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4|回复: 1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报常行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刚从终南山佛子夏令营回来,一直沉浸在法喜中,有千般感悟,皆在心中,却无法言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心里甚是着急。今天,受诸位师兄发文鼓励,方萌发撰文之意。也算是机缘成熟,愿于诸位师兄共勉。  缘起  说实话,经过这一次佛子夏令营,我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我学佛的缘起是这样的,我在很小的时候,那时在农村,每当村里死人了,唢呐吹奏起哀乐的时候,我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那哀乐仿佛吹起了我千百年的乡愁。那时侯,我就觉得人生真是苦短,没有什么意义。难道我的一生也要像那些死去的人一样,为了生计而劳苦奔波,最后,无望的撒手离开这个世界,不!我不要这样活?我从心底抗拒着,呐喊着,可是,要怎样活,怎样才能无悔的度过此生,我却又不知道。生我之前我是谁?生我之后谁是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些问题常常困扰折磨着我,人不知道佛法,真是可怜啊,活的糊里糊涂的,在我以后的人生中,虽然有时清醒,有时迷糊,但是,求道之心,从来没有停息过,为什么?因为,我痛切的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如果,没有佛法的光明,我们众生的心灵永远处在无明黑暗中,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想一想都会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众生苦,是因为不知道佛法,找不到出路。我在没有接触佛法之前,一直就在黑暗中摸索,练过各种气功,读过老子《道德经》等道家经典,也曾经被邪师所骗,吃苦无数,付出沉重代价。经历之曲折复杂,真可以写一本书。为什么我到今天还没有放弃修行,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修行佛法,才是唯一的出路。人的灵性,不能超升,一定退堕,如果退堕,以后会越来越苦。无量寿经上讲;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你还等待什么呢?希望有缘接触佛法的朋友,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佛缘,不要得来容易,失去也容易。你们比我有福报多了,我是吃了很多苦碰的头破血流才找到佛法,当然,我比一般人更懂得珍惜佛法的可贵。至今还有无数的人为求道在苦苦摸索,没有找到佛法的大门,我们怎么可以小看自己的善根呢  自古以来,求法不易,多少大德不惜身命,为法忘躯。推荐大家去看《密勒日巴尊者传》。这是宇宙中第一惊心动魄的伟大的成就者的传记,我们多少人都是流着眼泪看完的。相信看完后,你一定会升起强烈厌离心和猛厉的道心。如果对佛法生不起真正的信心,对这个世界升不起强烈的厌离心。学佛必然会悠悠散散,得过且过。难以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用台湾李炳老的话说,岂不是玩弄佛法。恐无利益,实在是造罪无边。不可不知。其实,一切都决定于自己的态度,修学佛法,也是要至诚恭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没有恭敬心,觉的老子天下第一,那可能佛就远在天边,如果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五体投地,你就会发现,原来道就在自己的脚下,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所谓道不远人嘛。 在这次佛子夏令营活动中,我要感谢发起者和赞助的所有善信居士,还有给予我们法布施的所有法师们,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这段殊胜的因缘,这场圆满的法会。我只想要一片树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森林。我只想要一片云朵,你却给了我整个天空。感恩哪!我首先要感谢心一老师,从他身上,我学到了感恩。我过去学过蔡礼旭老师讲的《弟子规》。觉的非常好,欲求佛道,先把人要做好。要做人中好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大德都在反复强调.学佛要把基础打好,高楼万丈从地起,没有地基,恐怕是空中楼阁,梦幻泡影.净空老和尚常常强调净业三福和《弟子规》,其目的就是要学佛人首先把人做好。净业三福第一福就讲: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做好人,首先要孝敬父母。而我,连最起码的孝敬两个字都没有做到,我也想改变自己,可是,老缺乏一个动力。所以很惭愧,一直没有办法落实在生活中。直至到在夏令营中,我见到心一老师谈到自己的母亲(一位十分慈祥的老菩萨)。几次落泪。他的言行虽然很轻柔,但是像重锤,撞击着我的心钟,一瞬间,我回忆起自己从小到大,种种忤逆父母的恶行。顶撞父母,做事我行我素,不顾父母的感受,让父母担心受怕,操尽了心。今天,也算是当众发露忏悔,我虽然学佛了,可是,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一个佛子应该做的吗?我过去经常自我感觉很不错,觉的自己有幸闻到佛法,周围那些人为了衣食而忙碌,不知人生的意义,不过是俗人而已,现在想想,自己的我慢有多大。有时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人就来气,遇到事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在挑别人的毛病。修行就是在修自己,修自己的心,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语言,行为。古德讲,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我是只见别人过,不见自己过,你们说,我的修行能提高吗?恐怕到猴年马月,也难出离六道,为什么?轮回心造轮回业。南师说人的一生,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反省以下自己的内心,有没有天天在做这三件事。有的佛友,谈起佛法来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谁他也没有放在眼里。 但是,你看看他的行持,他的所作所为,连一个普通好人的标准都达不到,这是言高而行卑。连鬼神都鄙视的。这是典型的我慢,老子天下第一.一个学佛的人,不孝敬父母,却说要救度众生,众善奉行,真是无有是处。你自己都不一定信。要知道,百善孝为先。人的孝心一开,百善皆开。 所以,我悟到了,修行要从孝敬两个字真正做起。