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576|回复: 66

[大德开示]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6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重印序
虚公老和尚,乃近代宗门大德,住世百有二十年,因机说法,广摄有情。曩者年谱一出,而天下风行,沾溉群生,不计其数。台中智海佛学共修班,以及福慧双修社,同修诸友,今以港版虚云和尚方便开示集,翻印法施,付印之际,嘱为一弁言。余信此集字字皆是般若,溥利众生,不言可喻。其中禅七开示,以平易言辞,示参修之要,固为参禅之士所必读,余如提示学者,明心性、了生死、信因果、严戒律,凡律教密净之行人,读而获益,咸非浅鲜。虽则净宗以念佛为正行,以往生为正鹄,然于因果戒律诸助行,与夫万法唯心之原理,亦必不可忽尔,是为序。
一九九二年元旦庐江徐醒民敬识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原序
原夫“妙高山顶,从来不许商量”,故三世诸佛有口难宣;而“第二峰头,诸祖略容会话”,则千七公案任运纵横。盖第一义谛,不落言诠;但指示行门,岂无方便;此历代祖师之不废言说,各出手眼,接引学人,令自悟入,直至踏破上头关棙子,有由然也。
先师古岩虚公老人,一身继五宗法统,一心诸佛本怀;兴丛林,传戒法,护僧团,度群品,诸凡超卓行谊,世所共稔,毋俟赘述。实则,老人所成就之一切佛事,无非摄入宗乘;其隐密处,非泛泛者得窥其涯涘也。观其一生行履:独处则禅悦为食,同修则领众坐香,示语句不离宗,棒喝全提正令可知矣。
老人生平举扬向上一着,不涉玄妙,类皆平易示人,直欲使人当下知归;若能依而行之,决可到家稳坐,与诸佛把手共行。其中以百十六岁时方便开示,指示用功途径,行门法要,尤为详尽,言言亲切,句句指归;于宗门奥义,以深入浅出方法,用简显言词表达,将其和盘托出;但解语者,莫不喻旨。如斯剖露肝肠,具见婆心痛切!曩者,李缵铮居士来山论道,仁自惭谫陋,不可以辱高明;乃将老人此示语以示。居士于领会获益之余,慰喜无量,顿发大心,拟将之另印单行本,流通于世,雅欲人人咸沾老人法益,共证无生;弘愿堪嘉,岂只休为之随喜赞叹,即老人在常寂光中亦当破颜微笑也。书将付梓,问叙于余,为之聊弁数言,以志缘起云尔!
己酉孟夏复仁叙于香港芙蓉山虚云和尚纪念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宣统三年在上海静安寺成立佛教总会
上海居士林请普说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略谈佛学。论到此事,老衲抱愧万分,盖缘自己毫无实行,虽然浮谈浅说,无非古人剩语,与我本没交涉。想我佛为一大事因缘降世,垂训八万四千法门,总皆对病开方,果若无病,药何用施?倘有一病未愈,则不可不服其药。其方在我华夏最灵验者,莫过于宗律教净,以及诵持密咒。以上数方,在此土各光耀一时,目下兴盛见称者,无越江浙,于台贤慈恩,东西密教,大展风光。诸法虽胜妙,唯于宗律二法,多不注意。嗟兹末法,究竟不是法末,实是人末。因甚人末?盖谈禅说佛者,多讲佛学,不肯学佛,轻视佛行,不明因果,破佛律仪,故有如此现象。大概目下之弊病,莫非由此。既然如是,你我真为生死学佛之人,不可不仔细,慎勿暴弃。法门虽多,门门都是了生死的,故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所以二十五圣各专一门,故云一门深入。若一圣贪习多门,犹恐不得圆通,故持六十二忆恒河沙法王子名,不及受持一观音名号也。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但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工,何愁不到极乐?若专参禅,此法实超诸法,如拈花微笑,遇缘明心者,屈指难数,实为佛示教外之旨,非凡情之所能解。假若当下未能直下明心之人,只要力参一句话头,莫将心待悟,空心坐忘,及贪玄妙公案神通等;扫尽知见,抱住一话头,离心意识外,一念未生前,直下看将去,久久不退;休管悟不悟,单以这个疑情现前,自有打成一片,动静一如的时候。触发机缘,坐断命根,瓜熟蒂落,始信与佛不异。沩山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岂欺我哉?每见时流不识宗旨,谬取邪信,以诸狂禅邪定,讥毁禅宗,不识好恶,便谓禅宗如是。焉知从古至今,成佛作祖,如麻似粟,独推宗下,超越余学。若论今时,非但禅门,此外获实益作狮吼者,犹罕见之,其余诸法,亦不无弊病。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工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工,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虚云一介山野之夫,智识浅薄,因承列位厚意邀来,略叙行持损益云尔。今朝九月正十九,共念观音塞却口,大士修从耳门入,眼、鼻、身、意、失所守,绝所有,切忌有无处藏身,当下观心自在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民国二十二年在福建功德林佛七开示
胜进法师命署烨居士录
当民国廿二年春季,闽省福建功德林居士,发起佛七,时至第三日,虚云老和尚由鼓山涌泉寺下省公干,顺途到功德林慰问大众。刚好佛七止静默念,大众一闻虚云老和尚驾到,大半离座迎接,叩头礼足。当时云老和尚大喝一声,说:“你们学佛好多年,今天对这样严肃佛七道场,给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门中,无论是禅、是净,贵在六根门头用事,掉举与昏沉,都是失念的病源。你们记得吗?弥陀经中说过,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于七天,都一心不乱,那个人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诸圣众,现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现在你们诸位能不能一心不乱?如果一心不乱,怎样会听到老僧到来?如果一心不定,念到阿弥陀佛现身到来,你也不认识,他是佛?是魔?你还不认识,是定?是乱?也弄不清楚,那前途危险,真是可怜!可怜!”
