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66|回复: 1

[事迹传记] 显通寺的无字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显通寺的无字碑,立在大文殊殿的前面,跨进此寺的第二道山门,便可以看到左右两座八角碑亭, 每座八角碑亭内立有汉白玉石碑一通,石碑高二米余,宽不足一米,立于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左 边那通石碑上有字,系康熙御笔,所以人们管它叫“有字碑”。相映成趣的是在有字碑的右侧,还对称 地立着一通“无字碑”。
    立碑,是为了记叙什么,以传后世,按理当然要有铭文。可是在我们历史悠久的国家里,有的地方 却立了空无一字的“无字碑”,这些“无字碑”虽无铭文,但胜似有铭文,拿武则天的“无字碑”(此 碑立于西安北面八十公里的乾陵,乾陵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同葬的陵墓。碑高六点三米 ,宽一点八米,厚一点三米,重约九十八点八吨)来说吧,传说是按着武则天的遗言这样办的。武则天 立了“无字碑”不要碑文,意思很明白的,她自知人们对她的一生评价各异,逝世当年她已还政于唐中 宗李显,碑文如何写,却是难事,因此决定立通“无字碑”,功过是非,由后世自去评论。

  武则天是聪明人,立“无字碑”立得真聪明。那么,显通寺里的这通“无字碑”用意何在?当地也 流传着一些故事。其中最普遍的传说是这样的:原来盖碑亭的地方,本是灵鹫山下显通寺的两个圆形水 池。池里的水清澈如镜,好象明溜溜的一双眼睛。有一年,清康熙皇帝朝台,巡游显通寺,来到文殊殿 前。他抬头一望,只见绚烂的菩萨顶端端正正坐落在灵鹫山上,好象一条巨龙昂头高卧在那里。你看, 一座牌楼不正是龙头?两根幡杆不正是龙角?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台阶,从牌楼上延伸下来,不正是吐 出来的龙舌头吗?康熙越看越象,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呀!当年迷信颇多遇事都想图个吉利,皇帝也逡 免于此。所以传说康熙怕大清朝的江山要被别人夺去。看着看着,他不禁自语起来:“菩萨顶,菩萨顶 ……”他想找一些依据,只要证实菩萨顶不是一条龙,或者是一条死龙,那就放心了。   

    显通寺的住持僧当时难以知晓皇帝的心思,听到皇帝念叼菩萨顶,便自作聪明地凑上去说: “启奏 万岁,那灵鹫山是一条龙,菩萨顶是牌楼,正好在龙头上,上顶云天,下临大地,所以菩萨顶十 分兴旺……”  
 
    说话的人无心,听话的人有意。住持僧的这番话,不偏不倚,重重地打在皇帝的心上 。没等住持僧说完,康熙便瞪起眼睛问道:“灵鹫山真是一条龙?” 住持僧还不理解康熙的心事,回答 说:“我主说得对。当年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借来歇龙石,青龙也跟着来到五台山,这灵鹫山就是 卧在五台山的一条龙啊!”  
 
    康熙最怕住持僧说这种对当朝皇上不吉利的话,不过他还是不露声色, 显出不太在意的样子,捋着须,仔仔细细地观看着菩萨顶,过了好大一阵儿,他好象是发现了什么奥妙 ,掉转头对住持僧说:“灵鹫山是条龙,可这条龙不会起飞。你看,它没有眼睛。” 本来康熙想让住持 僧接住他的话音,也说一句“这条龙没有眼睛”。可是不知内情的住持僧,没有猜测皇上心意的本事, 只是想把他所知到的统统告诉皇上,便凑上去说:“启奏皇上,这龙是有眼睛的,每日午时,砂阳照到 显通寺的两个水池上,那菩萨顶的木牌楼两侧会出现两个圆形的光环……”   

   这一来,康熙再也忍不住了,冲住持僧大发雷霆:“ 你知道个啥!龙长了眼睛就飞走了!龙飞走了 ,五台山还会有灵气吗?这两个水池,你给我填平,上面再立两通石碑压住!”住持僧不敢怠慢,慌忙 跪地,连连叩头,说:“佛臣照办,佛臣照办!”没几天水池填平,石碑立了起来,住持僧请康熙写碑 文,康熙只写了一篇碑文,就起驾还朝了。于是,显通寺里便留下了这通“无字碑”。
转贴

发表于 2011-8-15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6 04:05 , Processed in 0.13510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