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52|回复: 15

[大德开示] 星云大师《佛教的女性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我将和往年一样,在这个最大的会堂举办三天的佛学讲座。三天的讲座我要和各位谈的题目分别是:‘佛教的女性观’、‘佛教的福寿观’、‘佛教的政治观’。
我为什么要选这三个题目来和大家结缘呢?我所以要选择‘佛教的女性观’为讲题,是因为女性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至为密切,女性除了和妇女本身息息相关之外,每一个男士和女性也脱离不了关系,每个男士或有妻子,或有姐妹,纵然没有妻子、姐妹,每个男士都是在母亲的襁褓中长大的,没有了母亲,就没有生命的诞生,因此女性的母亲是一切生机的泉源。在佛教的七众弟子之中,也有女性的比丘尼、沙弥尼、优婆夷,并且在佛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女性的贡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认识,因此第一天我要和各位谈的是‘佛教的女性观’。而明天我所以要讲‘佛教的福寿观’,是因为增福添寿是自古以来人类共同的愿望,如何才能福寿绵长呢?我将从佛教的观点提供各位增福添寿的方法。后天我选择‘佛教的政治观’为题目,主要是向各位说明历代以来佛教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并且对于如何做好一个公务员,提出佛教的一些看法。
提到女性,中国和西洋对于女性有见仁见智的不同见解。中国人心目中的女性狠毒如蛇蝎美人、妖媚如狐狸精、凶恶如母老虎,或者说女人是败国的祸水、坏事的晦气,总之女人是不祥之物,是祸国殃民、丧家失命的毒瘤,甚至孔夫子也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把女人和小人归为一类,但是为女人定罪的却偏偏是离不开女人、使女人为罪魁祸首的男人,这样的判定对女性是否有欠公正呢?相反的西洋把女人看做是圣洁的灵、高超的神,女人如维纳斯,是美的象征、爱的代表。女人是安琪儿,是和平的天使。究竟女人是狐狸精、母老虎、蛇蝎毒物,还是圣灵、美神、天使呢?佛教对女性又有什么持平中道的看法呢?下面我分成四点来向各位说明:
一.女人与男人
宇宙一切有情众生,虽然有智愚贤劣、富贵贫贱的种种差异,但是究其性别不外为雌雄男女之别而已。而男女之间虽然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如果细加推察,女人和男人也有其各自的特性。
一般的观念里,男人所表现的是阳刚、力劲的美,虽然男性中也不乏风流倜傥、英姿翩翩的俊男,但是女人的美貌绝色、天生丽质是男人所望尘莫及的。古来多少文人墨客以生花妙笔来描绘女人的绰约风姿而留下千古名著。就以戏剧来说,古装戏里的小生角色,本来应该是非男人莫属,但是由女人来反串小生,扮相更俊俏,举手投足更潇洒,更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因此民间戏剧里的歌仔戏、黄梅调、平剧,乃至电视里的历史剧,小生一角往往由女性来扮演,主要是女人比男人更美貌。
男人遇到困难的事情,能够力排艰钜,勇往直前,表现勇者的气魄,但是女人的忍耐谦逊,化干戈于祥和之间,有时也是男人所不及的。男人富有创造性、冒险性,女人的随顺、圆融,有时可弥补男人的鲁莽造次,彼此相辅相成。男人比较粗犷、豪放,女人细腻、周全,是男人成功立业的助缘。男人长于理智,女人重于感情;男人偏向刚强,女人普遍温柔。男人和女人不仅在生理上有种种的差异,在性格发展上也有悬殊的不同。女人由于体格比较娇弱,生理障碍多,社会地位低微,因此容易信仰入道,对宗教的向心力比男人强烈。女人因为要担负养儿育女、相夫持家的工作,比男人容易苍老,因此容易体悟世间的无常。经上曾经记载一位妇女由于独生爱子死亡了,伤心欲绝,丧失了理智逢人便痴狂地问:“我的孩子在那里?”“怎么样才能使我的孩子复活?”后来遇到佛陀,佛陀告诉她如果能找到没有死过人的人家所种的吉祥草,便能救活她的孩子。这个妇人于是发狂似地挨家挨户去询问,寻找那能救活她孩子的一线生机,最后精疲力尽、沮丧绝望地回到佛陀面前,佛陀慈祥地开示她:“世间那有不死的人?吉祥草是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妇女一听,终于悟到人世无常至理,放下愚痴的情爱,成为佛教的信徒。男人在外创业,女人在内理家,体会物力维艰,比较上女人比男人有布施心,懂得种植来生福报,如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一位妇女毗舍佉看到出家人下雨天无法出外托钵,因此发心以汤药、粥食、衣服等八事来供养比丘、比丘尼,使他们能够不虞匮乏,安心办道。
在过去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对于生男育女也有很大的差别,生男称为弄璋,宝贝如玉石,不仅阖家欢喜,母亲也因子而显贵起来;生女则称为弄瓦,贱如粪土,全家愁云惨雾,母亲还可能遭到七出的命运,这种看法实在有很大的偏失。其实古来有不少的女子,无论能力、智慧等方面,不但不让须眉,其中并且不乏超越男人的巾帼女豪,如战国时代赵太后的贤淑,唐朝武则天的掌理天下,汉朝继承父兄遗志完成史书的班昭,宋朝与夫共抵金兵的梁红玉等,都是一时的隽秀才女;它如英国的伊莉莎白女王、英宰相柴契尔夫人、以色列的总理梅尔夫人、印度的甘地夫人,也都是名闻国际的佼佼之士,她们日理万机、纵横捭阖,处事的果决明快绝不逊于男人,我们不能因为是女子当权,就把她们看做第二等民族,而抹摋她们应有的荣耀与尊严,何况从佛教‘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来看,女子也是应当被尊重的‘唯我独尊’的众生。