大众给他教训一番,都不知道怎样是好。到佛七场中开静了,虚云老和尚就同大家入殿礼佛,向大家开示说:“你们打佛七,贵在一心。如果心不一,东看西听,这样的念佛,就是念到弥勒下生,还是业障缠身。佛法世法,都是一样,世法无心,尚且不可以,何况佛法呢?念佛的人,从头到尾,要绵绵密密,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乱的念去。佛来也这样念,魔来也这样念,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这样才有成功的日子。为什么呢?佛者,是觉也。既然能觉悟,自然知道用力专心念去。魔者,是恼也。恼害众生慧命,知道他恼害慧命,当然更加用力专心去降伏他。所以当能够觉时,就是见佛。如果遇害,就是着魔。现在佛七场中,如果坐在本位不动,继续念下去的各位居士,算是见着佛了。你们叩头接我的有几位,你们说接到什么?既说不出好处,岂不是虚耗时光,空无所得?岂不是我来恼害你们一心大事?扰乱你们一心净业,这样就是你们置我于魔罗边处了。可叹世俗人,每每不知恭敬三宝,实在可怜。他们有的用什么烧猪、鸡、鱼、供养观音菩萨,既然犯了杀戒,又不恭敬。有一次,我在上海时,正遇梅兰芳在上海演戏。有某居士包一个厢位,花数百元请我看戏,我告诉他说:‘八关斋戒弟子,尚且不可看戏,何况我出家的僧人?你请我看戏,无异烧猪供菩萨。’那个人叩头悔过说:‘我今天花了几百元得到开示,知道敬僧的道理了。佛法无上,贵在用心。’”一句珍重,揖别而去。此时各人不敢起身送别,而虚云老和尚也不回头看看。
这个佛七,经过虚云老和尚开示之后,所剩下的四天佛七工夫,的确是样样照做。其中有一位陈大莲居士,建瓯人,归依太虚法师,曾任福建省议会议员。在此期佛七的第六天念佛中,看见地上显出黄金色,很是高兴。结七后特地上鼓山,再请虚云老和尚开示。蒙虚老和尚开示说:“这是心到达清境的表现,切戒生贪念,务须一心念佛,努力精进,自然到家,不能够有其他希求。”要知道圆人说法,没有一法不圆,任他横说直说,都是契理契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民国三十一年冬,政府主席暨各长官,发起启建护国息灾大悲法会于重庆。特派代表屈映光、张子廉来粤,邀请 云公赴渝,主持法会。十一月六日,由粤启程经湘、桂、黔,以达重庆。于慈云寺及华严寺,分建法会四十九天,至三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圆满,返粤。其间经过各地,备受各界欢迎款待,请法归依。计给牒归依者有四千余人,上堂说法开示数十次,兹择录法语如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民国三十二年在重庆慈云寺开示
侍者惟因笔录
一月十七日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品励行,不被摈逐,则凤阁鸾台,有分受用。自今以后,须照佛门遗教修持。要晓得世间万事如幻,人之一生,所作所为,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吾人自一念之动,投入胞胎,既生以后,渐知分别人、我,起贪瞋痴念。成年以后,渐与社会接触,凡所图谋,大都为一己谋利乐,为眷属积资财,终日孳孳,一生忙碌,到了结果,一息不来,却与自己丝毫无关,与蜂之酿蜜何殊?而一生所作所为,造了许多业障,其所结之恶果,则挥之不去,又与蚕之自缚何异?到了最后镬汤炉炭,自堕三途。所以大家要细想,要照佛言教,宜吃长素,否则暂先吃花素。尤不可为自己杀生,杀他之命,以益自己之命,于心何忍?试观杀鸡捉杀之时,彼必飞逃喔叫,只因我强彼弱,无力抵抗,含冤忍受,积怨于心,报复于后。以较现在武力强大之国,用其凶器,毁灭弱小民族,其理正同。诸位既属佛子,凡悖理之事,不可妄作,佛法本来没甚稀奇,但能循心顺理,思过半矣。许多人见我年纪虚长几旬,见面时每有探讨神通之情绪,以为世外人能知过去未来,每问战事何日结束?世界何日太平?其实神通一层,不但天魔外道有之,即在鬼、畜俱有五通,此是性中本具,不必注意。我们学佛人,当明心见性,解脱生死,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从浅言之,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但不可损人利己,更宜损己利人。果能切实去做,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切自知自见,自不枉今日归依也。
方才有几位询问楞严经意旨,兹乘大众在此机缘,略说概要。此经原有百卷,而此土所译,只有十卷。初四卷示见道,第五、第六等卷示修行,第八、第九卷渐次证果,最后并说阴魔妄想。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询问,而佛首明诸法所生,惟心所现。因阿难尊者见佛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心生爱乐,佛问其将何所见?阿难尊者白佛言:“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佛问:“心目何在?”