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19|回复: 2

[佛化生活] 一定要学谦卑,谦卑才能够乞法养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6 编辑

一定要学谦卑,谦卑才能够乞法养心
  这个路子,在现在来说,是很难走,你没有决心、没有毅力,你不能吃苦,你走不通。不但吃苦,还要受尽屈辱,你才能行得通。我走这个路走了五十九年,很多同学知道,不是好走的,七十岁以前,找麻烦的人总是特别多。七十岁之后,好一点,因为七十岁了,快要走了,孔子七十三岁就走了,七十岁差不多了,算了吧!大家就饶你,七十岁以前人家不饶你。所以这是,这条路也很难走,走出来之后,你就成佛成菩萨、成圣成贤了。你要是不能吃苦,别人的障碍、障难,实在讲不是别人,是自己。别人无论是毁谤也好、羞辱也好、陷害也好,那都是重重关卡,考试!你要是通过,那些都是好老师。没有那些人,你怎么能磨得出来?你怎么能成就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从这关卡上过来的。过来之后,对那些人感恩!没有他,你怎么成就? 古今中外说一帆风顺成就的,绝对找不到,哪有那种人?佛都不行。你看释迦牟尼佛一生,多少人找麻烦!里面六群比丘,家里不和,他的这些弟子当中,有问题的很多,外面叫六师外道,内外夹攻。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如如不动,用定、用慧,把这些障难都给化解了。我们今天想求学,难,自古以来没有例外的,现在这个时代尤其困难,没有忍辱功夫,没有布施、持戒,这三样是基本,得忍辱,没有你就不会成就。真正发心,在困难现前的时候,我们只有求佛,佛力加持,自然有好心人来帮助我们,来护持。可是我们自己心念要端正、要坚定,有丝毫偏向名闻利养就完了,这是什么?这是自己的业障,多少人败都败在这里,真的,几十年功夫毁于一旦,很可惜!这一毁,又去搞轮回了,那又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你得人身,再遇佛法,再来,看看你那一生能不能通过。哪一生能通过,你哪一生就成就。顺境里有丝毫贪恋的心,完了;逆境的时候有一点点怨恨的心,也完了。你要想成功,只有一个心,感恩。顺境、善缘,感恩;逆境、恶缘,还是感恩,你才能成就。 刚才跟诸位说过,汉武帝以后国家取才,取孝廉,佛门里头也不例外,这两个字差一点点都不行。圣贤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圣贤之道也包括佛道,没有例外的。儒释道要成就,孝廉这个根要扎得深,有这个深根,你才能持戒,持戒是什么?守规矩,你才能忍辱。具备这些条件,你算具备成功条件的一半了。日常生活当中要节俭,就是要培福,有福,有福要给大众去享,不要自己享,这个世间苦难的人太多,常常想到他们。要谦虚,要卑下,把自己傲慢的习气,真的把它融化掉。人都有傲慢习气,不能说我没有,那个“我没有”里头就充满了傲慢,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说充满傲慢?因为佛讲的,佛说这个傲慢是与生俱来。哪一生?生命起源的那个开头。这在佛经上讲得很好,「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自性里头变成一个妄心,阿赖耶,阿赖耶里面就具足贪瞋痴,贪瞋痴慢。你看末那就是的,末那就是我们自己,我自己从哪来的?跟宇宙同时发生的。 四大烦恼常相随,第一个是我见,执着身是我。在阿赖耶里面,不但执着身,执着意识是我,那个意识,我们一般讲灵魂,或者讲灵性。为什么灵性还是执着?四圣法界叫灵性,还是阿赖耶,还是末那,没转识成智。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是什么?是明心见性,是《华严经》圆教初住菩萨,那超越十法界了。只要没有超越十法界,都是阿赖耶用事。不过四圣法界,阿赖耶用事他用得正,为什么用得正?完全依照佛菩萨的教诲,真正把它做到,所以他纯正,跟佛一样,但是用的不是真心,是阿赖耶。如果转识成智,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到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那就真的,那就不是假的。所以四圣法界里面,菩萨、佛还是用阿赖耶,还是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末那的执着,还是有这个,不过他很淡,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我傲慢没有了,那什么时候?那是明心见性,你脱离十法界了,可以这样说,贪瞋痴慢都没有了。你没有超越十法界,你怎么可以说你没有贪瞋痴慢?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才真正认识自己。中国古人讲,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自己要认识自己,我是凡夫,我不是圣人。 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都不是圣人,你看在大乘教里面,六道里面叫内凡,六道是个界线,六道外面,四圣法界叫外凡,还是凡夫,六道之外的凡夫。一定要把无始无明断掉,超越十法界,才叫圣人。佛门里面叫小圣,阿罗汉,那是尊敬他,他不是真的圣,为什么?三大类烦恼,他只断见思,见思烦恼断了,世出世间这个法他不执着,他还有分别,他还有妄想,这称他为小圣。再往上去,辟支佛、菩萨、佛,这是四圣法界里头,比小圣高一点,一般我们都称圣人,不是大圣。大圣是什么?破了无明,超越十法界,证得圆教初住,这是大圣。在实报庄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称大圣,我们讲菩萨摩诃萨,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摩诃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那就称菩萨。加上摩诃萨不是十法界的,是一真法界的,是实报庄严土里面的菩萨。学大乘教的人,这是普通常识,基本常识,不能不知道。知道这些,我们就很谦虚了,就知道我们实在是凡夫,真的是凡夫,怎么可以傲慢?所以一定要学谦卑,道理在此地,谦卑才能够乞法养心。 转载
发表于 2011-9-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6 编辑

谦卑才能够乞法养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6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5 00:19 , Processed in 2.91933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