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修行得见此观后,接下来便应当观想佛。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法身,存在于一切众生的思想意念中。因此,你们的心观想佛时,你们的心即是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是你们的清静本心作佛,你们的清静本心就是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智慧都是从清静本心中油然而生。因此,应当执着于一心,系念于一意,仔细地观想阿弥陀佛。观想佛的十大德行: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和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都已圆满具足并且到达无上境界)、善逝(虽入涅槃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天供养)、佛陀(智慧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世尊(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所共同尊重者)。要想观想阿弥陀佛的形象,必须要做到闭上眼睁开眼都见到那阎浮檀金色的阿弥陀佛坐在莲花座上。修行到这一地步,极乐世界的七宝庄严之相,观想那里的宝地、宝池,行行宝树,使那些景像在脑海中都了了分明,十分清晰。那极乐世界的空中,飘逸着数不清的天然宝幔和百宝罗网。当这些景像牢牢铭刻在你的心中,便会一目了然,如观看掌中之物一样清楚。”
“这些景像深入人心以后,又应当观想一朵大莲花在佛的左边,这莲花要与前面的莲花一模一样。在那莲花的右边。观世音菩萨坐在左边的花座上,观世音菩萨身体的金色也与阿弥陀佛的身体色光一模一样,那大势至菩萨坐在右边花座上。这景像观想成功后,阿弥陀佛和两位大菩萨会大放光明。那金黄色的光都照射在那些树上。在那些树的下面,也有三朵莲花,那些莲花上各有一尊佛和两尊菩萨的法相。整个极乐国土都布满了这些莲花、佛、菩萨像。”
“这一观想又成功后,这修行者将听闻到水流、光明,以及诸宝树、凫雁鸳鸯都在演说高深莫测的佛法,不论是处在禅定状态当中,还是已出了禅定状态,都能时时听闻到这不可思议的佛法。修行者在观想的入定状态中听闻到的佛法,出定以后仍然清楚记得,忆持不忘,与入定状态时的所得的佛法一样,若是出定、入定听闻的佛法不同,这说明这位修行者的修行方法是错误的;若出定、入定听闻的佛法相同,便叫做‘粗想见极乐世界’。这便是‘像想’,在净土法门中称为‘第八观’,修行者到了如此境界,那无量亿劫以来形成的生死之罪都即刻消除,不用等到来生,在现在世中即可获得定见法身实相的念佛三昧。按照这样的方法来修行的,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方法。”
佛继续说到:“修行成就到了这一阶段后,接下来应当观想阿弥陀佛身体所发出的光明。阿难,你应当知道,阿弥陀佛身为百千万亿夜摩天浮檀金色,佛身高达二百四十万亿公里,双眉中间的白毫光,向右自然旋转,如同五座须弥山那样高大。佛的眼睛好比四大海的海水一样深广,青白相间,了了分明。佛身上的毛孔发出的光明,跟那须弥山的光芒一模一样。阿弥陀佛顶上的圆圆的光环有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大,在圆圆光芒之中,有百万亿条恒河之沙粒一样数不清的化身佛。每一尊化身佛,同样也有众多数不清的化身菩萨作为他们的侍者。那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种殊胜美好的相貌,每一种美好相中又有八万四千种较小吉瑞特征,每一种吉瑞特征中又有八万四千种光明,那些光明都照护到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以摄护他们将来能够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光明以及形象特征,以及他的化身佛的光明和形象特征,都无法用言语能够加以描述。但修行者能够观想到这一阶段,那么这人的心性中都能够全部见到这一事相,也就能见到十方一切世界的诸佛。因能见到诸佛的缘故,所以叫‘念佛三昧’。修行得到此观想的,叫做‘观一切佛身想’,因观想佛身的缘故,也可见到佛心。佛心是什么?佛心便是大慈悲心。佛心便是以无分别的平等的去度化众生。”
第十四章
“修行得到此境界的人,在这一生生命结束后,便可往生到阿弥陀佛座前。证得无生无灭之智慧,获知法界中道实相。因此,有智慧的人都应当制心一处,用心地观想阿弥陀佛。观想阿弥陀佛的方法是从佛的某一个形象特征入手。如只观想眉间的白毫光,佛的八万四千种的殊胜相貌特征也自然能全部观想到。能观想到阿弥陀佛形象的人,自然也能观想到十方无数的诸佛。因为能观想到无数诸佛的缘故,诸佛都将现身在这人面前,为他授记为未来佛。这便是‘遍观一切色身相想’,在观想法门中列为‘第九观,。依照我教授之法修行此观想的,才是正确的观想方法,若用其他的观想法,便是不正确的邪观。”