在我们的社会因为男女的差别,生活固然因此而多采多姿,但是男女的关系如果不能和谐,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是非恩怨,甚至酿成悲惨的社会问题。佛教里有一个人人向往的世界叫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顾名思义就是最为幸福、究竟常乐的世界,为什么称为极乐世界呢?因为极乐世界里没有经济的占有、衣食的缺乏,也没有男女的情欲、生死的畏惧。我们娑婆世界人类种族的繁衍,是靠着家庭的组织、男女的结合而生儿育女,但是极乐世界没有男女的差别,更没有男女的关系,极乐世界众生由莲华化生,是绝对清净不染污,是究竟快乐不痛苦。
夫妻是五伦之一,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开始,在我们现今的社会,如何建立美满和谐的夫妻生活,使家家为菩提眷属,而不是冤家仇敌?如何使我们的社会有健全的男女来往,杜绝怨女旷男的问题?我从佛法的观点提出几项对治的药方。
首先做丈夫的男士们如何才能博得妻子的欢心与信任?我有四句话送给各位参考:
1.吃饭要回家:最近社会流行一句话说:‘爸爸回家吃晚饭’,男人在外奔波了一天,不仅晚饭要回家里吃,平常也要尽量回家吃饭,制造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增进和乐融融的气氛。回家和妻儿吃饭,就不会涉足欢乐场所,花天酒地,家庭自然不会闹风波。
2.身边少带钱:金钱能够成就大事业,金钱也能毁灭好前程,先生身边不存很多钱,就无法打牌聚赌、金屋藏娇,一切偷鸡摸狗的坏事自然不可能发生。
3.出门说去处:有些太太抱怨先生一出门,就好像迷失于大海一样,不知去向行踪,朋友打一通电话来相找:“你先生在吗?”“他一大早就出去了,我也不知道他到那里去了!”如果夫妻到了这种去来互不闻问关怀的地步,表示彼此的家庭生活已经亮起了红灯。
4.应酬成双对:有许多的先生以事业需要交际、应酬为借口,瞒着妻子在外面胡作非为,最后家庭革命、感情绝裂。如果真的需要应酬,应该带着妻子出双入对去参加,既可培养夫妻对家庭的共识,让妻子也参与你的事业,做一个贤内助,并且可以免除不必要的家庭纠纷。
谈到这里,女士们也许会感到大快人心,找到了对治先生的办法。如何做人家的妻子,我也提供四点给大家作为借镜:
1.温柔慰辛劳:先生辛辛苦苦在外面忙碌了一天,尝尽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受够了委屈排挤,回到家来,为人妻子的应给予温柔慰问,帮忙他从困境中走出来,协助他从沮丧中站起来,而不是一进门就数落他:“你到那里去了?这么迟才记得回来。你看!隔壁人家陈先生为他太太买了名贵的手饰、衣料,就我嫁给你这个穷鬼,一个月赚不了几个钱,真倒霉!”让丈夫永远抬不起头来。
有时候女人埋怨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另结新欢,主要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到了另一个女人那里,看到的是盈盈笑眸,听到的是轻声软语,受到种种的温柔体贴;而回到家里是一张冰寒的脸孔,粗恶的谩骂,好像地狱冰窖,他自然无心回家,一心向往外面的乐园了。女人不能只用美貌来赢取男人的欢心,唯有以甜美的爱语、体贴的关怀,才能获得男人永久的感情。
2.饮食有妙味:有人说要控制男人先要控制他的肠胃。丈夫好不容易回家吃饭,做出来的饭菜老是清一色,无法合乎他的胃口,他当然有借口在外不回。如果饮食有妙味,餐餐色香味俱佳,他在外面饮食不习惯,自然就会按时知归,何况良好的饮食是维护丈夫健康的要方。
3.家庭是乐园:现在社会推行美化人生运动,美化人生不仅要美化容貌、美化身体、美化环境,也要美化我们的语言、心灵、家庭。客厅里打扫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窗旁摆设一盆花,墙上悬挂一幅画,赏心悦目、淡雅素净,先生回到家来,一杯温热的茗茶,一份喜爱的书报,好比活在乐园,焉有不回家的道理?有的人不重视环境的整洁,家庭肮脏凌乱,报纸散失一地,衣服堆积满床,简直无立足之地,怎么能怪先生过门不入、逃之夭夭呢?太太们应该把自己美化起来,每日云鬓光鲜;把家庭美化起来,时时洁净整齐,使丈夫欢喜回到快乐的家园,卸下他一日的疲惫辛劳。
4.凡事应报告:女性总喜欢保留那么一点点秘密,有几个钱,不能让先生知道,这个私房钱准备将来不备之用;做一件事,也要瞒着丈夫偷偷去进行。夫妻是一体的同林鸟,关系最为亲蜜,彼此应该互相信赖、谅解,凡事应该坦诚相告、商议,没有一丝隐瞒,家庭生活自然幸福美满。
男人和女人是构成社会的两大元素,必须男女之间彼此敬重,互相成就对方,社会才能更和谐快乐,世界才会更可爱完美!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怎样做女人
怎样做一个女人,佛教有一部玉耶女经曾经提到一个女子应该具足五种善事,去除五种恶事。女子应该具备那五种美德呢?
1.负责家务:把家务处理得有条不紊,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安心发展事业,儿女回家有家庭的温暖,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有许多的女性出外谋职,职业妇女固然也可以增加社会的工作人口、人力资源,如果夫妻彼此配合不当,而产生钥匙儿童、问题少年的种种烦恼,不可不重视。有些女人既不出外工作分担家计,并且成天心攀外缘,不务家事,徒然形成许多的家庭纠纷,更不可不慎!
2.忍耐委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家庭的物质生活,开门七件事缺一不可;精神生活的妯娌相处,侍奉翁姑等问题,也疏忽不得;纵然是小家庭,子女的教育也是头痛的课题,这些都需要女性拿出无比的忍耐力,委屈求全,做药材里的甘草,把苦涩的生活调味起来,化冲突磨擦为平和安详。
3.守贞重节:佛教的根本五戒中有一条不邪淫戒,意思就是除了正当的夫妻关系外,不做出踰越礼教的行为。女子应该严遵此戒,守贞重节,从一而终,不做出败坏妇德的事情,扩而大之,男人也应该谨行这条戒律,那么社会就没有不幸的婚姻悲剧了。
