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56|回复: 0

[大德开示] 观音六字真言简略念修及赞颂仪轨——甘露释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9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56 编辑

观音六字真言简略念修及赞颂仪轨——甘露释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堪布益西彭措仁波切 著 敬礼上师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敬礼上师莲花生大士! 敬礼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 皈依上师三宝! 为天边无际的如母众生得到究竟解脱而发誓成佛;为成佛故,今传授此观音六字真言简略修法及赞颂! 今天,我等依往昔所积的种种福德因缘幸遇闻修此观音六字真言之法,这个修法极为殊胜。其殊胜可从两方面来说:一是观音菩萨殊胜;二是六字真言(即六字大明咒)殊胜。观音菩萨的殊胜仅从教化范围之广、修定发慧速证佛果之善妙、下化众生之悲智方便三方面略述;六字真言之殊胜在《嘛呢全集》可窥见一斑。 (一)、观音菩萨教化范围之广:经云:「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圣者观世音过去曾为正法明如来广度众生,以及现在于他方世界应化有情暂且不谈。仅仅就娑婆世界,释迦世尊度化世间之际,在灵鹫山宣说成佛的《法华经》之法华会上,观音菩萨是八万多位菩萨中首要的十八大菩萨之一,并宣说了至今汉地广泛流传念诵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其中广宣了观音菩萨不可思议的慈力。佛在很多经部中也都宣讲了一切大乘的修法庄严是圣者观世音修法。在圣境印度雪域藏地,有佛所亲口宣说赞颂圣者观世音的功德与六字大明咒的功德,且广泛地流传。在越南、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也都特别深信圣者观世音,从各地古今佛教美术、绘画、雕塑中,观音圣像所占比例之大可以得到充分地证明。尤其在我国,西藏密教主要是信仰圣者观世音,没有圣观音便没有西藏的佛教。从藏地人类发展史与佛教发展史来说,西藏伊始,度母为母、观音为父,方有藏地人类的出现。藏地最初兴盛的经典是《宝箧庄严经》,此经当时从空中降在国王札的房顶上,国王将其收集在大藏经中,至今仍可查到,经中主要的皈依修法大都是观音修法。从建筑方面而言,凡寺院在建修之前首先塑观音像,如山南寺修建之始,塑了圣观音像和度母像,然后才造大寺庙;莲花生大士曾说过:「藏地每个伏藏大师的伏藏品中,没有不具备观音修法的,否则,就不会被公称为伏藏大师。」藏地共同的本尊就是圣者观世音。智庆仁波切说:「藏人口中念的是『嗡嘛呢叭美吽』,右手中拿的是很小的转经筒,筒中是观音的圣号、心咒、观音经,还随学观音菩萨左手不离念珠。」还有,我们现量可见,西藏各个地方,石头上、树上、珍宝上雕塑圣观音像的特别多,如拉萨大昭寺二楼有一尊很大的观音像;各处大小转经筒上都刻有观音心咒,每个路口、深山、寺院都雕刻有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观音心咒。确实与藏地最有缘、最殊胜的本尊就是圣者观世音。在民间,藏民们即使不识字,也会雕刻观音心咒。还有那些大姆指翘起来的乞丐,在乞讨时,也是念「嗡嘛呢叭美吽」。上至大成就者、下至乞丐,共同承认的上师是莲花生大师、本尊是圣者观自在,故藏地特别重视圣者观世音。在藏地,许多深山的大石头上都自然显现六字观音心咒,自松赞干布及后来的很多伏藏大师,在心咒的六字上取了很多伏藏品,如法王如意宝的圣观音像,就是从拉萨附近六字明咒中的吽字内取出的。康巴一带嘛呢干果山中,也有自现的观音像并有很多心咒围绕。一次,上师法王如意宝带着众多弟子,去朝拜道孚附近的一座神山,许多大石头上原本没有咒语,上师对弟众大家说:「我们好好祈祷,可能会显出六字大明咒。」弟子们依教奉行,祈祷两天后,便显出很多红色的六字大明咒,上师说:「这是因为我们在祈祷时,所观想的本尊是红色圣观音的缘故。」藏地对六字大明咒的普遍重视,还可从现实生活中人人只要会说阿妈,便会念「嗡嘛呢叭美吽」而推知。