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3|回复: 0

[淘宝网店] 小提琴业余着是美丽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一位小提琴演艺人员唠嗑,她说自己春节期间演出活动多,很累。我就感到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倒是挺幸福的。五十年代有本小说,叫做《工作着是美丽的》,以前觉得书名很特,现在却觉得应该是“业余着是美丽的”才好。

但凡把拉琴、作琴、教琴当作职业来做的,就必然和赚钱、谋生与无可奈何联系在一起。别说薛伟、郑荃这样的名人会时时感到烦躁,就是提琴专业的一些学生,也常常流露出根本不喜欢这个职业的情绪。

想到前几天写的“师从林朝阳、用郑荃的琴、拉巴赫”的帖子,忽然觉得那样一来,我岂不是要从业余走向专业里去了吗?您也许要问,走向专业有什么不好?是的,从技艺的进步方面讲,这是对的。但我相信一旦我走向那一条路,就会像大家流传的“四大傻”那个顺口溜一样:“泡妞,把自己泡成了老公”。结果注定是可笑的。

我现在有时间就拉
小提琴,没时间就不拉;想拉就拉,不想拉也没有负担;拉好拉坏无所谓,就是一个玩儿琴的手儿。暂且不说自己能否把小提琴玩到专业程度,就是假设自己将拉琴变成了职业,那么我断然就没有了“不求甚解”那样的思想境界,我整天会忧心忡忡,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什么修身养性啊,都离我远远的,以我的现实主义倾向和顽固,我只会一门心思用小提琴价格赚钱,并为赚得少而抑郁寡欢。网友牛筱龙在不同的时间分别说过这样的话,一句大致是:“拉小提琴的好处就是让你少干点坏事,别去吃喝嫖赌”,另一句大致是:“拉小提琴和提高人的修养水平是两回事”。两句话看起来很矛盾,其实他是真的很有智慧。。

有几对概念可以做一些类比推理,就是:工作和休闲、配偶和情人、林黛玉和薛宝钗。

受以往国内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坚信唯有劳动创造人,唯有奋斗是人的目的。现在我也不是否认劳动和奋斗的意义,但我觉得劳动、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休闲、玩才是人活着的目的。有更多的休闲时间的人,才会有所谓的事业,事业和职业根本不是一回事。薛伟和郑荃如果再少一些职业上的无奈,多一些自己的空闲时间拉琴、作琴,其事业上的成就必然会更了不起。

再说配偶和情人。我不想从广义上讲情人这个概念,我讲情人就是没有姻缘关系的男女关系。到底男女之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我说没有。决不要相信一个不愿意以身相许的异性,和你是真正的朋友关系,这和同性朋友绝然不同。一对男女如果是真正的朋友,那么相互间必然有性的吸引力在里面。情人和配偶现象是完全相反相成的一种合理性的存在。只是似乎要报这样的态度来处理性的问题,即“可遇而不可求”,不去刻意追求它,但允许自然而然。把小提琴比作情人,也应把它看作是生活的合理补充,能拉到什么程度完全顺其自然,不能执著。

林黛玉和薛宝钗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相反相成的现象,因而我不相信贾宝玉如果真地娶了林黛玉,他就幸福了。依前80回贾宝玉的表现,他也未必会在婚后不恋慕薛宝钗。若是薛宝钗死了,他可能也会发疯。大概这是一个人类生活永恒矛盾的象征。人只能活在缺憾、不对称的生活里,这也使人具有着天然的补偿心理,他要去完成一些他想完成的事情。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现象,配偶之外,需要情人;工作之余,要有业余爱好。呵呵,其实也不过是城里城外地转悠。

最后,我想还是回到开始的话题,就是让小提琴成为生活有益的补充,总是以业余的心态来对待它。也许这样,小提琴在我们心目中才是永久美丽的,同时我们会感到充实却又少了没必要的烦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4-24 12:59 , Processed in 0.27021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