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 菩萨利他,以戒杀为先,因杀生极为违背利生故。自利修行,以戒淫为先,因淫念染污净心,障生定慧,引生众恶,受生死苦,极为违背自利故。
具缘: 具五缘成犯。 一、是众生。 二、是正境。 三、有染心。 四、起方便。五、与境合。
轻重:
就心、境、数论,罪报轻重不同: 甲、就心,贪心罪重,嗔痴次之。 乙、就境,与尊重之人,乃亲人犯淫罪重。 丙、就数:一、 暂犯即止。二、 数犯乃断。三、 数犯数断。四、 犯而久续。 (前轻后重。)
开遮: 开缘有三: 一、若睡眠无所知觉。 二、若不受乐。 三、无有淫意。 在家居士为化众生,心净如佛,可开方便,否则不可。 受八关斋戒日或菩萨戒居士,于六斋日应戒正淫。若犯手淫,或调戏妇女,或故意摩触,皆犯淫戒中轻罪。 出家僧众唯遮无开。
犯戒果报: 邪淫 一、堕三恶道。二、若生人中,妻不贞良。三、得不随意眷属。 四、淫欲为因,生死为果。 生死者,包括三苦八苦,即自生至死,一切诸苦。以及死生生死,轮回之苦。
持戒果报:
戒淫 一、诸根调顺,永离喧动。易修禅定,得真实慧。 二、人天尊敬,诸方赞叹。 三、戒邪淫者,未来生中,父母、宗亲、妻子、眷属、孝友贞顺,纯洁无杂。又离于女人所有过失,令诸众生,无复染爱。 四、戒正淫者,当来成佛,得马王阴藏相。(佛三十二相之一。) 五、解脱生死,早证菩提。
妄 语 戒
释名:心口相违,言不称实,欺诳他人,名曰妄语。
亦摄恶口(骂詈语)、两舌(离间语)、绮语(华美浮词,无义利语)。
制意: 一、业道重故。妄语之人,不堪入道。 二、诳惑人故。回惑人心,恼害他人。 三、闭善路,开恶端故。欲造恶业,妄语在先。 四、实语益故。言语正直,心地坦白,易得解脱。 五、鬼神弃故。诸天鬼神,舍弃不护。 六、三世诸佛法尔不妄语故。
次第: 前三为身业在先,此为语业在次。然语业易犯,且分四种,罪报亦重。
具缘: 具六缘成犯。 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起诳心。 四、覆实事。五、言明了。六、前人解。
轻重: 有逆罪、大妄语罪、小妄语罪之分: 一、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及破羯磨僧,破转法轮僧,为逆罪。 二、妄言证声闻菩萨果位,犯大妄语中重罪。 三、妄言见鬼见神,持戒清净,能习禅定,善通三藏,证世间四禅八定,犯大妄语中轻罪。以上三种,淆乱正信,害正法眼故。 四、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觉言不觉,不觉言觉。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实有言无,无言实有。皆犯小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