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良是山西省盐湖区龙居镇尚义村枣农,他的日光温室马牙枣甜脆可口,平均颗重9.2克,让上海浦东食品超市枣商竞价以每公斤44元包购,高出上年露地枣的9倍。他率先实施日光温室栽培鲜枣,使他的马牙枣提前1个月成熟上市,成为今年河东枣区开园卖鲜红枣第一人。 孙国良今年61岁,是个开拓创新型农民。他所在的村庄是个粮棉生产基地。2001年,他听说毗邻的临猗县有人引进沾化冬枣成功,便多次前去学习取经。第二年春将自家的5亩盐碱低产棉田改为冬枣园,实行枣棉间作。2006年冬枣初果,亩均收入突破2000元。之后连年递增500多元,成了村里的致富明星。2008年,他又从临猗引进8月中旬早熟、高产的马牙枣,对冬枣隔行高接换头,效益更可观。 去年,孙国良看到临猗枣区兴起设施冬枣热,便追根溯源,赶到陕西大荔、澄城县示范园,对遮雨棚、大棚和日光温室反复观察、核算,发现日光温室效益最佳。在缺少技术和经验的情况下,他断然采取聘请乡土人才,借脑经营办法,与澄城县温室经营效益较好、经验技术丰富的枣农孙景兆达成协议,签订全程技术服务和包销产品合同。 同年10月初,在孙景兆临场规划指导下,孙国良投资14万余元,在枣园建起了室内宽10.5米、长320米的日光温室,与妻子迁居枣园,严格按孙景兆的指导栽培经营。温室内350株马牙枣、400余株冬枣生长健壮,果实累累。 今年7月,日光温室内的马牙枣开始部分早熟,各路枣商闻讯抢购。孙国良夫妇坚持诚信经营,尝后觉得口感“差一截”,便谢绝开园。半个月后,才开始采摘首批红熟可口的枣果。其间,无论枣商催逼再急,递价再高,夫妇俩总是笑盈盈地一句话:“枣儿不红不熟,咱不卖!”村民们都敬佩地夸孙国良夫妇:“不光为咱闯出了一条高效益种植致富路,还给咱树立了诚信榜样!” 更多精彩详见【方家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