4.敬事丈夫:做妻子的应该和丈夫相敬如宾,尊重丈夫的人格,让丈夫在人前很风光、很体面,受到人人的爱敬,妻子无形中也增光不少。有时看到一些强悍的妇女,在众人面前对丈夫毫不留颜面,做河东狮吼,不但丈夫脸上无光,自己也招人嗤议。
5.和睦亲友:一个女子不仅要敬爱丈夫、孝顺公婆,进而要敦亲睦邻,和亲朋好友结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丈夫及家庭铺下成功立业的好因好缘,毕竟婚姻不仅仅是两人之间的事,得人者多助,女人是男人事业的贤内助。
女性除了要具备以上美德之外,更要去除以下五种恶事:
1.懒惰游戏:有的妇女好吃懒做,成天沉迷方城之战,或是和二三朋友竟日醉心于各种跳舞嬉游的玩乐,弃丈夫孩子的生活起居于不顾,有亏家庭主妇的职责。
2.恶口讥讽:有人说三个女子在一起就不得安宁,我们经常可看到这种情形,女人们聚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窃议别人的隐私,制造无端的是非,更有甚者口出恶言、泼妇骂街,闹得鸡犬不宁,邻舍难安。与其把宝贵的时间拿来议论别人长短,何不好好的进修,增长自己的学养道德呢?
3.异心邪念:为人妻子应该要时时警惕自己对丈夫的敬爱不够,对家庭的关心不足,殚精竭虑,全心全力去爱护自己的家园,不可心存异念。要打消贪爱情欲,为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而献出一切。
4.爱慕虚荣:虚荣心是人类普遍的敌人,有人贪爱物质,有人觊觎权势,有人追求情爱,有人名、利、情都能放下,却冲不破要人恭敬的关隘。有的女人看到别人比自己美貌,东施效颦,跑到美容院,把鼻子垫高了,把眼皮刻深了,结果弄巧成拙,徒然增加皮肉之痛,有的女人看到其他人家比自己富有,就怂恿丈夫铤而走险,作奸犯科,铸下悲剧。
5.妒恨亲人:人类有一种通病,见不得别人好,譬如亲友好了,总要批评他两句,表示自己的不满。更严重的是原本和乐融融的一个大家庭,因为嫉妒心的作祟,妯娌之间的不合,最后终于不得不分家,另起炉灶。
过去有一个女子家境贫寒,沦为乞丐,有一天行乞到一座寺院,恰巧这一座寺院在正举行大法会,这位女子赶快掏尽口袋,找出辛辛苦苦乞讨而得来的一块铜钱,布施供斋结缘,种植将来的福田。住持大和尚知道了,赶快亲自接待,并且为她祈福。法会完了之后,这位女子继续到别的地方乞讨,迤逦走到一片树林,不知不觉就躺在树下睡着了。事有凑巧当时的国王刚刚失去了贤淑的皇后,痛不欲生,大臣们就劝国王到野地狩猎散心,国王走到这片树林,突然看到一道灿烂的光明,趋前一看,是一个衣衫褴褛,但是丽质天生、千娇百媚的女子睡卧在落叶上。国王一见钟情,就把这位供僧得福的女乞丐迎回皇宫,并且立为皇后。
当了皇后的灰姑娘,感念诸佛菩萨的庇佑,叫人办了十车的珍玩宝物,浩浩荡荡到寺院去还愿谢恩,她一路上思考着:‘想当初我只布施了一块铜钱,住持大和尚就亲自出来招待我,今天我准备了这么贵重的礼品,全寺的出家人不知要如何重视与感谢?’
到了寺院,祈福法会如仪地进行,却始终看不见住持方丈的影子,皇后终于忍不住责问当家师父,当家师父开示她说:
“皇后!当初你虽然布施一块铜钱,然而那是你的全部所有,并且你以诚恳恭敬的心来供养三宝,物品虽薄,功德无量,因此大和尚要亲自为你祝祷;而今天你带了众多的财宝来布施,但是这些只是你所有的九牛一毛,况且你心存虚荣骄慢,着相供养,功德自然有限了,因此大和尚认为派知客师父为你消灾就可以了。”
爱慕虚荣一恶就足以偷窃我们的功德,何况五恶齐身,将如何危害我们的慧命,是可想而知的事。以上五恶去之唯恐不及,五善行之唯恐不快,如此必能远离罪恶深渊,日趋善道。
如何做一个女人?同样在玉耶女经中曾经提到要做五种的女人:
1.母妇:一个妻子对待丈夫要像慈母照顾子女一样,给他温暖慰藉,给他慈爱鼓励,使丈夫在外遭遇困难委屈,回到家里有倾诉的对象;丈夫在外面受到迫害打系,有疗养创伤的场所。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微不至,是无私不求酬报的,妻子对丈夫也要有这种只求成就对方,不求回报的胸臆。
2.臣妇:妻子对待丈夫要像臣子侍奉君王一样,竭尽所能辅佐他,贡献智慧协助他,使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丈夫有偏失要像忠臣为国一样直言劝谏他,不能让丈夫蔽于谗媚奉承。
3.妹妇:为人妻子要尊敬丈夫如兄长,彼此友爱,互相提携,情同手足,亲如一体。
4.婢妇:有时太太们会对先生抱怨说:我就像你家的下女,做不完的家务事,领的是天下最廉价的工资。太太们不要埋怨,这是自己份内应做的事,直下承当就以家里的婢女、管家的身份来服侍丈夫,让他得到全天下最好的服务。
5.夫妇:夫妻本是同命之鸟,关系最为亲蜜,彼此要互相帮助、鼓励,同甘共苦,永不异心。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女性、伟大的妻子、伟大的母亲,例如孟子的母亲关心子女的教育前程,三次迁徙居所;岳飞的母亲教子移孝作忠,刺背砥砺;黔娄的妻子主张‘斜而有余,不若正而不足。’坚持丈夫的矢志,名留千古;乐羊子的妻子断机劝夫,努力向学。这些都是女人中的模范,给世间凭添了许多的光彩,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也很容易看到伟大的女性光辉。
有一次高速公路发生连环大车祸,几十部车子相撞成一堆,死伤枕藉。有一辆轿车被压在大货车的下面,车子被撞得稀烂,车上的全家无一幸免,救护人员费力地扒开毁坏的车子,突然看到受到重伤奄奄一息的母亲,襁褓中怀抱着一个天真可爱、丝毫没有受伤的小婴孩,看到救护人员,她把怀中的孩子移动一下,鼓起细若游丝的气息说:“拜托你们了!”就安然断气了。原来这位母亲为了救她的孩子,自己以身体来挡护,并且一直等待忍耐,支持到孩子安全才咽下最后一口气。世上至真至诚的爱莫过于母亲对子女的爱护了,佛经上说:佛陀视一切众生如唯一的佛子罗睺罗,佛陀爱一切的众生如病重的孩子。如果世间上的人人都能发挥母亲爱子女、佛陀爱众生的至爱,这人间那里还有暴戾不幸的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妇女与佛教