至于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台湾等地的民间,以及南洋(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他们虽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却没有一个不知道观音菩萨的,故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佳话。由此可见,观音菩萨在世界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及为世界各地信众所共同信奉。 (二)、观音菩萨修定发慧速证佛果之善妙:在开悟的《楞严经.耳根圆通章》卷六有「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一同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即是在因地时仅仅以闻便能修定发慧,获得究竟二殊胜,上契诸佛、下合六道。 (三)下化众生之悲智方便:如《普门品》中有:「三十二应周尘刹,随类化现救诸难。」观音菩萨随类化现,从佛、菩萨乃至非人之身,各各不同,救三灾八难(三灾:水灾、火灾、风灾。八难: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拔除诸苦。所以,不但是内道的弟子,甚至外道们也经常祈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总之,此处所述圣者观世音之殊胜功德,仅是沧海一粟,正如经中有说:「若广说其功德,增一劫减一劫说不能尽。」 二是六字真言殊胜:六字真言「嗡嘛呢叭美吽」是圣观音利益六道众生的神咒。汉地一般在给活人求福求慧、消灾免难时祈祷念诵,藏地不但是救度活人,尤其是超度亡人时主要念诵此六字真言。因为,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故念其心咒也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观音六字真言的功德,依据经续将在下文广说。以上为略释题目之殊胜所在。之后是正式修法,分三:前行、正行、后行。 一、前行皈依发心: 简而言之,皈依也是发誓:即对三宝发起坚定的誓愿,宁舍生命也不舍三宝。发心即为发无上的菩提心,是从内心深处发誓,愿天边无际的一切如母众生成佛,为此而修六度万行。那么为什么要皈依呢?又皈依谁呢?菩提心又怎样发起?怎样才为真正菩提心呢?偈曰: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皈依是进入佛门成就解脱道的基础,是故必须皈依。从今直至获得究竟菩提果位之间,永远皈投依靠「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诸佛即四方四隅上下、过去现在未来、具足一切圆满智慧、堪为无边无际众生导师、共同具足的法报化三身的圆满正等觉;正法即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及诸佛菩萨传下来的,引导众生究竟解脱的教法与证法,教法即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典,证法即戒定慧三学;贤圣是指僧宝,即是守持清净戒律的四位及四位以上比丘(尼),大乘不共同所许,即一位圣者堪称僧宝。诸佛正法贤圣即佛法僧三宝,是世人所应该尊敬的殊胜对境,是一切众生的究竟皈依处。日常晚课中念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其寓义与此基本相同,都表明了三宝具足诸多功德。如是明瞭句义再从内心发誓,从现在起直至圆满究竟菩提果之间,生生世世都皈依佛法僧三宝,誓不皈依世间鬼神、邪魔外道之法及其修行者,并观想一切众生与我共同作如是皈依。关于皈依的功德与修法,请参阅《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及《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略释》,其中有详解。 之后,大乘修行者要发起为利益众生愿成佛的慈悲菩提心。