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6|回复: 2

[说说布施网] 来看佛陀以大海妙喻佛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2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諸比庫,大海逐漸向下、逐漸傾斜、逐漸深入,而不會忽然陡峭。諸比庫,以大海逐漸向下、逐漸傾斜、逐漸深入,而不會忽然陡峭故,諸比庫,這是大海的第一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諸阿蘇羅喜歡大海。 再者,諸比庫,大海之定法是不會超越海岸。諸比庫,以大海之定法是不會超越海岸故,諸比庫,這是大海的第二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諸阿蘇羅喜歡大海。 再者,諸比庫,大海不與死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屍,則迅速運其至岸邊、沖上陸地。諸比庫,以大海不與死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屍,則迅速運其至岸邊、沖上陸地故,諸比庫,這是大海的第三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諸阿蘇羅喜歡大海。 再者,諸比庫,凡所有的大河,諸如:恒河、亞木那河、阿吉拉瓦帝河、薩拉菩河、馬希河,當它們到達大海之後,皆捨棄先前的名字,唯稱為‘大海’。諸比庫,以所有的大河,諸如:恒河、亞木那河、阿吉拉瓦帝河、薩拉菩河、馬希河,當它們到達大海之後,皆捨棄先前的名字,唯稱為‘大海’故,諸比庫,這是大海的第四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諸阿蘇羅喜歡大海。 再者,諸比庫,無論世間之眾流注入大海,以及空中降雨,大海也不會因此而覺得不足或充滿。諸比庫,以無論世間之眾流注入大海,以及空中降雨,大海也不會因此而覺得不足或充滿故,諸比庫,這是大海的第五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諸阿蘇羅喜歡大海。 再者,諸比庫,大海唯有一味,即鹹味。諸比庫,以大海唯有一味,即鹹味故,諸比庫,這是大海的第六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諸阿蘇羅喜歡于大海。 再者,諸比庫,大海有許多寶物、各種寶物,這些寶物諸如:真珠、摩尼、琉璃、硨渠、玉石、珊瑚、銀、金、赤珠、貓眼石。諸比庫,以大海有許多寶物、各種寶物,這些寶物諸如:真珠、摩尼、琉璃、硨渠、玉石、珊瑚、銀、金、赤珠、貓眼石故,諸比庫,這是大海的第七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諸阿蘇羅喜歡大海。 “諸比庫,正是如此,於此法、律中有八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到這些後,比庫們喜歡於此法、律。哪八種呢? 諸比庫,又猶如大海不與死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屍,則迅速運其至岸邊、沖上陸地。正是如此,諸比庫,若有人破戒、惡法、不淨、形跡可疑並覆藏所作,非沙門卻自稱沙門,非梵行者卻自稱梵行者,內裏腐敗、漏泄,秉性惡劣。僧團不與他共住,迅速集會而舉其罪;即使他仍坐在僧團中間,其時他也已遠離僧團,而僧團也[已遠離]他。諸比庫,以若有人破戒、惡法、不淨、形跡可疑並覆藏所作,非沙門卻自稱沙門,非梵行者卻自稱梵行者,內裏腐敗、漏泄,秉性惡劣;僧團不與他共住,迅速集會而舉其罪;即使他仍坐在僧團中間,其時他也已遠離僧團,而僧團也[已遠離]他故,諸比庫,這是於此法、律中的第三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比庫們喜歡於此法、律。 諸比庫,又猶如所有的大河,諸如:恒河、亞木那河、阿吉拉瓦帝河、薩拉菩河、馬希河,當它們到達大海之後,皆捨棄先前的名字,唯稱為‘大海’。正是如此,諸比庫,有此等四種種姓:刹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當他們於如來所說的法、律中從俗家而出家,出家之後皆捨棄先前的名字、族姓,唯稱為‘沙門釋迦子’。諸比庫,以有此等四種種姓:刹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當他們於如來所說的法、律中從俗家而出家,出家之後皆捨棄先前的名字、族姓,唯稱為‘沙門釋迦子’故,諸比庫,這是於此法、律中的第四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比庫們喜歡於此法、律。 諸比庫,又猶如大海有許多寶物、各種寶物,這些寶物諸如:真珠、摩尼、琉璃、硨渠、玉石、珊瑚、銀、金、赤珠、貓眼石。正是如此,諸比庫,此法、律有許多寶物、各種寶物,這些寶物諸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諸比庫,以此法、律有許多寶物、各種寶物,這些寶物諸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故,諸比庫,這是於此法、律中的第七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此之後,比庫們喜歡於此法、律。 諸比庫,於此法、律中乃有此等八種稀有、未曾有之法。見到這些後,比庫們喜歡於此法、律。”
 在本经中,佛陀以大海具有的八种稀有的特点,来比喻佛陀的正法、律中所具有的八种稀有的特点。 根据诸经论的义注,凡夫弟子的戒行可因受戒离(samàdànavirati)而具足。受戒离即在受取学处之后,他决心“即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犯戒”而远离诸非行。 圣弟子的戒行则因正断离(samucchedavirati)而具足。正断离是与圣道相应之离。自从圣道生起之后,即使连“我要杀生”等的念头也不会在圣者的心中生起。 因此,持守五戒是在家圣弟子的行为素质。对于出家圣弟子来说,他们不可能故意违犯诸如杀生、非时食、观听歌舞娱乐、接受金钱等任何为世尊所禁止的非行,因为他们已经根除了造作这些非行的潜伏性烦恼。
发表于 2011-10-23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6:03 , Processed in 0.44838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