在佛教里面修行有成、利人淑世、勤修功德,甚至开悟证果的女性也不在少数,在佛教里女性是受人尊敬的,佛教的兴扬,女性占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法华会上的龙女,以八岁的稚龄而成为智慧第一文殊师利菩萨的老师,并且当下成就佛道。大宝积经中的妙慧童女,也以八岁的童髫,向佛陀提出震惊全座如何断惑开悟的问题,启发小根小器的二乘对大乘的信心。维摩诘经中的天女,深契无所得空的微意,当场将舍利弗变成女身,折服了声闻弟子中智慧无双的舍利弗对女性的轻慢心,告诉佛弟子们成佛只在自性上用功夫,而不在男女形相上起差别,提高了女性在佛教的地位,为大乘佛法开拓了新内涵。一乘佛法的华严经描写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其中女性的善知识就占了几位之多,如休舍优婆夷、自在优婆夷、慈行童女、有德童女、师子嚬呻比丘尼、婆须蜜多女、夜天女神等等,都是对佛法有独到体证的大善知识,趋导善财童子进入法界之境。
女性除富有慈悲心,知道布施结缘,广求多福之外,女性中智慧洋溢、善于说法、导人入信的龙象也不在少数。如胜鬘夫人发十大愿心,说大乘佛法,作狮子吼,阐扬如来藏思想;鸠摩罗什的母亲耆婆不但自己舍弃王宫的荣华富贵,并且度子出家,教育儿子成为佛门的龙象,对经典的翻译留下无与伦比的贡献,耆婆对儿子这种不占有的无私大爱,实为天下父母应如何爱护子女的楷模。末利夫人虔信三宝,严守净戒,有一天听说丈夫波斯匿王因为细故要杀掉御厨,当时正在实践八关斋戒的末利王后,突然向王要求喝酒作乐,并且指定要这名御厨亲自烹煮一些下酒菜,国王非常纳闷,问末利夫人说:
“你平常就滴酒不沾,且现在又是你持守八关斋戒的日子,为什么甘冒犯戒,动念饮酒呢?”
“我听说这名御厨触怒了大王,犯了杀身之罪,今天不请他煮一些美味可口的酒菜来品尝,从今以后我再也吃不到天下第一的佳肴了!”王后平静的回答。
波斯匿王听了非常惭愧,由于自己一时的怒气,差一点害了一名优秀的臣僚,因此下令赦免了御厨的罪,更加的重用他。末利王后以她的方便智慧感化了暴怒的国王,慈悲地救了御厨的生命,是一位母仪天下悲智双运的伟大女性。
佛陀的姨母大爱道夫人抚养幼年的悉达多太子长大成人,佛陀成道后,她身先表率带领五百位释迦种族的女子出家,并且纾尊降贵,接受八敬法的要求,为佛陀‘四姓入佛,同一释姓’的精神,做了最具体的注脚,比丘尼教团的得以成立,大爱道是功不可没的第一人。韦提希王后和频婆娑罗王夫妇是佛教的虔诚信徒,是原始佛教僧团能够蓬勃发展的伟大护法,后来他们的儿子阿阇世王听信提婆达多谗言,将国王夫妇囚禁在牢窖里,准备害死夫妇二人,韦提希慨叹娑婆世界的好斗多苦,萌发厌离之心,求生他方清净国土,佛陀于是为他们说观无量寿经,娑婆世界首次听到西方极乐净土的殊胜法门。没有大爱道的发心出家,就没有比丘尼教团的成立;没有韦提希的请法,净土思想将无法宣扬于娑婆,有了这些卓越的女性,或者为众生请转法轮,或者自伸广长之舌,宣说妙谛;或以慧光破除诸闇;或持悲心济拔沉溺,使弘法利生的佛教事业,增添无比的光彩。
有唐一代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推动唐代佛教摇篮的隋朝对佛教采取护持的政策,使佛教经过长期战乱,得到养息的机会,融合了中国文化的特征,到了唐代终于大放异彩,睥睨古今。而感化隋文帝信奉佛法、护持佛教的是觉先比丘尼、隋文帝尊奉她为师父,大力复兴佛教,成就许多的伟大建树。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晚年性情暴烈,杀害大臣,株连无辜,幸好当时有一位虔诚信佛的马皇后经常劝诱他少开杀戒,免了不少冤狱。哈同夫人姬觉弥居士发心盖了一栋房子让出家人挂单,并且斥资助印大藏经,创建华严大学,致力于佛教文化、教育事业的宣扬。香港林楞真居士对佛教有诸多的贡献,笃信净土法门,功行深厚。有一天忽然邀约朋友说:“明天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请各位来帮我念佛!”
第二天大家如期前往,看到林居士好端端地正在用早斋,神闲气定,毫无示寂往生的迹象。早斋用毕,林居士劝请大家念佛,然后就在众人虔敬的念佛声中,安然地往生了。吕碧城居士发心远至欧美宣扬佛教,把菩提种子播洒于西方,并且倡导素食,种植慈悲善根。张清扬居士护持佛教、恭敬三宝不遗余力,抢救僧伽于囹圄之中,大作狮子吼于混沌乱世,可以说是台湾佛教开拓初期的护法长城。新加坡的毕俊辉居士,为慈航法师的弟子,曾当选为世界佛教友谊会新加坡分会的主席,担任菩提学校的校长,为培植新加坡的菩提幼苗,功不可没;叶曼女士在最近召开的世界佛教友谊会,以卓越的表现,赢得各国代表的赞赏,当选了该会的副主席,为佛教、国家都做到了极为成功的国际联谊。
妇女对于佛教功德巍巍,难以言喻,二千多年来佛教的兴扬与发展,妇女扮演了推舟掌舵的重要角色,妇女对佛教的钜大贡献,我仅约略提出四点:
1.妇女的布施护法:由于妇女们的布施净财,一栋栋庄严巍峨的殿宇寺院兴建起来了;由于妇女们的护持道场,一次次殊胜圆满的法会活动举办成功了,如果没有妇女的发心乐施,台湾的佛教那有今日兴盛的情况?我们能够安心在寺院道场拜佛学法,应该感谢幕后功臣的佛教妇女为我们所做的种种功德。
2.妇女的奉侍服务:走到那个寺庙,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的妇女在那里服务工作,她们或者到厨房拣菜、典座、行堂、端茶、或者在佛堂抹桌、扫地、擦窗、抬物,在家里她们是女主人、少奶奶,雇有管家、工人来侍奉,但是了寺庙,她们系上围裙,竞相服务,不怕油腻、肮脏、劳累,在服务奉献中她们长养了菩提,增益了福慧,也使佛教活动了起来,昌隆了起来。
3.妇女的度人信佛:妇女普遍有良好的口才,比较肯主动招呼他人,妇女不仅自己信仰了佛教,并且积极的接引初机者入信,为佛教接引了许多新的有缘人,譬如今天在座的各位,我相信有许多是由佛教的女居士们接引而来参加讲座的吧!妇女这种播种引渡的热忱,使佛教增加了许多的信徒,也使许多的大众亲近了佛法,使许多的个人改变了人生,社会得到了净化。