初始若发不起菩提心,就先观想现世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恩德,再依据世尊的教证及自身的经历仔细地思维后,可以清楚地了知并确信:无始以来的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曾作过自己的母亲,作母亲时也如现世之父母一样精心地哺育自己具有极大的恩德。如今他们却由无明所蒙蔽而感受各种痛苦,在无边轮回中无休止地漂泊,无丝毫自在安乐,非常可怜!之后就会情不自禁对一切如母有情生起强烈的悲心,为了回报母亲的恩德,并使他们离苦得乐,发愿一定要度化他们。度化的方式,除了成佛转法-轮之外,再没有一个更为殊胜的方便,所以下定决心为利益他们,故愿成就正等觉。为了成就正等觉必须先发愿菩提心,再行持布施等六度万行之行菩提心,正如寂天菩萨所说:「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至于菩提心所分的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与《入菩萨行论》等大乘经论中都有广泛说明,此不赘述。 如是了知后,依句义将四句偈念诵三遍,再修念仪轨,此时将下面四句偈合起来念三遍,念第一遍时观想令菩提心发起,第二遍观想令其增上,第三遍令其稳固。为了坚固此心、平时应常常忆念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瞋之心、住平等舍。 在修此四无量心时,自己先将心静下来,观想左边以现世母亲为主,右边以现世父亲为主的天、人、阿修罗三善道与地狱、饿鬼、旁生三恶道的一切众生皆像自己一样,平等无别地希求安乐,不愿受苦。然而,这些正在感受痛苦的如母众生,由于无始劫以来一直受罪业的障蔽与恶习的熏染,虽然想求安乐却不知道安乐的因--修十善法;想离众苦却不知道远离众苦的因--十不善业,所求与所行背道而驰,犹如盲人漂浮在无边的苦海中,苦不堪忍、怖不堪言、无有自在,同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自然会悲愍这些愚痴无知的母亲们,见到他们受苦时心里非常难忍,为其悲伤而流泪,并且日夜都生起一切众生离苦的心愿。对他们,虽然自己现在没有能力救度,但发愿并如是随行:愿诸如母众生永远具足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及安乐的因,恒时远离三根本苦八支分苦等众多苦难及其因,待这些如母众生能得到暂时与究竟的身心安乐,我心里才得以真正的欣慰与安乐。 二、正行观想修法: 舍 南海普陀清净刹土中, 纯白莲花明月座垫上, 自身观为圣者观世音。 舍是圣者观世音的种子字,为诸佛精华中之精华,也是我们的自心,心为无表色,以舍字方便表示。诵舍时观想圣者观世音,从种子字中幻化出清净刹土--以印度为中心的南方,有梵音缭绕、海天佛国的南海普陀山。正如人们常赞颂的「南摩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观世音菩萨」,意即此刹土为晶莹剔透、无垢无染的净土。此时,将自己的庸俗身体观想为明明清清的圣者、大慈大悲的化现--观世音菩萨,端坐于纯白无瑕的莲花及圆满明亮皎洁的月轮座垫上。其形相与姿态,偈曰: 一面四臂双足身皎洁,第一双手合掌于胸前, 下手分持白莲水晶珠,绫罗珍宝装饰跏趺坐, 头顶上师无量光庄严。 初学者此时可请一张大小适中,尺寸标准的四臂观音唐卡(像)置于誓言尊者的面前,借此明观自身为圣者观世音,与其无二无别,一面四臂双足跏趺而坐,自身纯白犹如皎洁满月之皓光。一面表示具足远离戏论的法身功德。第一双手掌中合抱着如意宝置于胸前,表示随各类异生所求皆能满其所愿之大悲体性。另一双手,左手以金刚橛手印持白莲花齐于左耳边,右手亦以金刚橛手印持水晶念珠齐于右耳边。白莲花象征着出凡尘之污泥而发心净洁无诸垢染,万德具足,也表示清净本具的智慧能以种种方便救苦拔难,水晶念珠是修观音法最殊胜、品位最高的助缘,再者正如法王如意宝教诫弟众时说:「如果自称为观音菩萨的弟子,则应该像观音菩萨一样手中时时不离念珠。」圣观音身佩五种绫罗绸缎(五种绫罗:五佛冠、肩披、飘带、腰带、裙子)的饰服及八种珍宝(珍宝八饰:头饰、耳环、项链、臂钏、璎珞、手镯、指环、足镯)严饰,以悲眼慈视一切苦难的众生,头顶上以至尊无上的导师无量光佛--阿弥陀佛作庄严,时时刻刻不离上师,恒作顶戴。跏趺坐表示智慧方便双运及轮回涅盘无二的平等性,此形相与姿态要观想得明明了了,细至毛发与眼珠的黑白,就像亲自见到一样,栩栩如生,但不能有实执的染污心,如是最易得到上师圣者观世音与自心无二无别的殊胜加持。此为主尊殊胜圆满。 眷属佛及菩萨如云聚,三处嗡阿吽皆放光芒, 迎请智慧尊众无二入。 