地藏菩萨在因地的修行,就是从孝亲开始,地藏菩萨为救度父母发广大的誓愿,至今仍震动尽虚空,遍法界,感动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也要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以此为基点,逐渐扩展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修行的人心量一定要大,心量小不行。早晨做功课时,突然在佛前泪流满面,我跪在佛前,忏悔自己无始劫以来所造的恶业,愿十方诸佛加被,能令我身口意三业清净,愿代法界一切众生忏悔,愿一切众生皆能孝敬父母,离苦得乐。我想,自己一定要到父母面前去忏悔,请求他们的原谅,我买来父母喜欢吃的东西,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默默祁求诸佛能够护念,让我圆满地完成心愿。  回到家里,是父亲开的门,我望着日渐苍老的父亲,心中突然充满了感动,我便一头拜倒在父亲的面前,放声痛哭,那一瞬间。我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把自己满腹的悔疚,像亲人诉说,我是一个性格十分刚强的人,三十多年来,流眼泪的次数可以说寥寥无几,我的人生几次重大的转折,就像是在生离死别的场景下,在昨夜登高楼,望尽天涯路,实在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别人愁都能愁死。我不但不伤感流泪,反而有一种坦然的感觉,以前还觉的的自己修行的不错,不为世风所动,现在看来,那时因为缺少感恩的心,堕入顽空井而不自知。在修行中只注重自我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而完全没有顾及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伤害到别人。真正的修行应该是处处替别人着想。希望别人好的。是无我的。无私的。 显然,我突如其来的行为,有点吓着了父亲,他不住的问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我急忙说,没有没有?我说暑期参加了一个佛子夏令营,那里的师父和老师教会了我无何来孝敬父母,真是救了我啊,我说我过去真是一个不孝子,经常抱怨父母对自己不够好,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为父母做过什么?我是真诚地来向您忏悔,您一定要原谅我啊,我尽情的倾诉着,发露忏悔着,我的胸部隐隐做痛。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强烈的侵袭而来,我突然想起师父观音禅院的果宣大师的话,真正的修行一定要如生龟脱壳,撕心裂肺一样。我记得,当时,江西的卜师兄还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现在,我才相信,真的修行人,所说的大死数次,小死无数次,诚斯其言,一点也不错,人如果真正的用心办道,时时刻刻,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与过去那个充满贪嗔痴的自己做生死的搏斗,破旧立新,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人即使错了,也是对的,自己即使是对的,也是错的,别人有委屈,可以说出来,修行的人只能默默承受,并且要心平气和,此等滋味,如何与人说。你看那莲花,只有扎根在最脏最臭的淤泥中,他开出的花朵才是最灿烂圣洁的,他的花香才是沁人心脾的,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莲花扑鼻香。我想极乐世界的莲池海会,那些菩萨们的根也一定扎在痛苦浊恶的世间,他们只要在苦难的世间救度一切众生,他们在极乐世界才有无限的光明和快乐,他们的快乐是以众生的快乐为快乐的。佛菩萨是不舍一切众生的。  我对父亲的忏悔还没有完,大家一定奇怪,我为什么一直没有提到母亲呢?那是因为母亲回老家去看望外公外婆去了,两位老人家年近古稀,外公已经九十岁了。母亲这次回去也就是尽孝道。母亲已经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只是自己心很粗,没有用心体会而已,宽严法师讲,要善用其心。不知道你会不会善用其心,其实,只要会善用其心,你惊奇的发现,你的周围处处都有佛菩萨的化身,来点化你,帮助你提高,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就像禅宗讲的什么是禅?你只要见性了,一切无不是禅。我正有些懊悔母亲还没有回来,这次忏悔没有圆满,你说奇不奇怪?我的念头刚起,就传来敲门声,我跑过一看,啊呀,原来是母亲从老家回来了,真是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我赶忙给母亲到了一碗水,刚和母亲说了几句问候的话,我突然感到十分悲痛,就跪在母亲面前,放声大哭,母亲十分吃惊,忙问怎么了,父亲在一旁说,娃是向你忏悔来了,我看见父亲的眼角湿润了,似乎看到了点点的泪花,我从小到大,几乎就没有见过父亲流过泪,我想,一定是自己的行为感动了他。母亲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原谅不原谅的。父母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无论子女怎样对自己, 他们的心中一样对我们无怨无悔,没有任何的希求,只是永远希望子女过的比自己好,常常牵挂着自己的孩子,心里面惟独没有自己。这不就是佛菩萨的心吗?我们到处寻找佛菩萨,原来佛菩萨,就是堂上二老啊。我们老家有两句话,想想非常有道理,说父母的心,常常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却在石头上,多么的发人警醒啊!我们常常对父母的关心,牵挂熟视无睹,甚至嫌罗嗦,经常不耐烦,想一想,我们的心不就像一块又冷有硬的石头吗?我们什么时候体会过父母的苦心呢?我们经常觉的自己很痛苦,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看的很重,从来没有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天使为什么会飞?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看的很轻。这是我在看丛飞报告文学时,收益最大的一句话。如果说世上有菩萨的话,丛飞一定是一位真正的菩萨,一个人的爱心竟然可以做到这样,为了失学贫穷的孩子,完全忘记自己的幸福,甚至可以说没有了自己。他虽然去了,可是他让世间的人知道了什么是大爱无我。我们爱众生,就得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父母的恩情似海深,父母的恩情高如须弥,这首劝孝歌,曾经读的我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今天,愿意与大家分享,我们一起来体会和感知父母的恩情.
发表于 2011-11-5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看看,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1:55 , Processed in 0.30782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