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25|回复: 3

明因识果之九----做父母的艺术(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静显 于 2011-8-15 14:46 编辑

          参考合一的教导关于“从孩子出生之后,成长有三个不同的阶段”,非常美,也很实用,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阶段:从0岁--6岁,对待孩子的方式要像对待国王或皇后一样

      在0-6岁阶段,父母要让孩子沐浴在无限的爱当中,你不可能在他0-6岁之中因为给了太多的爱而害了他,或者惯坏了他。做所有你能做的,要持续爱你的孩子,不要在这段期间伤害你的孩子。还有一点很重要,你要尽可能减少对孩子说“不”的次数,因为孩子内在没有可以接收拒绝的系统。孩子天性顽皮好动,经常爬上爬下,跑来跑去,真的很难管教,但是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别做这,别做那,这个不对,那个不是给你的......当你持续的对孩子说不、不、不,通常,孩子慢慢的就会有暴力的倾向。

      父母要尽量顺从孩子的愿望,当然我们无法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可能因为财务状况不允许,或者考虑孩子的安全和健康,父母需要好好的辨别。如果你无法提供孩子某些东西,最好别让孩子看到它,试着防止孩子产生想要它的欲望。比如你无法买昂贵的玩具给孩子,就不要带他去商场,当你给孩子解释“父母挣钱不容易,这个玩具太贵了,我们家经济有困难”,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孩子听不懂逻辑和这些大道理。


      我曾把女儿小时候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几则,我女儿的小名叫“鲜鲜”,可以感受下孩子的逻辑。

      鲜鲜2岁1个月时,摔跤摔疼了,大哭,妈妈安慰半天止不住,只好抱着鲜鲜到洗手间照镜子。鲜鲜看着镜子说:“鲜鲜哭了!”我问:“鲜鲜哭的样子好不好看?”“不好看”“那鲜鲜还哭不哭?”“还哭”
      鲜鲜2岁2个月时,我带鲜鲜逛商场,鲜鲜坐在小车里。经过饼干货架,鲜鲜说:“妈妈,买这个吧!”我说:“不行,这包太大了!”又走了几步。“妈妈,这包小!”我看了下说:“不行,这种饼干很硬!”鲜鲜看着我,很认真的说:“妈妈,这个饼干很硬,鲜鲜咬得动!”

      鲜鲜2岁3个月时,我在用电脑,鲜鲜又跑过来捣乱:“妈妈,鲜鲜要学电脑,你教鲜鲜嘛!”“好,妈妈让你按你再按!”结果,鲜鲜又不听话,在键盘上乱敲。“鲜鲜,你把妈妈的电脑搞坏了,以后看不了怎么办?”鲜鲜回答:“就看爸爸的电脑,爸爸的电脑没坏!”“那再把爸爸的电脑搞坏了怎么办?”“就看电视!”


      所以这个阶段,真的需要对孩子有无比的耐心和爱心,尽可能陪伴在他身边。0-6岁阶段孩子在经验宇宙与生命,6岁前所经验的品质,决定了他的一生。如果要孩子未来成为快乐的人,就要尽可能给他们欢乐;如果要他们未来能够懂得感恩,就多多赞美他们。做所有你能做的,直到孩子满6岁为止。0-6岁多爱孩子,以后一定会得到连本带利的回报


      如果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长大后,会到处索求爱,很多夫妻之间都是两个没长大的孩子,互相想从对方身上得到爱,从过去深层沟通的案例中看到很多例子。我过去也是这样,特别希望得到老公的认可和赞美,当我把衣服烫得整整齐齐,把家收拾得很干净,晚上等他回家很晚都不睡,可是老公什么都像没看见似的,我内在很失落,后来透过沟通,我才看到是自己的问题,我想从他那里得到爱,我根本不爱我自己。往前回溯,失落的根源是小时候,父母忙于工作,忽略对我的关心,我觉得父母不爱我。我妈曾经说起,小时候有一次,我想买个玩具,她不同意买,结果我哭了半个小时,还是没给我买。这次从合一回来,在飞机上和丽萍分享这一段,她也有同样的经历,比我更惨,她哭了一个多小时。在我们出生那个物质艰难的年代,几乎所有人小时候都严重缺乏爱,所以我们的问题实在太相似了,呵呵。


      第二个阶段:6--12岁(或6--14岁)对待孩子的方式要像对待王子或公主一样

      这个阶段要在自由与纪律之间找到平衡,你不能通过强迫来规范一个孩子。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如果父母在家互相破口大骂,很快你会发现孩子也会对你大声顶嘴。孩子不会听你说的,孩子看到你这么做,就会模仿你,所以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身教胜过言教。最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孩子信任父母,就能接受父母的建议;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说什么都不接受,孩子有可能受到坏的影响。