阿难尊者白佛言:“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见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佛告心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若一切无着,亦无是处。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应知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而一切众生,不成菩萨,皆由客尘烦恼所误。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是为十二处,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为十八界。另地、水、火、风为四大,再加空大、见大、识大为七大,合为二十五数。由二十五位贤圣分别自陈宿因,入道途径。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历劫修行,几难免摩登伽之难。所以示罪障之中,淫为首要,因淫损体,遂杀生补养,而盗妄等恶,亦随之而生。阿难见了如来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对摩登伽之美色,而不爱乐。男子见了女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见了男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自己终日思想,确可转移心境。譬如我从前幼时在家垂辫发,衣俗衣,终日所触所想无非俗事,晚上做梦,无非姻亲眷属,种种俗事。后来出家所作所思,不出佛事,晚上做梦,亦不外念佛等等。
至葱、蒜五辛,不可进食,为免助长欲念。所谓除其助因,修其正性,更加精勤增进,自能渐次成就。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不过吾人如能发心勤修勿怠,则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至十地,亦自得步步进益,以达等觉妙觉。而三界七趣,无非幻妄所现,原本不出一心,即一切诸佛之妙明觉性,亦不出一心,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香严童子可说即是我鼻,憍梵菩萨可说即是我舌,二十五位圣贤因地,虽有不同,修悟并无优劣。不过现在时机,发心初学,似以第二十四之大势至菩萨,及第二十五之观世音菩萨,二种用功方法或更相宜。观世音菩萨于阿弥陀佛退位时,补佛位。而大势至菩萨,则候观世音菩萨退位时,补佛位。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圆通,吾人学习,应念阿弥陀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因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至于观世音菩萨,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上合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若遇男子乐持五戒,则于彼前,现男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则于彼前,现女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如是或现天人,或现声闻、缘觉以至佛身,所谓三十二应,以及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经无量劫,度无量众生,众生无尽,悲愿无尽,诸位善体斯意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现在与大众随便闲谈,开示二字,愧不敢当。因为虚云连自己都未明白,岂敢谬教他人?佛教开示,场合很多,如丛林坐香,班首轮流开示,观音七、念佛七等亦复如是。但拜忏不同打七,礼忏须五体投地,三业清净,不能加以杂言乱语,故忏坛上不说开示。礼忏时须观着“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今顶礼观音前,感应道交自实现。”以能礼之心,礼所礼之佛,谛观能礼之心,现在、未来、过去三世了不可得。一切空寂,则如来藏本有体性,自然发露。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都是双遮双照的意思,空非空,色非色,即真空真色。我们大家都是佛子,处此水深火热之中,不逢治世,所遇的不是炸弹、就是飞机,真属不幸。但不幸中还是幸福,何也?佛子的本来勾当,所谓“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可是现在亦有些行不通了。我们此时只好放下一切,检点身心,以身为苦本,心为罪源,若不及今力自修持,更待何时?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放下妄想,心本如如,不从外得,能精勤修持,何患生死不了?