4.妇女的社会福祉:妇女富悲愍心,看到社会有不幸的事件,多能解囊襄助,出钱出力,救灾救难,为人间增添温馨,给社会带来福祉。譬如有些妇女利用闲暇,组队到育幼院为院童洗涤衣服,洗手作羹汤;到养老院为老人清扫环境,作护理医疗等等,发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几年来接受有功社会慈善公益事业表扬的佛教妇女日益增多,充分显示妇女在福利社会的伟大工作中,其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四.希望妇女者
这个人间缺少不了妇女,没有了妇女,人间是充满缺陷的一半世界;佛教更需要妇女,没有妇女的参与,佛教将无法迈步前进。妇女和人间、佛教关系既然如此密切,妇女本身又应当如何自我期许,为家庭、社会、佛教提供一份力量呢?我提出四点对妇女的希望:
(一)以慈悲美化社会人心
女性的让人喜欢亲近不只是因为容貌美丽,更重要的是有一颗慈悲的心。譬如观世音菩萨经常变现为女性的样子,我们口中常常称念:“观世音菩萨!”甚至身上佩戴菩萨圣像,心里忆念菩萨圣容,并且把菩萨安置在家中最好的地方。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如此受到世人崇奉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女性大慈大悲的表征,人间需要菩萨的慈悲来美化,使我们的社会更温馨、更祥和。
过去有一位青年爱上了一位女子,两人感情亲蜜,最后论及婚嫁,女方为了试探男方的诚意,要求以男方母亲的心作为聘礼,才答应嫁给他。这位青年在爱情、亲情的一番交战之下,最后选择了爱情。趁母亲熟睡的时候,以刀剥取了母亲的心。黑夜中青年双手颤抖地捧着母亲血红、温热的心,慌乱里跌倒在地上,母亲的心滚落在尘埃,对着一脸惊恐的孩子说:“乖孩子!你跌疼了没有?”
我们的社会需要母亲这种无怨无尤、至爱无悔的慈悲来净化、转化。妇女们要本着自己天性所长,人人做白衣天使,把健康带给有病的众生;人人为慈悲小姐,为私心私利的人群服务;人人当观世音菩萨,让社会的大众都能秉持自他互易、怨亲平等、人我一体的观念,让我们的社会能够达到‘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和乐无争的境界!
(二)以忍耐化解暴戾之气
女性自来善于忍耐,一位女子终生为儿女辛劳,推干就湿、乳哺喂育,从不嫌弃孩子,对孩子的耐心实在是男人所无法匹俦的。譬如孩子哭了,爸爸只要抱个三分钟就求饶母亲抱,而母亲抱了一辈子也不嫌烦。日常的家务工作,女性一天到晚忙着煮饭、洗衣、拖地等等,晚上还要痴等丈夫回来用餐,甚至枯守至深夜还不见人归来,一天天、一年年地等下去,把壁上的日历变成了两鬓的霜白。换个情形如果由男人来守候,不出三天家庭一定闹风波。女人这种操劳家务要忍耐,生儿育女要忍耐,帮助丈夫发展事业要忍耐,孝敬公婆要忍耐,女人一生不知要忍耐多少?
世上勇敢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忍耐的力量很难养成,譬如盛怒的时候,把拳头打出去轻而易举,握住拳头忍抑退让何其艰难;伤心的时候,热泪滚滚容易,能够噙住眼泪,化悲愤为力量,需要何等的工夫!女人的忍耐美德就是天下最大的力量。我们今日的社会充满暴戾之气,杀盗淫妄的案件层出不穷,社会的治安坏到了极点,社会需要以女性的忍耐来化导、匡正,才能转暴戾为祥和,化争斗为谦恭,我举一件实例来说明女人忍耐力量的伟大。
过去有一个屠夫,生性暴烈,甚至对自己的老母亲也大声喝斥、动辄拳脚。有一天他听说普陀山有一尊活观音非常灵验,决定发心去朝拜。这位屠夫到了普陀山,到处找不到活观音,就请教住持老和尚:“活观音在那里?”
“活观音已经到你家里去了!”老和尚回答说。
“活观音长得什么样子呢?”
“啊!衣服反过来穿,鞋子倒过来踏的,就是活观音,你赶快回去,一定可以看到菩萨。”
屠夫一听,日夜兼程急急忙忙赶回家里,到家已是夜半人睡的时候,急促的粗鲁叫门:“快来开门哪!我回来看活观音!”
睡梦中的老母亲忽然听到儿子的吼叫声,惊悸地从床上爬下来,深恐开迟了,要挨儿子的打骂,慌忙黑暗中,衣服穿反了,倒拖着一双鞋子,匆匆忙忙来开门。儿子一看一个反穿衣,倒踏鞋的妇人,倒头就拜:“您就是活观音!您就是活观音!”
这位老母亲于是把握机缘,教诲他:‘堂上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的道理,这位老母亲以她无比持久的忍耐,把顽劣的浪子感化成孝顺有礼的青年,在忍耐之前无艰不摧,无难不解。
(三)以灵慧增加人间彩色
女性的灵巧慧性,兰心蕙质,为人间添了多少美丽的色彩。譬如丈夫出门工作,太太把丈夫打点得清清爽爽的,儿女上学读书,母亲把孩子装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天家居把家庭环境整理得干干净净的,从家中一幅画的摆设,一盆花的插放,都可以显出女性的灵思巧慧。职业妇女在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家庭主妇参与社会各种善事义举,也为社会带来多少的福份!佛教的妇女应该发挥智慧或者从事施诊、育幼、养老的慈善工作;或者执教杏坛,作育英才;或者著书立说,从事文化扎根事业,以丰富社会,照耀人间!
(四)以和平创造大众福祉
佛教妇女要发挥和平随顺的性情,在家中和善亲人,在族里敦亲睦邻,在社会谦恭随缘,甚至做一个世界和平使者。唐朝的文成公主信仰佛教,为了唐朝和西藏两国的关系,嫁到了西藏,把佛教也带到了西藏,为西藏佛教的渊流播下了重要的种子,并且把唐朝的文化传扬于异域。今日的佛教妇女接受各种的专业训练,可以透过各种的途径,为佛教做一名和平的使者。
我们人人都有一位女性的母亲,在座的大家也许有人拥有女性的妻子、女性的姐妹、女性的女儿,我也有母亲,我也有姐姐,女性和我们的生命是无法割离的,尤其女性对佛教的关系是至为密切的。今天我在这里讲说佛教的女性观,最主要是为我们的母亲,为我们的姐妹,为世间所有的一切妇女祝福!明天我要讲的是‘佛教的福寿观’,为大家添福添寿,我们明天再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大地般母性的承载、孕育、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感恩星云法师慈悲开示