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修行观想阿弥陀佛到了了分明的程度后,接下来应观想观世音菩萨。这位菩萨身高三千二百万万亿那由他,紫金色的身体。头顶上有肉髻,头部有圆光,面宽百千由旬。在那圆光之中,有五百尊化身佛,都像释迦牟尼如来一样。每一尊化身佛有五百个化身菩萨和无数的诸天神人作为侍者,举身于圆光之中。六道众生的一切色相,也皆全从圆光中显现。该菩萨头顶上有毗楞伽摩尼宝做成的天冠,其天冠之中,有一尊伫立的化身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脸色如净浮檀金色,眉间的白毫相,具备七宝的颜色,流现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中有无量无数的百干化身佛,每一尊化身佛有无数的化身菩萨作为侍者。这些光明之中的化身佛和化身菩萨自由自在地变幻隐现,遍布于十方诸佛世界。观世音菩萨的手臂是红莲花的颜色,那手臂发出八十亿微妙的光明作为装饰,那些光明里显现了极乐世界里的一切庄严景像。观世音菩萨的手掌发出如同五百亿种各式各样的莲花色的光芒,他的十个指端有八万四千种图画,好像图章一样。每一个手指上面的画都有八万四千种颜色,每一种颜色又发出八万四千缕光。那光亲柔软细,普照世间一切。那观世音菩萨接引众生时就是用这宝手的。观世音菩萨行走时,他脚底的千辐轮相,自然出现发出五百亿光明的莲台。脚落地时,自然而然有金刚摩尼花纷纷扬扬飘舞在世间。观世音菩萨其余的身体特征,基本上跟佛的身体特征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观世音菩萨头顶上的肉髻相还赶不上佛。这便是‘观想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是观想法门中的第十观。”
佛告诉阿难:“如果想见到观世音菩萨,都必须按照这个方法来观想,这个观想修行成功后,一生都不会遇到什么灾祸,消除所有的业障,除去无数时劫生死之罪。像观世音这样的大菩萨,只听闻其名字便获得无量无边的的福德,更何况认真仔细地去观想他。若有想修观想观世音菩萨的人,应先观想他顶上的肉髻,接着观想天冠,其余的各个特征,也应按照相应秩序一一观想到。直到全都了了分明,就像看自己的手掌心的物体一样清楚。按照这个方法修行的,是正确的观想法。如果用其他方法来观想的,便是不正确的‘邪观’。”
“接下来观想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量的大小,同观世音菩萨一样。他的脸面宽一百二十五由旬,头部发出的光照射二百五十由旬。大势至菩萨的身体通体发出的光明照耀十方世界都成为紫金色。跟他有缘的众生都能得见到。只要见到大势至菩萨身体一毛孔放射的光,即可以看到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所以,这位菩萨又被称之为无边光菩萨。这位菩萨还用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世间,让有缘众生得以脱离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途恶道,得到无穷无尽的法力。所以,又被称之为大势至菩萨。这位菩萨的天冠上有五百朵宝花;每一朵宝花中都有五百座宝台;那十方的佛国净土的形状都在每一座宝台中展现。大势至菩萨头顶上如同钵头摩花的肉髻上有一个宝瓶,宝瓶中装着各种各样的光明,那光明中也都展现了各种佛事。大势至菩萨其余的身体特征与观世音菩萨基本上一样,没有什么差别。这菩萨行走时,十方世界一切的山水大地都在震动,在震动之处,有五百亿朵宝花出现。每一朵宝花的庄严之相高洁显赫如同极乐世界中的花朵一样。这菩萨坐下来时,极乐世界的七宝国土都会发生晃动。从下方世界的金光佛国到上方世界的光明王佛国之间,如尘埃一样无尽多的诸佛世界里分身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回到极乐世界。他们遍满虚空,坐在那莲花宝座之上,讲经说法,济度处在生死苦海之中的众生。修行这个观想方法的,叫做‘观见大势至菩萨想,也就是‘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想’。在观想法门中为第十一观。观想大势至菩萨的人,清除无数时劫无数生死之罪。修行此观想的人,下一生就再也不会经过胞胎中转世,常常周游于十方世界的诸佛国土。此观想成功后,就叫做‘具足观想观世音、大势至’。”
第十五章
“当修行得观想到这些事相后,当再观想自心往生在西方极乐世界,在莲花中结跏趺坐,那莲花立即闭合起来,不久莲花盛开。那莲花盛开时,有五百种光和色来照他的身体,修行人眼睛得以睁开,见到佛与菩萨满布虚空之中。那水、鸟、树、林以及诸佛所发出的声音,都在演说佛法。其所演之法都符合诸佛开示的十二部经。若观想者结束了禅定状态,对所见之相仍能历历在目,烂熟于心,此种观想就叫‘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想’。这一观想与前面所述的只观想个别事相的别观想不同,是一种总观全景的‘普观想,。在观想法门中,称为‘第十二观’。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无数化身佛,还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就会常常来到这位修行人的住所向他慰问。”