圣者观世音周围有如云般的眷属佛及菩萨集聚围绕,他们各自从眉间的嗡、喉间的阿、心间的吽字依次发出白红蓝三色光,从法界刹土中,迎请与各自相应的众多智慧尊者融入自身,与自身无二无别,此为眷属殊胜圆满。 心间莲月垫上之舍字,彼之周围以咒鬘旋绕, 发光供圣净除众生障, 此时与自己无别的圣者观世音心间有八瓣花叶红色花蕊的洁白莲花,莲花上铺垫着一轮如十五满月的月轮座垫,月垫中间有舍字,舍字的周围有相串连的咒语「嗡嘛呢叭美吽」右旋围绕,每一个字闪闪发光,上供圣者诸佛菩萨,下除六道众生的两种障碍。此为法殊胜圆满。 一切刹土普陀山净土,一切显现大悲观音身。 一切声响六字真言语,一切心念空性大悲意。 无执本来法性中念诵, 嗡嘛呢叭美吽(舍)。 这样,所观想的刹土、主尊、眷属、法都圆满殊胜。然而,不能仅限于此,而应在平时的四威仪(行、住、坐、卧)中,所见的一切器世界皆视为普陀山净土,一切显现皆为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无垢清净身,意所缘之一切器情世界均为清净无垢的自性显现,无有净不净之别。日常中的一切善恶无记的声音与响音,凡入于耳者都观想是六字真言的语音,正如《阿弥陀经》中所说:「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经中是将一切音声皆听成念佛、念法、念僧,而此处是将一切声响听成六字真言。若于一切时处,串修此六字真言,久而久之,一切声响,凡入修行者之耳根时,自然皆变成「嗡嘛呢叭美吽」之真实密语。修行者的一切心念,初始若不易安住于空性大悲,则先渐渐地将恶念转为善念,再将此善念,从一个亲人到一个一般的人,再到一个怨敌如是依次作意。之后,再遍及到自己周围的所有人,最后周遍于六道轮回的一切众生,对他们都能平等地生起悲心,此时可称为大悲。大悲心生起后,再寻找心在何处,从身体里每一个部位,乃至每一毛孔,每一细胞中均觅不可得;外境的地水草木上也找不到心的所依处,悲心的本身也不存在一个心所依的堪忍自体,故一切心念无有自体而性空,无有堪忍而性悲。以上所讲的一切刹土为净土,一切显现为观音身,一切声响为真言语,一切心念为空悲性,就其本体而言本来如是,三世未变,如密宗《大幻化网根本续》中所说:「一切色法与心法,本来清净并平等。」显宗中说:「溪声即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对成就了的量士夫--诸佛已体证如是,对有定解的修行者已了悟如是,对欲解脱的初学者了知如是,应相似相似地如是修持,渐渐增长乃至究竟体证如是。这样已了知刹土、身语意本是清净空性的,当无有任何执着,安住在本来自然的法性中,念念不断地持诵「嗡嘛呢叭美吽」。因为,咒语是不可思议,它的本体即是本尊的究竟智慧,它具足内、外、密、极密等无量功德,如《文殊根本续》云:「称诵善逝之密咒,如是诸咒是实义,众生侧眼视密咒,如来亦能摄收彼」。《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有「明觉为明咒,天尊相为明咒,由智慧妙慧自性中所观之咒相能成对治未知者为明咒」。也就是念此大明咒即念明觉之本性,能对治无明之未知,也等同于念观世音菩萨天尊(本尊),这与三世诸佛所加持过的观音圣号「南摩大慈大悲圣者观自在菩萨」的功德无二无别,因为咒语为圣尊之本体,故若念咒,没有不能成办暂时与究竟利益的。但在念诵时中间不能中断(一遍中不能中断,或一座中不断),也不能夹杂闲谈,莲花生大师说:「一年精进杂诵持,不如一月专诵佳。」意即散心杂话念一年,不如专心念诵一月的功德大。念诵有意诵、默诵与音诵多种念诵法,在这里依据上师法王如意宝的教诫:「以出声念为主,这对初学者来说最易与本尊相应。」不过,出声念应注意:不能过高、过低、过快、过慢、吞音及加音要保持品质踏踏实实则每念一句都有收获。这样准确如法念修六字真言,能同时获得外、内、密、极密的一切功德,任运成办自利利他。因此,本院法王如意宝规定的四个常规法会中,第一个法会便是在神变月修持观音九本尊法。今年已念诵此咒五百亿。可见法王如意宝等大德们对此咒是如何的重视,将其置于四大法会之首是因为法王如意宝等大德们洞悉世尊于甚多经续中,对此心咒功德宣说的诸多教证。依据教证对六字大明咒的真实功德加以宣讲,并旁述念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5 06:04 , Processed in 0.183360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