感恩非非布施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走出情痴 (转)

活在世间,情对于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真挚的亲情、友情及爱情确实可以成为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是值得世人珍惜的。然而,情对于人来讲又是一柄两刃 剑,俗话说:“自古多情空余恨”,其实大多数世人也明白剑可伤人情也能伤人的道理。只是人活在世间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束缚,再加上要经受生活中的许多苦 难,如果不在感情中麻醉一下自己,人生中就再也难以找到任何生活的乐趣。因此,即使在感情上受过许多挫折的人,也仍然无法走出情痴。对于不修炼的人来讲, 活着的意义就是执著的追求物资利益并且泡在情中享受各种酸甜苦辣的的感觉。

人 的情可以分为许多种:对父母子女的关爱称为亲情;夫妻及情人之间的爱慕称为爱情;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照称为友情;对故乡的留恋可以称为乡情等等。然而,不管 是哪一种情,都可以称其为私情。因为重情的人比较容易丧失理智,他(她)是不可能做到大公无私的。法院中的法官人情太重就不可能公正的判案;有权势的官员 如果人情太重就会以权谋私。人在所谓的现实生活中看不透情的本质,在感情上得到了就高兴,得不到就难受,失去了就非常痛苦,许多人一生为情所累所困,在情 的是是非非中纠缠不清,痴情者甚至殉情自杀。但是,很少有人认真的考虑过情的本质是什么,因此造成许多人在感情方面拿不起来也放不下。