      过去我是个非常唠叨的妈妈,为了督促孩子写作业、少看电视,没少费口舌,孩子还嫌我烦。这几年学了心灵成长的课程,慢慢学聪明了,我发现让孩子自己体验,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胜过千言万语。09年暑假,我女儿放假第一个月,撒腿玩,到了第二个月,我提醒过几次,抓紧时间写暑假作业,女儿全当耳旁风,后来我干脆不说了,该说的都说了,做为妈妈我应尽的责任已经做到了,就让她自己面对。结果开学前5天,我女儿开始着急了,一大堆作业没写完,还有好几篇作文,每天赶作业,急得直跳脚,哭了好几次。那几天我没有责备她,还是陪伴她最终赶完了作业,等全部搞定时,我问她:“开学前赶作业,你感觉如何?”她低下头说:“非--常--不--好--!”我问:“那以后呢?你打算怎么做?”女儿转变很快:“以后我先把作业写完,再痛痛快快玩。”既然她已经明白了,我什么也不用说了,多省事,哈哈!当然孩子还是会有反复,但是我坚持这样做了几次之后,现在我根本不用管她的作业,女儿成绩还相当好!看来我的学费还是挺超值的,我的生活品质确实有改善,女儿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我可省心多了,呵呵......


      另外,对于父母期望孩子做到的事情,如果父母自己先做到了,孩子自然会做到,我就有亲身的体验。2010年2月,女儿9岁,有天晚上,我和女儿躺在床上玩游戏,本来挺高兴的,玩着玩着,因为我趴在床上,孩子开始拍打我的屁股,刚开始只是闹着玩,结果女儿越打越起劲,下手越来越重,我不停说:“好疼啊!Mary别闹了!快停下来!我受不了了!”结果她还是开心地拼命打,当时我真的疼哭了,女儿发现我不对劲,悄悄离开了房间,爸爸问她怎么了?她说:“我把妈妈打哭了!”爸爸有点责怪她:“哎哟,你怎么把妈妈打哭了?”接着,女儿就睡觉去了。第二天早上,通常都是我送孩子上学的,那天早上我有点情绪,就不想送她,她爸送她去的学校。等起来后,我反思这件事,我怎么了?突然,我看到自己以前也一样打过她,女儿小时候被我打了好几次呢,我下手也不轻啊!原来是女儿让我体验我带给她的痛!那一刻,我放下了!晚上我接女儿回家时,我主动跟女儿说:“Mary,妈妈要向你说对不起!”女儿有点纳闷:“为什么?”我回答:“你小时候,妈妈打过你好几次,把你打疼了!昨晚妈妈体验到你的痛!过去妈妈做得不对,你可以原谅妈妈吗?”女儿点头表示原谅了。沉默一段时间,等进到家门,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也要向你道歉。”我问为什么?她说:“昨晚我也把你打疼了!对不起!”那一刻,我感动地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你看,孩子根本不用教,你做到了,孩子自然做到了!你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跟着好!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


      第三个阶段:12岁以后,对待孩子要像朋友一样

      12岁之后的孩子只能做你的朋友,你们是平等的。在你生命的任何阶段,孩子都和你是平等的。父母要带这尊敬来爱孩子,因为被尊敬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一个伟大的个体。12岁以后,父母和孩子的对话必须经历一个变化,里面没有命令,只能有建议和问题。


      如果父母能培养问孩子适当的问题的艺术,透过帮助孩子思考,协助他们做决定,都会对他们帮助很大。12岁以后,孩子可能会习惯性的去做你不要他们做的事。通常孩子都会度过这样一个说不的阶段。这在孩子人格的演化上是非常自然的阶段,因为孩子需要去确立他的个体性,孩子试着去找出我是谁?我是什么?他试着将他和父母分离,试着去寻求并渴望证明他是谁。即便是你提供的建议是合理的,孩子可能还是会拒绝你,没什么担心或惊慌的,因为孩子到了18岁或21岁时,会自然度过这个阶段。但如果父母这个阶段,强硬限制孩子的自由,孩子内在会变得很硬,可能会有暴力倾向,对所有人说“不”。所以用耐心和爱对待孩子很重要,他们自然会脱离这个阶段,会感受到父母的爱。


      为人父母真是非常困难的艺术,但是它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尝试。我非常感谢我的女儿,是她把我带上身心灵成长之路,孩子不仅是我的镜子,还是我们家所有人的镜子!孩子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学习如何做父母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觉醒的过程中。你如果没有与自己合一,一定会和身边人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从和父母的关系,和配偶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都会反映出你内在不合谐的地方。如果你和家人的关系非常和谐圆满,你已经是灵性很高的状态!巴关曾说:“一个和谐的家庭意识,可以影响十万人。”“假如你真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先要让你自己变得更好;假如你真想把这个世界的暴力抚平,先要把自己内在的暴力抚平。”所以先做好自己,就知道如何做好父母了。

      转自洪源 喜悦之光
发表于 2011-8-1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有 于 2011-8-15 18:19 编辑

为人父母真是非常困难的艺术

的确是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和谐的家庭意识,可以影响十万人。”“假如你真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先要让你自己变得更好;假如你真想把这个世界的暴力抚平,先要把自己内在的暴力抚平。”所以先做好自己,就知道如何做好父母了。

有家才有国,有爱才是家,父母是家命脉、基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弟子规》是个好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00:51 , Processed in 1.68868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