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段锦 于 2011-10-22 17:24 编辑
文中黑色部分为宣化上人讲义。
什么是“本愿”?
“药师琉璃光”,是这一位佛的名号;“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本愿”,是在他没有成佛之前,所发的菩提愿,所发的菩提心。在没成佛之前发,所以叫本愿。
什么是“功”?怎样算是“德”?为什么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我们具备“德”了吗?
“功德”,功,就是外边所立的,叫功;德,是内边所积蓄的,这是德。
立功,譬如你建造庙宇,修补桥梁、道路,为所有的人来谋幸福,令所有的人都得到利益了,这叫立功。
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德就是自己没有亏心的事情,你做事情做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外不欺人,内不欺己。
你所行所做,在外边立功,而内里头积聚着,就有德行,所以这叫功德。立功、立德,这个德行的事情是里边的,功是外边的。
这个德行,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你做的善事,不一定要教人人都知道,也不需要各处去卖广告,说:“我又做了什么什么好事了。”或者“我又受了五戒了,受了八戒了,受了多少戒了,我是一个受菩萨戒的人!”这不需要表露自己的身分,不需要自夸。
德行是没有人知道的,那都是德行;你教人知道了,那就差一点了,所以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你善欲人见,那就不是德行了;恶恐人知,那真是大的罪过了。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要那么俗头巴脑的,俗里俗气的,还是各处争第一,说:“我又造了什么什么好事了!我又怎么样子啊,布施了什么什么!我又怎么样做护法了!”一有这一种的思想和自夸自满的行为,这都不够护法的资格了。
所以你们各位啊!学佛法、听经,都是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不要虚张声势地,弄一些个虚伪的宣传。我注重的是真功实行,不注重那些个虚伪的宣传。我们学佛的人,再那么俗头巴脑的,再那么俗里俗气的,那你说世界还有不俗的人吗?所以这个很要紧的,我们要给世人做一个榜样,真正地令人佩服我们佛教徒的一种品行,一种思想,那才能感化动人呢!这是功德。
我们天天都在诵经,这个“经”到底是什么? 真的了解它的含义了吗?
“经”,这个经是经常之法,经常不变的一种法门。经就是圣人被下之言,就是圣人所说出的言教。那么这种经是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它有很多的意思,简略地讲,不外贯、摄、常、法这四个字。
“贯”,是把佛所说的道理、意义,由始至终贯穿起来。“摄”,是摄受所有众生的机宜。“常”,是什么时候也不改变,古今都不改变,都是这么一个经常之法。“法”,是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过去众生,现在众生,未来众生,所有的众生,都遵从这个法。所以说“三世同遵名曰法”,这是法,大家都要遵守这个法则。
这个经,又有绳墨义,好像那个做木匠的用来画线的斗似的。又是涌泉义,就好像在这个地里头,泉水涌上来了,这叫涌泉义。
若讲起来,这个经字也有很多很多的道理,不过你们可以把这个意思记一个大概。什么叫经呢?经,就是经常不变之法,不能改变的,它是永久都是这样子。这一位佛讲,是这样子;那么将来的佛讲,还是这样子;过去的佛讲,也都是这样子。所以古今不变叫常,三世同遵叫法。那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单地解释,就是这样子。
————待续。。。
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宣化上人
顶礼佛法僧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