世人都非常重情,但是情又是最不可靠的东西。世人看不透也不想看透情的本质,山盟海誓的最终结果是劳燕分飞,痴心热恋的最后结局是被无情的抛弃。

我曾见过一个遭遇了交通事故的男子,受伤后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妻子没有嫌弃他并且悉心的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当时他感激的痛哭流涕,发誓将来作牛作马也要报答 妻子的恩情。然而也就是这个男子,伤好之后仅仅过了一年而已,因为移情别恋马上强逼他的糟糠之妻与他离婚了。当然人世间也有许多痴情相守、相爱一生的美好 的结局,只是在生死富贵等严峻的考验面前,人的感情往往是很脆弱的。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返本归真。人如果不修行就被情所迷,永远也不可能摆脱情的困扰。走出情痴的唯一途径就是修行,修去人情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觉者的慈悲。 慈悲的内涵就是善待天下所有的众生(包括自己的亲人),而不仅仅是善待与自己有情的人。慈悲的具体表现则是以德报怨而不以恶制恶,以善心感化世人而不计较 世人干过的错事和坏事。因此,与世人的情相比,慈悲是公正无私的,它是远远超越各种情感之上的更高尚的思想状态,只有走出情痴的觉者才具有慈悲心。例如, 释迦牟尼佛与耶稣下世度人,他们公正的善待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不仅救度了自己在世间的亲人,也救度了许多做过大坏事而有心悔过的人及 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慈悲就是博爱,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与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的一切众生内心充满无私的爱!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愿世界充满无私的爱,愿所有的家庭都成为幸福的佛化家庭,愿所有的佛子们团结一心共同弘扬大乘佛法,影响我们的因缘众生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证菩提。


愿建立佛化家庭的佛子夫妻皆能以圆满的婚姻和家庭示现大乘佛法的入世精神,影响一切因缘众生学习大乘佛法,皆发大菩提心,习修甚深般若,外显家庭圆融,内守清净戒行,今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早日入无余涅槃。

愿法界一切幻众皆修习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法界,愿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常说甚深般若波罗蜜,愿一切受持者,皆能幻法影响幻众,所求如意,常行甚深般若波罗蜜。

回向西方极乐世界

回向一切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一个人就要以真诚的心相待(转)

夜深人静时仔细想想,不论是关系最密切的.还是最最知心朋友,当你心情郁闷时,身心疲惫时,伤心悲痛时,孤独无助时,前途迷茫时。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为你指点迷津,化戾气为祥和。这种感情超越友情.又发乎情止乎礼,是精神与心灵的家园。这样的朋友,是心灵的休息地。在他面前不必做表情,不必端架子,可以说真心话,可以说泄气话,可以说没出息的话,可以让他知道你很脆弱、很怯懦、很害怕因为你确知这样的朋友只会安慰你,不会取笑你,只会为你排忧解难,不会奚落你,况且,在他面前你早已没什么形象可言了,而他也并不计较你好意外的形象,你也乐得继续没形象下去。  

话虽如此,这样的朋友是稀缺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前世的千年修为才换来今生的相遇,这可视为人的弱点不堪披露。可见,“这样的朋友”很难找到,因为他太珍贵了。 朋友对你一生都影响重大,不要去结识太多酒肉朋友,至少得有一个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你的朋友,如果遇到这么一个人,就好好把握,日后必定有用,不管他现在是富还是穷.
  
完美人生不过是做几件有惊有喜的事情,交几个有情有义的朋友。拥有一个好朋友,比拥有一段感情要平实的多,在人的一生中,每一次用心的投入都是一种伤害。 而朋友则不同,你可以在拥有朋友的同时体味到人性的纯美、真情的可贵。友情同样是一种爱,一种更高尚更至诚的爱。“这样的朋友”?如果有,请好好珍惜,用心呵护,用爱感动,用情维系,千万别轻言放弃;如果还没有,那就在茫茫人海中认真的寻寻觅觅,总有一个他在等你,总有一个你在等他。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到底是什么.?!一直以来我认为是有共同话题..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居!大家有共同的话题才可以沟通...然而到了今天...我理解.现在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自然..快乐!人生存在社会上,不是独立存在的,离不开相处。但面对的上下级之间、贫富之间,同事之间,亲友之间,邻里、朋友之间,男女之间的相处,如何融洽相处、交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又是每一个人时时刻刻、天天必需面对、不可回避的现实。因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好与差是时间问题是一下看不到的事。所以我们要用心去看。特别是在现实的社会,不管从人的任何角度来说,给人带来的结果是也是难于言表的。可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批评你的人不一定是坏人,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逆耳利于行。恭唯你的人不一定是好人,甜言蜜语乱人心,花言巧语让人迷。
  
我也许在人与人相处之间有亲身经历的经验,或目睹耳闻的人与事,交流交流,也许对你我他都有益处。自然的定义非常大...代表着坦然..没有压力..没有隔膜...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处...我想就算是没有共同话题...也会创造出很多共同话题吧...快乐也会跟随而来!相反的..大家心里有隔膜...或是说话要小心翼翼...怎么可能达成良好的沟通呢..!?就更不要谈什么共同话题了..
  