世尊开示阿难和韦提希:“若有一心一意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修行者,应当首先观想一丈六尺高的阿弥陀佛像在七宝池水上。就像我刚才跟你们所说的阿弥陀佛那样身量无限高大,这不是凡夫俗子的心力所能达到的。然而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的缘故,能够按照这个方法修行的人,一定能够有所成就。观想阿弥陀佛的形象都能够得到无量的福德,何况观想于阿弥陀佛那不可思议的色身相。阿弥陀佛神通广大,随心所欲,于十方佛国世界中自由自在显现神通。有时将身体变大以至充满了整个虚空;有时又变现为仅有一丈六尺八高。他所变现的身体形象都是真金颜色,其圆光之中的化身佛以及宝莲花等,都像我刚才介绍的那样。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会在一切地方显现变化,变现的身体与那里的普通众生一样。只要看到他们的头像,就可以区别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两位菩萨一直都在协助阿弥陀佛度化普天之下的一切众生。刚才介绍的这一观是为‘杂想观’,是观想法中的第十三观。”
第十六章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上品上生者的情况是:若有众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发三种心念并得以继续保持,即可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哪三种心念呢?第一种树立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念。第二种是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与否殊胜庄严的程度深信不疑。第三种就是将所有功德都回向到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具备了这三种心念的人,肯定能够顺利到往生极乐世界。”
“还有三种众生可以得往生极乐世界。第一种众生是心中常怀慈悲,不忍心伤害一切众生的并且能够严格遵守各项戒律的人;第二种是诵读大乘方等经典的人;第三种是修行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这六念的人。并将这些功德回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具备上述三种功德的人,修行一天到七天,即得以往生。也由于他修行的勇猛精进,待他往生极乐世界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无数的化身佛,以及很多数不清的佛弟子还有诸天仙人前来接引他到七宝宫殿之中。在那里,观世音菩萨手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这往生者面前。阿弥陀佛放出强烈的光明来照耀加持这位修行者。阿弥陀佛伸出他的宝手,与诸菩萨一起来迎接这位修行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随行的其他的菩萨一道赞叹这位修行者,鼓励他继续修行增进其心。该往生者见到这个情景,也欢喜得手舞足蹈,低头看看坐在金刚宝台上的自己,跟随在阿弥陀佛一行的后边,转眼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后,见到阿弥陀佛的宝像庄严殊胜,那里的每一位菩萨们面相都是非常美妙绝伦。那极乐世界的光明和树木都在演说佛法。听闻此法后的人,即时觉悟而得到无生无灭的诸法实相。,弹指间便遍游了十方世界,供养礼拜了十方诸佛,在诸佛面前,一一得到诸佛的授记。随后回到极乐世界,得到了世间所有的陀罗尼法门。以上说的,是上品上生者的情况。”
“上品中生者的情况是:不一定受持诵读大乘方等经典,但他深深地明白佛讲经说法的义理和旨趣。对佛所开示的第一义坦然从容,不怖不惊。对因果深信不疑,对大乘教义不会怀疑和诽谤。并将所有的功德回向到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按照这些方法修行的人,到了行将离开人世之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其他的菩萨也将来到他面前,他们手持紫金台走到这位修行者面前,称赞道:‘佛子啊!你修行大乘佛法,觉悟了解佛教根本教义,因此,我们现在来迎接你。’”
“阿弥陀佛与上千的化身佛,都伸手接引这位修行者。修行者回顾自身,见到自己已经坐在紫金台上,双手合十,赞叹诸佛。刹那间即得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这紫金台好像一朵大宝莲花,到了第二天清晨,那莲花盛开,往生者从花中出来,浑身上下都是紫磨金色,七宝莲花托住他的双脚。阿弥陀佛和各位菩萨,那时大放光明,这光明照到往生者身上,那往生者的眼睛便即时睁开。又因前世修行的缘故,而能听到极乐世界上的种种声音。他听到极乐世界发出的声音,全都在宣说那深奥而不可思议的佛法第一义谛。这时,往生者走下金台,向阿弥陀佛合掌行礼,赞叹佛的无上功德。经过七天后,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了。这位修行者飞行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在诸佛之处,修习各种佛法。又经过一小劫的时间,便获证无生无灭的诸法实相,得到诸佛的授记为未来佛。以上说的,是上品中生者。”
