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992|回复: 29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暖暖重阳日 浓浓敬老情----让我们都来为老人们献上诚挚的祝福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4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04.jpg
秋风飒爽,又是一年菊花黄,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老人节 ——“九九”重阳节。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尊敬的前辈们曾经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值此重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都来为老人们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布施法界感恩行 + 1 感恩。感恩天下的父母。阿弥陀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01.jpg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03.jpg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05.jpg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
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重阳要不要艾灸的,楼上的神医大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明天俺要记着打电话给老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06.jpg
共饮菊花茶或菊花酒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愿天下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都能早遇佛缘,皈依三宝,共同念佛,往生极乐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愿天下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都能早遇佛缘,皈依三宝,共同念佛,往生极乐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7 编辑

重阳节,敬老、登高、赏菊、插茱萸。在慧剑的家乡广西,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很多地方都有重阳节拜祭祖先的习俗,供品,就是壮家特有的五色糯米饭。此外,还有竹筒饭、艾糍粑、糯米糍粑等重阳节的美食。待俺一一介绍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01:52 , Processed in 0.727734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