的人,安排他们的位置就显得很重要,要不然他们一门心思照顾家人,自己的功夫早飞到九霄云外了。
这次居士们发心,给堂里的人捐善款几千元买书和吃的,极大地丰富了饮水台上的花样,让疲惫的身体有个加油站。
快解七了,有人请假要去买火车票,提醒自己该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尽管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还是圆满地完成了。
去北京的包车,总费用是2500元,我估计了一下决定每人出70元,一开始人不够,后来人数一直在36人之间徘徊,今天这个人不坐了,明天那个人又加一个。最后在快开车的时候总人数居然是三十七个,还多了九十元钱放入功德箱。
冯居士在打七后给我发来了他的《雨雪》:
悬雪划空痕犹在,
飞临浅水身已开。
纷纷扰扰世间事,
漫漫长劫梦中来。
文殊阁禅七的总结
这些都再次证明有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心的好处。用这种心来坐香,连腿子疼都会好很多,更不用说别的了。因为心量扩大了,不会把边上人打闲岔放在心上了,容易专心用功了。
自己要坚持下来,给别人做榜样,要把自己的风格与别人结缘,与别人分享,毅力也变得强了起来。如此等等真是应现色身,演扬妙法。
这次禅七总的来讲还是圆满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少的收获。
 
发表于 2011-11-2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满禅七,获益匪浅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南无东方无忧世界贤吉祥如来
南无南方寂静世界无边光如来
南无西方欢喜世界喜吉祥如来
南无北方不动世界宝幢如来
南无东南正行世界无忧吉祥如来
南无西南方宝幢吉祥世界宝幢如来
南无西北方妙声世界吉祥花如来
南无东北方安乐世界莲华光嬉戏智如来
南无下方广大世界光明吉祥如来
南无上方月光世界财吉祥如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22:33 , Processed in 0.17179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