第十七章
“上品下生的情况是这样的:这位修行人对因果深信不疑,也不诽谤大乘教义;只要他树立了要成佛的远大理想,并以此功德回向到愿求往生极乐世界。这位修行者在人间的缘份尽时,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极乐世界的其他部分菩萨,手持金莲花,化身为五百尊佛,也来迎接此人。五百化身佛同时伸手接引他,异口同声地说:‘佛子啊!你既立下了要成佛的伟大理想,我等特来迎接你。’修行者见到此情此景时,回头一看,即见到自己已坐在金莲花上,坐上去后花即自动闭合,随在佛的后面,随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经过一天一夜,莲花才开放,七天之中,才得去见佛。虽然见到了阿弥陀佛的身像,但是对佛殊胜的身相特征还不是十分明了。如此又经过二十一天之后,才真正了解佛身那些瑞相的奥妙。此时此刻才知道极乐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在演说佛教妙法。然后他也会游历于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在诸佛面前,有幸听到最为奥秘的佛法。再经过三个小劫时间,就会得到百法明门,为初地菩萨。上述情况,是说的上品下生者。以上介绍的是上品往生者的情况,称为‘上辈生想’,在观想法门中为第十四观。”
佛继续开示到:“中品上生者的情况是:如果有众生遵守不伤害众生、不邪淫、不妄语、不偷盗和不饮酒这五戒。或者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这八戒。对这些戒律依教奉行,不造作感召无间地狱苦果的杀害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坏佛教形象这五逆恶业,没有各种过失祸患,用持戒的善根回向到愿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人临到阳寿终了的时候,阿弥陀佛在那些佛弟子的的簇拥下,发出金色的佛光,来到其人的住所,为他演说世间即苦、自性皆空、诸行无常、万法无我的佛法,赞叹出家得脱离种种痛苦的功德。该修行者见到此情此景,心中大为欢喜,不知不觉地坐在莲花台上,长跪合掌而向佛行礼。其人行礼还未来得及抬头,即得往生到极乐世界。莲花不一会儿便开放。当花开之时,可以听到各种声音都在赞叹苦集灭道这四圣谛法,他自己也应时得到了阿罗汉的果位,知晓自己在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种种因缘,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身得如意的六种神通,彻底挣脱了轮回生死之链。以上说的,是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的情况是这样:如果有的众生受持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或者受持一天一夜的沙弥戒,或者受持一天一夜的具足戒,对佛制定的戒律执行得不折不扣,以此持戒的功德回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由于戒香的熏修,这样的修行者人间缘份终了之时,阿弥陀佛与那里的菩萨众与弟子们发出金色的光芒,手持七宝莲花来到这位修行人的面前。这位修行者自己听到空中发声赞颂说:‘善男子,像你这样的善人,因随顺过去诸佛教化的缘故,我等特来接引你。’不知不觉之间,这修行者便坐在莲花台上,莲花随即闭合,由此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七宝池中度过七天后莲花方才开放。莲花既开,往生者慢慢睁开眼睛,合掌礼敬并赞叹阿弥陀佛。之后,得闻佛法亦心生欢喜,得初入圣道的须陀洹果位。经过半个时劫的修行后,即得成为阿罗汉。以上说的,是中品中生者的情况。”
“中品下生者的情况是这样:若有善男善女、尽心供养孝顺父母,为人处世仁慈友爱谦和,此人命终之时,得遇善知识为其详细地宣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种种快乐,同样也宣说法藏比丘如何通过修行四十八大宏深誓愿,听说了以后,这人旋即逝世。就像大力天神曲伸手臂的片刻间,便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经过七天后,得遇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听闻两位菩萨说法后,他心生欢喜,得了初入圣道的须陀洹果位。又经过一小劫的修行,得成阿罗汉。以上说的,是中品下生者的情况。称为‘中辈生想’,是观想法门中的第十五观。”