天空还是这么的蓝...地球还是依然的转...时间还是毫不留情的流逝着...我能做的就是珍惜我所拥有的人...珍惜那些了解我的人..珍惜那些真心为我祝福的人...因为光阴一去不复还...在人生路上..还能遇上多少个真正的朋友..知己..?!以后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预料..不是吗?所以只有珍惜现在的一切最实际...只是生活总是无奈的..有些感情更是无奈...当自己付出了真心..却没有得到被谅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吧!想着想着..不禁一阵寒战!很是心酸..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取悦所有人...宽恕别人的同时别忘了宽恕自己...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做人要知错就改。
  
爱是什么?这个问题大家都讨论好久了,也是常新不变的话题,每个人对爱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想爱的人,有潇洒的,有沉重的,而对我来说,爱是一种负担。我爱一个人,我会和他一起去承担,一切的一切,只要是关于她的,关于我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爱一个人是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我不知道来怎么形容爱这个字.我也不知道来怎么形容.在心的世界里,爱是自私的,也是宽容的.爱一个人,要把你的心的交个对方来保管,来爱护.如果,那个人做不到,就不要去爱这样的人!因为,他不值得你去珍惜和爱护!
  
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那么,你也会很放心的把你的全部交给她,爱的那个人.因为是真的是为了爱他,你可以付出一切.那就是爱.也叫做真爱.爱到分才显珍贵,不要到失去才看到,其实那些你怀疑的才是最珍贵的.
  
如果,爱了.那就请你用你那颗爱人之心,去爱你最在乎的人.佛说爱一个人不需要,时时刻刻守在你爱的人身边.只要心里有他就好.那就是爱.爱了,就请你真爱他把。 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紧紧抓牢自己的爱情越会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本来之间保持的宽容和谅解,爱情也会因此变得毫无美感,每个人都想拥有更完美的爱情,但爱是需要能力的,这能力就是让你爱你的人爱你!
  
可爱情不是电影或小说,必须有个结局。美丽或不美丽的结局,只有文学或电影中才会有的,现实的生活里,所有的感情,不一定会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结局,两个人分开了,故事也就完了,若有机会再爱一次,故事重新开始,若没有机会重遇,上次的结局便是结局。
  
所以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痛苦使爱情升华.爱情使人生丰富,找一个能一起吃苦的,而不是一起享受的,找一个能一起承担的.找一个能对你负责的,爱情是盲目的,生活是现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好单纯至极,又好心酸复杂啊……

心动、真心实意的爱上一个人,竟会发现打破了自己以前所有的条条框框,身高、相貌、家境、阅历经历……竟然全都轰然倒塌~全然不去理会、在意!!!竟然以为可以“有情饮水饱”,竟然以为可以“爱,能战胜一切恶”,竟然以为就是真心实意的相待,木石也可以捂暖了……原来,真的是“很傻、很天真”……

血泪斑驳……  ……   ……

“爱能创造奇迹”,,,真诚祝福有情、善缘的人——“执子之手,共证佛道”,演绎大乘佛法入世的圆融和谐无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化生活] 如何走出情痴

活在世间,情对于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真挚的亲情、友情及爱情确实可以成为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是值得世人珍惜的。然而,情对于人来讲又是一柄两刃 剑,俗话说:“自古多情空余恨”,其实大多数世人也明白剑可伤人情也能伤人的道理。只是人活在世间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束缚,再加上要经受生活中的许多苦 难,如果不在感情中麻醉一下自己,人生中就再也难以找到任何生活的乐趣。因此,即使在感情上受过许多挫折的人,也仍然无法走出情痴。对于不修炼的人来讲, 活着的意义就是执著的追求物资利益并且泡在情中享受各种酸甜苦辣的的感觉。

人 的情可以分为许多种:对父母子女的关爱称为亲情;夫妻及情人之间的爱慕称为爱情;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照称为友情;对故乡的留恋可以称为乡情等等。然而,不管 是哪一种情,都可以称其为私情。因为重情的人比较容易丧失理智,他(她)是不可能做到大公无私的。法院中的法官人情太重就不可能公正的判案;有权势的官员 如果人情太重就会以权谋私。人在所谓的现实生活中看不透情的本质,在感情上得到了就高兴,得不到就难受,失去了就非常痛苦,许多人一生为情所累所困,在情 的是是非非中纠缠不清,痴情者甚至殉情自杀。但是,很少有人认真的考虑过情的本质是什么,因此造成许多人在感情方面拿不起来也放不下。

世人都非常重情,但是情又是最不可靠的东西。世人看不透也不想看透情的本质,山盟海誓的最终结果是劳燕分飞,痴心热恋的最后结局是被无情的抛弃。

我曾见过一个遭遇了交通事故的男子,受伤后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妻子没有嫌弃他并且悉心的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当时他感激的痛哭流涕,发誓将来作牛作马也要报答 妻子的恩情。然而也就是这个男子,伤好之后仅仅过了一年而已,因为移情别恋马上强逼他的糟糠之妻与他离婚了。当然人世间也有许多痴情相守、相爱一生的美好 的结局,只是在生死富贵等严峻的考验面前,人的感情往往是很脆弱的。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返本归真。人如果不修行就被情所迷,永远也不可能摆脱情的困扰。走出情痴的唯一途径就是修行,修去人情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觉者的慈悲。 慈悲的内涵就是善待天下所有的众生(包括自己的亲人),而不仅仅是善待与自己有情的人。慈悲的具体表现则是以德报怨而不以恶制恶,以善心感化世人而不计较 世人干过的错事和坏事。因此,与世人的情相比,慈悲是公正无私的,它是远远超越各种情感之上的更高尚的思想状态,只有走出情痴的觉者才具有慈悲心。例如, 释迦牟尼佛与耶稣下世度人,他们公正的善待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不仅救度了自己在世间的亲人,也救度了许多做过大坏事而有心悔过的人及 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慈悲就是博爱,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与付出。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521&extra=page%3D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6 17:53 , Processed in 0.19194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