所以儒家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现在人心不古,不知政教之关系,于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的意义,完全不懂。最近达识之士,多知目前大劫,非政教合一,不足以救苦息灾。如此次政府元首及各院部当局,发心启建护国息灾大悲道场即此意也。从前法会是常造的,甚么十轮金刚法会等等,我也记不得许多。可是用心各有不同,如西藏喇嘛在中原弘法者,近来甚多,而政府特别加以崇敬,其意甚远。是否政府特别信仰,不得而知。惟对于中原青衣僧徒,则时加种种压迫,毁庙逐僧,不一而足。本来青、黄二教,均佛弟子,后人以居华东者,在日本为东密,居华西者,在西藏为藏密。近年密教,在中国风行一时,以为特长处,能发种种神通变化。可是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是不成的。虚云化食人间,中外地方,差不多都到过,我是凡夫,没有神通,不会变化,所以不敢吃肉,亦不敢过分用度。一般不明佛法者,未忘名利,求通求变,存此妄想,非邪即魔。须知佛法是在自己心内,不可心外取法。神通属用功之过程,岂可立心希求?有此用心,岂能契无住真理?此类人们,佛谓之可怜悯者。现在几位大心菩萨,发愿为国息灾,修大悲忏法,邀虚云来此主持。我们大家要精诚一致,当自己事来做,护国息灾功德,此是人人应当做的。我们拜忏,称扬圣号,最灵感的观音,于此土最有缘,但心若不诚,亦不能感应。如诚心称名,观音无不寻声救苦,楞严经二十五圣,惟观音菩萨妙证圆通。文云:“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者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二者十方众生同一悲仰。观音有大无畏,三十二应列为第一。又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念六十二忆恒沙法王子圣号,与念观音一声相等。这部大悲忏是四明法智大师所修,其悲愿不可思议,其感应力亦不可思议,载籍甚详,不可忽也。朝于斯,夕于斯,五体投地,三业清净,能断杀、盗、淫、贪、瞋、痴,变十恶为十善,便符忏法妙理。并须发四大宏愿,将他人香花,庄严自己福慧,何乐而不为?说是假,行是真,今天将佛法大概说一说。彼既丈夫我亦然,自尊自贵,自然感应。最后讲一段故事你们听听,清代康熙帝时,元通和尚主持西域寺,一日有黄衣僧来,帝甚崇之,命师招待,师云:“彼非僧亦非人,是一青蛙精,但神通广大。”时适久旱,帝乃命其求雨,雨果降,帝敬之愈甚。元通和尚曰:“可将雨水取来,是青蛙尿耳。”试之果然,邪正乃分。故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均须识取,不然被其所转,走入魔道了,请大众留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一月十九日 菩萨们,这个法会,虚云太不知自量,不知各位上殿过堂,还要应酬佛事,辛苦万分。晚上还要请各位念佛,听开示,岂不是打闲岔吗?内中有点说不出的意思,所谓诸佛菩萨,难满众生愿。因为有许多居士,在法会中想听开示,但昨天我也说过,拜忏与打七不同,没有讲开示的必要,他们发心,也很难得,我现在不是虚云,变成虚名了。说不出来的话,我已曾同当家师说过。这次法会,讨各位受辛苦些,当自己事做。如他方打净七,天天无休息时间。这边常住,田无一块,瓦无一片,不应酬佛事不成功。应酬佛事,不能打七用功了。但佛事很忙,天黑大殿还要放焰口,所以在此时讲一讲,以便居士们过河回家。但拜忏四十九人,不能停声,换人亦不停声。常住最忙,这二十四人不可下坛。所谓开示者,开即开启,示即表示,讲为人之善恶,开显本来面目。但这面孔无大小、方圆、圣凡、男女等色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也。视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学道的人,须真实,不可挂羊头卖狗肉,但向己求,莫从他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说是假,行是真。充一人而多人,一家而一国,而多国,展转变化,全世界不治而化矣。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楞严二十五门,各证圆通。故云“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自己择一门为正行,余者为助行。须福慧双修,单福则属人天有漏,单慧则为狂徒。修行不断杀心,临终非作土地即城隍。我看见很多的人,吃素半世,学密宗即吃肉,实可悲痛,完全与慈悲心违背。孟子都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何况为佛弟子也?取他性命,悦我心意,贪一时之口福,造无边之罪恶,何取?何舍?何轻?何重?每见出家释子吃肉的也不少,我的嘴不好,叫我讲,我就无话不说,望大家共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01:52 , Processed in 0.206483 second(s), 18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