佛继续开示阿难和韦提希道:“下品上生者的情况是这样:有些众生,作了各种恶事,但不诽谤大乘经典。如此的愚人,造作了诸多恶业而没有丝毫惭愧忏悔的意思。这些人阳寿将终之时,有善知识为他讲说大乘经典的经名。因为听闻了这些经典名称的缘故,这类众生也就消除了千亿劫以来所作的一切恶业。这位善知识又教他合掌行礼,称念‘顶礼皈依阿弥陀佛’。因称念佛名的缘故,那五十亿劫以来形成的生死之罪也就清除得干干净净。这时,阿弥陀佛即派遣化身佛、化身观世音菩萨、化身大势至菩萨来到其人面前,称赞说:‘善男子,因你称念佛名的缘故,你所有的罪都已消灭,我们现在前来迎接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说完此话后,这类众生随即看到化身佛的光明遍满屋中心生欢喜,随即命终,即乘坐七宝莲花,随在化身佛身后,往生到了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莲花绽放。花开之时,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放出大光明,来到他的面前,为他宣说深奥的大乘经教。听到菩萨的开示后,这位往生者深信不疑,于是发出要成佛的愿望。经过十小劫后,得初地菩萨的智慧,这是下品的上生者。”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中生者的情况是这样:有些众生不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这八戒或者其中的五戒,或者出家众不遵守具足戒。还有一些愚蠢的人,偷窃僧伽寺庙的东西,偷窃施主供养僧人的东西,心念不纯而说似是而非的所谓佛法,全然不知道什么叫惭愧。做了这些恶业坏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一类的恶人,本应堕入地狱,但他们在生命完结即将完结之际地狱内的各种烈火一时燃烧眼前,正当此时,遇到善知识以大慈悲心为他赞说阿弥陀佛十种智慧能力的威德,为他广赞阿弥陀佛的光明神力,也赞说戒、定、慧、解脱以及解脱知见。此人听说法后,即时灭除了八十亿时劫的生死之罪。地狱的烈火也即时化为清凉的风轻轻吹拂,天上花雨纷纷飘动。那从天而降的花上皆有化身佛和化身菩萨来迎接此人。弹指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莲花之内。经过六个时劫莲花绽放。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用清净法音安慰其人,为他宣说大乘甚深经典。其人听闻了经法后,于是树立了要成佛的无上愿望。这是下品中生者的情况。”
佛继续对阿难和韦提希说:“下品下生者的情况是这样:或有一类众生造作恶业,杀父害母,杀害阿罗汉,出佛身血,故意毁坏佛像,烧毁佛经,诽谤圣人,破坏佛教形象等五逆重罪,实属十恶不赦。像这样愚蠢的恶人,因恶孽深重应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中,经历无量劫的轮回,受到无穷无尽的折磨。这类众生生命即将完结之时,得遇善知识,好言相劝,为他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教他念佛法门。其人被痛苦煎逼太甚,根本上就没有心思来念佛。这善知识告诉他:你若没精力念佛的话,至少应当心念阿弥陀佛。如果你能够念念相续,音不断绝,仅仅称念‘顶礼皈依阿弥陀佛’十遍之多;你念诵这尊佛名的缘故,在刹那之间,便消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寿终之后,见一朵金色的莲花,犹如太阳圆轮停在自己面前。顷刻间,便往生到了西方极乐净土。在七宝池莲花中停留了十二大劫后,莲花绽放。那时候,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将用大悲音声,为这人广说诸法实相和除灭罪孽的修行法。其人听闻教法后心生欢喜,当即发愿要成佛。这便是下等往生者的情况,称为‘下辈生想’,是观想法门中的第十六观。”
第十八章
释迦牟尼如来说此经法的时候,韦提希夫人与她身边五百名侍女因听闻佛法的缘故,当时就看到极乐世界那殊胜无比的庄严景像,见到了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她们很是欢喜,交口称赞这从未听说过的奇迹。她们恍然大悟,全部证得无生无灭的诸法实相。五百名侍女当场向佛表达了要成佛的愿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如来也当场为她们授记,说她们都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十方诸佛的授记。当时在场听闻此经法的护法天龙八部,也发出要成佛的无上愿望。
这时,阿难从座位上站起来,请教世尊说:“世尊,这部经应当怎样来称呼?这个法门的精要核心,应当怎样来把握修持? ”
佛回答说:“这部经名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经》,也叫《净土法门除灭业障往生诸佛前经》。你应当好好地记忆受持,不要遗忘。按照这个方法来修行的人,今生今世便可见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善信男女但只听到阿弥陀佛和两位菩萨的名号,便可除却无量劫生死之罪,更何况那些忆念观想的呢!若有人修持念佛法门,当知此人是人间稀有的善士,是世间不可见的分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人必将转世在诸佛驻世的世界,有幸听到真正的法师为他演说佛法。”
佛又告诫阿难:“你好好记住我今天的开示,能够记住这些,即是摄受无量寿佛的佛名。”
佛说完之后时,脚踏虚空,飞回到了耆阇崛山。阿难把刚才的情况再一次为大众讲述了一遍。目犍连长老、阿难长老、韦提希夫人以及在场的护法诸天,龙众鬼神、人、非人、夜叉等,一一遥向佛在的耆阇崛山方向行礼后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