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55|回复: 1

[佛教文化] 从《二十四孝》看孝文化的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1 编辑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二十四孝故事讲完,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 孝文化的长久性:它起始于上古社会尧帝以前,因为尧帝选舜帝时,“孝”已经做为选择接班人的主要标准。《虞舜圣君,大孝感天》讲的就是最早的一个孝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孝经》的传播,孝文化在我国逐渐成熟,汉朝更将孝文化推向顶峰。清朝编写的《百孝图说》更将孝的榜样具体化。无论朝代如何更替,社会如何变化,孝文化在人类历史都留下了深深地印记。这证明孝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孝文化具有普遍性:从二十四孝人物看,孝无年龄大小之分,陆绩六岁怀橘孝母,老莱七十戏彩娱亲;孝无贫富之别,黄庭坚家有良田千顷,仍为母亲洗便器;蔡顺家无粮,拾葚养母,两人孝心一样;孝无社会地位高低之分,文帝尝药,董永卖身,一个是皇帝,一个是长工;孝无男女之别,唐氏乳母,郭巨埋儿;孝无生死之分,王裒纯孝闻雷泣墓,丁兰刻木视死如生。孝无慈恶之别,老母慈,儿子孝,曾参至孝母子连心,后母恶,儿子也孝,闵子芦衣感化后娘;孝无远近之分,子路事亲百里负米,黄香九岁扇枕温衾;孝无形式之别,寿昌寻母弃官不仕,黔娄尝粪,孟宗哭竹。孝无能力大小之分,杨香十四打虎救父,吴猛爱亲以身喂蚊。 孝文化具有继承性:朝代的更替,外族的入侵,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的改变和变迁,任何朝代的统治者,不管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把孝文化延续至今,都没有否定孝文化的存在,相反都对孝文化的发展有所改进。从历史各个时期看,一部中国法制史历朝历代都把不孝视为犯罪,并处以重罚,不孝都违反法律规范,都是犯罪,孝的继承性可见一斑。现代法律轻,对不孝《刑法》和《理学法》都有处罚条款单相对于古代法律较轻,如虐待遗弃罪都属告诉性犯罪。 孝文化的现实性:虽然二十四孝都是过去的故事,但是二十四孝故事在过去教育人,在现在,将来都能教育人。二十四孝故事这几十年很少被人提及。江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孝是“德”中最主要内容。现在推行的公民道德纲要,孝都应成为主要内容。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已见不到关于孝的内容,四十岁以下的公民知道我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的已微乎其微。现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执政为民,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应该把孝放在重要位职。因为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何以服务社会,何以做到执政为民,何以主持正义,何以遵纪守法。人生百行孝为先,无孝即无政绩可言。加强对孝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定会促进学风,文风,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稳定社会做出贡献。 孝文化的世界性:孝作为正气的化身,无国界之分。中国的孝与世界各国的孝有形式之区别,无实质之分别。从各国的电影、电视剧中孝的表现来看,与我国孝的表现相差不多。再说炎黄子孙已遍布世界各地,孝文化的交流已具有世界性,只是我们没有把孝文化做为一个独立文化来研究和宣扬。孝文化的研究和交流,对促进两岸统一,具有推动力,对炎黄子孙具有向心力,对中华民族具有吸引力。人类的发展证明:孝文化应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孝文化的发展性:当今社会呼唤孝文化的恢复与发展,发展孝的表现形式,办好社会公益事业,把个体的孝,发展到集体的孝;物质的孝,发展到精神的孝;低级的孝,发展到高级的孝。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孝文化的发展,因为脱离孝文化发展的社会,将是一个无序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社会,“文革”十年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孝文化应同社会发展息息相联,共同向前发展。
发表于 2011-9-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1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5 04:09 , Processed in 0.247211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